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的名号国号、尊号、年号、庙号、谥号、陵寝号 庙号谥号

中国帝王的名号(国号、尊号、年号、庙号、谥号、陵寝号) 庙号谥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尊号、年号、庙号、谥号等。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皇帝的名号制度包括国号、尊号、年号、庙号、谥号及陵寝号等,旨在维护皇帝尊严,突出正统并加以神化;被用来作为加强和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特定手段。

国号:

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即国家的名称或名号。

尊号

尊号为皇帝在位时期,由臣下给予的尊称,即皇帝在位时候的美称,又称徽号,往往是阿谀奉承、溢美之词。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尊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

臣下称呼皇帝时,习惯于使用尊号之首的两个字。死后,加入谥号行列,一起使用,作为帝号的一个组成部分。

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则天称帝后上尊号“则天顺圣皇帝”,退位后改尊为“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等

年号

年号为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

确定年号纪年,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践阼为主,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古代帝王的年号大都有一定的意义,如汉武帝的一个年号“元封”,其意是始封泰山。

年号是从汉武帝时才开始有的,《资治通鉴.汉纪.武帝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于此。”汉武帝即位时,将那一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自汉武帝后,历代帝王即位都有自己的年号。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

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了以后,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即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用字少,且都是褒扬之词。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就是以死去先王生日的天干作为庙号的。秦始皇自以为其统治可传万世,因此以世系为庙号。汉代恢复古札,以“祖”或“宗”为庙号,虽然还是按世系排定,但是,“祖有功而宗有德”,自称功德是建立庙号的标准,因此“汉之子孙,以为功莫盛于高帝,故为帝者太祖之庙;德莫盛于文帝,故为帝者太宗之庙”。西汉12帝,称祖或宗者仅5人,东汉13帝,称祖或宗者7人;两晋15帝,称祖或宗者7人。这种制度为后世因循,“自唐以来,诸帝庙号莫不称宗,而此义混矣”。

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说文》:“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如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张载死后,门人谥为明诚夫子。帝王之谥,是皇帝死后,臣属根据死去的皇帝一生的功过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汉代以前帝王之谥较短(一般1-2个字),隋唐以后逐渐增多,特别是唐朝以后,谥号文字加长,从1个字发展到清朝的21字或23字。比如,汉孝景皇帝(孝景、就是谥号,只有两个字)、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康熙皇帝谥号,共23个字)。谥帝王的谥号常用“帝”字,如汉武帝、汉文帝;也有用“皇帝”的,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据唐张守节《谥法解》载:“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早在西周时,谥号就已在贵族中普遍实行。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秦时曾一度废除。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221年统一中国后,为突出帝王的尊严,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汉代得以恢复。西汉吕后当权时,规定帝王谥号由礼官议定,群臣上奏,报请新皇帝裁决。从西汉至隋,帝王的谥号基本上是按古礼所载而定。如西汉孝惠皇帝,据《谥法》:“柔质慈民曰惠”,而“孝子善述人之 志,故汉家之谥,自惠帝以下皆称孝也”。当时的溢号基本上反映了帝王的一生功过。但是,只是用词比较隐讳,字数也在一二字之间。唐以后多用推崇和恭敬的词语,字数也越来越多。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消灭了。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私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年号、庙号和谥号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对帝王称呼时,国号放在最前面,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简称谥号(谥号短,且对给予庙号非常慎重,不全都有庙号),例如:大汉(国号)世宗(庙号)孝武(谥号)皇帝刘彻(姓名),年号:太多,又是一个之多,简称汉武帝(谥号)。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简称庙号(谥号渐长,年号多,庙号短,且所有皇帝都有了庙号),例如,大唐(国号)玄宗(庙号)开元圣文神武(尊号)至道大圣大明孝(谥号)皇帝李隆基(姓名)。年号:开元、天宝。历史上,简称唐玄宗(庙号)。当然,因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名字中的“玄”字,随之改称唐明皇(谥号)。明清两朝的皇帝就多简称年号了(明前每位皇帝年号数量不定,明清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例如大清(国号)圣祖(庙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谥号)皇帝爱新觉罗(姓)玄烨(名)。年号是康熙。简称:康熙皇帝(年号)。

陵寝号:

陵寝是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其名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的。开国皇帝之陵一般都称为“长陵”,而以后的皇陵则要依其生前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茂、义、康、显节、高平等陵。皇陵也有以地处命名的,如汉文帝的霸陵,魏文帝的首阳陵,孙权的蒋陵等,但这种情况很少见。为皇帝建陵以后,还要在“陵旁起邑,置令、丞、尉奉守”,有时还要迁徙人民去居住,陵寝所在地逐渐变为县治,陵寝号变为县名,而其原有的意义则逐渐为人淡忘。

注:

以上所有内容均取自百度,本人只是按其名目、定义、用途、历史沿革的顺序加以编排。如有不对或不妥之处,请留言指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0420.html

更多阅读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简介?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原因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企业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

宋朝皇帝的尊号谥号 皇帝尊号

说明:下载日久,作者和出处无法确定,请谅解宋朝皇帝的尊号谥号开始读宋史。宋史本纪47,仅高宗就9篇本纪。读第一句就差点喷饭: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于是去查了查其他皇帝的谥号,罗列于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

中国海军的全部导弹护卫舰 洛阳号导弹护卫舰

501 下关号江南级 065 东海舰队 66年服役,92年退役502 南充号江南级 065 东海舰队 66年服役,95退役[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503 开源号江南级 065 南海舰队 92年退役504 东川号江南级 065 东海舰队 69年服役,94年退役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练习答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看拼音,写词语。zhuó yuè jiàn kānɡ kǎi xuán shǒu wàn zuì è( ) ( ) ( ) ( ) ( )Mí màn jīnɡ jì ā yí xī shēnɡ chánɡ zhēnɡ(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ɡěi( ) xū( ) xiān( ) dīnɡ( )

声明:《中国帝王的名号国号、尊号、年号、庙号、谥号、陵寝号 庙号谥号》为网友春风不识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