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诗》典故 曹植七步诗原文

[编者按]为了配合《乐聚演义》(9)的“曹植《七步诗》”典故,本期刊登有关辅助读物。让阅者对“桐城人《六步诗》”的隆重出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领会。

曹植《七步诗》典故

《七步诗》 - 作者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曹植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
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七步诗》 -诗词正文

【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附:【现代《七步诗》】——是后人所改
【三国·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注释

漉(lū):过滤。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菽:读作shū。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即豆秸。
釜:锅。
持:使用、用来。
然:燃烧。
煎:煎熬。
本:原本。

《七步诗》 -翻译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附注:
漉菽以为汁中的“菽”,只要是出自正版的《世说新语》,没有作“豉”的。至于流传的其他诗歌版本,可附注说明,不应列在《世说新语》的书名之后。
本自同根生中的“自”,有版本为“是”,疑为今人修改,不如“自”字好!
萁在釜下燃有“在”,有版本作“向”。
另有别本《七步诗》为四句(是后人所改),以《三国演义》为代表,首句为“煮豆燃豆萁”,第三句为“本是同根生”。
苏教版小学语文,人教大纲版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第十课古诗三首中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8986.html

更多阅读

《兰亭集》37首诗到底都写的啥 兰亭集三十七首

《兰亭集》是一本由37首诗组成的诗集,关于《兰亭集》的来由是这样的: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当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孙统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稧,曲水流觞,饮酒作诗

曹植《洛神赋》赏析 洛神赋是曹植写给谁的

作品简介三国时期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1]。《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唐代《文选》李善注引《记》称:曹植求甄逸女未遂,为曹丕所得。甄逸

中国舞剧《洛神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洛神

中国舞剧《洛神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洛神文/田金双曹植少年得志甄宓曹植互受胯下之辱甄宓已麻木全体演员亮相“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初读曹植,是从《七步诗》和《洛神赋》开始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洛神,每个人心中都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 我们俩都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现在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怎么这样急迫,这样残酷呢![出典]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注:1、《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声明:《曹植《七步诗》典故 曹植七步诗原文》为网友滥情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