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四篇书评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书评

【阅读提示】

下面四篇文章是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写的四篇读后感,观点各异,论述严谨。同学们可以认真研读,揣悟怎样使观点与论证过程、所用的材料统一起来,使文章言之有理。要求在阅读时划出关键句,并概括出全文的论述思路。

评论一行刺秦王,不足为训

——评荆轲刺秦王

在中国,荆轲刺秦王历来被誉为爱国主义的壮举,“易水歌”也被誉为“壮别”的绝唱。然而,对荆轲此行,我却不敢苟同。(对一般观念提出不同意见,斩钉截铁。)

《荆轲刺秦王》的四篇书评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书评

臧否人物事件,总有一个立场问题。如果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站在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上,我认为,荆轲不过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跳梁小丑,一个有奶便是娘的流氓恶棍,一个被雇佣的亡命之徒。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提出一个评论历史人物的原则,观点明确。)

东周几百年,烽火遍地,兵戈不止,中原人口十无一二,真可谓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迫切需要安宁,要安定必须要先统一。百姓渴望统一犹如大旱望甘霖。谁能统一天下?不管是谁,只要能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对人民有利。秦王正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破三晋,掳赵王,势如破竹。眼看统一在望,而就在这形势下,荆轲阴谋刺秦王,妄图让历史的车轮倒转。他的死,实在是不值得同情。(叙述当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祸,秦王统一有利人民,指出荆轲是螳臂挡车的小丑。)

有人说,荆轲刺秦王的精神是不错的,其实也不然。荆轲本是卫国人,他之所以舍身前往不测之秦,用他自己的话是,是为报太子的知遇之恩。但这是怎样的知遇之恩呢?太子丹为了报私仇泄私恨,到处物色刺客,最后看中荆轲。史载,为了让荆轲为他卖命,“太子日造门下……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应其意。”请分析,只认识了几天,就鸡鸭鱼肉、美女车骑尽他恣意享用,这哪里是什么“知遇之恩”,分明是高价收买!其实太子丹也并不真正相信荆轲。有史料为证:“荆轲有所待,欲与俱……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你看,荆轲为了“往而又返”、“以报太子”而作准备,迟了几天,他都不耐烦,不理解,甚至用“请谴秦舞阳”要进行要挟、逼迫,还谈什么知遇呢?老实说真为知己者死,那也不过是封建社会的人身附于关系的反应罢了,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赞扬的呢?(进一步批评所谓“精神值得肯定”的观点。用事实证明,不过是高价收买。)

倘以为荆轲是“不怕死”、“色不变”、“箕踞以骂”就值得赞颂,那么世界上那些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流氓,那些用高价雇佣来行刺总统的暴徒,那些为某种利益而劫机的狂人,都可以登上光荣榜了!(假设得好,类比得好。)

可见,行刺从来就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光明正大的英勇行为。退一步说,即便是为燕国着想,行刺也不值得肯定。古人早已认识到这一点。苏洵早已在《六国论》中指出:“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尙“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末易量。”可是,荆轲到底是去了,而且“终以不顾”,“一去不返”。真死的活该!(再进一步从利害关系讲,也不值得歌颂。)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抽调历史的内容,则“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还真不失为一首摄人魂魄的悲壮交响曲。(结尾忽然一转,似在推翻前议,其实是一大讽刺。)

[论述思路]

评论二千载有余情

——评荆轲刺秦王

儿时看戏,到荆轲刺秦王一节,总不免心惊肉跳,屏住呼吸,握紧拳头,手里捏着一把汗,希望刺秦成功。现在想来当年为古人担忧的紧张情绪,仍不禁哑然失笑。不过仔细想想,那童稚的同情心之所以在荆轲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道理就在为荆轲那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为理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所感动,而这种精神对于弱小民族、被压迫者是何其可贵!(从儿童情感入手,提出一个以弱抗暴的问题。)

暴秦攻城略地,不可一世。长平之战竟一下子活埋了已经缴械投降的士兵40万,创历史上杀人的最高纪录。看了如此惨无人道的暴行,只要稍有血气的人都会被震怒,并对秦国的暴行咬牙切齿。荆轲提一匕首,入不测之秦,进虎狼之国,行刺秦王,这一举动本身就反映了广大军民的这种愤怒到了极点的情绪。这实在是以弱抗暴的壮举!无怪乎连一向以超脱恬淡自命的陶渊明,读到此处,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激情,奋笔写下了“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的诗句。(从杀人之惨入笔,提出无论谁都应该起来反抗。)

更动人心弦的是易水送别。荆轲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仍在所不惜,终已不顾。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歌声,从那时起至今日,一直回荡在古老中国的上空,千百年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理想而愤然前行,鼓舞了多少弱小民族、受压迫为自由、为正义挺身而出。这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怎么不值得赞扬呢?难道因为失败,而要加以否定吗?(两个反问很有力。)鲁迅对这样的英雄是极其推崇的,他说:“中国一向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于单身鏖战的武人。”荆轲就是这为数甚少中的一个,难道不应该称赞吗?难道不值得值得同情吗?(引鲁迅语有说服力。)

有人以逆历史发展潮流这顶大帽子来压荆轲,否定他刺秦壮举,这是徒劳的。诚然,统一中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以驳代立,先肯定对方的原则。)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当时被吞并的国家就不应该进行任何抵抗,而只能听任宰割,束手待毙。何况,统一中国的历史责任并没有承包给秦,其他国家并非没有资格统一中国。(在上面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疑问:即到底谁来统一的问题。)如果因为强大就以为非秦莫属,这是缺少根据的。古谚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事实上,强大的秦王朝不是最终落得个“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下场吗?倘以为秦曾一度统一中国,所以谁反对过他,谁就是反动,这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按照那样的逻辑,被公认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不成了反动小丑?民族英雄文天祥将军倒成了历史罪人!世上哪有这样颠倒是非的逻辑!(举例类比,反驳有力。)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证判历史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问题,不能以今天的观点强加给古人。(提出新的评判原则。)在这方面,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他对资本家的“贪欲”作了历史的评价,肯定他是“历史发展的杠杆”,但他决不因此肯定老葛朗台的凶残和冷酷,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一书,对资本家的剥削作了深刻的全面的揭露和批判。由此可见,我们也不能因为肯定统一的大趋势,而来否定弱小者所作的英勇反抗。(恩格斯的话有经典意义。)

是的,荆轲刺秦王是失败了,但他的不畏强暴、积极抗暴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他无愧为一个失败的英雄。这就是易水歌可以传唱千古的原因,这也正是我幼时所以为荆轲捏一把汗的原因,这真可谓“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啊!(结语精彩)

[论述思路]

评论三刺秦王失败,责在太子

——评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原来是可以成功的;最后所以失败,太子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谈谁是谁非,而是另辟蹊径,谈失败的责任。)

荆轲是一个有勇有谋、机智沉着的侠士。对秦国之行,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他对秦王的爱好、秦王的脾气、秦王手下人的情况,乃至秦廷的规章制度都了如指掌。他知道秦王贪土地,便进献地图,投其所好;他知道秦王恨樊於期,便献上头颅,讨他欢喜;他了解秦王宠臣爱财,便进行贿赂,让他为我所用;他了解秦廷上士兵不得上殿,这就有了刺杀秦王甚至威逼其签约的可能。不唯如是,他对自己的弱点和长处也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自己勇气有余而剑术不精、武艺不高,倘无人配合,恐难完成这次重大任务。所以他“有所待,欲与俱”,这真可谓知己知彼了。(分析荆轲其人,为后面谈责任铺垫。)

设想一下,如果完全按照荆轲的计划行事,刺杀秦王的成功率是相当高的。可惜,这个周密的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被太子丹打破了!正当荆轲耐心等待得力助手到来时,“太子迟之,疑其有悔”,再次催逼,“日以尽矣,荆卿岂有意哉?”甚至用另派人选来进行要挟。性情刚烈、坚守“士可杀不可侮”的信条的荆轲,受不了这个窝囊气,终于匆匆而去。关乎国家命运的如此重大的举动,最后如此草草而行,这当然出乎荆轲本人意料。他很明白此去虎狼之秦凶多吉少,个人生命是早已置之度外的了,只怕刺秦计划也将功亏一篑。可是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了。于是,在易水送别时荆轲便为自己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的挽歌!(分析荆轲匆忙而行的原因,说明此行是不得已,是燕太子丹逼迫所致。)

由此看来,这次刺秦的失败,责任全应由太子丹来负。试想,如果在秦廷之上,站在荆轲身边的不是“色变震巩,瑟瑟发抖”的秦武阳,而是一个武艺高强、配合默契的得力助手,扑上前去,抓住秦王,使之不能“还柱而走”,荆轲何至如此狼狈?刺秦怎会不成?(几句反问振振有词。)

然而刺秦终究失败了。可怜荆轲一片“士子为知己者死”的忠心,换来了主子的怀疑,换来了壮志未酬、血溅秦廷、身首分离的悲惨结局!赢得千百年来不少仁人志士的扼腕痛惜,可叹!可悲!(为之长叹。)

今天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的陈迹,我们也大可不必为古人担忧了。然而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难道还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并引以为鉴吗?(结语发人深思。)

[论述思路]

评论四刺秦得失辩

——评荆轲刺秦王

燕太子丹为报私仇,派荆轲入秦行刺,其实即使站在燕国利益的立场上看,无论刺秦成功与还都是不利的。(不讲是非,不讲责任,而讲利害。)

如果嬴政在荆轲的威逼下,签了约,那么,必然是墨迹未干,兵戈已加;一张薄薄的文书,怎能约束秦王朝征服天下的大军?(设想第一种可能,秦王签约,但纸面上的东西是可以撕毁的。)

如果杀了嬴政,则秦国决不会善罢甘休,决不会因嬴政之死,而改变既定方针。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是由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决定的,决不会因一人之死而改变。也许可能小有骚动,但必然报复,复仇之师其势不可挡。(设想第二种可能,秦王被杀,但其统一政策不会因此而改变,其锐气不会因此而减,相反,也许更糟。)

然而,事实上行刺是最终失败了,“荆轲八创”,即使“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则壮矣,然“事不谐矣”。(第三种可能即行刺失败,这已成为现实,其结果是英雄饮恨。)

可见,刺秦无论成功与否,对燕国来说,皆不足为训。(小结,刺秦不可取。)那么,刺秦就没有一点积极意义了吗?那也未必。荆轲在刺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堪为弱小民族的楷模,堪为被压迫者的典范,足以使凶暴残忍以为可以为所欲为的秦国胆战心惊而有所惧!若是中国老百姓在强暴面前都具备荆轲这样一种反抗精神,那么,一部中国历史一定要改写了。(转而谈积极意义。)

世上的事物就是如此,失中有得,得中有失;有时看似一无是处,但从另一角度、另一个范围看,却值得肯定。鲁迅说:“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是没有的,只可权衡大小。”这就是我之刺秦得失辩,这就是荆轲刺秦王给我的一点启示。(从理论上小结刺秦的得失,较为辩证。)

[论述思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1181.html

更多阅读

《荆轲刺秦王》里面的故事二 ——关于“樊於期”:

关于“樊於期”:关于秦王赵政七年(公元前238年),吕不韦为报五国攻秦之仇,决定攻打山东五国。派蒙骜同张唐督兵五万伐赵。三日后命令长安君成蟜同樊於期率兵五万为后继。秦兵出函谷关后,蒙骜率领前军取路上党径直进攻庆都,驻扎在屯留,作前面

《荆轲刺秦王》原文与译文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原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

读《荆轲刺秦王》有感 读荆轲刺秦王的感悟

几天前,妈妈从书店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主要是写中华五千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了解了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看到了李广“妙计脱身”的机智……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荆轲刺秦王》,虽

《荆轲刺秦王》解读与探究 荆轲刺秦王ppt

《荆轲刺秦王》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战国末期,秦并天下,势不可挡。秦军灭韩破赵,大兵直压燕境。燕太子丹深感力屈计穷,而又不愿坐以待毙,于是使荆轲行刺秦王。他们原定的计划是:上策效法春秋曹沫胁持齐桓公的方法,要挟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

声明:《《荆轲刺秦王》的四篇书评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书评》为网友山川皆无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