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谱、郡望、堂号来源及使用 陈氏郡望

陈氏家谱
陈姓在中华100大姓中居第五位,陈姓人口约54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4%。陈姓播迁至海外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及欧美各国的人数亦多,如台湾就有"陈林半天下"的谚语,说明台湾岛上陈姓人口之多。陈氏是舜帝的后裔,历史上名人辈出,人才荟萃。特别是当代高科技人才尤为突出,陈姓被选为院士的达76人,占1948-1999年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总数的5%。由于陈姓历代名人多,宗族文化遗址亦多。
一、寻根问祖
陈姓先祖是黄帝孙子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瞽叟,瞽叟生舜。舜是颛顼的曾孙子。舜的34世孙名妫满。妫满是瑞顼的38世孙。周武王封妫满建陈国,谥为陈胡公,妫满是陈姓的始祖。
陈姓的得姓具体情况如下:商朝末年,妫满的父亲名叫遏父(又称阏父)。他在周文王那里工作,特别精通制造陶器的技术,深得文王的称赞和赏识。文王就把女儿嫁给了遏父的儿子妫满。后来文王的儿子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时,封妹夫为妫满到陈地,建立陈国,国都在宛丘(今淮阳县城)。妫满又称陈胡公。所以又称他为胡公满。陈国传20世26代君王,建国588年,陈国被楚国灭后,陈胡公裔孙们逃亡外地,怀念祖国,有的以胡公号为姓氏,就姓胡,胡公满的第12世孙名叫完,字敬仲。因避陈国内乱逃奔到齐国,改姓田,名叫田完。田完的10世孙名叫田和,在齐国称了王,又传至田和的16世孙名叫田建,这时齐国被秦始皇所灭(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建有三个儿子,长子叫田昇,次子叫田桓,三子叫田轸。田轸作过楚国的宰相,封为颍川侯,他又搬回到了颍川安家。恢复了陈姓。田轸改为陈轸。陈轸是颍川这一支陈姓的始祖。当然先祖仍是颛顼,陈姓始祖仍是陈胡公。以上资料说明,陈姓得姓先祖祖根地在河南内黄县,内黄县有颛顼帝陵墓,陈姓始祖地在淮阳县,当地有陈胡公墓。郡望在颍川。从内黄到淮阳,再到长葛是一条系统的陈氏祭祖寻根旅游路线。
二、迁徙繁衍
陈国从建立至亡国期间,陈氏有三支避居外地,其一是陈哀公三十四年(前535),楚灵王派公子弃疾攻打陈国,陈的国君叫留逃,留逃奔到郑国,避居在今河南开封县南陈留镇。其二是陈泯公二十三年(前479),楚国灭陈国,泯公长子名陈衍避居于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兰考县境),陈衍有二子,长子叫陈琏、次子叫陈玙,都在齐国作官,与田敬仲的后代人联宗,因而户牖乡陈氏家谱世系亦传至陈寔。其三是楚灭陈后,陈泯公次子避祸于晋国,其后裔陈孟琏,任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侯相,就搬家到固始,陈孟琏的6世孙陈引奇作了大官,官至信都别驾,是清官有德政。引奇公无子,以颍川陈寔为嗣,陈寔裔孙陈皋,遂遣其五子陈达信于南朝宋时迁寿州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以承继固始陈氏基业。
魏晋南北朝时
陈姓皇帝首先是颍川陈的十七世,叫陈伯,随东晋南迁,居曲阿(今江苏丹阳县)新丰湖,他儿子名叫陈匡,官居晋西中郎将,其孙叫陈世达,官至长城令(长城县在今浙江湖州市),迁居长城县下若里。世达子名陈康,官至丞相掾。陈康子叫陈英,官至盱眙太守。陈英子叫陈公弼,官至尚书郎。公弼子名陈鼎,是武官为步兵校尉。陈鼎的儿子名叫陈高,官至散骑常侍。陈高儿子名陈泳,是怀安县令。陈泳子名陈猛,是安成太守。陈猛子名陈道巨,官至太常卿。道巨子名陈文赞,文赞有三子,长子名陈谈先,官至南朝梁东宫直阁将军,义兴昭烈公;次子陈霸先是皇帝,即南朝陈武帝;三子陈休先,官居侍中、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武康县侯(见《陈书·高祖本纪》)。南朝陈共传三代五位皇帝,历时33年。南朝陈世祖陈蒨有10个儿子,高宗陈顼有30个儿子,后主陈叔宝有11个儿子,除接续皇位者外,全部封王于各地。陈朝被灭失国后,宗室中人除部分被诛杀外,多数生存下来,成为各地颍川陈氏分支的开基始祖。
隋唐时期
陈姓继族南迁出了多位大学者。如翰林学士。隋灭唐兴,南朝的宜都王名叫陈叔明(陈后主的五弟)的五世孙名叫孙兼,为唐玄宗时的进士,官居秘书少监、翰林学士。陈兼的儿子陈京,唐德宗时中进士,官至给事中、集贤殿学士。陈京四世孙名叫陈环,是临海县令,为避难迁于福建泉州仙游县。陈环第五子名陈伯宣,隐居于江西省庐山。伯宣孙名叫陈旺,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迁居到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永清村(今德安县车轿乡义门陈村),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基祖。陈旺以孝治家,立家规,建书堂,使义门陈氏日渐昌盛,到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历时230年,前后陈家19代同居共炊,人3700多口人,300多处田庄,成为封建时代一个家庭最高理想的模式,被统治阶级封为忠义之家的光辉样板。但小农经济的各种矛盾不能使之长久,到1062年,便向皇帝递了一份请示分家的奏折。于是宋仁宗赵祯命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等,奉旨临门,协助分家外迁,按十二行分派,分为大小291庄,分迁于16个省、市的125个县、市中,其中江西28个县、市,湖北23个县、市,分迁到河南的7庄:其中陈延成迁光州固始县三台庄,陈高迁归德(今商丘市),陈柏迁祥符(今开封市),陈诏迁濮州(今濮阳市),陈明迁光州(今潢川县),陈良迁河南(今洛阳市),陈瑞琉迁永宁(今洛宁县)。
原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士族南迁的大洪流中,太邱长陈寔后裔陈志皋,率其子陈达信迁居蔡州固始县。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朝廷派志皋后代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带3600名府兵入闽。仪凤二年(677),陈政阵亡,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9年浴血奋战,平定了叛乱,奏请设置漳郡,屯兵戌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办学校培养人才。为此陈元光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其子孙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的主要一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就是这一支派中的著名一员。
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名叫陈忠,在唐朝作官,封为鄂国公。陈忠子陈邕,中宗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受宰相李林甫的排挤,迁到福建同安,后转到漳洲南厢山。陈邕四个儿子,长子名叫夷则,次子名夷锡,三子名夷行,四子名夷实。夷行,字周道,客居颍川祖籍,由进士擢升为起居郎,又官至史馆修撰、侍读学士,唐开成二年(837)又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后因足疾罢为太子太保,检校司空兼河中节度使。五代十国的南唐时期,陈邕的裔孙陈洪进,才高又勇猛,多次立战功,南唐李后主命其为泉南等州的节度使。到宋朝,又授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进封南康郡王。洪进儿子名陈文福,官居泉州刺史,陈文灏为漳州刺史,其后代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宋金时期
金兵南下,中原士族两次南迁,陈寔后裔陈魁,率众93人,移居福建宁化、上杭。其曾孙孟二郎、孟三郎,从福建迁广东之程乡(今梅州市),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
明清两代
闽粤陈姓有不少人渡海迁居台湾岛和东南亚各国,陈姓迁到越南曾称王,建大越陈朝。更为南洋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据台北县《清源陈氏家乘叙》载:入台始祖是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永华、陈泽。《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也说:"我祖自颖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以抵入闽,至一郎公卜居武荣诗山霞宅。"仅此派陈姓,自清初至民国的300多年间,迁台人数即达2000余口。迁台陈姓多聚居于凤山、屏东、高雄、嘉义、台南以入台北、淡水、基隆、新竹、彰化等地,成为台湾人口最多、声名赫赫的首姓大族,至今流传着"陈林半天下"的谚语。今天的越南,古称交趾、安南,从汉代开始,就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藩属,陈姓和其他中国人,很早就有人迁入这个兄弟之邦。据史志和族谱记载:南朝梁时期,陈寔后裔陈文戒,曾任交趾德州刺使。到了宋代,福建陈氏纷纷迁入越南,有的还成为安南王朝的重臣,如阮高宗时的大臣陈宿,元帅陈馨,李惠宗时太尉、彰诚侯陈嗣庆,显诚王陈豹,左司郎中陈智宏,太师陈仲,驸马陈京(娶昭圣公主)。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陈京改名陈日照,建立了大越陈朝,共传8世13王,历时175年,写下了陈姓在越南最为显赫的篇章,至今陈姓仍为越南十姓之首。
 位于日本西南端的琉球群岛,曾为中山国,明代初年归附于明,成藩属。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与这个小国的来往,赠给琉球许多海船和水手,在这些船工水手中有不少福建的陈姓子弟,后来有些落户琉球,成为大夫、长史、通事、船长等。明清以后,闽粤沿海地区出海谋生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是陈姓子孙,有名可查的有福建永春县陈臣留,于乾隆十八年(1753)到马来西亚经商,后带领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德化丁溪《陈氏族谱》记载:族人在马来西亚,从事经营及农业生产,"聚族而居,遂成村落,迄今人口已达二百数十人,拓土已至数百万亩;财产有数十万,且有至百余万者。"此外,还有许多陈姓后裔,侨居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英、澳、美、法、加拿大等国。他们之中,有的已经在侨居国生活了数代和数十代,成了侨居国的华裔公民,有的还担任了侨居国的议长或部长,为侨居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姓迁往南洋诸岛,历经艰险,那时的交通远不像现在这样,坐巨轮航行于浩淼烟波之间,是"风雨不动安如山"。他们乘坐的是小木船,遇到风和日丽天气,水波不兴,橹声奏响,倒还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情;如果遇到风狂浪恶天气,舟覆人亡,葬身海底,连尸骨也无处寻觅,就令人欲哭无泪了,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南安县《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时贵公,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往番失船。"又载了一个叫陈遂掌的人:"生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卒乾隆三年戌午(1738)六月二十八午时,在番失船"。"番"自然是指南洋诸岛,所谓失船是指舟船被风浪颠覆,不得生还。那个叫陈贵的人,不知活了多少岁,那个叫遂掌的人,只活了29岁,便为出海而葬身鱼腹,可见出洋渡海谋生之艰辛。福建晋江县安海《陈氏族谱》载:"陈毓践,生崇祯癸酉(1633),卒康熙甲戌(1694),因船沉于七洲洋(南沙群岛海域)。"这又是一个被大海夺去生命的例子。
为开发南洋而献出生命并葬于异域的陈姓人也不少。如福建晋江县安海《飞钱陈氏族谱》记载:"陈章灿……生万历癸巳年(1593),卒崇祯庚午年(1630),商于吕宋,葬其地。"吕宋即菲律宾的吕宋岛,陈某在那里经商,死后便埋葬在那里。晋江县《陈氏族谱》记载:"陈士勋,生崇祯癸未(1643),卒康熙丁卯(1687),商于咬刺吧(今属印度尼西亚)而卒,遂葬其地。"还有一个叫陈胤颍的人,"商于暹罗(今泰国)而卒"。出海谋生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海外陈姓也有发迹变泰者。德化丁溪《陈氏族谱》记述了族人在马来西亚经营农业,成为巨富的情况时说:"侨居之地,为英属谷株吧辖、文律等处。经过披荆斩棘之余,聚族而居,遂成村落。迄今人口已达二百数十人,拓土已至数百万亩。财产有数十万,且有至百万金者。"橡胶巨子陈嘉庚即是一个例子。这说明陈氏是开发南洋诸岛的功臣。如果没有大批漂洋过海的华侨到南洋开发,就没有南洋当今的繁荣兴旺和发展。
三、历史名人
1、历代帝王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前208)
陈朝开国君主 陈霸先(503-559)
元末大汉皇帝陈友谅(1320-1363)
2、历代名臣名将
汉朝初年名相陈平(?-前178)
不避党祸的陈寔(104-187)
开漳圣王陈元光(657-711)
北宋陈氏一门父子三宰相四令公:陈省华(939-1006),县令,三个孩子陈尧叟(961-1017)、陈尧佐(963-1044)、陈尧咨(970-1034)相继金榜题名,父子四人同朝居官,位高官显。
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1857-1862)
捻军首领陈大喜(1832-?)
3、历史文化名人
唐僧玄奘(600-664)
初唐诗人陈子昂(661-702)
明末画家陈洪缓(1598-1652)
陈氏太极拳奠基人陈卜、创始人陈王廷(1600-1680)
4、现代陈氏名人
爱国侨领陈嘉庚(1874-1961)
著名民主人士、中华全国工商联主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1876-1966)
辛亥革命重要领导人之一陈其美(1878-1916)及其两个侄子陈果夫(1892-1951)、陈立夫(1900-2001)
中共创始人陈独秀(1879-1942)及其二子、大子无产阶级革命家陈延年(1899-1927),二子革命烈士陈乔年(1902-1928)
中共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陈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著名儒将陈毅(1910-1972)
国防部长、一代名将陈赓(1903-1961)
四、陈姓院士名人录
陈姓名人中尤其是陈姓院士级人才突出。陈姓院士有76人,占1948至1999年两院院士总人数的5%。有与竺可桢著名专家齐名的数学物理学院士陈省身,有举世闻名的数学院士陈景润。还出了人文学院士陈垣、陈寅恪,是与冯友兰、郭沫若齐名的大师。还有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陈芳见、陈能宽两位陈姓功勋专家。现以学科分别记述陈姓院士名录如下。
数学、物理学部院士8人:         陈省身 陈 彪 陈佳洱 陈建生
                     陈景润 陈建功 陈希孺 陈难先
生物学部院士14人:            陈 桢 陈克恢 陈子元 陈中伟
                     陈华癸 陈宣瑜  陈 竺 陈宜张
                     陈慰峰 陈风桐  陈文贵 陈世骧
                     焕镛
人文学组院士2人:           陈 垣 陈寅恪
化学部院士10人:             陈庆方 陈荣悌  陈茹玉(女)
                     陈俊武 陈冠荣 陈家镛 陈敏恒
                     陈鉴远 陈耀祖陈凯先
地理部院士8人:     陈 颙  陈永龄 陈庆宣 陈运泰
陈述彭  陈国达陈俊勇 陈梦熊
技术科学部院士10人:  陈芳允  陈学俊 陈俊亮陈能宽
陈翰馥陈宗基 陈新民 陈士椿
陈显旦陈 星
首届工程院士2人: 陈力为 陈侦亮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士4人: 陈先霖 陈秉陪 陈一坚陈矛章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5人: 陈敬熊陈德仁 陈良惠 陈火旺陈太一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3人: 陈清如陈国良 陈蕴博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4人: 陈新 陈明致 陈厚群陈吉余
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1人: 陈联秦
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3人: 陈洪铎 陈冀胜 陈灏珠
能源与矿业学部院士2人: 陈清泉 陈毓川
五、文化遗址
陈氏先祖颛顼帝陵遗址
位于河南省内黄县南30公里梁庄乡三杨村。墓地为二帝陵,陵园占地五万平方米,东为颛顼陵。陵前有大殿,称"高王庙",大殿5间,有颛顼塑像,并有碑刻多通。
陈国故城
河南淮阳县春秋时陈国国都,陈城所在地。陈国是春秋时十二诸侯之一,仅次于五霸。当时诸侯混战,攻伐不已,陈国于是筑城自卫。考古发掘证明,今淮阳县城就是陈国国都陈城,楚国的都城也曾一度迁此。现存城墙宽20多米,高出地面5米左右,夯层清楚,夯窝密集。城为方形,周长九里十三步,城门外有弦歌台,为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围困之处。城东南有平粮台,是战国晚期的楚国墓地。1987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陈胡公墓
《陈州府志》载:"旧志谓在(淮阳)城南,世传其墓用铁铸成,苔色苍古在壕内。今人谓在城西北角下。"宋苏东坡《题铁墓厄台》说:"旧游东州,留七十余日,近城可游观者无不至。柳湖旁有丘,俗谓之铁墓。云陈胡公墓也。城壕水啮其址,见其有铁锢之。"今铁墓已难寻,1988年新加坡华人、华侨已经投资重修陈胡公墓。
陈氏郡望 1、郡望
颖川郡:秦时置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颖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县。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汝南郡:汉高帝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郡治相当于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下邳郡:东汉置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辖地北至江苏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一带。
广陵郡:西汉置国,东汉改为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省扬州)。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东海郡: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治所在郯(今山东省郯城北)。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省均县西北。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
新安郡: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玫歙州置,后来移到了歙县。
庐江郡:汉名舒,属庐江郡,隋初皇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省庐江)。辖境相当于今天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陈忠之后。
2、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长陈实子侄,同以孝贤闻名,当年访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岁星,岁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为堂号。
此外,陈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渑武堂”、“颍川堂”、“四勿堂”等,以及以上十一个郡望均可为陈姓的堂号。
宗族特征
1、程姓人多忠义之士。古往今来,有多少程姓志士仁人,舍小利、取大义、舍小家,为大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名垂千古。
2、字行辈份严谨有序。如湖北江夏程姓一支字行为:“敦仁广义,远绍显谟,培基振绪,愈奋伟烈,德泽绵延,时久弥芳,和蔼充盈,毓秀钟炎。”安徽绩溪程姓一支字行为:“有明之士,定昭宗礼,必叙伦常,名正方顺,敦本发祥。”

【陈姓宗祠通用对联】

〖陈姓宗祠门楣题辞〗
义门传家 文范遗风
“义门传家”出自陈氏第七十世旺公事迹。陈氏族谱载:“旺公,字天相,宋仁宗天圣四年刺封晋国公,后迁江州德安太平乡儒教里艾草坪,为义门始祖”。陈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孝悌治家,撰家规,建书院,聚众三千余人,居同五百多载,历十九世奉旨分家,以十二排行,分析二百九十一庄。从此陈氏家族遍布全国。”可以说陈旺创建养育了中国历史上无以伦比的大家庭。在朝廷旌其为“义门”的文字中有“累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不畜婢妾,人无闲言,每食必群坐广堂,卑幼人等别为一席。有犬百余,共宾而食,一犬不至,诸犬不食也。建书楼以延四方之士,乡里率化,万民仰之”之语,真乃盛极一时。有御赐诗曰:“金銮宴罢月如银,环佩锵锵出凤阁。且问江南谁第一?咸言惟有义门陈。”门楣题辞“义门传家”源此。
“文范遗风”则出自陈实事迹。陈实,字仲弓,后汉颍川许县人也,有志好学,少有奇才。初为亭长,再迁除大邱长。以德清静,百姓以安。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左中郎将蔡邕伯喈撰文称其“善诱善导,仁而爱人”、“交不诌上,爱不渎下”、“陈君绝世超伦”。卒,谥为文范先生,故题“文范遗风”。
〖陈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元龙豪气;
华岳希夷。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三国·陈登,字元龙,有威名。许汜言:“元龙湖海之士,豪气未除。”下联典出五代·陈抟,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太丘德望;
颍水渊源。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陈寔,为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世人称为“陈太丘”。
名高七彦;
才擅六奇。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东汉·陈琳,为“建安七子”之一。下联典出汉·陈平,六出奇计,助高祖得天下。
投辖留客;
悬榻待贤。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西汉·陈遵好客,常将客人车轴上的销钉投入井中,使客不得急返。下联典自东汉·陈蕃,不善客,惟徐穉至,特设一榻,穉去则将榻悬起。
昌期五世;
望重三君。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五世其昌,并于正卿’。”下联典出东汉·陈寔,与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济时伟略;
经国文章。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东汉·陈琳,为曹操书记室,军国书檄,多出其手。下联典出东汉·陈登,具豪气,有济时伟略。
颍川世泽;
太丘家声。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下联典出舜之后妫满,周初封于陈,春秋陈国,建于颍川(今河南省淮阳一带)。下联典出东汉·陈寔,为太丘长,人称“陈太丘”。
颍水流芳;
敦睦家声。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陈寔之子陈纪、陈谌,二人才德俱优。
慈训杖下;
懿范堂前。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宋·陈尧咨以善射自矜,其母怒以杖击咨,后尧咨政绩显著。陈安节之妻王氏以厚赀嫁小姑,乡人称为“陈堂前”。
苏城世泽;
四勿家声。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陈氏宗祠“四勿堂”堂联。
绳其祖式;
贻厥孙谋。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陈氏家庙联
金门县现有五个乡镇,37个行政村,157个自然村。但当地人民仍习惯以“乡”做为村庄住民的认同体,这可能是受到明清时期的“都→保→乡”地方层级旧制观念的影响,因为当时的“乡”,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地方聚落单元。例如,旧属19都古贤保古坑乡,就是指今日的古岗这一个自然村。金门与厦门过去同属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管辖,当地方言都还能保留闽南方言古音,例如一般人都把“乡”读成“香”它闽南话读音与拜拜所用的“香”相同。金门家庙多且密度高,更有几个乡是“一乡数庙”的情况,例如琼林就有蔡氏家庙七处,西园有黄氏家庙四处,北山也有李氏家庙四处,盘山有翁氏家庙三处。这些家庙除代表大宗、小宗之区分外,也代表当地姓氏家族的兴盛繁衍景况于一斑。金门家庙大门之左右两扇门板题字(板门联),在后埔(金城镇)是以题“祖德”、“宗功”者较为普遍,但在金沙镇则以门神装饰绘画者较为多见。何培夫认为门神耸立寺庙大门,首当其冲而地位显要,其设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厉、迎祥纳福与安宅镇殿。在民风古朴的金门浏览众多家庙建筑,能够让人同时欣赏到生命礼俗中的善与美,它涵括了各种传统的、庄严的、亲情的、艺术的、宗教的事与物。

〖陈姓宗祠五 言通用联〗
张楚开纪元;
文佳第一人。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曾建国号张楚。下联典出唐朝农民起义女首领陈硕真,曾号文佳皇帝。
风雷驱大地;
浩气贯长虹。
——陈毅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集自陈毅元帅句。
同安出英豪;
集美献爱心。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清末抗英将领陈化成,福建省同安人。下联典出近代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福建省集美人。

〖陈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鼎甲绵绵接武;
春魁世世光宗。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代陈文忠、陈文肃兄弟,先后中状元。下联典指明代状元陈安、陈循、陈谨等。
茶敬樽节退让;
康乐和系平安。
——陈鳣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嘉庆举人陈鳣联。
虚其心,实其腹;
骥之子,凤之雏。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陈姓名人陈方伯赠侄联。
〖陈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三君翊汉光乔梓;
三阮扶唐驾竹林。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陈姓宗祠颍川堂联。上联典指东汉·陈寔及其子陈纪、陈谌。下联典指唐陈政及其子陈元光。
笔新墨奇避乱草;
光远正大辅中山。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陈洪绶。下联典指近代陈少白。
禁锢卅年名益著;
推敲七字户常扃。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陈寔。下联典指北宋·陈无己。
天下太平无一事;
山中高卧有千年。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五代宋初道士陈抟华山庙联。
注述六家胸有甲;
立功万里胆包身。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前清举人韩国钧赠陈毅联。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陈元龙自题联。
亭台不落匡山后;
策杖曾经工部来。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唐代诗人陈子昂读书台联。上联典指李白,匡山在四川江油县西,李白曾在此读书。下联典指杜甫,“策杖”,即拄杖。“工部”,指唐代大诗人杜甫。
派衍侯卿似续远;
祖安磐石燕诒长。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平和县磐石乡陈氏宗祠联。
九重天上旌书贵;
千古人间义字香。
——唐僖宗·李儇赐江苏江州义门陈氏联
〖陈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振兴中华,苏城世泽;
源远流长,四勿家声。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陈氏宗祠新编“四勿堂”堂联。
高隐献诗,唐祖称善;
少年博学,张华惜才。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五代南唐诗人陈贶,居庐山近四十年,授官固辞。下联典出魏、晋间史学家陈寿。
义聚三千余人,世间第一;
居同五百多载,天下无双。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州义门陈氏宗祠联
宰揭仕深,祖泽培基数百载;
分蒲叶茂,孙支耀振万千秋。
陈氏家谱、郡望、堂号来源及使用 陈氏郡望
——佚名撰广东省普宁市南溪镇陈姓宗祠联
此支陈氏由明末清初在福建省蒲田县迁徙广东的陈氏分支。
卧元龙之楼,耿耿济时伟略;
读孔璋之檄,岩岩经国文章。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陈登。下联典指三国·陈琳。
尧咨母训子以仁,声随杖下;
安节妻分财不吝,时号堂前。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陈尧咨母。下联典指宋·陈堂前。
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颍川郡凤毛世胄;
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台北市全台陈氏宗祠联。
孝友景先贤,难弟难兄,恍见德星长聚;
祠堂临古渡,群昭群穆,共分明月无边。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陈氏宗祠联。
穆矣,于宗有光,祀事孔明,不如我同姓;
钦哉,成父之志,孝思惟则,□□□□□。
——清·陈荣昌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云南省石屏县郑营村(原名普胜村)陈氏宗祠联(1)。郑营村陈氏大家族的始祖陈斌是安微凤阳人,现存的陈氏宗祠建造于1925年。宗祠坐南朝北,通面阔23.8米,总进深52.1米,占地面积1240余平方米。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三开间,瓦顶,门框均用砖石拱卷。明间宽3.5米,次间宽2.9米,通高6米。匾联皆用青石阴刻镶嵌在砖壁上。明间门额上有石匾四块,长宽各0.8米,其上阴刻光绪壬辰进士,吉林、安徽巡抚,华宁人朱家宝书写的“陈姓宗祠”四字。匾下有郑营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黎元洪总统秘书陈鹤亭题书的对联。次间的匾联都是滇唐继撰书。匾长宽各0.6米,上刻“源远流长”四个楷书;对联是隶书。祠门背面明间额壁上有光绪癸未进士、著名书法家陈荣昌撰书“迪光贻令”楷书石匾。次间额壁上有赵港务题书的行书石匾“继志述事”。明间和次间的砖壁上各有陈荣昌撰书的这副对联。
坐丹山或松或柏,万叶千枝不外本根所出;
观剑水是泾是渭,上流下递总由原绪而分。
——佚名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樟湖坂(原名漳湖坂)陈氏宗祠联
阀阅焕牂牁,争夸妫水长流,弓冶箕裘绵百世;
祠堂邻宝秀,更喜瑞湖在望,波光山色满一门。
——清·陈鹤亭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云南省石屏县郑营村(原名普胜村)陈氏宗祠联(2)。从陈氏宗祠祠门沿中轴线而进,依次有石桥、中殿、正殿。中殿和正殿前各有一个院子,两侧均有对称式的偏殿楼阁。中殿前的那个石桥为单孔石拱桥,桥上有栏板望柱,望柱头为石雕十二生肖。中殿建在高0.75米的石台基上,四周有廊,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正殿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三开间、二进间。由于正殿上下有两层楼,又建造在高1.2米的石台基上,更有两座高1.95米的石狮柱础抬高,因而更加显得高大雄伟、庄严肃穆。规模如此宏大的陈氏宗祠,是郑营人陈鹤亭先生集资建盖的。1993年,陈氏宗祠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数十世避乱侨居,凤粤发祥,羡者蕃,肯构肯堂,黎阁家声光自晋;
三百年创业重统,莺迁衍庆,喜此日,美轮美奂,棠江庙貌著维新。
——佚名撰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福安县甘棠堡陈氏宗祠联。

陈氏堂号

(一)堂号
颍川堂号有: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河南,德星,德聚,绳武,但以颍川为首。

(二)“德星堂“的来源
族谱记载一:德星堂、德聚堂 源自太丘长陈实子侄,同以孝贤闻名,当年访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岁星,岁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为堂号。
族谱记载二:东汉陈实太丘长,谥号“文范”为一代楷模,居住许昌(今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东汉桓帝御赐:“德星聚会”之美名,因此,“德星堂”、“德星第”,“颍川世系”成为实公家族专号。
族谱记载三:陈实字仲弓,是颍川郡许县人(今河南登封县),生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五年(公元一〇三年)。实幼年的时候因家境清贫,所受教育无多;但他的天资非常聪颖,自从做儿童的时候起,就在游戏中也已为一般小儿们诚心悦服而归向他。稍为长大后,在县吏处找差事做,后来擢升做都亭刺史的助手,却很有志好学,平时除办公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手不离卷,当时县令邓邵见到这情形很诧异,常常面试他的学识;更为惊奇,而大加赞赏,从此邓邵甚为器重,而想提拔他,设法培植他成大才,于是保荐他进入太学(官办的学府)里头读书。嗣后实的学问更加进步。他在太学里学业完成后,县令复召他回去做官,可是他竟以才学不够,而婉言谢绝,就隐居于阳城山(在登封东北),闭门读书,不愿出来。恰在那个时候,阳城地方有一个杀人犯在逃亡,同县人杨吏则疑心是陈实所为,便逮捕了他归案,经过拷打审判后,没有实在凭据,方才释放出来。第二年实公做了督邮职(为太守的佐吏,负责督察属下各县吏的得失),便密托许县令,用礼召那位杨吏到郡府款待他,远近听得这事的,都为钦服。他因为家贫,便再出来做郡西门的亭长,后来转做功曹的职位。当时中常侍(内宫大臣)侯览,托太守高伦任用一吏,高伦便吩咐署他做文书椽(文书署理职),实公知道那人是干不来事情的;于是他就怀藏了檄书请见,对高伦说:“这个人不宜任用他,但是侯常侍,却又不可违负他的,实请从外面署他,庶几不累着你的盛德。”高伦接受了实公的意见;但是乡里中的人们议论纷纷,都怪实公荐举人不当,可是实公却始终保持沉默。后来高伦被召做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行到轮氏县傅舍,那时高伦对众人说:“我从前替侯常侍用一个吏,陈君暗地拿了教令还来,另在外边置他的名字,后闻议论者都以此事件来厌恶他。这罪过实因故人,怕着强御而做的,陈君真可称为善事归君,过失归已的了。”此事实公却仍然自己认错,当时每人听到此事叹息不已。从此全国的人民都很佩服他的德行了。
  司空黄琼选他去治理繁剧地方的政事,又补任他为闻喜县长职。旬月以后,因丧事不仕。后来再迁官职,转受为太邱县长。在任期间,因他修德行,很清廉,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地方治安良好,邻县的人民多来归附他,实公常常教诲劝导,以各种譬喻和解说给他们听;发落他们各归本部主官,胥吏恐有争讼的事发生,告诉实君,要想禁止他。实公说:“争讼不过要想求其曲直,如果禁止了,理由怎的明白呢?不宜拘执呀!”司官听到这句话,叹息地说:“陈君所说如此,难道还会有怨恨他的人么?”也就究竟没有什么争讼的事。后来因相赋敛违法,他便解除了印绶去官,一时吏人们多追念着他。
  桓帝时(公元一五零年),宦官专权,密告李膺、陈实、范滂、杜密等人为朋党,那个时候,很多士大夫被捕入狱,禁锢或被杀死者达二百余人。或者有逃遁不获者,皆悬金购缉,因此,余下的人多都逃避;求免其祸,实公却然依旧在家,无意逃避;且对众犬说:“我不入狱,众无所持”,就请官府拘囚了他。次年,尚书霍谞,校尉窦武等呈表请于桓帝,始准赦归田,惟禁锢终身,永不许出来做官,而诸党人的名字尤刻书于王府。到了灵帝初年(公元一七二年)大将军窦武想请实公出来做属吏。是时窦将军属下中常侍张让权势强大,当让的父亲逝世时,归葬到颍川郡地方,那个时候,大至一郡之长,都来吊丧;可是在颍川的一般名士,除了实公一人赴致祭外,却没有一个赴吊,此事给张让感觉很以为羞耻的事。
  后一班宦官,如曹植等人,又纵使灵帝,复下令大捕党人,连大将军窦武,大臣陈蕃、李膺等百余人都被陷害了;然实公幸得全赦。此事一般人说诛党人时,实公能得宽宥,实得张让感念他为让父吊丧事。不久黄巾贼起,京都震动,灵帝马上召群臣集议,幸帝听从皇甫蒿,吕强二臣之谏,便敕令解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
  实公获赦之后,隐居乡间,平心处事,静默潜修,郡中有争讼的事件,往往来求他判辨是非,公总是替其排解,辨别曲直,退去的人,没有一个怨言者;甚且叹息的说:“宁为刑罚加着,不可给陈君说句不是的。”当那个时期,农收荒歉,人民很是俭啬,某夜有一贼进他家里去,躲在屋梁上,实公私下见了,他则起来亲自拂拭,召唤了家里孙子们齐集堂上,于是实公正色地训诫他们说:“做人不可不自己勉励,不善的人,未必生成就是恶的,习惯了,就好像天性一样,所以变成这般下流,像梁上君子,就是这样哩!”那贼听到这些话,大吃一惊,急自跳下地来,低头认罪,实公慢慢地譬喻给他说:“看你的状貌,并不像恶人,应该有深刻判定自己,回到那善的道路上去;或者许是贫困而造成的吧!”于是命了孙子把两匹绢布送给他去。嗣后,在一县里,再没有盗贼之徒。
  太尉杨赐,司徒陈耽等,每拜公卿,群僚们都来道贺,赐等常对众人叹说:“陈实还没有登这大位,而我们实惭愧在他之先。”自党锢解禁后,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等,要想特别推荐他,常遣派使者敦请实公出来担任要职,拟不照常规序次的位置给他,可是他推辞谢来使说:“实久绝人事,饰巾侍终而已!”
  当时三公每次集议,有所补缺,多提荐于实;但他始终不愿再登仕途,只是闭着门搁起了车子,隐居游息家园,不管闲事,以终晚年。时孙子们常常争论其父之优劣,咨之祖父,实对众孙说:“元方难兄,季方难弟。”实君尝携子孙聚会,训勉孝和,朝廷史宫屡仰天象,见德星奎聚,因公家积德应天,后来“德星堂”成为陈族宗表。

(三) “德星堂“是建宗祠的专用堂号

1、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岭南行军总管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兵入闽,始居兴化仙游县枫亭陈庐园八年,后屯兵云霄、漳浦,是最早入仙始祖。陈政十一世孙陈洪进(九一四——九八五)于后唐间迁回仙游枫亭秀峰开基,建德星堂,为侯揽(五侯)之始祖。
2、陈政十一世孙唐闽清源郡王、东海南康郡王陈洪进迁回仙游枫亭开基,为侯揽世系之始祖,建[德星堂],其后子孙分布在仙游、泉州、漳州及广东一带开基。
3、陈氏普宁安仁乡肇基祖寿翁公,名观,出生于龙溪都岐石乡,梅峰公之孙,是僧复公笫三子,迁居普宁安仁乡,是安仁乡陈氏肇基祖,公生于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卒于明宣德二年丁未(公元1427年),享寿五十八岁,卒葬于溪南乡之晋山,省其形曰;金龟朝北斗,分金坐丁向癸,妣浦东吴氏,卒葬潮阳大石亭,因征地不明迁于何处。妣官溪田氏,卒葬东山乡南庵龟地,生二子,长南溪、次春叟。公在安仁乡建有陈氏祖祠,另裔孙建有延寿庵,二子后裔侨迁居泰国众多,在泰国成立寿翁理事会,建陈氏宗祠,堂号德星堂。
4、 奎府聚五星,地符人瑞
     漳州开二阁,名冠皇唐
  台北市陈氏大宗祠(德星堂)楹联之一。其祠在宁夏路,为全台湾陈氏宗祠。上联的“奎府”指奎宿,天上二十八宿之一,“聚五星”指五星联珠,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一方天空,这种自然现象非常罕见,所以古人以为是祥瑞之征兆。下联说唐代光州人陈元光,字廷炬,唐仪凤年间(676-679),以鹰扬将军随父亲陈政戌守福建,陈政死后,陈元光代为将领,统帅三军,上表唐廷,在闽之泉州、漳州开创疆土,后世称其为“开漳圣王”。
5、“××堂”为陈族宗表

6、家居不宜挂堂号。有人在自家香火堂上挂“德星堂”号,显然是不正确的。堂号是宗族专用的,是宗族活动的公共场地才能使用的,个它的威力,人家庭使用是承受不起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8340.html

更多阅读

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区别和使用 集线器 交换机 路由器

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区别和使用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询问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是什么,功能如何,有何区别,笔者就这些问题简单的做些解答。首先说HUB,也就是集线器。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而交

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目标、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

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目标、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新课程的一个全新领域,其重要性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在第一、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进入第三学段,又当如何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本文围绕语

北京地铁线路图、线路查询及导游指南 北京地铁线路图 最新

北京地铁线路图线路查询及导游指南北京地铁线路图、线路查询及导游指南(点此标题可进入原版)北京地铁线路图、线路查询及导游指南(点此标题可进入原版)北京地铁线路图、热门站点周边区域示意图,标注详细不迷路!各站沿途及周边景点全汇集,行

声明:《陈氏家谱、郡望、堂号来源及使用 陈氏郡望》为网友清酒烈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