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北京铁二中二 北京市铁二中

我在北京铁二中任教四年

北京铁二中创建于1955年,当时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人民铁路事业飞速发展,职工队伍不断扩大。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满足铁路职工子弟入学的要求,北京铁路局委任魏莲一为校长,筹建北京铁二中。当年九月正式开学,共招收来自本市城区、长辛店、南口以及北京铁路分局所属铁路沿线的铁路职工子弟9个初一班,北京铁一中又拨给初二、初三共五个班,组成了500多名学生的初中校。当时校舍尚未建成,这些班分散在铁七小(初一年级一、二、三班)、铁二小(四、五、六、七、八、九班)和铁一中(初二、初三年级)上课。当时条件很差,住校生就住在教室的大通铺上,晚自习学生就坐在马扎上伏在床铺上写作业。因铁二小没有操场,体育老师只能带学生在城墙根上课。没有任何教学仪器,只能向兄弟学校借用。教学点分散,管理十分困难。

1956年2月迁入新校舍(现铁二中毕业年级部,原铁三中校舍),三个年级团聚一起,胜利大会师。当时这里是三里河铁路东侧,条件很差,杂草丛生,瓦砾遍地。经过一年的建校劳动,校容校貌有了很大改观,初步具备了办学条件,同时培养了学生勤劳朴素、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1956年9月招收高中两个班,铁二中开始由初中校向完全中学过渡。与此同时,学校领导开始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魏校长亲自带队,拜访市内名师,向兄弟学校学习,组织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鼓励教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号召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给各科教师布置假期作业。例如给语文组当时布置的作业是,先读我国四大名著,再读几部外国文学名著和数篇古文。魏校长还千方百计在市内和市外寻求骨干教师,调入一大批大学本科毕业生,对他们进行敬业爱生、严谨规范、团结和谐的师德师风教育,良好教风逐步形成。1959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先进集体,魏莲一、李德生、金继南、孙静等四位老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北京市号召的文教群英会。

1957年赵世绵同志调入铁二中任第一任专职党支部书记,增加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狠抓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铁二中的学生除在校内参加建校劳动(办钳工车间,印刷厂)培养劳动观点外,每年都组织学生到农村支农,到工厂学工,到铁路沿线参加铁路建设。他们先后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奠基工程劳动、绿化香山植树劳动、修建十三陵水库劳动、建设铁路丰西驼峰调车场的劳动,勤劳朴素的学风逐步形成。当时的领导很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经常组织他们学马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各班团支部、班委会起了很好的作用,他们组织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刻苦学习蔚然成风,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59年第一届高中生毕业,40名毕业生参加高考,39名被录取,1名因所谓的出身不好未被录取,升学率为西城区第二、北京市第九名。同年被评为西城区先进单位。1960年第二届两个毕业班参加高考,升学率为100%,同年又被北京市评为文教系统先进单位,并授予红旗一面。

1962年程汉杰、陈淑英、庄维让、叶为锐、甘成发等一批大学本科毕业生来到学校任教,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1964年9月全校师生迁入现校址,西城区月坛西街5号,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青年教师茁壮成长。门类齐全,业务精湛,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骨干教师群体已经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真可谓人才济济,兴旺发达,发展到建校以来的鼎盛时期。

北京铁二中学校本部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图书馆楼、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学生大食堂、综合楼各一栋,总建筑面积31860平方米。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铁路二中就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斯诺克台球练习室,这在北京市学校校园是不多见的,这里经常举行高水平的斯诺克台球比赛,投资资助单位是铁道部总工会。1990年,年仅16岁的北京铁路二中学生苏静(女),在成人斯诺克台球全国锦标赛中竟然闯入了前六名,笔者时任她高中阶段班主任。

1992年在笔者搬离铁二中的时候,东门只是一个铁栅栏门,南北二侧都是平房,是铁二中的校办工厂。操场南面有一大铁门,正对着月坛南街,平时不开启。西门才是铁二中的正门,门内南边是校医室、教导室、校团委和体育器械库房;门内北侧是传达室、浴室、锅炉房和学生食堂。学生食堂的北面是铁二中的北墙,北墙建有十间库房,笔者曾在东头二间房住过三年多难忘的时光。

1988年年底,来自山西省原平铁路职工子弟中学的樊立人、孙祥驹与我三名高中教师,拿着北京市人事局的工作调令到北京铁路局人事科报道,按原先安排,我们三人被安排到西城区三里河东路北京铁路三中当高中教师。

北京局人事科科长却以铁三中超编为由,让我们到铁四中初中校当老师。当时的铁四中在现在南四环路丰台火车站旁,那时还属于郊区,交通十分不方便。我们三人拒绝去,人事科让我们在三天内联系好落实单位,离开铁路系统也可以。

于是,山西师范大学毕业的孙祥驹到离家较近的朝阳区成人教育学校任教,樊立人因为只有北京二十五中学老高三的毕业文凭,最后只好屈居到北京铁三小当了小学老师。我凭借在山西获得的二张大学毕业证书在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铁路二中当了一名高中英语教师。

说起我能到北京铁路二中工作4年,这要非常感谢原北京铁路二中校长刘崇俊先生。

原来我是不想到铁路二中去的,知道它是西城区一所重点中学,而我却是来自教育落后偏远山区的一所普通中学,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被北京铁三中拒绝接收后,我马上联系有亲戚当领导的北京市供销学校,在西红门,这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不用坐班,很快就得到校长同意。当我把这个消息电话告知退休后在海口市搞建筑的父亲时,他说最好别离开铁路,铁路是铁饭碗。

第二天星期五的下午,我硬着头皮走进了北京铁二中的校门。在教务室说明了我的情况,吴主任很热情地接待了我,说明天上午8点你再来,试讲一节高二英语课。

星期六上午我如约在高中二年级3班讲课,我没带课本,临时拿学生课本用。那天讲的是高二一篇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这篇课文我非常熟悉,已经讲过十几遍了。虽然我事先没做任何准备,但在课堂上我基本没翻书,全凭记忆讲起课来。

当时听我讲课有三人,教导室吴主任,高二年级组组长陈淑英,还有铁二中校长刘崇俊。课讲到半截,刘崇俊校长站起身离开教室。后来我得知,刘校长返回校长室给北京铁路局人事科长打电话说,这个人我们要了。

讲完课后,教导室吴主任马上通知我,先不忙办手续,你下周一上午就正式到铁二中上班吧,带高中二年级3班和4班的英语课。原来这二个班的英语课教师突然生病住院了,铁二中教导室正“抓瞎”呢。我赶上了一个好“机会”,就这样我迈进了北京铁路二中的校门。

下图是我曾经熟悉的教室,不过当时没有空调和投影仪,课桌、课椅、蓝色窗帘还是当年的。

第二年我带的高三二个班英语高考成绩名列西城区第一,一下子在西城区“出了名”。刘崇俊校长打破高中教师必须从高一班级连带三年的惯例,第二年让我直接接手高三二个班。

在三里河附近高考落榜生的要求下,第二年,北京铁二中首次开了二个高考复读班,其它课程教师都是来自四中、八中和实验中学老教师,唯有英语课由我担任。我是拿着铁二中教师的工资,住在铁二中院内,每天还有复读班额外的代课费,真把我美坏了(后来我得知,也把周边同事们的鼻子气歪了)。

说起我能住进北京铁路二中校园内,要感谢北京铁路二中特级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陈淑英老师,当时她是我们高三年级组的组长。

春节前夕,陈淑英老师突然到我父母家看望。当时我家住待拆迁区,北房二间却有户口6户14人,实际住户是我父母二人和我妹妹妹夫一家三人。我一家三口调回北京后,我爱人住娘家的小厨房,我带女儿睡我们家的沙发,那是我1972年打的三人长沙发,晚上翻过来就是“双人床”。

陈淑英回来后马上把我住房“窘迫”情况汇报给刘崇俊校长。听说陈淑英对校长说,“你这么重用小陈,得考虑解决他的住房困难。”

就这样,刘崇俊校长马上派人把学生食堂北面二间平房库房腾了出来,我一家三口就成为唯一住在北京铁路二中院内的一户教师。

说起我四年后离开北京铁路二中,那还要感谢刘崇俊校长。

1992年10月北京市组织联合招商团赴港招商房地产项目,团长是张百发副市长。因为我连夜把北京市宣武区城市建设开发公司的招商资料翻译成英文,救了公司的“急”。从香港招商归来后,该公司就用一套二居室让我“跳槽”到他们公司对外经营部当部长,因为我懂英语。这是一家国营公司,这么优惠的条件,我哪能拒绝。

我把“请调报告”送到刘崇俊校长的手中。他说,现在办起来很困难,北京铁路局刚刚下了文件,30岁至45岁的中级职称干部一律不许调出北京铁路局,你正好赶上。不过,善良和蔼的刘崇俊校长说,“我们试着报上去,如果路局人事科不批,我们也没办法。”

我等了一个月始终不见动静,那边宣武开发公司一个劲地催我办手续。正好,路局人事科科长的儿子是我那个班的,晚上我闯进他家“家访”。后来人事科科长跟我说,铁二中根本没向路局报你要工作调走的材料。

怎么办?再等,黄瓜菜都凉了。在宣武开发公司帮助下,我乘飞机飞往广西北海市,在那里组建宣武开发公司的一家中美合资房地产开发公司,我没办工作手续,就走马上任了。

我在北海市一呆就是二个星期,这下子北京铁二中“着了急”,二个高三班英语课没人带了。陈淑英问我爱人我上哪去了?我爱人说,“我正要找您们要人呢,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啦。”

回京后,我直接找刘崇俊校长。我说,“刘校长,您对我这么好,我不是不给您面子。我很热爱教师行业,都干了20年了,光高三毕业班就连续带了13届。假如我能有一套二居室,我向您保证,一辈子不再提调走的事儿。”

刘崇俊校长看我“铁了心”,无奈地说,“我来给你办吧。”据说,刘校长直接给北京铁路局局长谢高潮(刘校长的学生)打电话。就这样,我调离了北京铁二中。

刘崇俊校长非常同情我们这些插队的老三届,与我同年调到铁二中的原山西插队的老高三学生老朱后来当了铁二中副校长,老王当了教导室主任。

下图是现在北京铁二中荣誉室内历任学校领导的照片。下排左二是我最尊敬的刘崇俊校长,左一是丁乙书记,左三是后调来的书记。左四是继任史昌德校长,当年与我同在高三教研组,他是政治课教师。后三位均是2004年铁二中划归地方后来自西城区的校领导。


我与北京铁二中(二) 北京市铁二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7651.html

更多阅读

罗立为:我与焦国标的交往……

【罗立为:我与@焦国标的交往……】2014.8.14.与焦国标在北京延庆“四季花海”……(于浩宸摄)那年中秋时分,我到木樨地寓所拜会@康国雄老先生。康老迎门,济济一堂精英,我座位正对着的红夹克先生,康老介绍:“这是焦国标……”分手时

转载 《我与地坛》全文,史铁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原文

高中一年级第一次读到《我与地坛》那时候才真正感觉自己是以一个“人”的状态存在!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灵魂!自此读了史铁生的大多数文章。来北京第一个“景点”即是地坛,我想看看在史铁生笔下出现无数次的园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陈海鹰:我与《黑海潮》

纪念品介绍:牛田洋——历史的丰碑(DVD)两位广西同乡大学生当年在劳动锻炼之余写的词陈海鹰:我与《黑海潮》七二八反思 2009-07-10 23:53 阅读25评论2字号: 大大 中中 小〖按〗 30年前一篇有关牛田洋七·二八台风的文学作品轰动了潮汕乃至

我与葛家澍老师 会计理论 葛家澍 pdf

我的大学校园生活(7)我与葛家澍老师1973年2月底,学校组织了六位老师(我是其中之一)赴上海进行教改调查,我们到了复旦大学(当时上海财院并入该校)、财政局、江湾机械厂、吴淞化肥厂、上海衬衣二厂、上海三药厂,还有手工业管理局和上海手工业

声明:《我与北京铁二中二 北京市铁二中》为网友钻戒有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