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第一人--宋文明 宋文明

自古英雄出少年。2006年12月6日,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的节目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宋文明这个名不见经传——安徽新长江集团营销公司总经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毕业生,从安徽赛区走出以后,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了“赢在中国”的总冠军。其儒雅风度折服了包括柳传志、张瑞敏等在内的顶级企业家们,他和他的同伴也因此拿到了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

柳传志在讲到比赛最后关头为什么选宋文明时,不无感慨地说:“什么地方使我特别偏爱宋文明呢?实际上,我和各位谈的不大一样。就是在刚才挑战的那个片子里面。那个片子有一段故事没有演完,是什么故事呢?就是任春雷当时跟宋文明不怎么合作,自个儿走了,后来要求宋文明跟他再谈谈,这时候两个人的气氛是相当尴尬的,而那时候宋文明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案。但是,到了那儿一看任春雷的方案立刻说好,我就用你这个方案,表现一点都没有犹豫。我觉得两个人的肚量真的不错。因为两个人本来是有一些尴尬的,而且你说谁的方案好还是不好,实际上是个软性指标,你可以硬咬着牙说你的方案好,但是他没有,立刻用任春雷的。还有一个刚才问的问题里面,你拿了20%以后,你们回去有股份吗?他说股份是3个人分的,我非常地欣赏。宋文明做的事是非常有把握的。我下边是有投资公司的,在模拟投资的时候,我在想真的会选谁,后来想就投宋文明,大概就这个道理。”

从“赢在中国”的第一天起。宋文明就面临着一个沉重的选择:是拿着丰厚的薪酬,继续做公司的高管,还是从零开始,进行自己创业?因为“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使他理智地选择了后者。

1999年之前,他还认为“创业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在1999年之后,当他参加了收购一家国有上市公司时,看到一些老职工艰难的生活状况以后,这使他突然地感觉和认识到,创业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他说:“我觉得创业一直在路上,如果发现了一个好机会,可以帮助身边的人,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创业。”

在他意识到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以后,他在帮助家乡青年就业的同时,还经常接到外地企业招工的求助。而他在中欧学习时,他发现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两家是专门从事“以劳务派遣方式成功嫁接企业和员工的联系的”。经过深度考察和研究后,他感到在中国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在“赢在中国”的比赛中,他正式向公众推介了这一“普工培训”项目,即将农村一些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经过培训,输送到江浙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去就业,以改变农民工的命运。他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不够发达。正是这种市场的细分、市场的阶段性需求以及一些地区性差异等,才给我们带来创业的机会。现在,宋文明正在做的是“技能培训”,目前锁定的客户是电机类的,重点是为苏州工业园、无锡新区和上海的松江公园,培训的目标是为他们提供一些层次高一点的技工。人员从安徽招,以劳务派遣方式为“长三角地区的劳务服务”。

赢在中国第一人--宋文明 宋文明

现在,宋文明创业的突破点有两个:一个是按照中国的法律,比如我国的劳动法的基础是建立在双方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之上。双方有这个需求,但不一定让他第三方去做。所以这就需要宋文明内强素质,要让对方认可他的培训团队和管理能力;第二个就是他千头万绪地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因为越低端的人组织性越差,如何管理好他们,也是宋文明面临的巨大挑战。另外,像异地之间的这种劳动关系和保险,怎么去做,由于现在的地区分隔如何解决,也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事情。但一旦这个链条打开了,宋文明对社会的贡 献是巨大的。现在的宋文明踌躇满志。他说:“这个项目还需要继续努力,今后不论怎样,我也要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摘自《企业家创新的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643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赢在中国》窦大海:学校餐厅项目

原文地址:《赢在中国》窦大海:学校餐厅项目作者:曹峰光30号选手:窦大海  评委:马云、熊晓鸽、史玉柱  [选手项目介绍]  窦大海:简单向评委老师介绍一下项目。今天我带来的项目是提供学校餐饮服务,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项目主要基于这

赢在中国第三季 36进12第六场 赢在中国第一季

2月19日,《赢在中国》将迎来新年长假后的第一场比赛——《36进12第六场》。四位参赛选手为广东选手余维江、美容校长杨俊平、军人企业家黄艳泽、海归赵佳彬。熊晓鸽、史玉柱、俞敏洪为本赛段评委。来自内蒙,致力于美容教育的杨俊平、

声明:《赢在中国第一人--宋文明 宋文明》为网友風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