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燕歌行,标点据余冠英、韦凤娟编选《古诗精选》。曹丕《燕歌行》被认为是最早的七言诗,在诗歌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鹄”是天鹅。“慊慊”指空虚之感。“淹留”即久留。“清商”是乐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夜未央”指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河梁”即河上的桥,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乌鹊为他们搭桥。
魏文帝曹丕是曹操次子,字子桓,生长在戎旅之间,娴习弓马,勤奋读书,多有著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似引用汉武帝秋风词。它的辞藻华美,袭用前人的东西,又象是出之于无心,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看不到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国的思想,它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
《燕歌行》具有曹丕诗歌区别于其他建安诗人的典型特征,是代表曹丕思想和艺术风格特征的作品。清代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
附乐府与律诗常识:
《燕歌行》属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燕”是地名,三国时即现在的北京地区。这个曲调大都用来写征人或游子思妇的离别之情。这首诗以思妇的口气写秋夜独居的凄凉之感,并抒发对异乡寄游的夫君的思念之情。篇末借用牛郎、织女的传说,赋予个人情感以神话的美丽。
这首文人乐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表达的情感缠绵悱恻,描写细腻,语言浅近清丽,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