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碑”和“帖”,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将歌功颂德、立传、纪事的文字,先按字的点画墨道两侧,钩摹在石上,成“空心字”,或是直接用红色颜料写在石上,即书丹上石,然后再经镌刻而立于某纪念处的称“碑”,将碑石上的字用薄纸、焦墨捶拓下来再经装裱的称为“拓本”,通常也称为“碑”。“帖”原是指书法家的墨迹真笔。或将汇集的名家真迹,经钩勒上石或上枣木板,经镌刻捶拓,这样的汇帖刻本,也称“帖”,如著名的有“淳化阁帖”、“宝晋斋法帖”。“碑帖”现在已合为一辞,用来泛指供学习书法取法的范本。而现在我们一般泛称“帖子”
凡学习书法的都碰到过选帖的纠结,一般我们的第一本帖子大概都不是自己选的,不是家长就是老师,因为那时我们不懂。而第二本帖子的选择就破费周折了。因为到这时也练了一段时间书法了,可以说已经算是有点入门了、有点了解了,也逐步接触了各种不同的字体、帖子,眼界也随着接触各种书法字体的增加逐渐开阔了些,而且对于第一本帖子或许有点厌倦了,也或许随着对书法艺术的了解渐渐深入,认为需要换一本更好的更适合的帖子来练习,于是麻烦也就随之而来,因为可选的范围实在太大了,可选的帖子实在太多了,而且对于每一种字体总是各有说法。别人推荐的也许自己不喜欢,自己对眼的或许又名不见经传......
有时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我们对于书法艺术的审美认知会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和书法功力的逐步提高而得到提升,于是我们会不断地调整我们选帖的标准,当然这是好事,至少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会渐渐扩大眼界,各种不同字体、不同朝代、不同风格、不同书家的帖子会进入我们的视线,虽然会更加纠结但也颇具趣味。
其实不光我们有这样的烦恼,古代的书法大家也有类似的经历。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柳公权,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张旭,张旭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文徵明书法各体无一不精,尤其以行书、楷书为人所称道,在当时名重海内外。文徵明,文徵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钟繇、二王和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80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其行书主要学王羲之《圣教序》......
众多书法大家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取法和改变,而且都各具特色自成一体,但都或早或晚选择共同的师承—魏晋时期的“钟张、二王”尤以王羲之、钟繇为多。而在王羲之的眼中,“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纵观王羲之书学之程:少学卫夫人,得正书技法,二十岁前学叔父王廙,二十岁后师师之所师,正、行宗钟繇,草法效张芝,至四十余岁已名满天下。王羲之在钟繇、张芝等书法成就的基础之上,以刻苦的治学态度,大胆的超越精神,不 蹈古人窠臼,脱离成法羁绊,独创了具有深刻内涵的唯美书法风范,将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的高度,开创了成熟完美的今体“魏晋风骨”。
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帝、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尊崇“钟张、二王”。如董其昌在自己的书论《画禅室随笔》中,这样记述了自己这段特殊的学书历程:“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吾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因为我书法不好而被剥夺了本该是我的第一,因此发奋向书法前辈学习。先学唐代大师颜真卿、虞世南。之后觉得魏晋书法更为风流,于是,又临王羲之和钟繇。这样苦学数年年,已经深得古人之法。文征明、祝枝山这样的本朝大书法家们已经不看在眼里了。
南唐李煜在《书评》中云:“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众书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为我们选帖指明了方向,古语曰“取水源头,方不浊”,钟繇、王羲之便是我们取水之源头。
当然书法学习严格来说也是一项持续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学习规划,明书家丰坊言:“学书,必多学古人法帖,一点一画皆记其来历,然后下笔无俗字。看帖贵博,尤不可不知所择。”“学书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傍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学篆者亦必由楷书......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
所以接下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谈谈选帖、选帖理由、习帖次序,
第一阶段:
正楷:《荐季直表》→《宣示表》→《黄庭经》→《乐毅论》。
目标:形似、神备
时间:3-5年
方法:先摹后临(各20遍以上)→临、摹穿插(不计其数,以求形似、神备)→背临如帖(不计其数,如帖为止)
理由:
钟繇《荐季直表》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宽博,体势横扁,尚有隶意。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结体法度均不如晋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此帖有多种刻本传世,其中以明华夏“真赏斋帖”所刻最能传神。张怀瓘《书断》评曰:“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孙过庭《书谱》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锺、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锺、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
《宣示表》王羲之临锺繇,《宣示表》合锺、王之妙,得今古之宜,乃至极无上,通玄神化,天下法帖第一。书中有钟繇,犹儒有孔子。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从《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等就可看出),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如赵孟頫、文徵明、王宠、黄道周等。更具历史意义的是,此帖所具备的点画法则、结体规律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因此,《宣示表》可以说是楷书艺术的鼻祖。此贴以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为佳。
《黄庭经》王羲之小楷用笔圆浑,中段丰实,体势平正中寓有姿态,因其去古未远,故能在用点的质地保持着汉魏质朴的遗意,而在结构上却能各尽字的自然之态,显得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没有丝毫习气,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运笔流畅,结构完美。字体有大有小,笔画有粗有细,在保持整体和谐的前提下,增强了字与字之间的形态变化,具有动态美;在结字上,笔画欹侧倾斜,左轻右重,错落有致,使字更具有轻灵飘逸感;在用笔上,笔势流畅,起止舒展,被后人奉为书法楷模。
《乐毅论》从现存的本子中还可看到笔画是灵动的,横有仰抑,竖每多变,撇捺缓急;结构上或大或小,或正或侧,或收或缩;分布则重纵行,不拘横行。从整体上言,在静穆中见气韵,显生机。右军的正书中,智永认为乐毅论最佳,后人多半认同。宋代高绅曾获古刻石,一般以为是此帖的祖石,刻法精绝,碑文自「海」字之后残缺不全,世称「止海本」,石亡之后翻刻就没有令人惊叹的作品了。此帖和《黄庭经》一样,虽属小楷,但写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且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行笔自然,字势逸宕,同唐以后书大异其趣。这些书迹,至今仍是练习的优良范本。
以上所选四种帖子虽都属小楷,然都“天然质朴,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且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行笔自然,字势逸宕”古人虽有大楷中楷小楷之别,我想书法大家书写时比例协调、结体得当、摹刻精巧、传拓清晰,必不致放大后失调,所以不必泥拘于大小之分,当以字佳为要。而且上述四种帖子正是魏晋时期(汉末-曹魏-西晋东晋-南北朝)所谓“新体”正在逐渐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节点特点明显的、能感觉到嬗变过程趋势性和变革的传承性的里程碑式的优秀古帖,尽管这四种帖子有诸多遗憾之处,然而千百年来能流传至今一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这四种帖子之间笔法特征流转、继承、借鉴、渐变对于我们理解古人的笔法、结体、运笔等等是有莫大益处的。
另外勘选古帖之版本亦十分重要,放大的分寸也需契合,以防过大而失真。毕竟现在所见总以碑刻法帖为多,虽摹刻传拓终究非原迹可比,然较之原迹灭失尚有刻本或拓本存世,于书友而言岂非福也。总之选公认好帖,放大至适宜大小,必有益于书法练习。
第二阶段:
行书:《怀仁集王圣教序》→《祭侄文稿》→《争座位稿》
目标:形似、神备
时间:3-5年
方法:先摹后临(各20遍以上)→临、摹穿插(不计其数,以求形似、神备)→背临如帖(不计其数,如帖为止)
理由:
怀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书法拼就《圣教序》全文。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怀仁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迹,咸萃其中”。碑文选自王书各帖,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集字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
目前来看,此帖是从王羲之真迹摹刻而来最为踏实的一部,因为是集字遗憾地失缺了章法布局部分,但就传承的确定性而言无疑是可以让人放心的,王羲之的真谛雅韵想必蕴含其中,尤其是稍加放大后更是韵味突显。
颜真卿著名的行书作品还有“三稿”——《祭侄文稿》、《争座位稿》(按:亦称《争座位帖》)、《告伯父稿》(按:亦称《告伯父文稿》)。其中,《告伯父稿》为刻本,书、刻皆不足以称善。《祭侄文稿》与《争座位稿》实为绝妙之品。草稿因其性质,书法尤为率意,但率意显真情,无刻意之迹。《祭侄文稿》运笔迅疾,情绪激动,与其悲愤之情有关。其书法最妙处,一在其字的点画密聚,草成一个块面之处;二在其枯笔连擦写数字之处。这两种现象交相映衬,造成虚实、轻重、黑白之间的节奏变化,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笔“不拘小节”,和结体的偏于松散,形成了颜体稿书风格。《争座位稿》也有这样的特点,只不过因是刻本,这些特征不似《祭侄文稿》那么真切而已。此外,草稿的涂改、添加之处更增添了率意感,这本是因草稿而自然形成的,如果有着意仿者,将古人的诗文拿来再行涂改一番以追求率意之趣,不免东施效颦,流于浅薄庸俗。
这里之所以没有《兰亭序》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有争议,也不是因为传承上的不确定,而是个人认为《兰亭序》好比“千年野山参”可服之,但切不可常服之,可借鉴,但切不可立志要写出第二份“兰亭序”徒费年月耳,当在每年农历三月拿出来摹上几遍、临上几遍足矣。
第三阶段:
草书:《皇象急就章》→《十七帖》
目标:形似、神备
时间:3-5年
方法:先摹后临(各20遍以上)→临、摹穿插(不计其数,以求形似、神备)→背临如帖(不计其数,如帖为止)
理由:
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书,今有刻本流传。而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现藏松江县博物馆。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横、捺、点画多作波磔,整篇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纵横自然。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细玩此书,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傍来历。
草书必宗右军,如儒生之必宗孔子。《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此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这些评价都很中肯。尤其说它们写的从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从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最为深刻准确。
第四阶段:
A博采众长:一切入眼之帖,
正楷:魏晋以前名家楷书法帖
行书:王羲之、王献之各种行书法帖,
草书:索靖,王羲之、王献之,张芝、各种草书法帖
B温故而知新:第一至第三阶段所有法帖
目标:择长而师之,所短而改之
时间:无限
方法:A、B交替→临、摹穿插→创新变法
以上仅根据个人偏好从魏晋楷书入手之选帖、习帖次序之法。当然也完全可以从唐楷入手、或从汉隶入手、或从金文汉简入手也未尚不可,只是一定要有计划,要有所探究,尤不可不知所择。
放大的摹写本和放大的字帖详见
安然居淘宝店:http://ARJ65740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