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于少平中国山水画交流班之我见 江苏画家于少平

参加于少平中国山水画交流班之我见 江苏画家于少平

我喜欢文人画。现在想起来,最早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同桌送给我的一张贺年卡,在略显古旧的淡褐色底儿上,绘着一丛丛竹林,有远山,有茅屋。我,心动,久久痴迷于那种宁静,淡泊,和隐隐的禅意之中。而后的十几年,似乎再没接触文人画,直到去年在书市上偶尔翻看了董其昌的画集,便再一次沉醉于文人画中所描绘的隐逸,洒脱,空灵的气息之中。也许所谓的“神游”不过如此---在喧闹的市井,精神突然遁去,全然游弋在天真,质朴的山水之中,怪石,奇峰,竹林,云海,飞瀑,洌泉,茅舍,矮亭,而我,就是那画中的游者,纵情于山水,驰骋于自然。

去年央视十台《走近科学---解密山水画,画家也能速成?》,令许多人震惊,于少平的名字一夜之间与“画家速成”画上了等号。在节目中,这个能够让让北京莲花池社区的几位家庭妇女和退休的老人在一周之内完成了从画盲到“画家”的蜕变的传奇人物,成了能够解开我对文人画独特情结的钥匙。终于在上周,我成为了北京山水画班第十二期的一名学员,在体验了一周的学习之后,和博友分享一下自己对所谓的山水画“速成”的体会,让大家除了对于少平老师感觉神奇,崇拜之外,能够对所谓的速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一天---“儿童简笔画”和“破马张飞”

莲花池社区活动室,在北京水口子街,莲花池客运站附近,这里就是我们学习的地点。第一天,原以为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能找到个好位置,没想到屋子里已经黑压压的坐了一片人。我在第四排看到还有一个空位置就坐了下来,后来发现我的同桌竟然是班里画画最好的人。他在以后的一周里,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鼓励,也让我看到了一幅幅好的山水画作品是怎么样完成的。

在一阵掌声,传说中的于老师登场,和视频里比起来,于老师皮肤原来非常的白皙。他上午简单介绍了如何看懂中国画,如何分辨画中伯仲。之后,雷人的事情出现了,在扼要介绍了山水画线条的要领之后,于老师让大家动笔临摹。一阵唏嘘声中,我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画。除了小学,初中的美术课,我是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人,画画水平仅限于小学时的简笔画阶段。(见图)

第一张画,其实是于老师的探底,并且给予大家信心,说这个班肯定没有问题。自此,我还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和别人有多大的差别。

下午,老师简单示范了皴,擦,点,染基本方法。之后,让大家自己挑选喜欢的画开始临摹。这基本画法听起来简单,看起来容易,可是到了自己的手里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笔不是湿就是干,不是浓就是淡,最让我郁闷的是由于我没有素描的基础,画出来的东西感觉就是一个平面,没有立体的感觉。晚上自习到九点,看着周围的同学很快就画完了作品,尽管我觉得他们画的缺少文人画的韵味,但是至少是非常立体,线条也老道。当晚回到宾馆,自己画到十一点,勉强画完了这幅画,远看有点像,近看简直是破马张飞,胡乱一团(见图),自己觉得很郁闷,开始怀疑是否能够学会。

第二天--- 惶恐案头说惶恐
第二天一早起来,胳膊都酸疼了,这一天在惶惶然中度过,眼见周围同学已经开始画出有模有样的画作,自己连基本方法也没掌握。此时没有素描基础的弱点很明确的显现出来,别人画完了一幅画,我自己才勉强用铅笔打完草稿,这草稿也是用橡皮擦来蹭去,修改多次,每一细节也需要逐一画出。刚刚有了点模样的草稿,一上毛笔就走了样儿,还有什么皴,就是搞不清楚,我同桌给予了我指点,可是我还是不得要领,人家一动笔就是皴,我一动笔就是一个个难看的条子,本来是山的脉络,在我这儿就像是包子上的褶子。开始完全怀疑并动摇。(见图)

下午教室里紧张的氛围开始舒缓热闹起来,上午经过自我介绍大家也开始相互熟悉。这个班里其实是藏龙卧虎,有招商局的局长,博物馆的馆长,搞拍卖的,做主持的,书画协会的,美术协会的,从事教育的,办书画报刊杂志的,也有美术系的学生,学花鸟的,画油画的,专业从事国画的...当然也有像我这样的白丁,完全的业余爱好者。大家画画依然非常投入,而我是越来越惶恐,经常是画了一部分就不想画了,实在是太难看,心里也越来越着急,我开始按同桌指点的方法在一些线条的后面加入阴影,提高立体感,于是“发明”了用毛笔“刷”阴影的方法。下午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把作品交到老师手里拍照,上于少平博客。我就赶快把画藏起来,生怕被别人看到。晚上又是画到十一点,勉强画了第三幅,还是没有什么感觉,点的部分像一排排的子弹,生硬而单调,染得是一片墨迹。

第三天---受指点,观原作,开始些许感觉

这一天的早上是我灰心到极点的时候,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开始画扇面了,在我看来,扇面是需要极其精细画工的巨作。经过两天的实践,我也认识到以我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每天完成两到三幅作品,我就每天画一幅,晚上再把第二天的草稿打出来。教室里热热闹闹,我的心里却拔凉拔凉的,我低着头按自己昨天发明的方法“刷”着阴影,一片茫然,这时突然过来一位于老师的徒弟,她看了之后马上说,笔不是这样拿的,然后给我进行了示范,如何画线条,如何皴,看着她非常有激情和张弛有度的姿势,我突然有了些感觉...


中午于老师把他画的册页带过来给大家观摩,除了在博物馆,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文人画的原作,如此的近距离让我知道了文人画用笔墨的浓淡,还有线条的苍劲,其实那些皴,擦,染都很简单,并不是像我之前想象的反复“刷”出来立体感。真是点到为止,用笔精炼,简单,但是却非常到位。

第四天---静心画画

于老师的另一个徒弟冰一说过,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看是不是有进步。这话果然没错。她说她认识的以前一个学员第一天急的都没睡着觉,左边坐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右边也是美术系研究生,哪里是可以比较的呢。观摩我同桌的画画的同学越来越多,他是连于老师都认可的高手,我可是得意洋洋,因为随时都可以侧目欣赏,看人家如何运笔生出十万大山,如何描绘风拂松涛,万山静籁的意境...我呢,只画一块石头,一棵树,呵呵。

第五天---最好的状态

这是我感觉最好的一天,前天指导过我的于老师的徒弟叫薛梅,她有着漂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大方和蔼。她让我练习线条,要有变化,笔墨浓淡要相宜,苔点要疏密有度,合而不聚。

我同桌的画也完全有了文人画的意境,没有了素描哪种明暗强烈对比的影子。他送给了我一副扇面,珍藏版

晚上和同学吃饭,聊到这个班3000块到底值不值,我和同桌都觉得有收获。有的同学就不是这样,比如已经是画家的,本来想学更进一步的画法,比如多少种皴 的方法,这个班里学不到,还有的同学喜欢豪爽的泼墨画,文人画在他眼里像绣花一样,根本不适合,那有的肯定是失望了。



第六天---发现“八大山人”

画到第六天,才发现自己临摹的除了一幅是董其昌的,其余竟然都是“八大山人”的作品。翻了翻于老师拿来的《元四大家》,又发现自己喜欢倪瓒的风格。小结一下自己喜欢的音乐家和画家,基本是精神病,同性恋(老柴),还有出家人。



第六天的时候,教室里一半以上的人越来越浮躁,自习的人少了,聊天的人多了。

下午于老师叫了十个人,尝试油画,每个人画的都不错,于老师说,最难的还是山水画,油画和它比起来容易多了。

第七天---返程

半天,部分同学没有来。我又得到薛梅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教室里乱哄哄的一片,我耐着性子把画画完。

心得:

1.没有神话:如果幻想于少平老师是一个能在一周之中把画盲变成画家的神仙,那么这样的事情只能是神话故事中出现。于老师承诺每个人都能学会山水画,并在努力的前提下天天进步,但是他从来没说过每个人在七天之内就能画好。如果你只是在博客上看到学员们的作品,并幻想着自己学了之后能画出最好的那一幅,那就是太天真了。也许你看到的最好的画是出自原本已经有几年或是几十年功力的人之手。于老师所教授的,是他潜心研究出来的中国山水画要领和最基本的要素,学了这些,就如同找到了一条捷径,可以在短期之内得到一个提高,把画画的更有韵味。至于你画的如何,要看你的基础和悟性了。

2.所谓的无基础:有基础和无基础,是相对的。深山里出来的猴子和拿过铅笔画画的小孩,哪个是无基础的自然好辨别。可是对于学过素描的,学过水粉的,学过油画的,是不是无基础呢?相对于中国山水画,也可以叫做无基础。不是科班出身的,业余学过的也叫做无基础。在众多的无基础的学员中,纯粹的深山猴子是没有的,毕竟大家都是喜爱绘画的人,就像我,至少也在小学和初中的美术课上拿过画笔,更别说是那些画画多年的学员了。因此每个人的起点不同,真的不能和其他人去比较,比较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这样的班级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你开阔视野,就比如我,看到那么多高手的绘画,会感觉出自己未来的差距有多远。

3.搞清楚自己想要的:如果你来学习之前,尚不知道于老师要教什么样风格的画,因此觉得没有学到想要的东西,那么这个责任不在于老师,完全在你自己。这就如同搭错了车,去了你原本不想去的地方。真是这样怎么办?你可以拒绝学习,原地不动,也可以试着学习尝试一种新的绘画方法,再不济也可以广交朋友,推销自己,扩大人脉圈子等等。

4.唯一的标准?:于老师的课堂中讲述了好画的标准,这些理论我完全赞同。但是是不是所有风格的绘画都要按统一或唯一的标准来评判呢?这一点我持有保留。毕竟我们所学的是元至清初的绘画古风,也就是文人画派一流画家的一流作品。既然绘画体现的是画家的状态,那么是不是也允许画家有适度的癫狂和放浪不羁呢?如同李白的诗,浪漫狂放?不拘小节?于老师也说过,看画要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

4.贵在持之以恒:这个时代,看到最多的是拜金和浮躁。在我们的书画班里,我看到了个别学员可贵的坚持和贵族气质。如于老师所说的,宠辱不惊,是精神上的贵族。比如我的同桌,已经是画的最好的,却依然能够至始至终勤奋淡定的练习,沉静于画意之中。于老师也说过,他只是提供了一个短期提高的阶梯,但是这个平台是需要每个人去建筑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坚持练习。如果你来到这里是为了附庸风雅,为了博得别人的吹捧,那么在这条路上注定不会走的远,因为这些东西来的容易,也一文不值

参加书画班,对我来说使一次难得的体验,又回到了久违的课堂,也几乎忘记了工作中的种种繁忙琐碎。以上流水账的记录和初浅的心得是为了能够让那些同样对于少平书画感兴趣的博友能够有一些更具体的认识,上传的拙作也是出于此目的,请各位手下留情,请勿拍砖。

另:于老师在课堂插讲了书法,油画知识,由于我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未作详尽记录。

此博文被余少平老师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fd04b0100lynk.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4671.html

更多阅读

于少平书画交流班苏州书法班 ----我之感悟一 书法书画

于少平书画交流班(苏州书法班)----我之感悟(一)这是我第二次聆听于老师的讲课,(罗利,你这半年不画画,干什么去了?光想去当明星了?)这次见到恩师我倒是有点害羞的情分,原因是我跟老师学习山水已经一年了,但是下半年我基本上没有画。惭愧之余,内

声明:《参加于少平中国山水画交流班之我见 江苏画家于少平》为网友红尘一笑醉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