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与季布 杀季布赏丁公

丁公与季布

丁公与季布都是楚汉之争时期项羽手下的大将,都曾奉命追杀刘邦。季布虽然没有直接追杀到刘邦,但逼得刘邦多次走投无路,但丁公确实曾经追赶上刘邦,在可能下手的情况下主动放了刘邦一条生路。在刘邦取得胜利后,两人作为刘邦的仇人和恩人结局却很有意思。季布最初受到刘邦追杀,后经高人劝说,刘邦反而赦免季布并受官为郎中。丁公作为恩人主动找到刘邦请赏,刘邦却把丁公拉到军营中示众并说:“丁公身为项王的臣子却不忠诚履职,致使项王失掉天下!”随后把丁公杀了以告诫后世臣子不要效法丁公。

对于如此典型的管理学案例,我们可能都会把此现象联想为“屁股指挥脑袋”。即由于刘邦在两个阶段中,其屁股坐的位子不同,因为如果以实力而论,楚汉战争时期的刘邦实际是排名第二,项羽第一,刘邦在称帝时才能算作真正的一把手,所以对丁公与季布处理也不同。但“屁股指挥脑袋”的管理现象反映的是利益格局决定思维方法,可如果继续按照利益格局的思路分析,我们发现刘邦是在冒险,因为当时天下初定,群王还是处于半割据状态,刘邦的帝位并不牢固,所以随时还可能再发生战争,刘邦因此难免还会再被追杀。而你今天奖励了追杀你的人,斩了相救之人,明天如果再出现被追杀的场景,结局会如何呢?所以刘邦在丁公和季布事件表现出的手法恰恰不是“屁股指挥脑袋”的思路,而刘邦正是恰恰跳出了个人利益的格局,至个人安全于 不顾,而把王朝千年基业放在首位。刘邦如果只沉浸于个人安全的小格局,丁公肯定被表彰,季布只能被追杀,那汉王朝肯定不会长久。而刘邦正是跳出了“屁股指挥脑袋”的管理小格局,站在的千秋万代的角度才有了西汉、东汉几百年的基业。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屁股指挥脑袋”并非管理中的必然现象,相反是一种领导者小格局造成的管理通病。

在警言警,我们总听说:有人把公安工作当成一种职业来做;有人把公安工作当成一种事业来做。言外之意当事业的警察比当职业的肯定要好,但我们没人问到底事业与职业有什么不同?可能我们隐约觉得事业心会使人上进,态度认真,任劳任怨等等;而职业心只能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有些道理,但事业心与职业心的真正核心区别还是个人格局大小,即我们把公安工作放在多少年的角度来看。公安工作如何千秋万代我们不敢说,但只要以三五十年为基础,即可发现事业与职业的极大区别。

对此,我们以如实立案为例,当不如实立案蔚然成风时,实际上警队上下都是职业心的小格局在作祟。诚然,即使是职业心也不能作假,但实际上当每一级警察都把公安工作作为一个普通职业时,一定患得患失,而且把个人前途发展置于公安事业发展之前,于是从众性的作假报假也似乎必然。如果,我们每一个警察,或是警察中的大部分人都以公安工作未来三五十年的发展为基础,自然发现不如实立案的危害。立案造假的主要原因是个别领导认为刑事发案仅仅反应出社会治安状况,(发案少当然标志治安好。)但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如实立案实际也是侦查破案的宝贵矿藏。每一宗刑事立案都反应着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行动轨迹、行为特征、甚至心理特征,这都为打击犯罪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而且刑事案件还反映这区域防范的漏洞,直接影响着人力、物力、财力等防范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如实立案有百利而无一害。唯一的问题是各级领导可能要面对一些高层的压力,以及周边地区不如实立案带来的所谓比较差异。深圳市局的领导班子也正是本着对公安工作长久发展的事业心,直面各种压力,跳出来个人利益的小格局,坚持以如实立案为的工作主线。三年下来,刑事案件发案数虽然节节攀升,但却为刑事打击积累了坚实的数据,一方面可以以此类数据为资源开展串并案,挖掘团伙;另一方面也尽可能避免犯罪嫌疑人交代案件后,找不到立案,无法对其绳之于法的尴尬局面。

当我们自诩以事业心来从事公安工作时,应意识到事业心绝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具体工作中认真细致那么简单,而是如何跳出“屁股指挥脑袋”的小格局,如何站在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如何本着以个人利益后置于公安事业的原则执法、做事。

丁公与季布 杀季布赏丁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5943.html

更多阅读

青年布与牛仔布的区别 帆布和牛仔布的区别

青年布,以往常常会有人误看成是牛仔布,这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布料。??我们就针对这两个布料的区别来个清晰的了解,青年布是平纹织物,是由棉、丝制造的布料,通常是以彩色的经纱或纬纱,我们熟悉的牛仔蓝色用的比较多,这正是比较混淆的地方

老 大 的 悲 剧——从张飞劝酒与吕布禁酒说开来 吕布怕张飞

老 大 的 悲 剧——从张飞劝酒与吕布禁酒说开来话说这一日,刘备受曹操矫诏,与关羽一同去讨伐袁术,把徐州托付给了张飞。临行之时,刘备千叮咛万嘱咐,尽管留下陈登辅佐,但依旧放心不下。刘备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张飞的毛病是明摆着的:一是酒后刚

季羡林之谜 张岱年与季羡林

上传:慧沁 | 下载全本 |季羡林之谜 (分节阅读)作者:蔡德贵 大小:135K 类型:文学 时间:2009/11/20 12:00:39破解大师人生谜团:季羡林之谜 作者:蔡德贵

季羡林与季承 季承为什么与前妻离婚

季承:我和父亲季羡林的恩怨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虽已辞世,但生前身后的种种是是非非似乎因为当事人的远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下,大师之子季承终于无法再缄其口,历时年余而成《我和父亲季羡林》。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

声明:《丁公与季布 杀季布赏丁公》为网友男义气为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