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五——美国国会山的感悟 康德国会山

美国之行五——美国国会山的感悟



(华盛顿纪念碑)



美国之行五——美国国会山的感悟 康德国会山
(美国国会山大厦)




(雕像馆中的自由女神)

早晨8点,热情的孙老师再次来接我们。下一站是美国政治权力中枢——国会山。

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美国校车,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据说所有的校车司机都是根红苗正,很多校车司机职业都是世袭的。尽管他们的工资待遇未必最高,但这个职业在美国却最受人尊敬。

美国是一个很在意信誉的国家,而一个校车司机身份就是最大的信誉保证,这是一种无形资产。

从费尔法克斯教会学校驰出,穿越一大批原始林荫大道,到达国会山只需要30分钟。

很快,我们就越过波托马克河,进入华盛顿市区。刚跨过波托马克大桥,右面就是著名的林肯纪念堂,左边是肯尼迪中心。这两个赫赫有名的美国总统,都被人成功刺杀,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尤其是林肯,这个鞋匠的儿子,其貌不扬,却凭借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历经千难万苦,登上了世界权力的最高峰。可是,为了黑奴的解放运动,他却又毫不犹豫地洒下最后一滴血。

我常常在想,林肯曾经不止一次收到信件中的子弹,面对南方奴隶主的穷凶极恶,他也知道自己一旦做出历史性的决定,就将劫数难逃,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林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非得把黑奴解放运动进行到底呢?

距离林肯纪念堂不足1000米,在那里高高耸立着的就是华盛顿纪念碑,也许这就是全部的答案。

也许就是美国总统薪火相传的一种高尚的情怀和品质,使得林肯明知不可而为之,置个人生死而不顾。

第一个高举火炬的,拉开美国总统品质高度的,无疑就是华盛顿。

富可敌国的华盛顿,被一致推举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指挥官。尽管他无法割舍弗吉尼亚家园;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指挥官职位,并真诚袒露“我不认为我能胜任这个指挥官的光荣职位,但我会以最大的诚意接受职位。”从那时起,华盛顿率领他的大陆军团,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并最终赢得美国独立。

声望达到顶点的华盛顿,很容易就可以家天下,但他不仅拒绝了同僚怂恿他领导军事政权的提议,还主动要求卸甲归田,继续自己的平民生活。

历史永远记载了这光辉的一幕。

1783年12月25日,美国独立战争之父、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将军交出委任状,并辞去所有公职。在权力移交的仪式上,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依靠外在压力,仅仅依靠内心的道德力量就自觉放弃了抛头颅洒热血所赢得的权力。这一震烁古今的壮举,不仅空前,也必将绝后。因为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人类再也无法生成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

这就是华盛顿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华盛顿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标杆,使得美国政治人物从此套上了紧箍咒。无论是伟大林肯的舍身取义,还是尼克松水门事件的黯然下课,都是华盛顿气场对美国民众的心灵塑造。

当华盛顿将军,这个为了赢得战争不仅变卖了家产,而且因操劳过度生出满头白发、眼睛几乎失眠的总司令发表最后的讲话时,每个人的眼里都蓄满泪水,人们被一种高尚的情感笼罩着,如沐春风,又泪如雨下。

这是历史上最有价值的10分钟,人类文明因此而掀开新的一页。这一页甚至连华盛顿当时也未必意识到。

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在弗兰山庄逝世。华盛顿逝世几十年之后,面对时光这块试金石,美国人民日益认识到华盛顿的历史贡献。华盛顿的一生犹如日月经天,历时越久,伟人光芒愈益辉煌。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造纪念碑的呼声日益高涨,1833年,美国在首都成立了“国家纪念碑筹建协会”,规定美国民众每人捐款的上限为1美元,集体建造大型国家纪念碑。1848年正式动工,期间经历了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直到1884年12月16日,一块重3300磅的石块被安放在纪念的顶部,标志华盛顿纪念碑的最后完工,如今它已经成为美国首都的标志物。

以华盛顿纪念碑为中轴线,与林肯纪念堂两两相对的就是美国的国会山。

为什么叫国会山呢?首先这出海拔是建在83英尺的山坡之上,又是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故名国会山。1793年华盛顿亲自为国会大厦奠基,南北战争爆发后,有人提议停建该大厦,林肯总统却坚持要将高280英尺的大圆顶造好。不知道这是不是林肯内心中对圆满的一种追求?

现在,国会大厦的这个圆顶已经成为电视中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千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大厦的北厢是参议院,南厢是众议院。此外还有雕像厅,里面是几十座美国各州历任议员的巨型雕像。

我们一行人顺着国会大厦的台阶往上走,然后绕到国会大厦的后面参观。

很难设想,国会大厦的前面美国参众两院的首脑正在日理万机,后面却正在有条不紊的接待世界来客,热火朝天的做生意。这就是不拘一格的美国人。

几个荷枪实弹的美国警察,对我们进行安检,一点也不比机场松懈。进入国会大厅,先是进入一个大型放映厅。等所有人坐下来安静之后,大银幕上开始播放美国历史。

草原,牧场,印第安那人,波士顿倾茶事件,列克星敦枪声,风起云涌的美国独立战争,黎明号角的独立宣言,波澜壮阔的美国南北战争……整个历史由一幅幅恢弘的油画构成,但震撼人心,效果十足。

美国人就是这样,明明让我们买单,却宣传了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化。

从放映厅走上大厅,四面都是雕塑,中心的地板上有一块汉白玉方砖。导游说,这一块方砖不仅是国会大厦圆顶的正中心,也是美国南北的正中心,是美国的中点。而且本来设想还是华盛顿的埋葬点。让华盛顿成为美国人永远的核心,世界文明永恒的发起点。这个奇思妙想,简直就是好莱坞式的浪漫桥段。

据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北方要求把纽约定为首都,南方却要求把首都定在南方,争吵不休。于是华盛顿大笔一挥,在南北的中间地带圈定了这一小块区域,在当年人口不足几千人的一个小地方,建造美国的首都。美国人民一致要求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华盛顿,华盛顿拗不过,被迫同意。后来,尽管华盛顿卸甲归田的弗兰山庄与华盛顿市很近,但退休后多年的华盛顿却很少光顾这里。这个高尚的人,真正活出了自我,拒绝浮名,却又声名显赫。

华盛顿去世之后,安葬在弗兰山庄的农庄里,华府想要把华盛顿迁葬到美国中心,国会大厦圆顶中心的这一块方砖之下。受华盛顿的影响,他的家人坚决不同意,最终与联邦政府打起了官司,美国政府败诉,因此,至今华盛顿还躺在家乡的农庄,远离了政治和权力的喧嚣,与正常人一样。

经过这个大厅,就是一条狭长的甬道,历任美国总统就职仪式,都要走过这个甬道。让他们在此时此刻,经历美国前贤的洗礼,凭吊历史的风云人物,荡涤内心。甬道过后,就是圆顶大厦的最大厅。国会大厦圆顶的最上方,是一副浮雕,大意是华盛顿死后,在众多人的簇拥下,升上天堂。这是美国人内心对国父的礼赞。

围绕着圆顶浮雕,以圆顶浮雕为圆心,是另一个大圆,由一整串浮雕组成。从古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勾勒出一部美国历史,由数十个顶尖雕塑家集体完成。

再下面的大圆,是几幅著名的油画,比如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军的投降签订仪式,独立宣言的正式起草等等。最后才是矗立在地面上的巨大雕塑。这些都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比如马丁路德金、麦克阿瑟、林肯等等。

构思最精妙的是,雕像馆的大门两旁,一个是独立战争之父华盛顿,一个是美国的精神之父杰斐逊,他们共同开启了美国的文明和历史之门。此后才有那些雕像馆中的人物出现。

雕像馆中各类人物栩栩如生,都是美国各个州所推荐来的作品。呈现出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有的州推荐的是政治家,有的州推荐的是教育家,有的州推荐的是科学家,星光闪烁。其中唯有一个女性。有点特别。据说她原来所处地方的雕像是南北战争中失败的李将军。唯有美国能够为一个发动战争失败的将军塑像。李将军移到下面去了,这个州增加了一个女教育家雕像。

头顶正中心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自由女神,她骄傲的指着下方的人,好像这些人都是她的杰作。她的右手下面是一只猛鹰,代表着美国的勇敢和强悍;她的左手下方是一根柱子,柱子上盘旋着一条毒蛇,象征着美国的智慧。美国以自由来统领,以各个州来展示多元和个性,成就了美国文化的包容和通达。

美国的全名叫美利坚合众国,美国政府叫联邦政府,意味着美国各个州的权力很大,很多州都可以独立制定法律。当然这个法律不能与联邦法律相冲突。在法律不够细致明晰的地方,或者是联邦政府尚未立法的区域,各个州都可以大显神威,根据本周特点,独立立法。

比如美国有好几个州,有“不做好人罪”。就是当你遇见危难时,如果不能挺身而出,你就触犯了法律,要接受惩罚。但也有一些州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有时候不够专业的救助,未必是一件好事。因此,他们就没有制定这样的法律。美国有很多州取消了死刑,但每年德克萨斯州都有很多人被送上断头台。

起初各个州法律的制定,可能靠的是胳膊和拳头,现在靠的是演讲和理性,争的是话语权。一旦获得通过,就是法律,你不喜欢也得执行。美国人的好处就在这里,在立法的过程中,我可以游行示威,强烈抗议。一旦法律获得了通过,所有的州民又会无条件的遵行。所谓法制社会就该是这样。

国会山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景点,现在已经没有了。他就是国会山的著名流浪汉比尔斯。

他乞讨,却从不接受金钱;他进过精神病院,但却博古通今。对于很多在国会山工作的美国人来说,一天当中的亮点,就是在下班途中和林荫大道上的流浪汉比尔斯互致问候。

比尔斯不同于一般的流浪者,他不讨钱、不喝酒、不吸毒。在国会山留宿的十年间,比尔斯每天微笑着问候上下班的路人,并附带着问候他们的伴侣和未出生的孩子。金融街的寡头们会在上班前花十分钟和他探讨人生,国 会山的政要在回家的途中,向他微笑致意,一天的烦恼就能烟消云散。

由于长年累月地和每个路人打招呼,比尔斯成了国会山前的一道最美的风景和热度。

比尔斯去世那一天,国会山前,从参议院的大佬,到金融街的大亨,从意大利餐厅的侍应生,到《华盛顿邮报》的记者,纷纷以各种方式寄托哀思。那一天,国会山黯然失色,骄傲的美国为一个流浪汉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这个眼泪,似乎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东西,伴随着国会山的不仅是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还有美国人对一个普通流浪汉的尊重。

比尔斯走了,他的欢乐,成了国会山永久的传说,也在我的内心激起了异样的感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5005.html

更多阅读

从北京到坦帕——美国之行见闻1 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

从北京到坦帕——美国之行见闻(1)两年前跟旅行团去过华盛顿和纽约旅游,走马观花外观了白宫、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自由女神像、华尔街和纽约第五大道。感觉再好也是它国,与我并无关系,开开眼界而已。我喝不了牛奶,特别不喜欢国外那生

杭州之行五 参观淘宝总部 杭州淘宝总部

昨天交了一篇稿子,又是没有悬念的一次过了。老师说,我这个学生好像就是为了体现他这个老师的优秀而生的。虽然知道老师是在鼓励我,但是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高兴的,毕竟自己的努力最终是有价值的。但是老师最终却又说,看我今年写的太顺了,给

之十五突袭怪物的一个小镇 皇城突袭前线怪物图鉴

“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了,后天就去!”这时,小鸡闹闹正在与小狼、刺猬球球滔滔不绝地说着它自己订的后天的突袭计划:“因为弟宝战士这几天不在,所以要......”没等闹闹说完,球球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不行不行,早一天是一天,今天快点收拾,明天出发

声明:《美国之行五——美国国会山的感悟 康德国会山》为网友亻被判孤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