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深不浅种荷花:一篇作品与安徽高考作文有关联

不深不浅种荷花:一篇作品与安徽高考作文有关联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节选)

五、(60分)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深不浅种荷花:一篇作品与安徽高考作文有关联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我想,该题至少可以从如下三方面立意——

(1)从人(种植菱、稻、荷的农民)的角度:要根据水之深浅选择作物种植,所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2)从水的角度:不论深浅,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

(3)从菱、稻、荷的角度:要正确认识自己,如果你是稻,你本该生长在浅水区,你就不应该羡慕深水区或“不深不浅”区的菱、荷(殊不知它们可能也正在羡慕你啊),再拼死拼活地跑到深水区或“不深不浅”区,那样不仅不能让你长情更好,还会使你本该拥有的丧失殆尽,甚至是生命——人生路万条,每条路都有自己光彩处。不要无谓地羡慕他人,站好自己的位置、走好自己的路,你就是达人。

关于这第(3)立意,本人两个月前一篇《你到底要走哪条路》(发于《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暑假专号,《意林少年版》拟2010年14期转载),与试题似乎有相通之处。该文如下:

你到底要走哪条路

张爱国

初中毕业那年暑假,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我面临着复读和谋生的选择。父亲的意思是复读,我心里却暗暗羡慕起村里那几个年龄相仿的外出打工孩子——他们能花上自己挣的钱,能买自己喜欢的衣服,甚至有的都交上了女朋友。父亲知道我的心思,但没有说。

那段时间,父亲在五里外的一个工地上做瓦匠活,每天靠一辆除铃铛不响其它都响的破旧自行车早出晚归。

那天早晨,我从同学家回来,路过父亲的工地,父亲说:“我的活正忙,你帮我拎拎灰桶吧。”看着父亲满身的疲惫,我不好拒绝。

这一天,父亲在我的帮助下,早早地结束了他的活。回来时,父亲的一位工友因为不回家,将自行车借给我。我和父亲一人骑一辆车,赶往回家的路。

这条路是早年用石头和沙子铺的,沙子已被雨水冲刷掉,只剩下菱角尖一样的石头,突兀着,自行车根本无法骑过。倒是路的两侧,因为行人走过的缘故,相比中间,要平整而光滑许多。为了说话的方便,父亲走左侧的路,我走右侧的路——那时乡间很少有机动 车,人们基本上是不分左行右行的。

金黄的阳光铺在路面上,很美,可我却渐渐觉得吃力了,而父亲呢,依旧那样的轻松。我纳闷:骑车这方面,我不应该输给父亲的。这样想着,低头一看自己车前的路,虽然的确比中间的路面好得多,但还是凹凸不平。我又转眼看向父亲那边,才发现父亲那边的路要平整得多了,在阳光的照耀下,还发着闪闪的金光——原来是这样!我心里暗暗嘲笑起父亲的自私。

我说:“爸,你那边的路怎么比我这边平呢?”

“是吗?”父亲说着就看看我这边的路,又看看自己那边的路,想说什么却没有说。见我诡秘地笑着他,父亲仿佛意识到我已经发现了他内心的“小”,说:“那我们换一边吧。”

于是我们互换了路。

可是我依然很吃力,甚至觉得比刚才更吃力。于是再看看脚下的路——根本不是我刚才看到的那样平整,更没有闪闪金光,而是凹凸不平。我又看向父亲那边,真是奇怪了,我刚才走在上面时是那样的不平,现在却一下子又变得平整起来了,而且也闪起了金光!

难道是父亲真的太自私?——他明知这段路的左侧不如右侧了,才故意与我调换的?

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此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是这一天的劳动给我带来的疲乏,而是依然一味地在路上找原因。我又下了车,推车到父亲那边。父亲微笑着说:“莫非我这边的路又变好了?”我不好意思地笑笑,点点头。

我和父亲又换回了位置。

走了不多远,父亲说:“你再看看,是不是我这边的路又比你的路好了?”

我没有看,因为我一走上右侧的路就发现它突然又不如左侧的路了。我的脸红了。

父亲说:“很多人都有一个特点:总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我骑车刚走这条路的时候,不论走哪侧,都觉得不如另一侧。我是在多次换来换去后才发现,其实两侧的路都一样。之所以老觉得自己这一侧不好,是因为距离近,看得真切,自然就凹凸不平了;而看别人的路呢,因为距离相对远了些,一些坑坑洼洼就看不到,因此看到的自然都是平的。”父亲认真地对我说,“我有我路,你有你路。你到底要走哪条路?得靠自己,而不能被别人的路所迷惑!”

我坚定地点了点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3927.html

更多阅读

一篇让我感动的作文《因为有你,而自豪》 写一篇因为有你作文

  今晚表姐一家来家吃饭,外甥女把她今天写的一篇作文特意拿来给我看,说写的是我。我一边看,泪水一边往出涌……,一个12岁上初中一年级的孩子能有这样细腻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她是一个孩子,但她的思想又不是一个孩子,我为她的这颗心而感

2014高考作文训练:有文采

2014高考作文训练:有文采主编:一中大语文【把脉高考】“有文采”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对文章语言的要求,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用词生动,即要求文章用词恰当、精练、形象。二是句式灵活,就是句式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

声明:《不深不浅种荷花:一篇作品与安徽高考作文有关联》为网友迴忆拼命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