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晨 男 1985年生于中国上海
哈佛大学四年级 计算机和数学专业
---15岁托福考了670分(满分677)
---17岁 GRE考了2360分 (满分2400)
---2002年12月被哈佛大学本科学院提前录取,自选推迟到2004年入学
---2007年12月 荣获2008年度全美大学计算科学领域杰出学生奖
---2008年02月以优异的本科成绩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提前录取为直博研究生
哈佛相中一个没考SAT的人
2002年底,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简称上外附中)高中三年级学生, 17岁的朱元晨收到了哈佛大学的提前录取通知书。
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提前被哈佛大学录取,本来也算不上是件稀罕事儿,但朱元晨没考SAT!SAT相当于我国大学的入学考试,就是说朱元晨没参加高考,就被哈佛录取了。
哈佛大学为什么会录取一个连高考都没参加的学生?
“可能哈佛看中我的是我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内一个重要分支子上的独立创新研究,”朱元晨说,“中国有很多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要进哈佛,光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够的,你还要有一些突出的亮点能让你脱颖而出。我在2001年5月获得的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计算机科学类的特等奖使得我更有了竞争力。”
2001年5月,16岁的朱元晨来到美国的圣荷赛,参加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2001),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也是第一次出国。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第一次出远门而且是去异国他乡,心里难免忐忑不安,况且又是去参加重大比赛。但一进入赛场,朱元晨就像一名久经杀场的老战士,马上进入了征战状态,紧张畏惧感顿时消失殆尽,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面前的电脑上,他飞速地点击着鼠标,淋漓尽致地施展出自己的本领……
朱元晨成功了,夺得了本届大奖赛计算机科学类的特等奖和一等奖等五个大奖!在这之前,我国虽然有中学生参加过这个项目的比赛,捧回过二等奖、三等奖的奖杯,但特等奖和一等奖却像一个美丽的梦,似乎触手可及了,却每每擦肩而过。现在终于完成了这个梦,朱元晨冲上了顶峰!
凭着英特尔大奖和15岁托福几乎考满分的好成绩,朱元晨把眼光瞄向了哈佛。其实朱元晨的超人之处远不止这二项,他还有许多张王牌,其中最硬的二张是∶中学期间三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17岁GRE考了2360分,这与满分又是一步之遥。于是朱元晨向哈佛大学交了60美金的报名费,而且只报了哈佛,他一箭中的。
哈佛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奖学金也下来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一般都是统一精致打印的,最后由哈佛大学本科学院的招生办主任亲笔签名。朱元晨的通知书在最后多了一句手写的评语∶“Nicepaper!”这是哈佛大学对朱元晨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得奖论文的充分肯定。
按说,朱元晨该告别亲朋好友,美滋滋地收拾行李上路了。他竟斗胆没去!他向哈佛告了一年的假,他要用这一年的时间来做更多的课外独立研究,并代表上海市参加一系列的学科竞赛。
一年休学期间,朱元晨扑在电脑上兴趣昂然地研究计算机图形学,走南闯北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比赛,得的奖项能列出长长的一串,用A4纸打印的话,二张都不够。以下是朱元晨中学期间获奖情况的列表:
(国际)
1. 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 2004)
--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全世界每年只有三位得分最高的参赛学生才有可能夺得此奖。整个亚洲地区55年来第一次有参赛学生获得此大奖。奖金额为5万美金奖学金。)
--瑞典Seaborg SIYSS奖(荣获此奖的学生将被正式邀请参加当年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的年度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和一系列的颁奖庆典活动。应邀者的所有费用将由发奖机构资助。此奖被视为全世界中学生可获得的最高学术荣誉。)
--计算机学科类特等奖
--计算机学科类一等奖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一等奖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计算机学会二等奖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探索学会荣誉奖
2. 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 20010)
--计算机学科类特等奖
--计算机学科类一等奖
--英特尔公司最佳计算机应用奖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奖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计算机学会奖
--IEEE学生会员和IEEE计算机学会学生会员授予奖
--ACM学生会员授予奖
3. USA Computing Olympiads Open 2000 Score: 932(Total: 1000)
4. USA Computing Olympiads Spring 2001 Score: 954(Total:1000)
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小行星命名奖(Zhuyuanchen: 20689)
6. 参赛论文在世界顶级的研究性专业期刊上正式发表(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Computer Graphics, vol. 11, no. 3)
(国内)
7. 荣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4年8月)
8. 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3年8月)
--中国科协主席奖
--大赛一等奖
--英特尔英才奖
9. 荣获首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003年7月)
10. 第18届“上海市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一等奖(2003年6月)
11. 荣获首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称号(2003年5月)
12. 第18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03年4月)
--科学论文、发明创造一等奖
--英特尔公司“最佳计算机技术奖”
--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英才奖”
--复旦大学“复旦近思校长奖”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校长奖”
--华东师范大学“夏雨校长奖”
13. 第16届“上海市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一等奖
14. 第5届全国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普及组全国一等奖
15. “挑战杯”中国大中学生展望新世纪主题设计竞赛巨龙最佳创作奖
16.参加教育部和中国科协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获奖并受到全国人大领导,教育部领导和中国科协领导的亲切接见(2001年)
17. 上海市第十三届学联优秀中学生特邀代表,受到市领导和市教委领导的亲切接见(2001)
18. 英特尔上海中学生科技论坛论文竞赛一等奖(2000年)
19. 上海市高中生科普英语竞赛初三年级全市第一名(2000年)
20. 入选中国青少年Intel ISEF 2001 冬令营并入选国家队
21. 入选中国青少年Intel ISEF 2003 冬令营并入选国家队
22. 在上外附中学习期间三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并被聘任为上外附中学生科研工作室主任
23. 2002年12月被美国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提前录取
所有奖项里令朱元晨最高兴的是2004年5月他再度赴美参加了“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这次他从14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取了“英特尔基金会青少年科学精英奖”的桂冠!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英文缩写Intel ISEF。这是一项有50多
年历史的国际性青少年科学研究项目比赛,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面向
初三---高三的学生的科学竞赛。竞赛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自然科学
和部分社会科学,因而被称为中学生科学竞赛的“世界杯”或“奥
林匹克”。
“英特尔基金会青少年科学精英奖”全世界每年只有三人获得,这次朱元晨冒出头来,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本项大奖的亚洲第一人。他不仅赢得了五万美元的奖学金,被邀请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还用他的名字为一颗小行星命名,叫Zhuyuanchen。
二次采访朱元晨
我对朱元晨的正式采访有二次。第一次是2007年9月的一天,在哈佛老校园BoylstonHall教学楼。上午10点朱元晨如约来了,他长得眉清目秀,着装干净利索,戴着一幅小眼镜,一看就知道是生长在江南的孩子。
朱元晨对人说话,总是先温和地笑一笑,再开口,而且从头到尾都如此,让你觉得,他是个不笑不会说话的孩子。对我提出的问题,他不急不慌、笑咪咪慢悠悠地从两个方面分析,正的反的、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应该的不应该的……,侃侃地讲了许多,学习英语的方法啦、自己的弱点啦、对同学的赞赏啦等等等等。但对他已经取得的优异成绩,却缄口不谈,就像一坛坛香醇的老酒,已经被牢牢地封存在仓库里,没事儿了捣腾出来,劳神费力多此一举。事后我整理录音,既感到朱元晨说了很多,又像什么也没说。
第一次采访并不成功。
第二次采访是2007年12月27日,哈佛大学的冬假期间。每年从12月下旬到1月初哈佛大学放两星期的冬假,这段时间学校的宿舍、图书馆虽然不锁闭,但食堂都关了,留下来的学生得自己想办法找饭吃。家住美国的孩子们上完最后一节课,都兴冲冲地奔了机场车站,赶回去跟家人团聚过圣诞节了。中国学生回国过新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经济上讲都不太现实,他们一般的是去同学家或美国的寄宿家庭住一段时间。朱元晨哪儿都没去,留在学校做新的研究项目、并准备申请报考研究生。
通过网上电话Skype我们聊了二个小时,拥有计算机般脑袋的朱元晨,也许更习惯面对电脑,更适应在电波的空间里展开思维,发挥出他特有的超人才能。这次采访我们谈笑风声,进行得很顺利。
朱元晨成功因素之一 父亲领进门
朱元晨的童年生活,跟大多数孩子一样,两点成一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我没有什么能拿到台面上的兴趣爱好。在学校,上课读书下课玩,与同学聊聊功课;回到家,做作业、看电视、练毛笔字。练字本不是朱元晨喜欢做的事,他也没想过要当书法家,那是父亲让做的,朱元晨是个乖孩子,就踏踏实实地练了几年。
小学六年级时,朱元晨的父亲敏感地意识到计算机在未来肯定有飞速发展,必将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于是他带着儿子到一个计算机编程训练班报了名。
这个班里的孩子都是从最基础的地方慢慢学起的,我是插班生,基础知识一点儿都没学过,就直接开始编程序。最初我像听天书一样,什么都不懂。但是我的兴趣特别浓,一下子就入迷了。别人花一小时的时间,我花二小时三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个学期下来,我成了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我爸看我的兴趣这么浓,不久就给我买了一台台式计算机,后来又买一台笔记本式电脑,还有许多参考书。那年代电脑很贵,我爸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光是笔记本电脑,就差不多用掉了他一年的薪水。我最初编写的程序、做的研究,就是从那台电脑上起步的。
我15岁时考托福几乎得了满分,主要得益于我父亲在当时为我设计了一套极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我父亲通过多年的英语自学总结出了一套非常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并借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将它发展成了一套高效的中国学生英语训练的新流程。
这个方法一开始重点训练的是大运动量阅读。我当时的阅读材料主要有英文小说,英文报刊和原版的英语数理化教材。通过大运动量阅读训练一是词汇量快速扩大了,二是对英语复杂句子结构的反应速度大大加快了。阅读过关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大运动量听力训练。对具体的训练过程感兴趣的人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到有关资料,因为上海教育出版社曾请我专门写过一篇有关文章。
我在考托福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课外英语训练班。托福听力中的第一部分,试题与试题之间留有12秒钟时间让你从四个不同答案中找出一个正确答案,一般我用三秒钟即能选对。在语法结构部分共给出25 分钟时间来完成,我一般用12分钟即能完成。阅读理解部分共给出55 分钟时间来完成,我一般用30分钟时间即能做完。我记得在考试前的最后两天,父亲拿来了最后五份我还没有做过的标准托福全真试题让我练习,其中三份我是得了满分,另外两份分别错一题。父亲推测如果考试中我能正常发挥的话,成绩应该在“660到670 分之间,如果低于660 属于没发挥好,如果能一题都不错那是超常发挥了。结果我的实际成绩是670 分。
我的成长过程父母对我的教育和帮助很重要,特别是小学以后。记得一次我去参加比赛,先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乘飞机到国外。当时我还在计算机上进一步优化一个竞赛要用到的演示程序。我爸去火车站送我,临开车前,发现我还在写程序,他一步蹬上车就不下去了。当时我们上海队的带队老师和参赛选手都在软卧车厢,整个软卧车厢里没有空铺,最后列车工作人员让我父亲补了一张软卧票,但是是没有铺位的。我父亲是睡在用我们的硬皮行李箱临时搭成的“床”上同我一起到了北京,帮助我料理一些后勤工作,以便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写完程序。到北京后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就搭乘国际航班飞赴美国了。我父亲直接在机场买了一张机票飞回了上海。
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带着孩子去学弹钢琴拉小提琴等,我的父母没这样叫我去做这些,但让我在小学阶段花了很多时间去练字,结果我的毛笔大字和钢笔中英文字都能写得很好。进了中学后他们在学习方法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引导和帮助。
其实,父母对我研究的内容也不懂。我爸在大学教三门课:电路原理、信号分析和电磁场基础。我妈在大学教录像技术课和录音技术课。这些都和我的计算机图形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父母为我的学习和研究创造了很多条件,他们对我关心与帮助,超过了一般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朱元晨很幸福,他有非常称职的父母,虽然他们看不明白儿子编的那些程序,不能完全读懂计算机图形学领域里的语言,但他们为孩子提供了他们所能提供的一切,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毫无怨言地为孩子搭起了通向成功的阶梯。
在中国,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都在父母过度关爱与无限温情中甜蜜蜜地成长起来。这些父母,自己在长身体、最需要营养的年龄,由于我国正处在一个特别时代,天灾人祸层出不断,造成了物质的极大匮乏,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鱼肉蛋粮各种营养跟不上不说,甚至尝到过吃不饱挨饿的滋味。他们正该读书学知识的时代,又遭遇了十年文革动乱,只能跟着广播喊口号闹革命,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日子没有几天。这一代人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多多少少都患有营养不良甚至畸形。于是他们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一骨脑地寄托给了孩子,牵着引着推着拽着,不惜财力物力,不顾牺牲自己,就一个目的∶让下一代学到更多的知识,生活能力更强,日子过得更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超越自己。
朱元晨的父母也是这样,他们付出了,也成功了。
朱元晨成功因素之二 浓厚的兴趣
朱元晨在哈佛大学读计算机和数学专业,研究的课题叫计算机图形学,这是个很前卫的专业课题,普通人很难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学术上定义∶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简称CG),
是一种使用数学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
格形式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
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
与算法。
太抽象,仍然无法理解。朱元晨解释∶
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怎么样在计算机上更快、更清晰地绘制出逼真的图像,制作出一切可视化的东西。应用在电影上时就是展示更真实的画面,在医学上,能更广范围地更清楚地看到病人发病部位的状况。当然还可以利用在计算机游戏、军事等等方面。
在常人眼中,这是门既深奥又枯燥的学问,学习的过程一定非常辛苦乏味无穷。朱元晨毫无这感觉,他一头钻了进去,津津乐道、兴趣昂然、甚至走火入魔。他把自己头脑中的聪明智慧全部输入到计算机中,巧妙地融汇起来,在数字线条图形中畅游,兴高采烈,自得其乐,其乐无穷。兴趣,是他最好的老师和原始动力,使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对我取得的成绩,不少人说是天才、神童、脑子很聪明,很多人问过我:你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智力的?其实在我周围同我一样智力属于正常的学生是很多很多的。我觉得人脑运行的好坏,和电脑运行的好坏一样,不仅仅取决于CPU的速度(反应快)和内存的大小(记性好),更取决于你装人了些什么软件(积累的知识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再好的电脑若装入的软件有问题照样会运行得很慢,甚至死机。大概在我大脑中被植入的软件还不错,所以往往会有比较好的表现吧。我的成功还得益于我对计算机图形学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很多人觉得计算机图形学又枯燥又没趣,我不是,就觉得乐趣无穷,能完全钻进去,说好听点是钻研精神。
2007年暑假,我在美国著名的Pixar实习了一段时间,做的是比较具体比较细致的研究工作,由于牵涉一些保密的事,就不多说啦。Pixar中文叫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是电脑动画世界的第一块牌子,他们拍的《玩具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2007年这个工作室的力作是《料理鼠王》,也是部可以问鼎奥斯卡奖的优秀动画片。我的老板Rob?Cook虽然五、六十岁了,但他是非常牛的,是电脑动画界的鼻祖,在那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当然老板也非常赏识我,认可我的工作能力和研究成功,这下我的兴趣就更浓了。
12月我刚刚获得了一个在北美各大学的计算科学领域很有影响力的大奖,中文译名为“2008年度北美大学计算科学领域杰出本科生奖”。这项评奖只在北美的大学里举行,参评者自己是无权报名的,只能由各大学学生所在系的系主任和教授的推荐,而且每个大学全校只能推荐二位男生和二位女生,最后参加全国的评选。
小行星与诺贝尔奖
2004年5月朱元晨夺得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第一名时,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宣布,将用朱元晨名字的拼音,为一颗小行星命名,叫Zhuyuanchen
天上有一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讲起来蛮好听的,但再想想也没什么,天上有那么多星星,我的名字不过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距离非常遥远,肉眼是看不到的。麻省理工学院离哈佛很近,坐地铁只一站,如果我去林肯实验室要求看看那颗小行星,说不定没问题,但我从来没有对这事特别感兴趣过,以后再去看也可以呀。
2004年12月,19岁的朱元晨来到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应邀参加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如此青嫩年纪就获得这样的荣誉,不仅在中国、即便亚洲他也是第一人。坐在台下,望着上台领取人类最高荣誉奖的科学家们,朱元晨的内心很激动也很复杂。
我想起了2001年5月第一次出国比赛,获得了英特尔奖的第一名,上台领奖真是蛮骄傲的。但上台领奖时,也许太激动吧,我被楼梯绊了一下,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镜头,有人是装的,我是真的,差点儿就摔倒了。
与我一起去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都是欧美国家的学生,他们的国家已经有人获得这个奖了,但是中国到现在还没有。我知道自己怎么努力也不会获得这个奖,因为计算机领域没有诺贝尔奖,但是希望我国能有人获得,不管是谁。
计算机领域最高的奖项是图灵奖( ACM Turing Award),在计算机方面做研究的人,都渴望登上这座最高殿堂。但是做研究不能只想着得奖,有可能二个人花完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做研究,一个人最后成功了,而另一个人什么结果也没有。
哈佛园里的朱元晨
扛着一块块响当当的奖牌,朱元晨来到了哈佛。以他的成就,即使在哈佛这么牛的大学,朱元晨也称得上是个人物了。但朱元晨还是以前的样子,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说话慢条斯理不急不慌,孤独又幸福地沉浸计算机图形学中,每天睡七个小时的觉,一周与父母通几次电话报个平安,过年过节跟同学饱饺子出去吃顿中餐,学习累了上上网、画张铅笔画,休息日仍然读书学习做研究,去年暑假在Pixar时,还跑到电影院看了场《变形金刚》……。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就是一名大学生,只不过念的大学是哈佛罢了。
从国内考到哈佛,要在某一方面有他独特的经历,或是在某个领域做得非常好,不然很难到这里。哈佛有一些学生,在他研究的领域里,绝对是世界领先的,但他们也是普通的大学生。就如同在中国,考上北大、清华的人,他们的智力能力可能比考入其他学校的大学生高出10%、20%,但说白了,他们也是大学生,经验上能力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考上好大学这件事本身,如同中了状元,但进了大学,你就是一名大学生,上课学习呗。
上计算机课,拿到题后,往往别人还没看懂时,我已经明白了做的方法并很快找到相关信息,开始消化了解它,这也没什么,我的经验多一些嘛。但上文科类的课,比如音乐、英文写作,我就很难轻易冒尖了。
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的人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比较关注,哪怕是一片树叶落下、一棵草倒下,都会非常留意,甚至感慨一番。我不是这样,我往往对现在要做的事情很关注,比如说明天要交作业、后天要考试,这时我的关注点就集中到了做作业和考试上面,走在路上不会太关心身旁发生的事情。也许是我这个专业的缘故吧,与别人交往的机会不是特别多,时间基本都用在学习上了,如果我有两件事要做,那么我肯定把学习放在第一。
哈佛是个非常适合读书的地方,教授的安排比较子侧重于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东西。同时哈佛也给我提供了机会,使我能接触到很多原来没法接触的东西,如听一流老师的课,与非常一流的学生团体朝夕相处,到世界顶尖级的公司实习等等。
在哈佛,我从拥有不同目标的人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有人说他要读博士,最后他就真读出来了;有人说要找个好工作,他所有的安排都是按照找工作进行的;有人知道哈佛这块牌子找工作不难,就尽情地享受大学生活……。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师,就是想法不一样的人,所采取的行动方法也不一样。我就学习他们采取行动的方法,如果我要找工作的话,应该去参加哪些公司的面试;而要读研究生,应该怎样安排学习;要自己创业又必须做哪些准备等等。我学到这些东西,既有故意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的,也有在潜意识里不知不觉地改变我平常日常生活的一些行为。
你问我的梦想?最低∶安安心心地做我喜欢做的事;最高∶做出些事情来,影响全人类的,比如说在某一方面提高人们做事的效率呀,希望自己来到世上一趟,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脚印。但是在还没有找到具体的途径前,先把书读完。
2008年2月,朱元晨以优异的本科成绩已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提前录取为直博研究生。6月朱元晨将结束四年紧张而收获巨大的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活,调整好心态,向新的一站出发了。
我等待着下一个捷报传来,祝愿朱元晨在他感兴趣的科学研究领域做出更好的成绩。
上一篇>>明天,丫头下一篇>>留学(zhuan)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989) | 评论(0)网友评论发表评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