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一右一左即是我和吴翔
题记:
吴翔是我的发小,亦是在部队工作的搭挡。76年基地演出队他
曾任队长,我任指导员,搭挡合作过两年。在排演样版戏时,
吴翔多年主管剧务,所以他对老孟(文中“小孟”)的了解
决不亚于我。老孟的离去,对我们两个而言,都是一次震撼。
他的文,不禁让我想起那些往事。老孟(这是对外的称呼,
当面我们都是叫“小孟”)是短打武生出身。
个子矮小。因为这,打篮球没少受我们欺负,
但他灵活,弹跳极好,想欺负他也是难事。
另外,喝酒时,他要管我叫“哥”,弄得不太熟的人莫名其妙。
总会问,谁大呀!我会说,我们哥俩是论“个儿”排行的。
这次天津之行他老兄还端着酒杯来叫我“哥”……
想起这些都已成为往事,泪水总禁不住。
怀念大哥“小孟”吴翔 (原载于《海军战友录》)
原文:http://zyl.c801.com/forum/forum_show.asp?action=ShowForumContent&TopicsId=13386&ForumId=9
中午,手机上晋鲁转发老胡发来的信息:祥合今天早晨病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愿相信这条信息说的是大哥“小孟”!
祥合与我和晋鲁同是68年兵,却长我俩六七岁,是我们的大哥。但我们从来都直呼“小孟”。不是我们不懂礼貌,更不是对他不敬。这种超越年龄、跨越历史的称谓恰恰是我们对他特别的尊敬:
小孟是基地“智取威虎山”和“平原作战”剧组的导演。我在剧中饰演“三连长”和“日军副官”,是小孟给我导的戏┈┈
小孟与我分别负责剧组后台和前台的灯光。我当战士时可是专业的电工兵,对小孟的电工基础和知识实不敢恭维,可他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那些看起来很“土”却非常管用的招数,我都是从小孟那儿学的┈┈
小孟打小在戏班里学了一身功夫。他最拿手的是“小翻”,威虎山滑雪那场结束时,他从台左侧起“范儿”,翻到台中间原地翻腾且越翻越快,在一片掌声中落下大幕┈┈.
小孟这些本事两出样板戏可不够他用的,演出空闲时他经常给我们露几手,用现在的语言,我们都是他的粉丝。最出色的要数他的“猴戏”,一举手、一投足,惟妙惟肖,简直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和小孟从相遇、相识到情同兄弟是个缘分。我们彼此是四十多年前在基地宣传队互相熟悉的,但早在新兵训练时就在相互对阵的篮球场上相遇过,他短小精悍、飞遍满场的身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常想:全国几百万兵我们遇上了这不是缘分吗?
三十年前我调回北京,小孟转业到天津,曾经十年没有音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记的“世界公园”刚刚开业,我随单位去参观,居然遇上了身为天津北辰区工会主席的小孟也组织参观┈┈在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又不期而遇这不同样是缘分吗?
近年来我们数次在天津见面,看到小孟因为患病留下一些后遗症,甚至说话的口齿也不很清楚,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我们是好兄弟,虽然都已过或将到花甲之年,却都像回到年轻时一样。我清楚的记得,小孟总是拥着我,非常亲切,依然是大哥一样的感觉。我发现这个时候,小孟因病造成的口吃并不能掩盖他内心的激情,更不会影响兄弟之间心心相映的交流┈┈
我和晋鲁、连城是今年9月20日去的天津,到今天与小孟整好分别3个月。难以至信,我们喊了一辈子“小孟”的大哥真的走了吗?大哥“小孟”:你给我们留下的是永远的记忆和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