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造船厂创建于1866年,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产物,也是中国最早的国防军事工业。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终于付诸实践,清政府仿效“西法”兴办洋务。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首创、沈葆桢接办的船政,成了近代中国最早的造船工业,并且设计的范围不局限在中国近代工业,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都十分深远,直至现代。
跨进这古老的厂房,就来到中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回眸历史,中国在马尾造船。
斑驳的墙体、挺立的铁柱,诉说了什么叫饱经沧桑~~~
马尾造船厂大门外
一进大门,迎面就是沈葆桢的雕像
具有法兰西风格的古老厂房,建于1867年,是制造船用轮机的车间。1871年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门口的两个石狮,是船政开办之初,用惠安的青石打造的。最初放在船政衙门口,被叫做船政石狮。
建于1867年,是制造船用轮机的车间。1871年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现在,厂房里的雕塑,就是向人们讲述当年来自上海、浙江、广东 、福建等地的第一代造船工人,在这里造出一艘又一艘新船~~~
造船工人
技术设计
轮机制造
厂房里的吊车
绘事院,铁艺楼梯面对那堵残破的墙
一个诚心为中国船政办事的法国友人,1866年协助左宗棠在马尾创办机器造船厂,逝世于任上。现在老厂房里展示的船政早期造船的照片都是他当年拍摄的,十分珍贵。
老照片:1872年下水的“扬武”号兵船。
老照片:木垛的船台上一艘木壳轮船处在船体肋骨制造阶段。据史料记载,造船用的曲木均
购自东南亚。
法式钟楼。 建于1926年,是船政局局长陈兆锵为号令军民作息而设。顶层四面各有直径一米
的机械钟,楼顶设风向仪和指向标。底层是总务处办公室。
这楼紧挨着钟楼,看着像当年的老建筑,可是我拍钟楼的时候怎么也躲不开这楼,而我看到的钟楼照片,旁边是没有这楼的。
据说这树是沈葆桢当年栽种的,我一直纳闷旁边的楼是怎么盖的。
一号船坞
在马路的立交桥上拍摄
船政博物馆,有实物,有模型,有照片,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
这是船政创办初期的车床,上世纪90年代在福建古田县私人作坊征集,当时车床正在使用。
船政创办新式学堂,培养造船工程技术人员,1876年,船政学生设计制造成功“艺新”号兵船,表明了中国人掌握了近代造船技术,被沈葆桢赞誉“实中华发创之始”。1877年,开工建造铁木结构轮船,十年后又建造成功中国第一艘钢制军舰。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现在,这些历史,就在厂区里,但是,据说马尾造船厂要搬走了,这里将要整个辟成旅游景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