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编制者:盐亭中学高2014级历史教研组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

(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

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

(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

(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

(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

① 国家土地所有制

② 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④ 君主土地私有制

附二:土地兼并问题 P6

(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

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

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

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

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

(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

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

②民众暴动: 提出均田口号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

(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1)主要经营方式:

家庭手工业 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

田庄手工业 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

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

官营手工业 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

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

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

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后超过官营占主导)

(2)工官和匠户:P11

①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叫做工官。

②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他们在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定期服役。

(3)古代纺织业的发展:P12

①新石器时代:萌芽,原料最初麻、葛,出现育蚕和丝织技术

②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③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

④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4)古代冶金业的发展:P13

①商周:以青铜器为代表。西周青铜器作为礼制象征,代表权力秩序。

②春秋战国:铁器、炼钢、淬火工艺

③汉代:用煤炭做燃料,水力鼓风的水排

④南北朝:灌钢法

⑤北宋:有用煤冶铁的明确记载

(5)古代陶瓷业的发展:P15

①原始时代:彩陶和黑陶

②商中期:原始青瓷

③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出土青瓷器

④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越青邢白、景德镇和大邑白瓷、唐三彩

釉下彩绘

⑤清代:粉彩瓷器

⑥唐宋以来:多名窑、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持续发展。

②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日益细密。

④有着长期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和精湛的工艺。

⑤地区分布广泛且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作相应变化。等

6.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1)商运和商人:P17

①春秋战国: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②汉代:商运活跃,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③唐代:俞大娘航船;客舍、邸店、车坊等商运辅助性经营场所兴隆

④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北宋益州出现纸币交子

⑤明清:会馆商帮,晋商和徽商最强大

(2)市场:P18

①秦代: 法律规定明码标价、当面付钱

②汉代: “市”有专门管理机构,有亭楼门墙

(只设在国家规定的大都市中的固定场所,并且交易时间固定在日中至日落前)

③南北朝:草市形成,特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离城镇稍远

位于交通便利地点

政府也实行行政管理

④唐代:草市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⑤宋代: A市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沿街列铺形成商业街

城郊和乡村也出现市。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视。

B 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措施

⑥明清: 商业区相当繁华。

(3)城市(商业都会):P19

①战国:(商业城市兴起,多依靠政治中心)出现“市井”商业区

②汉代: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长安、五都、五均官

③唐代:长安的市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大都会: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⑤宋代:汴京:夜市晓市庙会集市

⑥清代:苏州,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四大名镇

(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兴盛)

7.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运输和交通发达

②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市、庙会、草市、早市、夜市)

③商业城市兴起和发展

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明以前)

⑤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结成商帮)

⑥商业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⑦商业经济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未能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8.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P22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统治者认为可以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3)表现:①战国:商鞅变法和《吕氏春秋》提出

②西汉: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②商人的赋税加倍;

③汉武帝开始盐铁官营制度

④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

③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由朝廷命令,交易时间受限制(4)影响: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

的萌芽长期得不到发育。

9.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P24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表现:①明朝维护朝贡贸易体制,禁止民间外贸

②清朝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迁海令”

③清朝乾隆22年后,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

(3)原因:①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非法活动猖獗。

②封建专制的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③自然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④(清朝)防范汉人反抗,维护满洲贵族统治。

⑤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⑥明朝为了抗击倭寇、清初防范大陆居民与郑成功等抗清武装勾结

(4)影响:①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②使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0.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P25

(1)发展条件: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商品经济的发展

(了解:具体条件有: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商品市场的扩大、国家对劳动者人身控制的松弛、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出现发展、转向征收银两的赋税改革等)

(2)出现:①时间:明代(中后期)

②地点:江南

③行业:丝织业

④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产生。即雇工生产的手工工场出现。

(3)发展:清朝(鸦片战争前),规模、行业部门、地区扩大或增多。

(4)影响: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5)缓慢原因:①明清王朝抑制工商业闭关锁国政策。

②实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商人买田置地导致工商业缺乏扩大再生产资金、封建制度下的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底下等)

③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30

(1)变动起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经济侵略条件:①西方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②通过战争、条约获得通商、控制海关、航运等特权

经济侵略主要方式:①商品输出

②资本输出(在华设立企业)

③低价收购农产品和原料等

(2)变动表现:

①工业:(从东南沿海起)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包括农民家庭和城市私营)衰败,外商工业企业兴起。

②农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发展,部分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即农业生产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

③商业和金融业:外商在华设立洋行、银行、轮船公司等企业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总之: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3)变动影响:

①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买办出现

②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等

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附: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近代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雇工经营的工业企业。广义上的民族工业即包括近代官办工业也包括近代民营工业;狭义上的民族工业仅指近代民营工业企业(即近代私人资本主义或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起

(2)途径:①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其中军事企业为官办;民用企业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多种形式,以官督商办为多)

②部分官僚地主商人等投资于近代工业企业

如:陈启沅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③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

如:方举赞等创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

(3)概况及特点: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部门和地区分布不平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受外资和本封双重压迫又与之有一定依赖关系等

3.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逐渐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环境中,面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压制。主要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相比自身缺乏产生的充足原始资本积累、成熟的技术条件和人才储备、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政策推动等。上述背景相当程度决定了其产生后长期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部门和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缓慢、始终不能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等不足和局限。

其产生的主要促进因素有下: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2)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开办,其高额利润刺激中国的富人跃跃欲试。

(3)洋务运动初期的示范作用等

4.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非课程标准直接明确规定内容)P32

(1)时间: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期

(2)有利条件:

①帝国主义扩大经济侵略尤其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准许民间设厂

③人们呼吁以“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机。

(3)代表企业: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

(4)政治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34

(1)民国初期(约1912-1919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推翻专制统治,扫清障碍;

提高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

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投资热情

②民众反帝爱国运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的发展等

局限:①地域分布和部门发展仍不平衡(主要沿海和轻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与外国资本和传统经济相比仍占据对劣势

③发展时间短暂,一战后由于列强卷土重来而萧条

政治影响:促使无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为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奠定了阶级基础。

(2)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年)的短暂发展:

原因:①国民党形式完成全国统一;

②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改定新约运动)等政策措施的推动

③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如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表现:1936年达历史最高水平等

局限: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作用: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年):陷入困境

原因:①日本侵略战争的破坏:a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b战火摧毁

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取得特权,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独占中国市场

④国民党内战的破坏,通货膨胀政策和苛捐杂税

⑤官僚资本的压迫

影响:①抗战期间,民族工业内迁(至西北西南地区),推动了内地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改变了工业布局

②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反对美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创立新中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阻碍的因素:

①先天不足。

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后天畸形。

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 推动发展的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国家政策扶植: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民众爱国运动推动: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7.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

①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②加速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

③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近代城市的发展

④促进了近代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革新和变迁

(2)政治:

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包括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3)思想: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非课程标准直接明确规定内容)P39

(1)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阻力)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表现:)

A限制中国及其进口

B利用攫取的各种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输出资本

(如抗战胜利后美货大量涌入,几乎独占中国市场)

C侵华战争直接摧残

②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

A甲午战前未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B地方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

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压制:

A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

B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吞并

(2)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表现:略

斗争特点: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即两面性

①革命性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斗争目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妥协性原因:因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资和本封存在一定依赖关系

特点影响:注定不能领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探索背景:P46

①伴随土地改革和建立国营经济等,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②在此基础上,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

③一五工业化建设成功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④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领域)、全行业公私合营(対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但也遗留许多问题(如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等)。

(2)探索过程:1956-1976年 P48

①1956年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提出多发展农业、轻工业和沿海工业等,开始突破苏联建设模式,探索中国特色道路。

②1956年 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论断。(提出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1958年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起因:对什么是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认识

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

后果: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左”倾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极大破坏。

④1960年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⑤1966-1976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建设严重破坏。周恩来措施:恢复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邓小平在1975年以铁路开始全面整顿。

(3)探索的经验教训:

①指导思想上:坚持认清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

②中心任务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对待阶级斗争:只在一定范围存在,不能当成主要任务,也不能搞熄灭论

③经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④政治建设: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律体制,坚持民主领导原则,反对个人专断和崇拜

⑤成功经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⑥生产关系变革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历史意义。P52-53

(1)内容:①改革: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肯定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应该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问题。

②开放: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选自会议公报)

(此外,会议还提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等)

(2)意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P53

(1)开始于安徽、四川

(2)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同时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政府等农村基层政权

(3)作用: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附:旧人教版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经营管理的过于集中单一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P53、57

(1)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2)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3)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附:①开始: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③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等)

5.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P54

(1)经济特区:

①1979年 决定对广东、福建给予对外特殊政策

原因:有对外交流的历史传统、沿海,对外交往便利、临近港澳台、是侨乡,便于引进外资等

②1980年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③1988年 设置海南岛经济特区

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地位作用: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开始: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②特点: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节选自百度百科)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起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

(4)开发开放浦东:

①决策时间:1990年

②战略着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特点: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特区的政策

④意义: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附: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

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附:“百度百科”的解释:到1993年,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7.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P56-57

(1)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突破: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到改革开放30年时:已初步建立,表现:

①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②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8.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也不可能腾飞。

(2)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在改革开放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使人们尽快看见改革的经济成果,尝到改革的甜头,获得改革的利益,这样,改革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才能不断深化。

9.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①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

②有利于我国与国际上通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接轨”;

③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⑤使我国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史实:P62

(1)服饰:

①近代男装:长袍马褂(传统)、西装(传入,民国后流行)、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综合中西服装优点)

②近代女装:旗袍的改良,由宽松肥大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

③现代服装:建国初,与政治生活联系,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普遍

文革时期,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总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餐饮:

①中国四大传统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

②19世纪四十年代起,西方饮食文化传入。西餐馆各通商口岸陆续传入

③西餐中的一些常用蔬菜、调味品、西式糖果、糕点、饮料进入百姓饭桌,受到国人欢迎。

(3)居室建筑:

①传统民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

②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③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住宅

④中西合璧式建筑出现,如毗连式房屋

⑤西式家具陈设受到人们欢迎

2. 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P65

(1)婚礼:①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2)丧礼: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开始简化,(一些城市)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建立殡仪馆与公墓

②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3)其他:①民国成立后,开始剪辫易服、破令放足等

②会面礼: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等

3. 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西方文明的冲击;

(2)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机器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政治社会变革的推动;(尤其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推动)

(4)科技革命的影响;

(5)思想观念的变化。等

4.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P68

(1)城市代步工具:人力车(洋车)→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和家用汽车

(2)交通运输业:

①轮船:洋务运动推动1865年自行设计;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②铁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回铁路利权运动

2006年青藏铁路贯通

③城市: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

1924年上海 公共汽车

1969年北京 地铁

2003年上海 磁悬浮列车

④民航:起始:20世纪20年代初

30年代中期: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航空网

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省份实现飞机运营

(4)发展特征:

①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②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③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④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⑤进程:先慢后快

⑥种类:海陆空,传统和现代化各种交通工具并行

5.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进步:P69

(1)近代邮政:(近代之前:驿站、民信局)

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通信范围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邮政

(2)近代电信:

①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后线路遍及18省

②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

③1932年: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3)电话:①1882年:传入中国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③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

④2003年第三季度末:用户总数居世界第

6. 认识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促进了人员商品与信息的传递

(2)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加强

(3)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4)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5)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6)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

7.我国近现代报刊的逐渐普及:P72

(1)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报刊(如:《昭文新报》)

(3)维新变法运动中: 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形成国人办报高潮,代表《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4)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出现了专门分工

8. 我国近现代影视的逐渐普及:P73

(附:广播,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1)电影:经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历程

①1896年:在上海第一次电影放映

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③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快速发展,产生许多知名导演和影星,出现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

(如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国际获奖的影片《渔光曲》等)

④新中国成立后: 创作中过于强调政治宣传作用,题材单调

⑤改革开放后:《小花》等相继问世,走向辉煌新时代,许多影片获国际国内大奖

(2)电视:①1958年:第一节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②1978年: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此后省级地方电视台纷纷成立

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卫星、有线网络传输新格局形成

④2008年:中星九号卫星发射,解决边远农村收视难。

9. 互联网在我国的逐渐普及

(1)过程:①1993年: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②2008年:网民人数居世界第一,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农村增速快

附:特点:(主要依据人教版教材整理)

①起步最晚,发展最快,日益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②集合报纸广播电视的优点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费用低廉

③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快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作用:①政府职能部门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更便捷服务

②构筑新型家庭经济生活,可以通过网络从事多种经济活动,催生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新模式

③电子邮件等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④消极作用: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负面影响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附:以下都不属于课标直接规定的内容:

附一:新航路开辟前分散的文明:P80

(1)最早出现的文明区域: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流域、南欧爱琴海沿岸

(2)传统区域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印第安文明

(3)古代文明相对封闭的原因:

①生产力水平局限

②高山大河海洋沙漠的阻隔

③缺乏沟通的技术

④缺乏横向交流的驱动力

附二: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P81

(1)萌生时间:14/15世纪

(2)萌生条件: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风力水力资源开发三圃制)

②社会分工的扩大

③商品货币关系市场的发展(如货币地租等)

(3)萌生的表现:①商人插手生产领域, 包买商(对手工工匠包发原料包收产品,支付报酬即工资)

②出现雇佣工人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

③出现公司:为经营工商业企业(如合伙经营或股份公司)联合的团体)

附三:西航路开辟的起因:

(1)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地中海到东方的传统上路

(2)西欧各国为获取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需要开辟新航路)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P83图

(1)1487年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航海家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行,发现好望角。

(2)1492年 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向西航行到达美洲。

(附:(3)1497-1498年 葡萄牙王室支持达·伽马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4)1519-1522年 西班牙王室支持麦哲伦船队由西向东完成环球航行)

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P82

使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各大港口和商品集散地。许多新商品(美洲烟草可可、中国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交易量成倍上升。

附 人教版教材解释: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商人通过这些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种类也急剧增加。┅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引发商业革命:

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性贸易出现

②欧洲商路和贸易枢纽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发价格革命:西欧市场金银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影响:封建地主因货币地租贬值而财力地位下降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增强。

(3)(因上述两点原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4)促进了各大洲动植物种类的迁移和交流。

(5)欧洲列强开始殖民扩张。

(6)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权威。

(7)使各地区各名族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世界历史。

3.荷兰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P86、88

(1)抢夺殖民地:

①北美:建立新阿姆斯特丹(人教版: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②非洲:夺去葡萄牙的好望角

③亚洲:夺去葡萄牙的马六甲、锡兰,侵入台湾,在日本长崎建立贸易据点(人教版:在印度沿岸建立据点、侵入今印度尼西亚)

(2)海外贸易:在政府支持下组建一批海外贸易垄断公司,把持商业通道,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

结果,荷兰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4.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P87

(1)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中英、印英间的贸易。(人教版:英国殖民方式:组织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

(2)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非洲、印度(人教版:先建立贸易据点,后蚕食印度土地)、西印度群岛积极开拓殖民地。

(3)争霸和商业战争:P88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②17世纪中后期,颁布《航海条例》,挑起三次英荷战争。

③18世纪中期:与法国七年战争,夺去法属北美殖民地并确立在印度的优势,最终确立的世界殖民霸权。

5.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P89

(1)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表现:

①野蛮掠夺

②奴隶贸易

③屠杀土著居民(如印第安人,导致殖民地劳动力匮乏,引起奴隶贸易)

④不平等贸易(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凭借免交内地税特权排挤印度商人控制印度国内贸易;葡萄牙人用廉价手工用品玩具等换取土著居民贵重物品)

(2)早期殖民扩张影响:

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使其被迫卷入世界近代化进程

③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6.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P93

(1)首发英国的原因条件:

①海外殖民扩张→提供资金,扩大海外市场

②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

③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技术经验

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政治保障

⑤(发生动因:当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人教版教材)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棉纺织业发明使用机器

②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确立(阿克莱特起)

③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④交通运输业革命:发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和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率先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②改变了英国经济地理状况(煤铁资源丰富的中北部山区成为新经济中心)和人口结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③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④促使英国政府进行一系列内政外交的变革:

A.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健全民主制度;建立职业警察制度,保持社会稳定。

B.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取代重商主义政策)。

C.进行适应自有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法制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D.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打开落后国家大门。(如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鸦片战争)

⑤19世纪中期,英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4)工业革命的扩展:教材95页第2段。

7.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P97

(1)增强了欧美日国家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世界范围内生产的互补性,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2)引发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与铁路、轮船与航运的发明增长),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技术条件。

(3)改变了世界格局,加剧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4)确立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表现: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取消关税保护),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8.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P100

(1)产生条件: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政局稳定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提供充足资金

③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兴起

(2)主要内容: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及电话等电器产品的发明推广)

②钢铁工业的发展

③化工技术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④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飞机等)

⑤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话、无线电报等)

(3)特点:(主要来自旧人教版教材)

①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飞速发展

②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美国和德国领先

③在有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日本)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④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产生的主要新工业部门:电力、电器、石油、石化、汽车、航空、化学工业等多为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4)影响:

①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推动了农业变革(向现代农业转化)

③促进垄断组织的产生,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④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9.19世纪美国的对外政策:(非课标直接规定内容)P103-104

(1)对美洲(早期扩张重点):

①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干涉美洲事务)

②1889年:成立“泛美同盟”。

(2)对亚洲太平洋:

①19世纪中期,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

②19世纪末: 提出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对美洲和亚太:

①海权论②1898年美西战争,夺取西班牙殖民地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P104

(1)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2)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国际贸易和资本输出;

(3)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联系更为便利;

(4)促进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

(5)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粮食原料集中亚非拉,工业集中在欧美日)

总之,促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络在一起,人类朝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在美国爆发的原因:P112等

①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②过度的贫富悬殊(导致大多数美国人因贫困无力购买所需商品)

③资本家盲目生产,无序竞争(分期付款的购买和销售方式刺激资本家扩大生产)

④狂热的股票投机(股票价格超出生产利润许多倍,造成经济繁荣假象)

⑤美国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不能阻止进而加剧了上述经济运行中的风险)

迅速成为世界性危机的原因:

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的波动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2)特点:

①来势特别猛

②范围特别广(波及所有经济部门;蔓延到殖民地和附属国)

③时间特别长(1933年进入持续萧条阶段)

④破坏力特别大

⑤影响特别深(改变了世界格局,也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极大调整。后面详述)

(3)影响:P111

①经济:极大破坏了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②政治: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阶级和社会矛盾:工农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兴风作乱;

国际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的矛盾(如关税战、货币战)和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倾销商品、增加捐税等转嫁危机的做法的刺激)

③改变国家格局:促使德日法西斯国家兴起和疯狂扩张,世界走向战争

④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由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经济体制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银行工厂农场大量破产倒闭、生产倒退、失业人数贫困人数猛增、罢工等运动高涨、社会混乱。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2)时任总统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失效,甚至加剧了危机。p112

措施:①起初,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

②后来: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企业等提供贷款;

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政府救济。等

(3)1932年总统选举,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成功,断然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附:罗斯福的新政准备措施:人才、权力(国会授权)、人心(通过炉边谈话向人民解释新政,赢得人民支持)三方面详见教材116页

3.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P116-117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①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

②增发钞票解决货币短缺

③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2)恢复工农业生产:

①通过《农业调整法》,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②通过《工业复兴法》,建立公平竞争和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对守法经营的企业颁发蓝鹰徽章;

给工人集体谈判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即以工代赈)。

(4)保护劳工权利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4.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从内容上看,国家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

(3)从目的看,开始以克服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但其根本目的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4)从其直接影响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5)从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来看,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7)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5.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虽违背自由放任的思想却顺应了时代的要求。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表明,美国经济已经发展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即需要国家从整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革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以上答案出自人教版必修二)

6.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

主要手段:①实行企业国有化(把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等收归国有,兴办原子能宇航等新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产业)

(以英法为代表)

②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法、日为代表)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等

(2)福利国家的发展(二战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3)企业经营方面:

①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主体,股票分散化,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②企业所有者推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4)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5)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经济滞涨,发达国家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包括减税、国企私有化、消减社会福利开支等)。

(6)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新经济”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7.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演变:P120

(1)二战后至60年代末,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形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主要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生产和消费;

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以井底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2)二战后70年代:陷入滞涨困境。为此,里根依据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①削减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抑制通货膨胀。

效果:1982年以后经济回升持续增长、但赤字、国债剧增。

(3)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采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等,即消灭了赤字问题,又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8.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政策及变化:P124

英国:混合市场经济;法国:计划指导性经济模式;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P130

名称

背景

目的

内容

特点

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

国内战争时期;

国内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叛乱,国外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形式险恶。

①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②后来以此向社会主义过渡

①农业: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企业国有化

③流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实物平均配给制

⑤其他:劳动义务制

实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高度集中计划管理,排斥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

①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障,使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

②战后继续实施却加重了国内的经济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战后经济恢复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①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

②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①农业:固定粮食税

②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租让,租赁)

③商业:实行自由贸易

④分配: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

①促使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

②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列宁找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

2.列举“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表现:P138

(1)经济: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实行单一公有制,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②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国家通过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

③在经济建设方针上,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

党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手中。

(3)文化:采用行政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3.认识斯大林体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该体制的积极作用:

①经济: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推动了苏联30年代工业化的迅速实现、40年代卫国战争的胜利以及二战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②政治: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稳定。

(2)该体制的局限:

①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大包大揽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动力

②政治: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大清洗运动的发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日趋单一,创造性受到极大压制。

(3)经验教训:(参考:)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附一: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因素(人教版):

①外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内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制约

③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附二:苏联工业化建设:135页

(1)目的:①(因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②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进程:①1925年 提出方针

②1928年开始一五计划

③1937年基本完成

(3)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追求高速度

③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资金主要来源于对国内农业的掠夺和高积累)

(④依靠国家有计划的投资完成)

(4)成就:①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

③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5)成就原因:①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政府的重视、农民的牺牲、高度集中体制的作用、科教的发展

③利用资本主义大危机,大力引进外资、设备、技术和专家。

附三:农业集体化:P137

(1)原因:①个体小农生产难以满足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对粮食需求的大量增加

②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直接原因)

(2)进程:1927年方针、1929年开始、1937年完成

(3)特点:违背自愿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强迫农民加入;对抚弄采取消灭政策;

(4)作用:①为解决工业化继续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②局限:只为配合国家工业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人教社旧教材:与当时农业生产力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4.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改革开始的原因:

①改革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严重阻碍苏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②改革的可能性: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出现改革契机

(2)改革历程:

领导人

项目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时间

1953-1964

1964-1982

1985-1991

内容

①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削减农业税,提高产品收购价格,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②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③政治方面: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①经济:制定“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进步

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用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

②政治: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1990年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制

成效

最初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前期经济发展生活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局限

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实验;

②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③改革后期各种矛盾突出,被迫下台

①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②后期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缓慢,经济发展呈现停滞趋势。矛盾滋生陷入困境

①经济改革措施难以奏效②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从

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③民族问题日益尖锐,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专题八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二战以来)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里体系的建立:

背景:二战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尤其金融、经济实力)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

内容:①建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体系。

②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

美国主导的体现:

①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②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股金最多,会员国投票权与认缴股金成正比,因而美国拥有最大的表决权和否决权。

影响:①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2)关贸总协定的签署:1947年

①背景:二战后美国以外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实力锐减,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②目的: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更畅通地进入世界市场

③宗旨:通过相互消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④性质:二战后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

⑤作用: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2.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

发展过程: ①1967年:其前身欧共体成立

②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

③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

④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⑤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⑥2007年:欧盟发展成为27国

特点:①东扩前全部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社会制度相同,发展程度和文化信仰相似

②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达到经济同盟的层次,即制定和执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

③伴随政治一体化的进程,是区域经济和政治的双重组织。

④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发展历程:①1992年: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二年有补充)

目标:取消关税等壁垒,准许资本劳务商品等自由流通

②1994年:协定生效,正式诞生

特点:①世界上第一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超越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②美国为该组织的核心,成员国之间互补性强

③过渡性:试图以此向中南美洲推广,最终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

发展历程:①1989年 在澳大利亚成立

②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

③2001年中国上海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特点:①差异性大:成员国间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经济制度等都有所不同

②互补性强: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十分密切。

③形成了共同的组织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其合作方式称为“APEC方式”。(来自岳麓版)

④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通过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是论坛性质组织。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建立背景: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

关贸总协定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②建立:1995年,总部在瑞士日内瓦

③宗旨和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贸易自由化目标

④特点:该组织规定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各成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管理全球贸易的要求。

⑤意义和作用: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表明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标志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

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又取得实质性进展。

(4)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①背景: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②过程: 1986年 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2001年 在多哈会议上正式批准加入

③影响: 带来机遇,5个有利于

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更多地扩大出口和更好地利用外资

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竞争与合作

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④挑战: 一些产业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遭受一定冲击和压力

⑤对策:中国政府部门对经济体制管理从观念体制上做必要的调整

各产业部门的管理方法、经营机制相应转变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有力的推动者。

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②问题:发达国家掠夺压迫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

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③对策: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8472.html

更多阅读

中考英语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形容词和副词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形容词知识点总结一、 形容词是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说明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性质的, 形容词往往被译成“···的”。用法如下:1.做定语。e.g. This is an old house.2.做表语。e.g.I am sorry to hear that.3.做

声明:《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为网友在心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