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坐庄行为 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

前面谈到的都是“主力”一词,但只要是市场主力,就有坐庄的实力和可能性。过去对坐庄的理解是一股独大的控盘方式,即一家主力控制个股流通盘50%以上的筹码,以排他的方式获得垄断性的获利地位;而现在,随着这种坐庄方式的风险加大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强,有资格坐庄的主力开始谋求联合坐庄,即大家看好某股后一家吃进一些筹码,等待有更多看好者在高位介入时顺利出局。在这种情况下,坐庄的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不易分辨某主力的筹码收集度是否达到了足已控盘的地步。因此,前面都是在用“主力”一词来笼统概述有主力介入的市场表现,回避了交易者不易了解的“庄家”一词。

中国证券市场最近二十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庄家的演变史,是一部散户与庄家斗智斗勇的角逐史,也是一部管理层对庄家的监控史。“无股不庄,有庄则灵”的中国股市现象,仍在深深影响现有的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这是一个在弱有效市场里长盛不衰的盈利方式。对于过去经典的坐庄形式,交易者有必要进行了解,因为现有很多主力的盈利模式,基本上都是从这里面转换而来的,甚至一些非资深操盘手还在按部就班地使用这些方法。

第一节:庄家概述

庄家是中国股市中一个神秘的概念,他不是一个人,而往往是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其曾经是股市里的希望,也曾经是股市里的灾难,但历史总会给其一个公平的评价。没有庄家就没有暴利,没有暴利就没有投机者的希望,没有市场角逐的热情。只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无论大庄或小庄、长庄或短庄,都必须适可而止,大家都有赚钱的希望,游戏才能继续下去。

从本质上来说,坐庄是一个价值发现和调动市场能量跟进的过程,也是通过摸顶和探底来探索股票合理价值区间的过程。其所发现的价值可以是业绩好、成长性高、有题材概念、被严重低估、有强烈跟风效应等诸多卖点所在,其调动市场能量的方法则可以通过技术图形、媒体报道、小道消息、名人讲话等方式来进行。对于庄家而言,其不仅要善于释放多头的力量,也要善于释放空头的力量,因而坐庄成功的关键是要正确释放市场的能量,同时引导并利用市场能量,在市场情绪的起伏波动中完成高抛低吸的运作过程。

一、什么是庄家

“庄家”一词源于赌博活动,是指拥有雄厚的资金筹码,利用有利的特殊条件来操纵或影响赌局的团体或个人。证券市场是一个博弈的市场,总是会有资金雄厚、条件特殊的主力可以操纵股价,从博弈的另一方获取收益,股市“庄家”概念由此而来。具体而言,证券市场上的庄家,是指通过雄厚的资金收集大量股票筹码、以影响股票供求关系来操纵或影响股票价格走势、并最终实现获利目的的团体。

股市庄家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个别的现象,也不是某一个团体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或一种国情的反映,是一种制度和文化在资本市场上的延伸。股市庄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时期畸形制度在证券市场的人格化代表,常常混合于国家利益、地方政府利益、贵权利益和个体利益之中。在股市庄家的背后,实际上几乎囊括了所有与证券市场相关的经济及政治主体,在其纷纷将噬血之管插入股市的同时,还以驱赶、鼓动、诱导等各种方式将社会公共资源推入股市,以供其消化和享受。

就目前来看,由于证券市场环境的变迁,股市庄家的活动空间已受到制约,其控庄的手法也有所变化,有时仅仅表现为市场主力的特征。尽管庄家的地位和意义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基本功能和特定手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参与股票的深度普遍降低而已。但总体来说,坐庄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如果仅仅是一个低位收集筹码然后高位抛出筹码的过程,那么任何资本雄厚者都可以轻易做到。实际上,那些忽视坐庄手法和技巧,漠视坐庄条件和规律的庄家,最后往往成为了股市中的牺牲品。

二、庄家的历史

1、大户坐庄时代

风光时间:1990-1995年。

资金规模:2000-4000万元。

坐庄模式:联手坐庄,短庄模式。

崩溃原因:透支,跟不上时代。

淘汰方式:被市场淘汰。

1990年3月,随着深圳股票市场热情高涨,那些靠原始股暴发的大户开始在股票市场上活跃起来。1990年6月,深圳一群眼光独到的大户携3000万元巨资奔袭上海,将本是门庭冷落的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搅得风声水响,股票价格节节攀升。从此,庄家从街头主力开始堂而煌之地进入了中国股市的历史舞台,并且毫无节制地愈演愈烈。比如爱使股市在某段时期由某大户一人控盘,曾创造了连续64周空涨的纪录,即使股价拆分后,最高时仍达555元/股;而另一个大户在鼎盛时期,则拥有整个上海股票市场1/8流通量的股票。

1993年开始的第一轮熊市,逐渐将这些大户庄家淘汰出局。

2、券商坐庄时代

风光时间:1996-2002年。

资金规模:几亿-几十亿元。

坐庄模式:委托理财,长短庄模式。

崩溃原因:老鼠仓众多,委托理财亏损,国债回购巨大。

淘汰方式:资金链断裂,全面亏损,被政府整顿。

1996年,随着新一轮牛市的到来,经过打磨的券商开始挺身而出,携委托理财的巨额资金奔赴市场,其代表是君安证券、南方证券、闽发证券等。1996-1997年,君安证券坐庄四川长虹时,主力及其跟随部队的盈利就超过了40亿元。但为了长期坐庄,整个券商业曾挪用客户保证金几百亿元,严重透支了自身实体;而同期券商经营的委托理财业务已超过2500亿元,6%-15%的保底收益支付更使券商不堪重负;同时券商在国债回购上的资金也超过了1000亿元,给券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再加上不规范的管理和大量的老鼠仓,当2001年中国股市大熊市到来时,券商业开始面临全线亏损,破产、兼并事件时有发生。

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将不规范的券商悉数淘汰出局。

3、信托坐庄时代

风光时间:1999-2002年。

资金规模:几亿-几十亿元。

坐庄模式:与上市公司勾结,同时兼营委托理财,长短庄模式。

崩溃原因:无节制投资,老鼠仓众多。

淘汰方式:被政府整顿后溃散。

随着1999年“5.19”行情的到来,中国股市又开始节节攀升,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携款入市。但这次来的却不是地方诸侯,而是中央级的信托投资公司及其背后庞大的央企集团,其代表为“中经开”。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使“中经开”一举成名,其不仅在短短几个月内盈利70余亿元,同时也使当时证券市场上最风光的万国证券从此消失,甚至导致中国金融期货被勒令关张。1999年,“中经开”染指东方电子和银广夏这两只中国股票史上最大的丑闻股,继续其疯狂的坐庄之旅,直至2002年因诸多丑闻被上级主管部门强行解散。

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以及监管风暴的来临,将这些违规公司淘汰出局。

4、民营机构坐庄时代

风光时间:1997-2004年。

资金规模:几亿-几百亿元。

坐庄模式:与上市公司合伙坐庄,长庄模式。

崩溃原因:老鼠仓众多,资金链断裂,政府干预。

淘汰方式:被市场淘汰,被政府整顿。

民营机构坐庄往往不是一家公司坐庄,而是一个派系坐庄,是用几家公司资产联合私募资金来控制数家上市公司的行为,比如当年的德隆系、中科系、凯地系、农凯系、鸿仪系、朝华系、青鸟系等。这其中,以拥有600亿元身价的德隆系最为出名,旗下的三只股票:新疆屯河、沈阳合金、湘火炬经过1999年半年时间的建仓、2000年全年的拉升、2004年4月的高位崩盘后,这个中国最著名的民营机构庄家最终黯然离开了证券市场;直至2008年号称“江湖最后一个大佬”的涌金系掌门人自杀身亡,民营机构坐庄的历史才划上了一个句号。民营机构坐庄往往是通过资产重组的名义开始的,庄家和上市公司甚至就是直接控股的关系,他们利用产业链整合或资产注入、资产互换等方式,为上市公司带来业绩或概念,然后在二级市场上牟取利润。这样的庄家,最后多数死于资金链条的断裂之中。

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以及监管风暴的来临,使这些庄家或转行、或被抓、或逃亡、或死亡。

5、大户游资坐庄时代

风光时间:2002-2006年。

资金规模:几千万-几亿元。

坐庄模式:涨停模式,超级短庄模式。

崩溃原因:市场资源有限,竞争者众多。

淘汰方式:牛市来临后,被市场淘汰掉。

2001年开始的熊市,在经历了一年时间之后,已经消灭了大多数庄家,于是一些技术高超的大户开始通过频繁冲击涨停板的短线方式来获取收益,这给当时处于风雨飘零状态的证券市场制造了一道风景线,也吸引了大量散户的积极跟风。这些“涨停板敢死队”坚持薄利累积的赢利模式,只做技术形态较好的股票和超跌股、题材股,且动作迅速,手法凶悍。同时他们有组织,有纪律,讲技术,守法纪,不贪心,严格遵循自己既定的买卖方针,因而成为了熊市中的大赢家。在当时,这些新庄家的代表出处为: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宁波和义路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

2006年大牛市的来临,使大户游资开始转向于中、长线操作。

6、基金联合坐庄时代

风光时间:2006-2008年。

资金规模:几亿-几百亿元。

坐庄模式:联合坐庄,价值投资,中、长线模式。

崩溃原因:熊市来临,收缩阵线。

淘汰方式:价值投资被严重透支,投资方法有待审视和改进。

2005年,基金筹资的规模只有1000亿元左右,但是到了2006年,其筹资规模已达到了3900亿元,2007年更是达到了4300亿元,于是基金时代开始来临,而基金联合坐庄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很多基金公司除了自身所管理的基金外,还管理有社保基金、专户理财资产,甚至身后还有券商、信托公司等大股东的资金,以及少量私募资金和外围合作资金,其联合坐庄的收益比单个基金持股的收益要高得多,且更有保障。但市场优质资源有限,于是基金与基金开始联合坐庄、交叉持股、集中持股,以轮流助推的方式或抱团取暖的方式吸引博傻者入围。和单个庄家模式略有不同的是,基金信奉价值投资,所介入的股票往往都有不错的业绩或成长性,其讲究的是谁率先进入“新大陆”,谁的盈利空间就越高。

2008年熊市的来临,严重打击了基金维持了两年的价值投资神话,联合坐庄也由此崩溃。

三、庄家的分类

1、根据持股时间来划分:

1)短线庄家

短线庄家运作周期从2天到30天不等。重势、重概念、重技术形态、持仓量少、严格止损是这类庄家的鲜明特征。一般控盘程度为1%-10%,建仓时间为1-10天。

2)中线庄家

中线庄家运作周期大致为一波中级上升趋势的始末时间,在牛市中可能是3-6个月,在熊市反弹期里可能是30-60天。一般控盘程度为10%-30%,建仓时间为10-30天。

3)长线庄家

长线庄家运作周期大致为一个牛市的始末时间,甚至只要上市公司基本面没有恶化,就有可能长期持股并做少量的波段性操作。一般控盘程度为10%-50%,建仓时间为1-12个月。

2、根据坐庄家数来划分:

1)合伙庄

合伙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家共同坐庄。既然是共同看好,那么其所控制的股票的基本面往往不错,流通盘也比较大,有长久的市场吸引力。

2)单独庄

单独庄是指一个庄家独霸目标个股,其控盘程度在30%-70%之间的庄家。一般这类庄家实力强大,控盘能力高,所控制的股价走势也比较有规律。

3、根据入庄时间来划分

1)新庄

新庄是指第一次入驻目标股的庄家。一般而言,他们往往会介入刚上市的新股,或老庄已撤出很久的个股。

2)老庄

老庄是相对于新庄而言的,是指已经进驻目标股的庄家。他们对个股的股性比较清楚,对股价的走势也往往把握得较好。

4、根据股价走势来划分:

1)强庄

强庄是指那些资金实力雄厚、控盘程度较高、使股价走势常常特立独行且明显强于大盘的庄家。一般而言,强庄所控制的股票往往具有良好的基本面,因而庄家有信心独来独往。

解读坐庄行为 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

2)弱庄

弱庄是指那些资金实力较弱、对大盘或个股缺乏信心、主要靠做波段交易来赚取利润的庄家。这类庄家所控制的股票不易分出好坏,但基本上都要看大盘的脸色行事。

5、根据驻留情况来划分:

1)常驻庄

常驻庄是指那些常年累月驻守于目标股中做高抛低吸动作的庄家。这类庄家往往对目标股比较熟悉,只关注大盘的状况,只要有机会就会在目标股上赚取差价。

2)游走庄

游走庄是指那些到处出击个股的庄家。其常常在市场出现爆发行情或题材行情时瞄准一只股票做足一次,而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经常转换个股目标。

四、庄家的特征

从操作层面来说,庄家往往具有以下的特征:

1)与上市公司或媒体部门等有较好的配合关系,善于制造市场炒作题材。

2)具有较专业的操作人员或团队,对股市规律和股价走势规律比较熟悉。

3)在市场底部以现金购买大量筹码,在市场高位则以筹码兑换大量现金。

4)有能力控制一段时期内的股价走势,包括使股价连续上涨或持续下跌。

5)在股票市场上,其所参与的股票走势比较独特,常常大幅领涨于大盘。

6)操纵价格和欺骗参与者是庄家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0337.html

更多阅读

开发孩子智力的游戏 开发儿童智商的游戏

开发孩子智力的游戏——简介  智力低下是指孩子的智力活动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它是由多种有害因素导致的,如遗传因素,围产期因素、疾病和大脑损伤因素、环境因素等。主要表现为各种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解读八仙过海的由来与八个仙人的故事图文 问责条例图文解读

解读八仙过海的由来与八个仙人的故事(图文)八仙是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汉)、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八仙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的记载和杂剧中,姓名不固定,至明吴元泰《八

声明:《解读坐庄行为 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为网友我是认真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