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城市当代舞蹈团在香港政府康乐文化署(康文署)的支持下,主办了一次“中国舞蹈向前看”,在香港稍微偏僻的牛池湾剧院举行,虽然观众不多,但这个活动招聚了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年青舞者的优秀作品于一堂,见证最新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其意义重大。有见及此,康文署有意跟城市当代长期合作,每年推出一次“中国舞蹈向前看”,并把节目记录下来,作为将来研究中国舞蹈发展之用。
第二届的“中国舞蹈向前看”将于明年三月初举行,不过在向各地的年轻舞者们征集作品期间,发现一些比较有趣的,对舞蹈分类的观念认识问题。有许多尤其是来自香港的年青舞者询问:城市当代舞蹈团不是搞‘现代舞’吗?为什么要举办‘中国舞’的演出?提出这些问题的朋友,明显地认为‘中国舞’就等同于‘民族舞’,“中国舞蹈向前看”就是“‘民族舞蹈’向前看”,城市当代舞蹈团要办民族舞的活动,岂非不务正业?
其实,这种以‘中国舞’代替‘民族舞’的名称和概念混淆的情形,其始自1980年的香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中国的舞蹈界从来没有‘中国舞’这一说法,全国各地的舞蹈学校跟随前苏联艺术学科的规划,只分成‘民科’和‘芭科’两大门类,也就是民族舞和芭蕾舞,至于民族舞里再细分为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 间舞,则是在1980年北京舞蹈学院改制后的事了。根据资料显示,在1980年之前,于五十年代创作的《鱼美人》和《春江花月夜》是中国民族舞经典,于六十年代创作的《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舞经典,却从没有过什么‘中国舞’的经典。
可这个‘中国舞’的名字和概念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在1980年香港的殖民地政府决定大力支持本土艺术发展,在舞蹈方面,请来英国著名学者皮特·比里森教授Dr.PeterBrinson前来香港考察,并提出辅助香港本土舞蹈发展的可行之法。作为专业的舞蹈团,城市当代和香港芭蕾舞团先后于1979年成立,比里森参观了这两个舞团之后,向当时的殖民地政府建言:香港已经有了一个现代舞团和一个芭蕾舞团,从比里森的观点来看,现代舞和芭蕾舞都是来自西方,而这个城市九成以上是中国人,便应该有一个跳‘中国舞’的舞团。
自此之后,香港的专业舞蹈界被划分成三大门类:现代舞、芭蕾舞和‘中国舞’。城市当代舞蹈团跳的是现代舞、香港芭蕾舞团跳的是芭蕾舞,而1981年在殖民政府的运作下,成立了香港舞蹈团,跳的自然是‘中国舞’。随后于1984年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学科的建设便跟随专业舞团三分天下的格局,成立了现代舞系、芭蕾舞系和‘中国舞’系。有趣的是,香港许多业余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年青人和他们的老师,也很快地跟随殖民地政府的说法,改称自己跳的是‘中国舞’。
八十年代也是中国内地初尝改革开放的年代,许多社会上的变化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便随着外国人怎样说,中国便怎样来。中国的民族舞摇身变成‘中国舞’,便是其中一例。通过香港演艺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接触,每年内地的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老师,得以被聘去香港教学,可是他们教的学科,不叫古典舞或民族民间舞,而是叫,‘中国舞’。可以说,八十年代香港对中国内地还是有相当影响力,慢慢地,我在北京舞蹈学院也听到民族舞系的师生们,管自己的舞蹈叫,‘中国舞’。
其实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中国舞’、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喜欢怎样便怎样叫,本无所谓,直到一次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民族舞毕业班汇报课里,亲耳听见一位民族舞的权威人士,激动地跟来观看汇报的人们说:“我们是中国人,就应该跳‘中国舞’!”
这有什么问题?下次再谈。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