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2008年6月13日下午4点钟收看中央台节目专访时有幸看到的,从此被他的做人铭谚所打动,感觉哲理颇深,即: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当我今天要把他写进我的博客时才看到如下消息,深感万分悲痛。
中国科学院资深
个人简历
裘法祖,中国著名外科学家,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
1914年12月6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父为前清秀才,在杭州中学任教。共有子女7人,裘法祖最幼。除四姊是中医外,其他都是教师。1933年,他的母亲因阑尾穿孔得不到手术治疗而去世。他怀着“医学救国”的理想刻苦攻读。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里度过,被同学们戏称为“图书馆长”。医科前期结业
1932年 浙江大学附属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
1936年 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结业,前往德国留学
1939年 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9年-1945年 任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附属许华平(Sch-waibing)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科医师头衔
1945年-1946年6月 德国土尔兹市立医院外科主任
1947年-1954年 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外科副主任、主任、教授
1955年-1984年 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
1978年-1984年 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
1985年-2000年 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
1993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2008年 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
一、他老人家临别前感人片段:
亲自为地震伤员看片
裘老是主动请缨要求来看地震伤员的,他还承诺近期要主持一个病例讨论会,对几个重病伤员进行会诊。
裘老之所以“出山”,是为了四川来汉的地震伤员。回想起这三次见面,裘老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是5月24日,我跟随四川伤员专列从绵阳回到武汉,当42名伤员刚刚在同济医院爱心病房内安置下来时,裘法祖院士拄着拐杖径直走进伤员病房。为伤员看完片子后,裘老显得很激动,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国家遭受这么大的灾难,
一切为了病人,裘老在面对震区伤员时也是如此,能不截肢就不截肢,想尽办法要保住孩子的腿。在会上,一个16岁的男孩刘银旭的病情引起了裘老的关注。他告诉专家们,孩子还小,已经失去了一条腿,不能再让他失去另一条腿了。专家们重重地点头领下了这个任务。
会议结束后,一位医生上前来扶裘老,提醒裘老要去做个心电图。专家们都走得差不多了,裘老才起身,在医生的搀扶下下楼去做检查。一个小时的会议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位已有94岁高龄的老人来说,在会上一直全神贯注地听、记、思考,这绝不是件轻松的事。
此后,地震伤员的手术陆续进行。伤员刘银旭做手术时我守了一上午,最后我知道他的腿保住了,裘老的承诺实现了。
学术讨论会上寄语青年医生
裘老给了大家一个忠告:“你要知道一分钟的价值,就去问赶火车的人;你要知道一秒钟的价值,就去问那些出交通事故的人;你要知道千分之一秒的价值,就去问奥林匹克的亚军。”
裘老在接受广电总局采访时说“现在的女演员都没有我夫人漂亮”
裘院士去世的前一天下午,还在接受国家广电总局的采访。裘老从下午4点,一直聊到晚上6点多,精神非常好。广电总局的编剧提出想采访夫人,裘老说:“不要打扰我夫人了,她的身体不太好。”
二、充实辉煌的人生裘法祖改进的手术操作20余种。比较突出的有: 局部麻醉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实验研究及创建 195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1980年,创办武汉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任所长。 研究论文 裘法祖,夏穗生.总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手术的讨论.中华外科杂志,1955,3:351. Tjiu FD, Chen CS. Schistosomiais japonica cerebri,Berichtubereinenoperative behandelten Fall. z Chir, 1953, 78:1985 裘法祖,夏穗生,戴植本.脾肾静脉吻合术的操作体会.中华外科杂志,961,9:827. 裘法祖.进一步探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措施.中华外科杂志,1981,19: 193. 裘法祖.再论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实用外科杂志,1990,4:195. 大众医学知识传播 1948年,基于“医学归于大众”的理念,创办国内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并任主编10年,为该杂志撰文。 相关医学法律起草 1999年5月《中国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 1999年5月《人体器官移植法》 专门高级人才培养 教材编著 裘法祖主编.《一般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裘法祖主编.《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第3版, 1989;第4版,1995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第5版,1991 裘法祖,张涤生,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学基础.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 曾宪九,袭法祖,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学术期刊 1980年创办中国第一本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任主编。 创办《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首倡同济医科大学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合办《德国医学》中文版,并任主编。该杂志由德方提供原版杂志,中方选译编辑,为中国大专院校与国外合办的第一份杂志。 曾担任《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腹部外科杂志》总编辑、《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英、德文版)主编、《德国医学》(中文版)主编。 得意门生吴孟超 吴在德 龚建平 戴宗晴 创立基金2004年,创立“裘法祖外科医学青年基金”。 主要荣誉1978年,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 1985年,联邦德国政府“大十字功勋”勋章 200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奖 2001年,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德 风范终身奖 200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2004年,获得“人民医学家”称号 2004年,德国宝隆奖章 2004年,中国肝胆外科“突出贡献金质奖章 异国婚恋1945年,他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学生裘罗懿(Loni Konig)结婚。 1946年,他们的大儿子诞生。 1958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裘罗懿加入中国籍。 语录辑要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做人嘛,我有四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