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书中,我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缄默性知识以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从历史上看,尽管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了在“书本知识”或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但是,在20世纪中叶之前的人类认识论史上,人们并未就这种知识做出严格的逻辑分析,甚至未能将这种知识接纳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1958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 Polanyi, 1891—1976)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并在其后来的一系列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这种知识的逻辑性质,特别是深刻地论述了缄默知识对于科学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价值,于20世纪70年代后引起了英语国家各种管理人员以及一些心理学家、 社会学家的积极关注。
什么是缄默知识?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这张脸,但是通常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又例如,我们可以认出任何一张脸上的表情,但是我们一般情况下也说不出我们究竟是根据什么符号来认识的。如果非说不可的话,那也是含糊其词。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这种“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就是在人们一直以为是非常理性化的科学研究中也存在这种知识。波兰尼指出,在科学活动中,科学家们总是要使用许多的概念,总是要做出许多的预设,甚至要在科学活动中怀着某种信念。没有这些概念、预设或信念,科学活动根本就不能进行。但是,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对于这些东西往往也并没有非常清晰的了解,而且,当他们试图系统陈述它们的时候,它们又是显得那样地模糊不清。波兰尼由此提出他最著 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波兰尼非常详细地分析了这两种知识之间的差别,特别是详细地分析了不为人们所熟悉的缄默知识在比较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他指出,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有下列特征:第一,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波兰尼甚至还认为,缄默知识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知识类型,是我们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第二,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众所周知,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正规的形式,如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进行传递,能够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具有一种“公共性”。但是,由于缄默知识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表达的知识,因此自然不能在社会中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缺乏显性知识的公共性特征。第三,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波兰尼认为,显性知识是人们通过明确的“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也能够通过理性过程而加以反思和批判;而缄默知识则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的,因此不能够通过理性过程加以批判和反思。
在波兰尼之后,人们又对缄默知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一方面充分证明了缄默知识的大量存在及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波兰尼的有关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第一,从性质上而言,缄默知识不仅具有上述波兰尼所说的“非逻辑性”、“非公共性”、“非批判性”等特征,而且还具有非常“情景性”、“文化性”和“层次性”等特征。所谓缄默知识的“情景性”是指,缄默知识的获得总是与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是对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因此,缄默知识作用的发挥也是与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再现”或“类比”分不开的。所谓缄默知识的“文化性”是指缄默知识比显性知识具有更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享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或者说,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不同的缄默知识“体系”,既包括了缄默的自然知识体系,也包括了缄默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建立在一些显性的社会规则基础上,而且也建立在一些由社会文化传统所赋予的缄默的社会规则基础上。
波兰尼认为,正是由于缄默知识的上述特征,它经常不为人们所注意。但是,这并非说明缄默知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微不足道。相反,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它们事实上支配着整个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获得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
后来斯腾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和向导的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与之不一致或相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为了使缄默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研究者们一致主张有必要使缄默知识“显性化”。这样一来,如果缄默知识与认识或实践的目的一致,那么就可以得到利用和保存;如果它与认识或实践的目的不一致,那么也可以得到限制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