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我从小最喜欢去舅舅家那是因为,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她和舅妈处的最亲。舅妈16岁“过门”(即结婚),我母亲当时九岁,两个人从来都象亲姐俩一样的在一起行影不离。母亲结婚后,一有事情,或吃不饱的时候就往舅舅家跑,到了母亲生病时,三年困难时期,舅妈把自己仅有的5元钱给妈妈治病,救了妈妈一命。到了我懂事的时候,在亲人当中,也觉得舅舅家的舅母最亲。他家有我喜欢吃的水果(后园子栽了很多李子树,沙果树~~~~~),舅妈做的饭也最好吃,所以每到暑假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舅舅家,为这,我的叔叔们都有些“嫉妒”,呵呵!

故事二:舅舅是个大家爱戴的老人舅舅当过兵,但没有读过书,后来他自学文化,能读报纸。喜欢听新闻,更喜欢谈论国家大事。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时候,舅舅家在农村,农家大院里,舅舅家的院子是最干净象样的,每每提起那是我舅舅家,就有一种自豪感。他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扫院子,一直扫到大道。他家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清洁干净。记得老公经常提起舅舅(他和舅舅家同住一个大队),大队养鱼,舅舅当时是大队委员会主任,看护水库。乡亲们年年能分很多鱼吃。都是因为舅舅尽职尽责的看护。他人员特别好,特别能理解人,为他人着想。到了90年代,舅舅家搬到了城里,打更、看自行车、开闸送水~~~~~舅舅所在的小院也是个公共场所,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夏天就有花草,直到现在,到了夏天,他还将自己养的花推到公园去卖~~~~子女们不让他做都不成。一次,舅舅来到我单位看我,送出舅舅时,给打车,他执意不肯,说每天都要自己走出比这还远的路——是为了锻炼。有一点,他对家庭的事情从不操心,儿女的事情,婚姻,家事都是舅妈管,遇到问题了,他总是那么淡然的一笑了之,也许这就是他的养生之道!故事三:舅妈是个勤劳、热心肠的老人
舅舅的一家人,包括身边的亲人,邻里的事情,都是舅妈一人操持。舅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命很苦,结婚后,生儿育女的事情,经济上的花消等等都要靠舅妈来想办法。记得在表哥读高中的时候,正是70年代初,生活特别困难,春天她早上上山去踩山菜,下午去距家20多里路的镇上卖,每次只能卖2元钱,一天一天的积攒,到了秋天,还是如此,早上上山踩蘑菇,下午再去镇上去卖。舅妈的个子矮,但她走起路来,从来都比一般高个子的人快,年轻时练就的一双腿。这些年来,她和舅舅又开始给孩子的孩子做起了饭,虽然经济上不用老人们承担什么,但一日三餐,一般年轻人都嫌累的活,他们从不叫苦,当做乐趣~~~就这样,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学生!谈起现在孩子们的事情,两个老人都非常的内行,甚至报自愿,谈朋友,他们都有一些高见!我和老公常常说起,舅舅和舅妈这对老人活的非常潇洒!
现在,我若是上舅舅家,就得把时间计划好,一定要让舅妈有时间和我聊个够,否则她就不高兴。她和儿女不能说的话都和我说。前几天,舅舅过生日的时候,我去了,一眼看出我的眼睛周围黑,吓坏了老人家,那天表妹来的时候,她催妹妹给我电话,催我一定不要耽误了治疗。电话中那担心的话语,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老人家总是象疼儿女的一样的疼我。母亲虽然走的早,但我得到亲人的爱要比一般的人多。因为都偏爱这没娘的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