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时的故事 关于惜时的故事


  陶侃,字士行,三国孙吴景帝永安2年(公元259年)出生于浔阳(今江西九江)的一个没落官僚家庭。其父早亡,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贤良妇女。受过一点启蒙教育,有少许文化,她深知读书的重要,因此她用自己纺纱织布的微薄收入供儿子陶侃上学。可是,开初陶侃不大用心,而且特别贪玩,还喜欢打架呢!湛氏气在脸上,急在心里,可一时也没个好法子。
陶侃惜时的故事 关于惜时的故事
  有一个大雨天,因为没有斗笠、雨伞,陶侃没去上学,蹲在妈妈的织布机旁玩。湛氏停下织布机,把小陶侃叫到身边,轻言细语地问:“侃儿,学堂里老师教了你一些什么呀?”“娘,老师教我们读《昔时贤文》。”“哦。”这是湛氏儿时也念过的启蒙小册子。“侃儿,记得呀?”“记得。”“背给娘听听。”“好。”说罢,小陶侃便叽叽喳喳背诵起来。当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时,湛氏道:“侃儿,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呀?”“呃,这个,就是……”陶侃半天说不上来。湛氏既不火,也不瞪眼,而指着自己手里织布的梭子问:“侃儿,这是什么?”“梭子呗。”湛氏接着问:“侃儿,你看这梭子忽来忽去快不快呀?”“快。真快!”对。刚才背的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 ,日子一天一天很快地过去,好象穿梭一样,飞箭一般。哎呀,真是太快了!是呀,侃儿象你现在这样读书不用心,可日子一天天过掉了,可惜不可惜?可惜。既然可惜,那该怎么办?娘,儿要爱惜光阴,用功读书。对罗,好崽,要听话,好好用功读书。
  以后,陶侃读书就慢慢有了进步,懂得事以后,学习更加刻苦,常常苦读到半夜三更。为官以后,陶侃亦常常告诫部下:“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后人为了纪念湛氏的母教和陶侃惜阴苦读的精神,在“淦城东半里百华寺(亦名”百花寺“)侧筑有陶侃读书台,它下面叫洗墨泉。此读书台又名”惜阴书院“取名”惜阴,就是根据湛氏教育陶侃珍惜光阴,用功读书的这个故事来的。
  于是,后来也就有了陶侃惜阴这样一个典故。
  
陶公从小勤奋好学,做官后仍保持了这种良好的秉性。镇守鄂州时,他经常劝告人们说,大禹可称圣人员?可他还珍惜寸寸光阴,那么,象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应“当惜分阴了”。千百年来,大禹和陶侃的惜时精神被人们用“禹寸陶分”来赞誉。鄂州学子,多受影响,勤奋读书蔚然成风,结果是人才辈出,时人以“武昌多士”称道。后来,有名的庾(庾亭之弟,荆州刺史)、殷浩(扬州刺史)等人都是出于陶公门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9924.html

更多阅读

四十集电视连续剧《陶三春传奇》故事梗概二 睡谷传奇故事梗概

  经过邓州,荆紫关,五日后来到商州,碰巧遇到了道人苗训。他告诉赵匡胤兄弟二人,新朝己建立,国号大周,那新天子就是柴荣的姑父郭威元帅。柴荣己被当今天子认为义子,改名郭荣,做了将军。同时告诉赵匡胤和郑恩必须在五天之内赶到穆陵关,必有惊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庾信简介

浅议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河南省汤阴县白营乡南陈王学校王淑芬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使田园诗在唐宋以来成为诗歌重要描写内容。他的田园诗具有恬淡自然、

文言文16陶侃 陶侃惜谷文言文翻译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庐江太守张夔召为督邮,有能名,迁主簿。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①皆难之,侃乃请行,众咸服其义。迁武昌太守,左转广州刺史。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②于斋外,暮运于斋

陶侃 陶侃 陶渊明

添加义项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1.中国东晋时期名将2.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1.中国东晋时期名将编辑本义项 陶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陶侃陶侃(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汉族,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初稿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撰写人:殷芳  导师:段晓华一、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田园生活写入诗歌,并真切写出躬耕之甘苦,表现出浓烈的田园情结的诗人,为中国诗歌开辟了又一个全新的天地。  陶

声明:《陶侃惜时的故事 关于惜时的故事》为网友冰凊素云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