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林编《水浒钩沉·典故篇》之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 丁永林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在《水浒全传》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在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鲁智深因醉闹五台山犯了众僧之怒,被智真长老安排去东京大相国寺讨个职事僧做,途中,在桃花村平息了小霸王周通欲娶刘太公女儿为妻事,又巧遇流落赤松林剪径的史进,二人联手除掉了霸占瓦罐寺行恶的丘小乙、崔道成并烧了瓦罐寺——
智深与史进看着,等了一回,四下火都着了。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
第二次在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武松在孟州服刑期间,路见不平,醉打了蒋门神,为施恩夺回快活林后,被张团练为替蒋门神报仇买嘱张都监设计陷害转配恩州,在途经飞云浦时教蒋门神使两个徒弟和防送公人联手要结果武松,被武松识破并杀了他们。接着武松返回孟州城里,怒杀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个并家小奴仆计一十五人——
听城里更点时,已打四更三点。武松道:“这口鸟气,今日方才出得松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只可撒开。”提了朴刀,投东小路便走。
这里钩沉一下“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这一典故。
据《百度词典》,梁园原是西汉梁孝王修建的一座名园,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封地。
西汉是封建专制的王朝,它在政治机构和政区体制方面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汉高祖刘邦晚年,在消灭异姓王后又大建同姓王国,“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燕、代、齐、赵、梁、楚、淮南、淮阳、荆。其中,梁孝王刘武的封地称梁国。
公元前202年,彭越与韩信等合并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因功始封梁王。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刘武在位35年卒,葬在芒砀山。今芒砀山保安峰有梁孝王墓。
梁国的疆域,前后不一。初建时期,其疆土为魏故地、秦砀郡,仅有20余城(县),东起今山东东平,西至河南开封,南达河南商丘,北到山东平阴一代地区;梁孝王刘武时,已拥有40多个大县,其疆界南起今安徽太和北,北至古黄河与赵国为邻,西到高阳(今杞县西南),东与泰山郡、鲁国接壤。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刘武在平定七国之乱中,为保卫皇室立下了大功,入朝时,景帝派使节迎梁王于关下,“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与游猎”。不仅如此,在经济军事实力上,“多作兵器驽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宝玉器多于京师”(《史记·梁孝王世家》)。梁孝王死后所有宝物都埋入了墓内,史书记载,曹操盗掘此墓时,“得金宝十万余斤,运七十二船”。
梁王享乐奢靡之心膨胀,再加上当时天下一统,社会安定,国库充盈,百姓殷实,从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统治阶级和王侯们为润色鸿业,满足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纷纷大兴土木。梁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的“别馆”。
《史记·梁孝王世家》言梁园“方三百余里”,这里的“方”为“方圆”的意思,但方圆三百里并非实指,所以《索引》说“盖言其奢,非实辞”。《汉书》说睢阳城“城方十三里”,《水经注疏》曰“筑城三十里”。可以看出,梁园的面积方圆40公里至50公里。现在看,梁园的位置西起睢阳城东北(今商丘古城东南),东至今商丘古城东北7.5公里的平台集(今平台镇治所)。今平台镇西北角有梁园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园规模宏大,集离宫、亭台、山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陵园为一体,是供帝王游猎、出猎、娱乐等多功能的苑囿。据载,梁苑内“作耀华之宫,筑菟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起龙囿,又有雁池,池间有鹤州,凫渚。其诸宫观相连,绵延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晋葛洪《西京杂记》卷2)。《太平御览》卷159中引《图经》云:“梁孝王有修竹园,园中竹木天下之选集。诸方游士各为赋,故馆有皱枚之号……又有雁鹜池,周回四里,亦梁王所凿。又有清冷池,有钩台,谓之清冷台。”
梁孝王爱才,喜风雅,重金高位招揽天下人才,不仅对早有才名者如此,对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一旦听说有才志,也必定慷慨相助。一时间,“豪俊之士靡集”。许多人甚至辞去朝廷及其他诸侯国的官职到梁园“从梁王游”。这其中最有名气的,当数枚乘、邹阳、庄忌和司马相如等。
枚乘、邹阳、庄忌原为吴王刘濞的门下,力劝吴王不要谋反,吴王不听,他们怕报复,又久慕梁孝王及梁园之名,遂奔梁国。吴王发动“七国之乱”,枚乘再谏吴王,力阻谋反,虽没起什么作用,枚乘却因此名震天下。“七国之乱”平定后,汉景帝把枚乘招至朝中,拜为弘农都尉。而枚乘不愿在朝为官,怀念梁园中的优游生活,遂托病辞官,仍回梁国做梁孝王的文学侍从。
汉景帝中元六年,梁孝王病逝,枚乘返回故乡淮阴。
汉武帝即位不久,因早年就闻枚乘大名,遂征枚乘,枚乘因年事已高,病死在入京途中。汉武帝意犹未尽,直至后来征到枚乘在梁国所生的儿子枚皋,才算心满意足。同时从梁国征招的,还有庄忌的子侄庄助、庄葱奇等。枚乘为辞赋大家,引《谏吴王书》、《七发》、《梁王菟园赋》等成为梁园及整个西汉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写于梁园的《七发》更是汉赋由楚辞演变而来至成熟期的代表之作,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体制的最后形成,其开创的设客问答的形式、铺陈夸饰的特点,均为其后的汉赋作者所继承。后人仿《七发》形制,有《七厉》、《七辩》等问世,足见枚乘辞赋影响之深远。
与枚乘殊途同归的还有司马相如,他先在朝中任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景帝文治武功皆留心,独不喜辞赋。司马相如颇不如意,见孝王惜士爱才,遂称病辞官,也到梁国追随孝王来了。后追随者如云,“三百里梁园”为这些文化人提供了理想的驰墨骋怀的园地。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决心以赵国著名政治家蔺相如为榜样,成就一番大事业。司马相如客居梁国数年,给梁园留下了《子虚赋》,后作《上林赋》呈献武帝。武帝嘉许,拜为郎,不久又迁为孝文园令。司马相如是西汉中期最有成就的辞赋家,除以上作品外,尚有《长门赋》、《美人赋》等数十篇佳作传世。
在梁园,作为“食客”的这些文人们自然不愁吃喝,但是,对于本不缺钱财的司马相来说则不然,所以才有“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的说法。
据有人考证,《水浒传》中的两次出现,开“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作为成语之先河,后屡被引用,至今已成了常用成语,意思是一切繁华快乐的场所,都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值得留恋。后来也用作形容眼下虽然顺心,却非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