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挺:从福安走出的开国少将
“寻访韩城历史名人故里”系列报道之
来源:http://www.ndwww.cn/news/wy/whmd/200905/61528.html
宁德网消息 (晚报记者 孙丽晶 文/图)
寻访时间:5月4日
寻访人物:陈挺
访问对象:福安潭头镇后洋村詹如茂、袁善兴
人物档案:陈挺1911年出生于福安上白石乡山头仔村,两岁随母亲到潭头乡后洋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东独立三团特务队队长,闽东独立师连长等,率部转战闽东各地和闽浙边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武装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黄桥、天目山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福安军分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参谋长,闽北指挥部副司令员等。1961年,陈挺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因病于2005年2月1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逝世,享年94岁。
投身革命为穷人翻身
1911年4月,陈挺出生于福安上白石乡头仔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不满周岁就失去了父亲。陈挺跟随母亲改嫁到了潭头镇的后洋村。由于家贫如洗,陈挺从小靠替大户放鸭子,打短工生活。15岁时,他告别了母亲离家学篾匠手艺。
1930年,陈挺刚满18岁,那一年是他一生最难忘的一年。在陈挺对闽东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回忆录中,我们了解到,60多年前的闽东反动政府和军阀横征暴敛,地主豪绅血腥盘剥,劳动人民苦难深重。19世纪20年代末,有关共产党的传说在闽东这一带的穷乡僻壤传遍。陈挺跟随师父外出打蔑,耳闻目染了民间的疾苦和当局的腐败,幼小的心灵就播下要为穷人闹翻身的火种。他经常听到乡亲们谈论共产党闹革命,专为穷人打天下,分田分地给农民。这一切在从小饱受穷苦的陈挺眼里是多么美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传奇式的共产党就出现在陈挺的家乡。原来同村的詹如柏、詹如焕兄弟就是共产党员。他们时常对村里的人说,穷人要翻身过好日子,就得起来干革命。这些话一句句落在陈挺的心坎里。
1930年春天,一个阴雨的夜晚,詹如柏、詹如焕和陈挺的师父将陈挺带到村后山的破草棚里,慎重地询问陈挺是否愿意参加共产党。对旧社会极度不满的陈挺爽快地回答:“我愿意跟你们干,参加共产党。”这年春末,陈挺经由詹如焕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鼓作气攻打土豪渔霸
在詹如柏的直接领导下,陈挺成为闽东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的骨干队员,参加了著名的“兰田暴动”。成立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团时,全团300余人,辖两个连和短枪队,陈挺任短枪队队长。此时叶飞是独立团政委,陈挺成为叶飞手下的得力干将。1934年5月上旬,闽东红军独立团奉命攻打秦屿镇。当时,在农民革命的冲击之下,太姥山一带的反动地主、土豪纷纷把财产和家眷转移到秦屿,同当地的土豪渔霸相勾结,在镇西面筑起一道土围墙,凭借一支四、五十人的民团武装和秦屿易守难攻的有利地理条件,对抗红军游击队的进攻。
同年5月14日拂晓,独立团原想利用黎明前的昏暗对民团偷袭,不料,先头队伍刚在镇西围墙前的稻田上展开,就被民团的哨兵发现,偷袭变成了强攻,但民团的土炮阻挡了独立团的攻势。很快天就亮了,独立团的攻击部队掩蔽在离围墙约200米的田埂后边同民团僵持着。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整整一上午,独立团跃起三次冲击,都被民团的火力压回。在又一次强攻不下后,团长命令独立团撤出阵地。回去的路上,陈挺带领的短枪队18个队员越想越不服气,于是向团长请战。团长问陈挺:“你准备怎么打?”陈挺回答只有一个字:“冲!”团长急道:“还冲?我们已经冲了四次了。”“敌人的子弹不多了,”陈挺说:“这我听得出来。”
胜与败,就在于三五分钟内能否突破民团的围墙。陈挺毅然带着短枪队到离民团阵地170多米的低洼地里,喊了声“冲!”十七八个人就边打枪边高喊着向民团猛扑上去。秦屿的民团没想到独立团撤出战场一个多小时候还会卷土重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陈挺带领着短枪队一鼓作气瞬间就翻上围墙,攻占了阵地。
秦屿战斗惊动了闽东!红军第一次攻下了一个大镇,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没几天,闽东工农苏维埃政府在福安柏柱洋的斗面村成立,闽东革命进入了高潮时期。
仙浦伏击歼灭一个连
1934年,国民党十万军队“围剿”闽东苏区,在烧、杀、抢、掠,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苏区领导人和大批革命同志被捕、牺牲,共产党被迫转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叶飞委任陈挺任红四团团长。陈挺当团长后的第一仗就在福鼎仙浦村枫岔头打响了。
枫岔头有一条200多米长,如同壕沟的窄道石板岭。陈挺带领着红四团同独立师特务队拂晓前开进了枫岔头,战士们隐蔽在湿漉漉的草丛中,严阵以待。上午9时左右,国民党部队大摇大摆地开过来了。“呯!”陈挺瞄准离他最近的敌人,打响了第一枪。顿时,寂静的山间枪声大作。红四团的战士们喊叫着,犹如猛虎一般,从山坡上冲杀下去。国民党军队一下子乱了套,想掉头往后退,退路已堵死;想往前窜,又遭到迎头痛击,一个连的军队被压在枫岔头的窄道上。战斗进展得很顺利。不到一个小时,歼灭了国民党一个连的军队,缴获了国民党90余支枪。这一仗,红四团付出的代价很小。
后来,陈挺在回忆录中写到:“枫岔头伏击战,是反“围剿”后打得最利索、伤亡最小而战果最突出的一仗。”1984年,革命家范式人就说过:“陈挺同志是当时打游击跑得最多最远的一个,也是屡建奇功的一个”。
舍身犯险掩护叶飞撤退
一次,陈挺陪同叶飞外出行动时,在寿宁刘厝遭遇国民党军队的袭击。国民党两路军队约有四五百人。陈挺带着部队边打边撤,很快越过高地,来到半山坡。这时,他看到叶飞和他的警卫班十几个战士从村东头出来,才撤到他们右侧的山脚边,一股尾追的国民党军队就赶到了距叶飞不到200米的地方。情况万分危急!如果陈挺继续往山顶撤,那么追赶他们的国民党军队就可能转而狙击叶飞。陈挺不及细想,急忙喊住身后的20多名战士,命令他们无论如何要把国民党军队牵制住,以掩护叶飞撤上山来。战士们迅速卧倒,对国民党军队一阵猛烈射击。就这样,僵持了10多分钟,拖住了这股军队,叶飞才得以安全撤上山顶,向山后转移。
但陈挺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发现,原本追击叶飞的那股军队已经离他们仅100多米了。陈挺和身旁的20多名战士顿时腹背受敌。他领着战士们以灌木丛为掩护,朝山左侧奔去,同战士们钻进了长满茅草和小树丛的大山沟。
这时,陈挺手枪上的红穗子暴露了目标,国民党军对他紧追不舍。但面对草深树密的山沟,国民党军也毫无办法,最后便放火烧山。陈挺和战士们只能一边躲避一边往前跑。直跑到一处小瀑布跟前没有了路,也无法爬上瀑顶。但所幸天无绝人之路,陈挺却意外发现小瀑布下方有一个半人高的水帘洞,两人便躲了进去。国民党军队一直搜不到他们只能撤走了。他们最终才得以幸免。
一生戎马晋升开国少将
1938年,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第一营营长的陈挺,挥师北上抗日。北上后,他同阮英平奉命赴延安学习,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接见。在革命转折时期,在延安一年多的学习,使他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
1940年初,陈挺回到部队,并被陈毅委任为苏南“江抗”(江南抗日义勇军)二支队支队长。二支队成立不久,就在澄西桐岐镇与日军打了场恶仗,歼灭日寇四十多人,这是当时东路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斗。
日本投降后陈挺奉命北上山东。1946年12月,他率部参加华东战场战略转移的第一个大仗———宿北战役。他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大胆迅速穿插、分割、迂回、包围,取得了重大胜利。1947年8月,为贯彻中央从内线作战到外线作战的战略转变,华野组织外线兵团配合刘邓大军、陈赓兵团作战,陈挺率部随叶飞转战于鲁西南、预皖苏地区,同年10月,根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发起淮海战役,包括陈挺三师在内的一纵队驰骋疆场,先全歼黄伯韬兵团六十三军,创造了一个纵队歼敌一个军的战例。之后,乘胜围歼杜聿明兵团,陈挺率三师接连告捷,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第四十五师,被陈挺三师歼灭一部后,国民党师长率三千余人向其投降,并带动了其他敌军的投降,加速敌军全线崩溃。此后,为了进军福建,叶飞将陈挺从九兵团调回十兵团。进军福建后陈挺就回到久别十二年的闽东。
陈挺一生戎马生涯,却是个福将。虽说子弹不长眼,但身经百战的他却从没挂过彩。一次陈挺带部队打伏击,这一仗打成对峙仗,部队边打边撤,撤回驻地时唯独少了陈挺,找到半夜也没找着,大家正在着急,陈挺却笑嘻嘻地回来了。原来他在危急之中躲进一条干沟,敌人始终未发现。在另一次战斗中,陈挺颈部受伤,面颊上都是血迹。陈挺一面用毛巾擦洗血污,一面说:“我从来不会受伤,最多擦伤一层油皮。”擦洗干净一看,果然只给子弹头划了一个口子。
1961年,陈挺晋升为少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东最早的一位将军。直到2005年2月18日,陈挺因病在江苏省苏州市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