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闹剧——何谈深刻不允许访问 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


今天是2014年0112日,星期天。现在是00点38分。


在01月11日《环球时报》第七版有一篇标题为——《吊丝、女神,以及中国崛起》的评论员文章。文章开头写道:陈光标放言收购《纽约时报》引来国内外舆论的轮番戏虐讥讽,有人形容《纽约时报》为‘女神’,

‘一个收废铜烂铁的’欲染指‘女神’,自然让一些人心中不快。最终陈光标在纽约兜了一圈,连‘女神’的面都没有见着,这个结果倒是和舆论的预期一致。


文章作者从吊丝、女神和中国崛起的角度探讨了一番,最后得出——刚刚发生的一幕形式上像闹剧,但它远比闹剧深刻。各位有兴趣的,可以去拜读一下。


现在无论什么新鲜事,能解释的或不能解释的,只要能扯上‘中国崛起’、‘中国梦’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好像但凡沾上‘中国崛起’和‘中国梦’就特别时尚一般、特别的接地气。今天我也来赶赶时髦,提一

提中国崛起。


中国崛起它不是侥幸的偶遇,它有着长期探索、研究和思考的积累过程。中国的崛起,依靠的不是某个人的思想、某个单一理论的实践而得以实现的。中国崛起得以实现,依靠的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认知和正

确运用下的结果。以后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依靠这样的力量。所以前一段报纸上一直有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说法,不知真相如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中国继续运用发展规律的力量,那么我们的崛起谁也遏

制不住。这个观点可真不是喊口号,我国的发展瓶颈不由外部决定,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可以释然地面对外部环境的威胁,同样也可以坦然地面对外部的种种非议。


同样对发展规律的探讨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律对社会发展的掌控是一个全覆盖的概念,规律对社会运作和发展作用的影响力没有盲区和死角。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就像有人说主宰宇宙的是科学,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主宰宇宙的是规律(规律是上帝创造的,今天抛开宗教不谈)。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专门用来在各个领域探索规律、认识、运用规律的态度、方式和工具的统称。规律,你不去探

索它,它还是存在的,它一样的在各自特有条件的领域里起着永恒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我们可以运用规律去产生我们想要创造的结果。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都必定是一个整体的显现,而注定不会是某个领域的独角戏。不可能出现在自然科学领域是巨人而在社会科学是侏儒的现象,这本身就不符合发展规律。所有不符合规律的发展模

式,只有两条出路。要么以牺牲社会发展进度为代价,实现所有领域发展规律运用程度的可匹配;要么就是整个运作架构——因不平衡的发展出现扭曲而坍塌——回归原点。所以,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社会硬件获得崛起的

同时,社会文化等文明软实力也要获取相匹配的崛起和发展。


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闹剧——何谈深刻(不允许访问) 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
对规律的探讨没有穷尽。我们人类在地球的概念上,以过去文明为参照物确实发生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目前还是出于一个初级的文明阶段。全世界的科研都在做同样的事——对规律的认知和运用的

探索。我们国家还能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主要看后续对发展规律探索、认知和运用有没有进步的成效。在软实力和硬实力崛起的迫切度上,虽然两者不可孤立和分割,但前者要胜于后者,前者的优劣决定了后者的高度,

而后者同样对前者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如果以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它适合地球的各个国家和社会。


我不知道在陈光标的收购风波中,有人将《纽约时报》形容为‘女神’真正的语境是什么(我的信息来源很单调),如果说是纯粹的崇洋迷外而把美国高高地供着,有膜拜心理,那么显而易见这不是中国当下的主流

价值观和舆论观点,以后就更不会是。把《纽约时报》比作‘女神’,也应该是有特定语境下的比喻。客观上说,无论将《纽约时报》比作‘女神’还是‘懒婆娘’,如果没有政治合作下的交易做支撑,收购的决策是荒唐

的,同样鼓励支持这样的收购也是荒唐的。当然国家间的任何合作包括经济合作,都可以看做是以政治合作交易下的产物,对宣传工具掌控的合作与交易就更是如此。


土豪的概念,它不是中国的土特产。土豪是经济发展过程必然有的现象,在国外也有暴发户集中出现的阶段,在所有的社会绅士形成的过程中,都能看到土豪的影子,国外也会出现大烧包,这个环节无法跨越。所以

对于土豪,我们能做的只有运用规律尽可能缩短该环节的时间周期和可能出现的危害——这就需要软实力的力量和提升。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当今世界社会竞争力的博弈主要就是软实力的竞争,谁在该领域实现了领先,整个社会文明则处于领先的位置,同时也较大份额地获得了世界文明进程的话语权和掌控权。中国为什么要走具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由很简单:中国是根据自己的传统环境和特点,运作自己认知下的发展规律,以求获取规律价值最大化。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对发展规律的探索都不可能是一个全面完整的探索,所有

国家进行的都是瞎子摸象或拼图式的探索,西方国家和社会不也在大力实行集权制掌控吗,在任何社会目前都有着同样的观点,所有资产都是社会资产,只不过西方以私有制的形式来运作社会实质公有制的资产——以获取最

大资源价值的挖掘和提升。中西方在顶层设计的共同性是很明确的,存在的区别仅仅是进度不同而已。中西方的发展路径从本质上讲早已没有了意识形态的障碍,现存的只是惯性的遗留。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历史告诉我们‘逆袭’往往起步于临摹,成功与超越。这句话虽然不能说它是错误,但重点却是:临摹的是什么,超越的又是什么。如果临摹仅仅是依葫芦画瓢,何来超越的可能呢?所以临摹

和超越必然是针对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运用的深度和熟练度。通俗讲,中国特色的道路,就是指同一样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的运作模式。事实,对任何发展规律探索结果的确定,都需要各种模式的印证,只要双方对发展规律探索

都是正确的——就必然会在不一样的模式中出现同等的实效。世界文明的发展,更需要平衡对抗下实现资源价值提升的激励机制。

我不知道舆论讥讽陈光标的动机是什么,如果有人将这种讥讽视作为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女神——导致一些人心理不满,那么这个论调显然不够完整,正确度也不高。这个论调明显地带有对所谓一些人的针对性,更重要的是——即便那一些人确实存在——也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个人观点)。这个世界上,无论在什么领域和问题上,总是会存在那个所谓的极少数,这根本不值一提。


中国随着国力的强大,近期有许多海外收购的案列,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国内舆论好像都没有发出类似的讥讽。对陈光标收购讥讽的出现不是我们不够从容自信,缺乏判断力,而是陈光标的这个收购在一般意义

上,完全没有可信度。中国人去收购美国的纽约时报,就像有人来收购我们的人民日报或解放报一样(或许没有可比性),他的这个提议与策划,让一个外行人听着都很离谱。而事实的发展和舆论预期的完全一致。我估计广

大的中国民众希望并鼓励更多的海外资本运作(当然要产生良性有益的效果),这个鼓励当然不会将陈光标排除在外。所以国人讥讽的真正对象不是来自对陈光标的印象,也不是来自对‘女神’的青睐,而是来自对无视客观事实、以虚假的内容来获取某种社会效应的构思。如果陈光标对他收购《纽约时报》的策划,确实抱有成功的预期,那只能说明——要么是出于无知、要么就是欲念膨胀——的结果。任何心智健康的人都不会——出于认为这样的策划有价值——而鼓励。


文章曾有这样的感叹:如果一个更严肃点的中国商人去收购《纽约时报》呢?他会有哪些遭遇?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以现在的环境,中国和俄罗斯都不具备收购《纽约时报》的政治条件和氛围,任何人去收购

《纽约时报》都是不严肃的举动。如果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可能也没有人会注意到他,如果是一个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人,它就会遭来讥讽。即便是普京在当下提出收购《纽约时报》的提议,也会遭到包括西方在内的讥

讽,当然普京不会有这样的提议,因为他是一个严肃的人。


陈光标一向以中国慈善家(首善)自居,在电视公益广告中还被冠以道德模范的名衔,这本也无可非议。一个慈善家如果行事带有沽名钓誉的嫌疑;带有虚假夸大的不真实,那么它带来的隐形伤害是巨大的。


我曾经也揣摩过陈光标的意图,或许陈光标是准备向世人展现这样一个理念:只要你敢想,只要够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这个理念不能说是错误的,他也说过,没有什么是钱买不到的,而问题恰恰就是敢想不等于妄想,有些东西就是钱买不来的。你想,美国的政治宣传工具是仅仅用钱能够交易的吗?


即便陈光标是为了宣扬他的那个理念,也要选择能够成功的案例来做示范,否则示范又有什么意义呢?有太多的成功模式可以选择。当然也存在——陈光标等有更长远的行为价值意图——而我辈俗人不能看明白的可

能,这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了。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对软实力的提升,对文化和价值观的充实,最忌讳的就是类似‘假大空’的表演,靠自我陶醉式的精神鸦片来凝聚精神意志,那除了得到短暂的药效外,将会付出更大的错乱代价。社会文化的进

步不能以大跃进的方式来完成,得到的大多是海市蜃楼式的虚空。误人害己!


陈光标这出闹剧,从一般意义来看,它没有任何可深刻的地方。非要深刻,那什么事都可以与深刻挂钩。


现在是2014年01月11日04点41分。《无知一人,随便一说!!!!!!!如有唐突敬请谅解》


已发表于新浪博客、搜狐微博,时间是2014年01月13日19点13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1588.html

更多阅读

不如不遇倾城色——读《三国志》荀彧传 不如不遇倾城色结局

不如不遇倾城色——读《三国志》荀彧传不如,不遇,倾城色,没有最初的相见,就没有后来的一切,一切……——题记夜半,我翻开手中还留着墨香的《三国志》遇见了你,然后我穿越了漫漫时空,来到了你的世界,我明白,我是为你而来,我安静地隐在历史的

《孔雀大明》·感想 孔宣是不是孔雀大明王

收到《孔雀大明》已经很久了,因为之前一直在忙,所以直到现在,才拿出来静静地聆听那个属于远古时代的故事……最开头,一听到凤凰的声音就被吸引进了这个故事当中,那种声音,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去描述,总之,那是一种能带人回到远古时代的声

《三国演义》开篇词的作者不是罗贯中 罗贯中原版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此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之开篇词《临江仙》,许多书法作品都将其作者误为罗贯中,堂

声明:《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闹剧——何谈深刻不允许访问 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为网友幻影幽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