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英雄郑成功〉 英雄郑成功插曲

今天早上醒得比较早,也曾儿子、老婆都不在家,所以独自一个人躺在床上打开了电话。正好有电影〈英雄郑成功〉在播放。

电影〈英雄郑成功〉 英雄郑成功插曲

最为关键、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莫过于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那对话。郑成功认为其父是向清政府投降,而其父认为这是面对当前形势的一种正确选择。在此,本人看了之后有点想法。

其父身为明朝命官,应当为政府服务,但是当政府、皇上昏庸、无能时,选择正确的未来不识为一种明智之举。虽然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一种不忠之举,但“忠”了之后,未必就是一个好的结果,尤其是在一个无能、昏庸的“老板”下面卖命,还不如趁早走人,弃暗投明。回头来看一个当今社会人员的流动,无不与此类似,大到国家间人员的流动,小到公司流动,甚至是家庭人员的流动,无不是自己对自己未来的选择。

再来看郑成功的那段话,皇上命其为国姓爷,所以郑成功认为这是皇上对自己的恩赐,自己也应当为其效劳。从此逻辑来看,郑成功是一个自私、自利之人(暂且不论其对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退一步讲,清政府若把郑成功看作上宾,甚至给予相应的国字称谓、及相应的待遇,难免不使郑成功心动。就如电影中的清-皇帝所言,不论郑成功是否归顺清政府,但收复台湾是明朝、清朝都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是个原则问题,所以清-皇帝的所言完全是站在一个大局出发,而不在于名义上“清”、“明”。再退一步讲,若郑成功不为清政府收拢,甘心为明朝办事,而是出于“忠”心或义气,那么郑成功就不是一个伟人,而是一个江湖人士。

其实,作为郑成功的能耐,并非只有在明朝才会发挥出其价值,是金子也会发光的,尤其是早期清政府还是比较开明的,相对于明朝来说。换了皇帝,臣子可以不换,在中国古代是有不少先例的,魏征。所以郑成功真是为了电影中所体现的“为民价值”,则不应在乎其身为何朝代,而在乎其思想、理念是否能实现?若郑成功真是不识时局,而固执已见,用现代话来讲,只能算是没有“与时俱进”了。

鉴于此,本人并不认同现代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当然本人无理由否定这些历史人物的功绩,只是现代人应当从更客观、真实的角度来反映其事迹,或许给观众、老百姓更深的认识。而不是通过利用观众的同情心来获得一点眼泪,进而煽动一些情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8978.html

更多阅读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电影

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电影“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激励着一代代的热血好青年,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随时等待着祖国的召唤。喜欢电影里的主题歌,特别是影片最后,王成所在的团准备打响反攻战斗,其父亲到该团看

民族英雄郑成功电影·评书 英雄郑成功电影优酷

在390年前的今天,1624年8月27日,民族英雄郑成功诞生。郑成功(1624.8.27年-1662.6.23),明清之际的民族英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郑成功本名森,幼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汉族,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他是

声明:《电影〈英雄郑成功〉 英雄郑成功插曲》为网友奋斗的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