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Empathy empathy and sympathy

Empathy,可翻译为神入、共情、同感、同理心……是心理学,尤其是心理治疗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说起Empathy,人们大多会首先想到罗杰斯,可事实上这个术语却并非罗杰斯的发明。德国哲学家RobertVischer(1873)提出的Einfühlung是Empathy的前身,而将该词翻译成Empathy并引入心理学的,则是EdwardTitchener(1909)的功劳。他对Empathy的定义为:“一个把客体人性化的过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至此,方才开启了心理学对于Empathy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与应用。

继Titchener之后的心理学研究者们,将Empathy的定义局限为在人与人之间才能发生的一种联系。除了这一点基本的共识之外,他们对Empathy的描述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同。

(一) Empathy是什么

Empathy是一种能力、状态、还是一种情绪反应和体验过程?Empathy的本质是认知的、还是情感的?如何评估Empathy的发生以及程度?这些都是研究者们争论最为激烈的焦点。

对此,我们先来看几个比较权威的答案。

Rogers:

Rogers早期认为共情是一种状态,意味着准确知觉他人参照系(reference)的内在结构,并有似乎自己就是他人的知觉体验。也就是说自己好像他人一样感受到痛苦或快乐,并能够觉察他人产生这些体验的原因。罗杰斯始终强调,这只是一种“好像”的体验,而非“就是”。

后来Rogers又认为共情是过程而不是状态,其含义是:“进入到他人私密的知觉世界,感觉十分熟悉,并且时刻对他人感受到的意义的变化、恐惧、愤怒、温柔、困惑或其他任何体验保持敏感,意味着暂时生活在他人的生活中,以微妙的、难以察觉的形式,不做任何评判地在他人的生活中走来走去,感受他人几乎没有意识到的意义……常与他人核实你的感受的准确性,并接受你所得到的反应的指引……以这种方式与他人在一起意味着你要暂时放下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才能不带偏见地进入他人的世界。”

虽然前后说法有所不同,但Empathy始终都是Rogers心理治疗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他对待来访者最基本的态度之一。

Kohut:

Kohut眼里的Empathy,更侧重于一种技术和方法,是所有精神分析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Kohut认为,经验科学的观察方法不外以下两种:一是外部观察和替代性的外部观察;二是内省和替代性的内省(vicariousintrospection)。其中替代性的内省,就是Empathy。这是一种“思考和感受另一个人内心生活的能力”,“一个人尝试经验另一个人的内在生活,而同时保留客观观察者的角度”。

他说到:“精神分析是研究复杂心理状态的心理学,它通过观察者持久地专注于人类的内心生活来收集人类内心生活的资料,以解释复杂的心理状态。”精神分析之所以是一门独立的、不可取代的学科,关键就在于采用了内省和Empathy这两种研究方法。此外,Kohut还强调完整的Empathy必须同时包含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

除了方法学上的意义之外,Empathy还在Kohut的病理学与病因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作为初始自体客体的父母长期的Empathy失败,是造成所谓的自恋型脆弱(NarcissisticVulnerabilities),或者叫自体脆弱(Self Vulnerabilities)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二人,一个属于人本主义阵营,一个属于精神分析阵营,却都对Empathy这个概念情有独钟。往大的方面讲,Empathy绝对可以成为汇通人本、精分两大心理学范式的桥梁。

除Rogers和Kohut的观点之外,对Empathy的定义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下文仅列一二,“以偏概全”:

Mayeroff(1971)认为,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

Egan和Carkhuff都将共情划分为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两种形式。初级共情,是咨询者对来访者形成一种基本的理解、认识,知道来访者的感受是什么以及在这种感受下的体验和行为是什么。它有助于帮助咨询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获得咨询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并可以对有关问题加以澄清。高级共情则意味着咨询者不仅可以对来访者的表述做出反应,而且可对那些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做出准确的反应。

……

(二) Empathy不是什么?

看完上面这一大段,估计不少人都会有几分头昏脑胀的感觉。“Empathy是什么”这个问题,反倒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这缘于Empathy本身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了“对概念进行精确定义”这种思维方法的局限。接下来,我们不妨“反其道而察之”,来看看Empathy不是什么?(以下这些只是我个人所认同的看法,仅供参考)

1、 Empathy不是感同身受;

在国内Empathy常被翻译为共情,或者同感。这种翻译其实会引起很多误解。其中之一,就是将其等同于感同身受,即与来访者同喜同悲,同哭同笑。虽然这种一致的情感反应能够给予来访者一定的支持,让其知道他们并非完全是孤立无援的。但是咨询师的情绪假若完全被来访者所牵动,与来访者一同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这份情绪很可能还与来访者关系不大,而是咨询师自身的经历所致),咨询师就会丧失应有的理智与客观,其帮助来访者的能力也会大大受到削弱。合理有益的empathy,应该是充分理解来访者的感受,并且能够在咨询室中将这份理解传达给来访者,让其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说Empathy不是感同身受,并不代表了Empathy与感同身受毫无瓜葛。事实上,感同身受的潜在可能性,正是Empathy能够得以实现的情感基础之一,只是心理咨询实践中的Empathy,必须始终以有助于来访者为前提,切不可为了发泄咨询师的个人情感而失去了情感反应的“度”。通俗地来讲,就是要“进得去又出得来”,或者说“一部分进去了,但另一部分则始终要理智的站在外面。”

2、Empathy不等于设想自己若处于他人的境遇会有何感受;

设身处地的去想,去体验,就是Empathy了吗?我们可以看一看下面这个例子。

Kohut曾经有一个病人H先生,25岁。在车祸后的一次治疗中,他以一种平静的语气描述了其母遭遇车祸的细节。假如分析师的父母也是在车祸中丧生的话,他很有可能会对H先生的经历感同身受,并且用一种悲伤的语气感慨道:“多么悲惨的事情啊!你此刻一定很伤心吧。”如果分析者真这么做了,就不是Empathy,因为他无视了H先生平静的语调背后可能蕴含着的内心体验:不管因为何种缘由,H先生并不为母亲因车祸去世而感到痛不欲生。这时,他可能会觉得不被分析师理解,甚至因为分析师的反应而生出必要的负面情绪,例如自责、愧疚等等。

对于H先生的描述,符合Empathy原理的回答,理应是:“在我看来,你所说的是一件悲惨的事情,但从你的语气里,我却感到你此刻的心情是如此平静,不知是否如此?”只有当H先生承认并且注意到自己平静的心情之后,才适合对其原因进行下一步的探索:“为什么会这样?”

Kohut再三强调,分析师应该站在病人的立场去体察病人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强加给病人。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一样可能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逻辑。

3、 Empathy不等于同情;

记得有位先哲曾经说过,同情是一种伟大的情感。这种情感和上面提到的“感同身受”、“设身处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同”和“共”,字面上看确实很像,那么同情是不是就等于常被翻译成“共情”的empathy呢?

根据我个人的咨询经验,至少超过一般的来访者并不喜欢被咨询师同情(除非来访者安于一个“被害人”的角色)。为什么?

首先,一般意义上的同情,会让来访者产生一种“被贬抑”的感觉:我的处境是劣于你的,我们并不处于同一水平之上。不管来访者接不接受咨询师的这份暗示,这都不利于提高来访者的自我价值感。

其次,紧接同情之后的,往往就是怜悯。这种“同情+怜悯”的模式虽能安慰人心,却对来访者的个人成长有害无益。根据有些来访者的反馈,他们觉得咨询过程中的咨询师就仿佛高高在上的“佛祖”一般——他悲悯世人,洞察一切。在我看来,这绝非什么好现象。咨询师最终所要带给来访者的,绝不是崇拜和依赖,而是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综上三条,我可以断言:孟子所讲的恻隐之心,并不同于Empathy,它充其量只能算Empathy的感性基础罢了。由己出发的儒家思想,即使发展到王阳明的“致良知”,也始终没有出现一个等同、甚至超越Empathy的理念。

4、 Empathy不等于“读心术”;

光有一颗想要帮助来访者的心,还不足以保证能做到Empathy,咨询师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通过观察、想象等方式了解对方的体验和想法,听起来似乎很像人们常说的读心术。当别人知道我们是学心理学的之后,往往第一句话就问:“既然你是学这个呢?那你知道我此刻正在想什么吗?”我估计不少同行都碰到过这样的揶揄。(后来终于让我想到了一个好的回答方式)

这种对别人心思的揣摩,其实就是“读心术”。这种技巧过去常常为占卜算命者所用,他们在见面与人之初,就根据自己对来访之人服饰、神情的细心观察,间接地推断出一些情况来,然后当面说出以起震慑作用,对方不明所以之下往往会惊为天人,随后便是慷慨解囊并且言听计从。

心理咨询中的Empathy也需要这份细致的观察力,但是又不同于读心术。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读心与被读之人的关系,类似于研究者与被研究之物,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把这个叫做“主客体二分”的关系,在读心的过程中被观察的人不具备丝毫的主动性,就仿佛一件物品一样。说到底,只是读心者的一场“独角戏”而已;而心理咨询却是两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主体之间的对话,如果没有来访者的积极配合与主动参与,仅靠咨询师一人的努力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Empathy。

小结:说Empathy不等于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同情心、读心术,绝不意味着Empathy与这些概念毫不相干。恰恰相反,它们可以说都是Empathy得以实现的基础。这是一种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

(三)与咨访关系的关系——Empathy的前提

1、Empathy不再以价值中立为前提

在以罗杰斯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者看来,Empathy必须以价值中立为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先要完全“放空”、“悬置”自己原有的价值体系,然后才能完全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镜映出来访者真实的自我。这种境界听起来十分理想,却却是个不可能,也没必要实现的任务。

在心理咨询中,如果价值参与不可避免的话,又该如何进行操作?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下不少理论家们,借用美国心理学家M.Rokeach对于价值的两类划分,来对该问题进行重新界定。Rokeach认为,人的价值可分为终极(terminal)价值和工具性(instrumental)价值两大类。前者是抽象的,一般为人们所公认,例如人应该追求舒适的生活、内心的和谐与快乐等等,而后者则是具体的,往往因人而异,可以多元共存。这些心理咨询理论家认为,合理的心理咨询过程应该注重终极价值的参与,避免工具性价值的灌输。换句话说,Empathy以价值中立为前提这句话,可以改为Empathy必须以工具性价值中立为前提。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罗杰斯的以来访者为中心治疗,也并不是绝对的价值中立。因为他预先设定了“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一终极价值。而事实上对人性持消极悲观态度的来访者也大有人在,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一项技术,罗杰斯可以说也进行着对来访者终极价值的干预过程。

更别说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了,二者的价值干预程度更是远远大于人本主义。但是,这不等于说这两种疗法就不能运用Empathy来帮助来访者。价值参与不同于价值灌输,而价值中立也不等于“四大皆空”。至于具体该如何把握终极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之间的划分,我相信每一位专业的咨询师都该有自己心中的一杆“秤”。

2、 Empathy要以人际界限的划分为前提;

所谓人际界限、或者说人际边界的划分,其实就是指个体间自我概念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因为Empathy应该是发生在两个独立存在的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所以才说Empathy要以人际界限的划分为前提。

然而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同一般欧美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由于受到儒家传统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人习惯将自己同直系亲属融为一体,譬如“子女是父母亲的一部分”、“兄弟一体”等等,对此有个通俗的说法叫“血浓于水”。这种一体化的倾向,甚至还可能被推广到其他社会人际关系当中,譬如夫妻、同学、亲密的朋友等等,而这也有个说法,叫做“自己人”。Markus和Kitayama曾经用“互依型自我”和“独立型自我”两个概念来阐述东西方观念上的这种差异。Empathy是个地地道道的西方概念。它与中国人这种“人我不分”的倾向是不相容的。

这一点也体现在咨访关系的定位上。精神分析强调分析师与被分析者之间除了治疗关系之外,绝不能存在任何其他的牵连,这是一种不可逾越的“边界”。因为一旦跨越了这种“边界”,分析就会丧失客观性和有效性。这种原则在其他心理咨询当中,例如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同样适用,所以才说,绝不可能对自己的亲人、熟人、朋友做系统的心理咨询。(既然那要刻意做这种回避,由此可见,西方人的自我边界也并非绝对独立的)

自我界限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复杂。在此不能一一尽述,以后必要更系统的研究一下。

前面说了不少Empathy不是什么、什么。下文将从正面来总结一下,让我们对Empathy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四)关于Empathy的“四个统一”

1、Empathy的内容

Empathy常被翻译成“共情”,其实这种翻译是有曲解和歧义的。Empathy“共”的绝不单单是“情”,还应该有来访者的想法、观念等认知成分。Empathy的内容,是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2、Empathy的评判标准

怎样评判是否实现Empathy?标准既不是纯粹客观也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主观的与客观的统一,即以他人的主观体验为准。

3、Empathy的对象

Empathy针对的既可以是来访者意识层面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来访者潜意识的分析和解释,只要这种解释能够让来访者信服而不产生阻抗,那么解释就是Empathy的。前文所提到的高级共情(对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也要做出准确的反应),其实就包含着这层意思在里面。Empathy的对象,应该是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

论Empathy empathy and sympathy

4、Empathy的实施

罗杰斯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坚持只“跟随”而不“超越”来访者的体验,单单镜映来访者真实的自我而不加干涉,让其自行发展。这也是他运用Empathy的原则之一。但是精神分析中的Empathy,不仅仅如此。在Kohut看来,“跟随”只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和更准确的解释。此外,“对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也要做出准确的反应”,本身就是一种“走在来访者前面”,只是这种距离决不能过远,否则就不是Empathy了。综合以上观点,可以断言Empathy的实施过程,应该是跟随与引导的统一。

最后的小结:

Empathy不单指咨询师内心的体验或者状态,而是发生在相对独立主体间的理解、共鸣、传递、分享、对话和相遇。

这是一种能力,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如果说心理咨询是一门武功的话,Empathy既不是降龙十八掌,也不是独孤九剑,而是最最基本的马步。如果马步站不好,那么学再多的治疗理论与技术,终归也只是些惑人眼目的花架子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0551.html

更多阅读

申论是什么呢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什么

申论是什么呢——简介申论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的一门公共科目,有句话道“得申论者得天下”,可见,申论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分量是何等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什么是申论?申论是什么呢——方法/步骤申论是什么呢

如何使用 IF AND OR 条件函数 if or函数

如何使用 IF AND OR 条件函数——简介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Excel表格中的公式和函数,在数据筛选的时候尤为重要,下面让咱们一起认识下IF、AND和OR函数的用法IF函数是判断式的计算函数,假设单元格的值检验为True(真)时,就执行条件成

论法治的意义 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

上学期法理课的期末论文,全是自己写的,感觉不错,哈哈。论法治的意义内容提要:本文从法治的定义与理解出发,结合当今形势引发对法治意义的思考,通过利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研究了法治与德治,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并阐述了法治的作用,证明了法治的

论语中的子路 梁国杨氏子为何甚聪惠

子路,在论语出现30多次,是论语中描写的最为形象生动的弟子,他的最突出特点是伉直好勇。历史上的张飞、程咬金、李逵等也是这样的性格,为大家所喜爱,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类人。在论语中,最为形象生动的要数子路了。闻之喜、不悦、终身诵之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读《贾谊论》有感 贾谊论 ppt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难”(“才能的获取并不难,难的是才能的施展”,简而言之,最让人郁闷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苏轼《贾谊论》的开篇之句,说尽了自古英才的窘境,也说尽了自古英才的无奈。可是,即便看透了这些,苏轼的人生不还走在类似的路上?苏

声明:《论Empathy empathy and sympathy》为网友绝怼宠尔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