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有余,这本书终于出版了。所谓好事多磨,出版过程的漫长,恰是出版社领导对此书高度重视、严格要求的结果,因而,造就了本书的装祯、印刷的高品质。尽管苦苦等待,最后还是要感谢两家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
本书网站链接:
凤凰网:http://v.book.ifeng.com/book/ts/63784.htm
搜狐网:http://book.sohu.com/20141010/n404982447_4.shtml
价值中国:http://www.chinavalue.net/BookSerialise/BookShow.aspx?ArticleID=68479
岱山论坛:http://bbs.daish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362
三晋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14年8月联合出版346页 定价:46.00元
后记
秦晋之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佳话。提起秦晋之好,人们往往会想起春秋时期秦晋之间的那几次联姻,其实,那只是秦晋两地交往的开端、起点和标志,仅具象征意义。两千多年来,两地官方、民间不断地充实着秦晋之好的内容,从百姓间的联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包含了两省历史的各个方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秦晋之好。
一条大河将同处黄土高原的两个地方分割开来,又将两地连接起来,使两地都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同一种颜色。两省地气相接,同根同脉,又有基本相同的地形地貌和民风民俗,有了那次以联姻为基础的交好,就使两地交往充满了亲情与浪漫。但若认真考量历史,会发现秦晋交往中残酷、悲情的成份更大。从春秋到民国,两地发生过无数惨烈的战争,经历过多次血腥的民族大融合,又有过无数次的相互合作与提携,这些历史,共同构成了秦晋之好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晋之间不光是交好那么简单,还有更深层的东西需要发掘升华。
秦晋两地又是中华民族根系所在,炎、黄二帝、尧、舜、禹都长期在这里活动。秦汉至隋唐,这里更是中华民族的心脏地带。两地发生的事往往影响着中国历史走向。写秦晋交往,在某种上程度上,实际是在写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这是一个太大的题目。稍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写作最忌题目过大。此书的选题出自张继红先生,他是出版界的行家里手,当然深知此中三味,所以选择我来担纲,是因为他注意到我近几年连续出版的几本地方文化专著。而笔者所以有勇气写作此书,则完全缘于这几本书的写作积淀。2004年,我曾应辽宁人民出版社之托,写过一本《山西古祠堂》,2006至2010年间,又连续为运城和吕梁两地写过四五本地方文化专著,出版后颇受好评。为写这几本书,几乎走遍了秦晋两省的黄河两岸,对这些地方不光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积累了大量资料。也许是机缘巧合,当张继红社长提出让我执笔写作此书时,我竟不揣冒昧,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了。
尽管已经意识到本书写作不易,没动笔之前还是没想到会如此艰难。为使每个历史事件、细节、人物都有据可依,笔者阅读了上百部历史著作,查阅了数百篇学术论文,阅读量之大,用时之长,是以前写作从未遇到过的,期间饱尝了书斋之孤寂,史籍之枯燥,笔下之滞涩,酸甜苦辣,不一而足。
历时两年有余,搁笔之后,一面长长地舒了口气,一面又不能为不先前的鲁莽感激自己,若不是当初的冒险犯难,如何能有今日的大功告成。但愿费尽心力写成的这部书稿,能得到读者的认可,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还请各路方家不吝指正。
作者
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