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未名 清代王室对皇子的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一旦满6岁就必须进入上书房拜师学习。学习的艰苦一点儿也不亚于今天的学生。当时入值内廷的赵翼颇有感触地写下过一段纪实,以形容皇子们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他写道:余内值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更入,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则皇子已经进入书房,每日均有课程。未刻毕,则又有满洲师父教国书、国语及骑射等事,薄暮始休。从早晨天不亮到夜幕降临,皇子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不下十几小时。 嘉庆皇帝像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能够充任皇子老师的也不是一般人。那时皇子们的老师既是当朝官宦中知识最渊博的人,同时也是备受皇帝赏识的人。例如:鄂尔泰、张廷玉、朱轼、福敏、徐元梦等等。大学士朱圭也是其中的一位。朱圭字石君,“8岁即操觚为文,文体倔聱苍古”。19岁便登进士,从政约50余年。很得乾隆帝赏识,他曾称赞“朱圭不惟文好品亦端方”。难怪选中朱圭为皇十五子颙琰的老师。 嘉庆帝“6龄即入上书房从师受业,陶冶性情,涵儒德义,日亲宿儒,可勤力学”,他先后得到过多位老师授业。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夏天,朱圭开始教授颙琰,老师不但教授了颙琰文化知识也教会他如何修身养性,师生之间感情笃深,当朱圭第一次离开颙琰时,师生赠言互勉,情真意切,依依不舍。 那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各省举行乡试,届时朝廷都要派监督赴各省,朱圭奉命提督福建学政,虽为临差属暂别,但这是朱圭出任颙琰的老师后第一次离开,二人真可谓依依不舍。临行前老师赠学生五箴: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至诚。同时颙琰也不忘赠诗一首送恩师。诗中道:“……玉尺抡英奇,寰采辉南丰。硕儒振士风,学艺焙醇厚。行旌饬河染,驰赴琨瑶阜。三在坐春风,半岁别云久。心怀去路遥,目极天涯有。 燕落远浦沙,风送长亭柳 …… 送君歌骊驹,离情倩谁剖。”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次年,朱珪再度奉命赴福建正式出任学政,由于这次不是临时的差事,嘉庆的离情别绪就更显得深厚与强烈了。老师赴任前夕,嘉庆竟洋洋洒洒地撰成长律六章送别老师,其中有:“欲去难留可若何,片言相赠耐吟哦”的诗句。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既是乾隆八旬大寿,又是朱珪老师花甲之年,嘉庆竟不顾避讳,情不自禁地在贺诗中把父皇和老师联在一起。诗曰:“圣主八 旬岁,鸿儒花甲年。三天德夙著,五福寿为先。律转德浃辰,辛占二百前。……吏铨资重任,台鼎待名贤。文笔超韩柳,诗才贯道禅。早锤爪瓞盛,不使葛藤牵。设醴诚难罄,尊师敬独尊。期颐长颂祷,如阜更如川。”如果说,“文笔超韩柳”之句有点儿过誉,那么“尊师敬独尊”则反映了嘉庆敬师的真实感情。 |
事情发生在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寒风凛冽,嘉庆在乾清门召对臣工,召对结束后,按惯例嘉庆先还宫,然后大臣们再往外退,此时内阁大学士朱珪迈开早已僵硬的双腿蹒跚地往外走,好不容易走到乾清门西侧的月华门时,神情恍惚几乎晕倒,他的异常表现被御前大臣丹巴多尔济发现,他马上唤来南书房的太监照顾朱珪退朝,两名太监情急之下搬来一个凳子将朱珪抬了出去。这一幕被一名领侍卫内大臣看到了,以“有违体制”为由,将丹巴多尔济和朱珪告到了嘉庆那里,并上呈奏折要“请旨惩办”二人。
紫禁城里除皇帝及家人可以在内廷乘坐轿子,除此之外,未经特许任何人都没有此特权,虽然当时只是用凳子将年老体弱的朱珪抬出内廷,可在规制严谨的紫禁城里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嘉庆降旨:“丹巴多尔济著交部议严加议处,朱珪著交部议处,兵部于三十日具奏,不准迟逾。”
三天后,吏部和兵部上了一道议处二人的折子,嘉庆览后发出谕旨:丹巴多尔济素好多言,因见朱珪于召对之后行至月华门步履蹇滞,令太监等设法抬出,伊即趋侍引见。而太监等无知,即取用木凳令其乘坐,此在丹巴多尔济亦不过随口指使,殊不思朱珪近日力疾趋直,难于步履,举朝皆知……何妨不稍令停歇……乃率意令由大内抬出,实属有违体制。念其平日当差尚为勤勉,量加宽宥……令巴多尔济其在御前侍卫上行走,仍带革职留任,八年无过方准开复。朱珪年近八旬,筋力渐觉衰颓……著加恩革职留任,给假两月家居颐养。俟明岁仲春后,气候融合再行进内供职,以示优眷耆臣屈加体恤之意。
嘉庆在谕旨中提出几点,首先,他认为在寒冬腊月里朱珪能抱病上朝已属不易,且其身体不好“举朝皆知”。其次,朱珪当时已神情恍惚了,怎样被抬出显然不清楚,言外之意责任不在朱珪本人。另外,是太监用木凳抬出朱珪,所以说是太监违制,而非朱珪违制。就这样朱珪老师没有因“大昧体制”遭重罚。
五天后,朱珪在其寓所内病逝。噩耗传来嘉庆“深为悼惜”。想想几天前老师还在乾清门参与商讨国事呢,几天后二人就两个世界了,嘉庆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朱珪是朝廷重臣又曾经是自己最敬佩的老师,老师在上书房时为自己“讲贯诗文,深得其益”,往事在脑海里闪现,他决定第二天“亲临赐奠”并谕内库拨银1500两办理丧事。当日嘉庆还发出一道上谕,将朱珪的人品及为官等赞扬一番。他说:“大学士朱珪持躬正直,砥节清廉,经术淹通,器宇醇厚……服官50余年,依照寒素,家庭惇睦动循矩法,洵不愧为端人正士,倚畀方殷。本年入秋以来,因患病稍久气体就衰,朕优加眷念赐杖舆……叠遣御医珍视,冀得就痊,正拟日内亲往视疾,兹遂闻溘逝,深为悼惜……著派庆亲王永璘带领侍卫10员前往祭奠。著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赏给内库银2500两办理丧事。”
朱珪逝去三个月后,嘉庆谒西陵,途中得知距跸路数里外便是老师的墓地,他不觉“瞻眺松阡,中心怆恻”,随即派侍郎英和“前往赐奠,以达朕怀”。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朱珪入直上书房到逝去的30多年时间里,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几天前有人上告朱珪,但终被嘉庆巧妙解决,可以说此番情谊在清代的“帝”与“师”中也是不多见的。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附录:嘉庆帝的5位老师简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