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材料作文指导与示例 材料作文指导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材料作文指导与示例 材料作文指导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材料作文指导与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标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审题

1.对“世界”与“自己”的理解

“世界”,既可指独立于自己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也可指包含自己的整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己”是“世界”的一分子);“世界”可以实指具体的物质社会,也可以是虚指的,带有主观色彩的作者眼中的某一抽象空间。

2.立意参考

①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反之亦然);②要想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做起;③无法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④改变不了世界时,我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要与“坚持”、“坚守”区别开来);⑤坚持不改变自己,最后也能影响和改变世界。

写作时,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就其一点作生动记叙或深刻阐述即可。

二、判分

1. 判分原则

判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要求。

2. 判分等级: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3. 评分表解

分类

赋分

切题

立意

说理/记叙

谋篇布局

语言表达

70~63

切题

独到、深刻

剖析透彻辩证,见解独到/记叙生动细节感人

严谨、精巧

准确、鲜明、生动

62~56

准确、正确

分析较为辩证,层次分明/记叙真正,叙议结合

完整、有特点

恰当、清顺

55~49

基本

切题

基本正确

列举论据,分析说理尚不足或层次清楚,逻辑关系不紧/完整写人叙事,表达能力一般。

基本完整

平实、通顺

48~42

略有牵强

基本通顺

41~28

不切题

牵强附会

硬贴标签

堆砌几个没有意义的论据,无分析,油水分离/叙事描写能力弱

逻辑层次不清

不通顺,有明显语病和多个错别字

27~0

不正确

云里雾里、颠三倒四、胡编乱造

无章无法

文字表达能力差

【一类文】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

午后碎碎的阳光散落窗台,风儿在那吊兰的叶上大了旋儿又轻快地离去。留我一个痴痴望着窗外,压抑不住心中的嘈杂和烦闷。

高二后加上了那一横,我便跌落入那曾经看似遥远的高三。就这样半梦半醒间上路,被喧嚣的千军万马推挤着拥向那未知的远方。低头,叹气,再次望向那惨不忍睹的红色,心中的抑郁嘎巴巴的奔涌而出。

想着上午,几个好友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什么应试教育的泯灭人性,什么政府的腐败……的确,十八岁的我们正是个抱怨的年纪,仿佛洞穿红尘,世界唯我独醒。我们那一颗颗青春躁动的心,叫嚣着,一次又一次幻想着改变这个污浊的世界,却一次又一次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欲哭无泪。

疲惫地抬起头,望向窗台,烦躁中却惊醒那盆当年的小吊兰竟已经长到这般大小。青翠欲滴的叶如瀑布般从窗口垂下,不蔓不枝,在阳光的折射下闪耀着生命独有的光华。风中的它沙沙作响,似在低喃,似在冲我微笑。

心似在那一瞬被一双温柔的手抚平皱纹。罢、罢,暂且歇下我那似哈姆雷特般改变世界的呼喊与幻想。

我莞尔,一直在抱怨这个世界却忘了给它照料了。信步向前,拿起盆边的小锹来给它松土。可是这一铲下去,我的手便停滞,继而颤抖起来。这还哪里有土啊!那浅薄的土层下已然全是它那纠缠盘结的根。我忘了,它竟也要长大。当年那逼仄的小小空间不得已的成长,它只能疯狂的将自己的根生长再生长,在这看似压抑的它的世界觅得一点生存的希望。

望着这满盆的交错的根,与它那青翠似微笑的叶,我久久无语。因为我的疏忽,它无力改变自己,来为这世界增添那一抹独特的亮色。

一株普通的植物尚且如此,又何况我们人呢。我释然笑笑,突然变觉得曾经的自己是那般幼稚,那样的愤青,那样的不满现实的种种更近于一种怯懦的掩饰,掩饰自己不敢改变自己的退缩。

将试卷小心收起,收起我那改变世界而虚幻可笑的幻想。深吸一口气,我知道,惟有从改变自己开始,这世界才会因而有夺人的生机与光亮。

碎碎的阳光,细细的兰语,我想,吊兰你想告诉我的一切,我终于明白了。

〖简评〗

构思精巧,在吊兰和自己之间找到了一个变化的契合点。吊兰为了适应空间生存下去只能盘根作结,并且这部分描写形象精到。从吊兰的变化意识到自身也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从而点题。但文中文字语言有几处问题:如烦躁中却惊醒那盆……“惊醒”应为“惊觉”;“青翠欲滴的叶如瀑布”比喻不当。故评为一类中,65分。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世界苍茫浩瀚,有时改变世界对渺小的人来说,并非易事。

犹记得一位牧师,在自己在墓碑上刻下这样的铭文:“从前我梦想改变世界,到头来却一事无成。我想,如果我改变自己,也许可以逐渐影响我的家人,整个社会,进而也许我就能以身试法世界。”

牧师的话不无道理。古今中外,每一位改变了世界的伟人,无不曾改变过自己。当年运筹帷幄,驰骋天下的毛泽东,怀着改变中国的大志,然而他并没空言壮志,而是在初渡湘水走向未来时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样宏壮的诗篇。他积极求学,广交贤友,博览群书,对自己作了一番深刻的改变。终于,他从一个稚气热血的青年成长为成熟有为的将领,为中国历史掀开崭新一页。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纵观古人感秋诗赋,无不是对秋景无奈悲叹,仿佛这秋光,便是命定的凄凉,无奈的离别,是推不开挡不住变不了的一个肃杀世界。然而刘禹锡的一句“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喊热了无数人的心。刘禹锡并未改变秋天的落叶,阻止他们从树梢欲言又止地落下,并非改变秋天里南归飞雁的足迹,挣扎着要留住那春光。他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心迹,便将绮罗悲秋之度一扫而光。这位在秋光里笑傲的诗人,我猜他必定有秋菊般的傲霜的韧骨和平静的笑容,而他影响的远远超出自己这一孤立的生命体,他影响的是无数人的生命世界。

但终有些时候,人们无力改变世界,又绝不能改变自己的时候,不妨挺直胸脯举步向前,接受自己选定的结局。

汩罗江畔,一位老者披发而立,神情悲壮,目光深沉。并非他不想改变楚国黑暗的政治世界,并非他不愿抗争世道的不公、人心的沦丧。然而他深知,一个人的清醒终不能唤醒时代,一个人的纯洁并不能改变世界的污浊。到头来,他没有违心改变自己,迎合主意。他纵身跃入冰冷的江水,千年烟波浩渺,留下多少传奇与后人评说。他没有改变世界,也坚决不变自我,坚守中,独标高格。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实际是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改变自己,可以成就自己改变世界。然而矫枉过正,迷失自己却又妄图以身改变世界,遗留下来的,恐怕只有一场空梦而已。

〖简评〗

习作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的联系,行文流畅,事理贴切,分析透彻,思想有独到之处。故判为一类中,65分。

【二类文】

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

就是这样的牡丹,她只是轻吐芬芳、绽开芳华,便美丽了世界;当她发现世界已被寒流侵袭,她便改变自己,华丽转身,潇洒落幕。

有幸见过牡丹开后的绝美。曾经对于作为富贵象征的牡丹我是不屑的,认为那不过是一种庸俗的美。但是我错了。

那是单独种植牡丹的一小片花园。一冬的严寒让这园子变得萎靡不堪,仿佛整个世界都凋敝了,死气沉沉。没有群鸟的欢鸣,没有蝴蝶的伴舞,这似乎是个被玉帝遗忘的世界。但就在那样的春天,这个世界变了,牡丹开了。她仿佛是一夜之间开放的,开的那样饱满、骄傲、鲜艳,高贵者带着慵懒。一簇簇的牡丹展开华丽的笑颜,懒懒地享受阳光温暖的爱抚。于是这沉寂了一冬的世界突然活过来了,玉帝记起他最爱的小女儿便是在这个时节醒来,群鸟欢啼,蝴蝶伴着鸟鸣上下翩飞,风也忍不住驻足于这个苏醒了的世界。牡丹笑了,她是那么骄傲地了解,是自己的开放给了这个世界这么美妙醉人的改变。她并不奢求其他,她也不屑于其他的花儿争奇斗妍,她只愿有这样一个世界是愿意静心等待她的苏醒的,她只求有这样一个因她的开放而改变的世界。

只是美好总是短暂的。温暖总不愿在一处停留太久,牡丹敏锐地感觉到风中那缕与往日不同的寒意。她知道恼人的寒流要来了,她明白这样的变化的世界不是她能随意改变的。于是她潇洒地转身,改变自己。牡丹凋落了。她落得干脆。大朵大朵地落下,就像神圣的凤凰脱落的羽毛,吟唱着壮烈的赞歌离去,惨烈却不忧伤。她跨越了委顿与衰老,由青春而死亡,她明白这个世界的温暖不会为她停留,她懂得总有些东西是她无法改变,比如寒冷。既然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么就改变自己吧,不固执地守着那无用的坚持,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她要做的,是守着那份高贵,华丽地转身。

我忍不住为牡丹的高贵与洒脱而赞叹。总有一个世界甘为自己改变,那就以最美丽的绽放给世界以最美的改变;总有些事物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顺应自然的发展,以最高贵的姿态华丽转身。她做到了。

〖简评〗

本文立意新颖,以牡丹花的盛开与凋谢来诠释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以及不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主题,借物喻理,贴切自然。结构明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语言传神,富有表现力,故评为一类中,65分。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又一次从唱片公司门口垂头丧气地走出,他已经忘了这是自己第几次遭到拒绝。

他是一名作曲家——不对,这种称呼只适用于那些功成名就者。而他,只是一个潦倒的,无人赏识的,写曲子的人。

先前那些公司的人,都是看了几眼他的曲子,便摇摇头打发他走了。刚才那间唱片公司里,总监很礼貌地请他弹了半首曲子。弹完后他说:“我认为你还是有才气的嘛,如果你愿意听从公司的指导改变一下你的曲风,我可以考虑给你一个机会……”冷气森然的宽敞办公室里,高大的钟摆平静地晃动几下。他微微低头,抿嘴,扶一下自己的鸭舌帽,小声而坚决地说:“对不起,我不能……”“那我只能说抱歉了。”总监依旧保持恰如其分的微笑。他拿起曲谱,向总监略一鞠躬,走了。

街上行人不多,他漫无目的地抱着自己的曲谱走着。他想起昨夜朋友对自己的警告:“你再不改变自己,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朋友前不久刚被一间公司签下,不过他的曲子已经不像他的了。

“不行,我不能……”他喃喃着,一边皱起眉头思索晚上的住处。

忽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他换上一副嘴角上扬的表情——刚才那间公司表示愿意签下他。

回到那间冷气森然的大办公室,他有些不安,手中的鸭舌帽被揉得皱成一团。总监不带感情的笑着对他说:“签下你,但我有个条件,十天之内你要写出一百首歌,怎么样,可以吗?”

他略一迟疑,点头答应了。毕竟,这是唯一的机会。

十天中,他窝在公司那间小小的工作室内不眠不休。他不停地写,地上扔满了写废的曲子,铅笔用断了一支又一只。有时候实在缺少灵感,便抱起一堆废弃的曲子一遍遍挑选再修改。他感到自己快要被榨干了。但十天后,他终于拿起一百首誊抄好的歌曲,不成人形地站在总监面前。

总监将曲谱送去给几位出名的歌手,但全被退了回来,没有人愿意唱他写的歌。他们还说:“这样的曲风不改变,是不会受欢迎的。”

总监刚想问他是否愿意改变一下自己的坚持,却因他眼神中的坚毅没有问出口。沉默良久,总监说:“好吧,既然没有人愿意唱,你就自己唱吧。但记住,这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必须改变自己。“

“不会的……”他声音坚决有力,但只有自己能听见。

几个月后,他的唱片出现在销售榜的首位,所有媒体争相采访,视他为横空出世的奇才。几年后,他的名字前被冠上“亚洲天王”的名号,歌迷数以千万。当年拒绝他所写曲子的明星,纷纷向他邀歌。

正是这个不愿改变自己的年轻人,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音乐。

不要轻易改变自己,也许,你终会改变整个世界。

〖简评〗

本文立意新颖、深刻,结尾点明题旨——“不要轻易改变自己,也许,你终会改变整个世界。”体现出小作者对写作提示语的精到解读与深刻思考。文章情节处理合理,描写真实细腻,语言表达简洁准确,但令人遗憾的是,文章明显有编写故事之嫌。故评为二类卷下58分。

【三类文】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先贤有云:“欲治其国着者,先平其家;欲平其家者,先修其身。”

由此可见,如欲改变世界,一定要改变自己,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世界。鲁迅早年从医,欲以医术医人,却悲哀地发现,要医的非人而是心。在这样混沌黑暗的乱世中,他想改变世界,于是首推文艺,改变自己,以一如椽巨笔,撑起了旧中国的天,以如星斗般的文章照亮了无数青年学子的信仰,使他们不再彷徨。一声呐喊让世界震动,前驱的猛士掀起一场场解放思潮的运动,从而推动革命,改变世界。

鲁迅先生以改变自己为先,从而改变了世界;乔布斯用科技知识改变自己从而用产品改变了世界;无数古人学得文武艺来改变自己,货与帝王家来改变世界……足见改变自己之于改变世界的重要性。

那么,是否改变了自己就一定能改变世界?

孔圣人师郯子、苌虹、师襄、老聃,克己复礼,改变了自己,他要在这礼已崩的社会仿效周公,重建上古之辉煌。然事与愿违,洛邑的黍离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茎愈加茁壮,九鼎已不知流向何方,唯剩周王噙着老泪看着九州上诸侯纵横逐鹿。孔子的车辙遍及华夏,却无一位国君愿采纳他的主张。即使他改变自己,德比周公,却依旧未能改变这战火纷飞的世界。一如暗夜里一灯如豆,燃着孤寂无奈,在晚年独唱着绝命歌:“泰山崩乎!梁柱催乎!哲人萎乎!”

真是孔子改变自己不够吗?春秋战国井田分封已解,亡国弑君比比皆是,华夏在刀光剑影中向封建社会转型,于战火中重生。可孔子却只知重建西周奴隶制度,倒退复古,若能凭其一人之力改变世界,岂不怪哉?

由是观之,改变自己应沿着世界发展的轨迹,如此方能推动世界的改变。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也应该从改变自己的能力素质做起。两者兼顾,如此方可在青史留名,实现自我价值,为世界做出贡献!

不知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世界,无用!

不知按世界的发展改变自己,徒然!

〖简评〗

本篇围绕“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从两个方面体现了自己独到的思考。思路清晰,分析有深度,语言亦有文采。鲁迅弃医从文例甚当,孔子的例子比较牵强。故评为三类上54分。

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

想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人是渺小的,世界不会因谁而彻底改变,所以当你无法改变世界时,请改变你自己。

陶渊明处于黑暗的社会环境之中,他深知凭他一人之力无法改变整个黑暗的社会现状,所以他只能改变自己,他弃位归隐,改变他自己原本的仕途之路,而转向归隐田园,到山水之间,田园之处去追寻属于他的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官场黑暗的现实,陶渊明无力改变,于是,他只能改变自己原本的仕途之路,转向归隐田园。

面对教育制度的不完善,韩寒作为千千万万学子中的一个,是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所以韩寒只能选择改变他自己。他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求学之路,选择退学,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之路,在文学上开辟出一块自己的天地。面对教育制度的不完善,韩寒无力改变现实,所以只能改变他自己的人生轨迹。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韩寒,虽然韩寒退学的做法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并不可取,但他在面对现实实在无力改变之时,所选择的改变自己的方式,仍可为我们所学。

面对宋朝国衰财穷的社会现状,王安石选择了改变世界而非他自己。他极力主张变法,实行新政,想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的现在。但因为变法深深地伤害到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的利益,最终导致失败。王安石选择改变世界,可是社会现状的形成是许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如何靠一个人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轻易改变?如果王安石变法是能在改变世界的同时略微改变一下自己,为贵族也稍微保留一些利益,那么,变法的结果是不是就会改变呢?

当我们自身的情况与社会现实相悖时,我们往往会选择改变世界。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就一定会对世界有所改变。可是,有时候,并不是拼搏就一定可以改变世界,当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之时,我们是否可以略微改变一下自己,是我们自身与世界相适应,而活出另外的精彩呢?

当然,改变自己并不意味着全盘改变自己,迎合社会,无论是陶渊明还是韩寒,他们在改变自己时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本心,而只是对自己原有的目标计划作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是自己的人生也开出灿烂的花。

我们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当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时,我们应学会改变我们自己。但我们在改变自己时,请不要迷失本心。

〖简评〗

本篇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围绕“世界”与“自己”的关系,阐述了自己对“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几个方面的认识。语言平实,但还是缺乏思想亮点。评为三类卷,51分。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次的站起,一次次的再度失败,我的生活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每当我高昂着头,渴望用自己的满腔激情去改变这个不令我满意的世界;每当我坚定着,想要营造一个梦想的生活。总是以世界把我打倒告终。就这样,我在孤立中越走越远。

蹲坐在石子路旁,我再次懊恼地垂下了头,“为什么考试啊?”一肚子的不满,我边踢着石子边揉着手中的卷子,猩红的分数刺得我眼痛,更是痛在心里。内心的烦闷一涌而出,似乎生活中曾有的琐细小事此时都一个个迸发成了火球烧噬着我的内心,我急切地站起了身子,急切地来回跺着脚,望着教学楼明亮的窗户,一时也找不到了焦点。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你瞧,这世界就是这样,我望着那有些零乱的枝叶,忿忿地说道。风不解人意,吹乱了我那扎不住的碎发,却让我闻到了一股幽香,我有些恍惚,寻着香味,我看到了藏在桂树叶后的那些点点黄色,是桂花!花儿紧紧集成一抹亮黄色,是桂花!花儿紧紧地团簇在一起,似想要聚集成一抹亮黄,却总被叶子无情挡在了身后。我的内心此刻也静了下来。我轻轻地拨开繁乱的树叶,寻找一朵朵的桂花,都被叶子挡住,它们太小,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改变不了它们位于叶子后的命运,看来,不是什么事想可以达成的,花儿无法挣脱绿叶的束缚,但它们可以改变自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绽放,去酝酿最醉人的花香。的确,它们勇敢地改变自己,它们也成功了。“为何不将自己的心调整好面对世界呢?”心中突然响起了这样声音,我知道,这是桂花告诉我的。

落叶的“沙沙”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望着脚下的落叶,早已失去了原本鲜亮的光泽,枯黄而又破败,散落在泥土旁。叶子免不了凋落的命运,望着它们,我好似看见它们之前在枝头上绿得发亮,可是仍旧还是落在了泥土上。它们也无法改变这世界,新陈代谢是它们必要经历的,可它们改变了自己的光泽,甘于变黄,甘于凋败,用自己的生命给予土以滋养,化为肥料,滋润下一个生命。树叶改变了自己,但这不是死亡,而是新生。

我仿佛看见桂花、叶子在用睥睨众生的姿态面对世界,内心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在向上涌出。世界无法改变,但未来的仍在路上,改变自己,我大步向教学楼走去,含笑面对秋阳。

〖简评〗

本文审题基本正确,体现“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作者力图用桂花落叶来阐释如何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但分析中将自然规律说成改变自己则明显有牵强之意,同时文笔一般,语句基本顺畅,故判为三类下,50分。

【四类文】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在常人看来或许只能做到其中的一点,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世界。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如果他考虑到了社会因素,改变了自己,并同时创造了对社会有用之物,那么世界也会因此为你改变。

著名 的飞机发明考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之前都是收入微薄的个体户,然而他们却不甘于平凡,决心发明飞机来改变自己平凡的一生,于是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基础,致力于飞机创造,尽管刚开始,他们遭遇了巨大挫折,但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经验,最后终于发明出了自己的期盼已久的交通工具―――飞机。就这样,时代也因两人的改变而改变,使世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飞机,并延续至今。正是莱特兄弟改变自己,使自己由平凡而变得伟大,由真实的无人知晓而变得举世闻名,而使世界的发明也由此增添了他们俩的名字,同时也用飞机的诞生,而奠定了交通行业车、船、飞机三足顶立之势,由此改变了世界。

我国的开国功臣,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在其年幼上学之时,老师曾为他为何而读书,他便心直地回答“我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清政府以及当时动乱的局势,使年幼的周恩来心发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念想。也正是这个念想使他一生都致力于复兴中华民族,使中华民族崛起的事业,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刘才奇、毛泽东、邓小平、贺龙等开国元勋一起,从最初参加北伐战争,随后同他们共同应对国民党的多次围剿,接着经历长征,再次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建立新中国,帮助中华民族由起初的被奴役,被压迫变为最后的独立,并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世人对中华民族刮目相看。正是他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同时他也因此改变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全国人民敬爱的总理,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功臣。

或许人在世界与自己之间,只能改变一方,但孰不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你在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的同时,另一方也会因你改变而改变。

〖简评〗

本文基本扣紧文题来写,能举正确的整合来证明自己在的观点,层次比较清晰,只是观点较为肤浅,只是图解文题,缺少一定的论证过程,故评为四类上,48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8354.html

更多阅读

怎样改变自己 怎样可以改变自己

怎样改变自己——简介怎样改变自己这个问题一直都很头疼?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认识往往都很难以清楚,那么怎么样清楚明白的改变自己呢?怎样改变自己——工具/原料坚持怎样改变自己——方法/步骤

改变自己性格的方法 改变性格的训练方法

改变自己性格的方法——简介改变的具体过程是:改变的需要——改变的意愿——改变的决心——具体的行为改变。改变自己性格的方法——方法/步骤改变自己性格的方法 1、首先,你要明白人都不是完美的,请先接受自己。

怎样改变自己的运气 怎么改变财运

怎样改变自己的运气——简介如果想改变运气,最重要的是先要知命才能改变自己…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自然生成的。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是先要知命

怎样才能改变自己 怎样才能让皮肤变白

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简介想要改变,但生命中存在一些东西,会阻止你的改变。学会战胜一切阻碍自己成长的东西,解开束缚,成功地改变自己!怎样才能改变自己——方法/步骤怎样才能改变自己 1、

如何改变自己,128种方法 改变自己的50种方法

如何改变自己,128种方法——简介1、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

声明:《“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材料作文指导与示例 材料作文指导》为网友你惯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