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风筝的资料 有关风筝的资料10字

风筝,古时称为「」,北方谓「」。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伪时期——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

  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打靶。

  1980年,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来双线外,并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求福:

  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可以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五福献寿”等,周代《洪范》篇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长寿: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说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一万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喜庆:

   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囍”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

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寓间美满婚姻、夫妇和谐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吉祥:

  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中国传统的风筝一般分为硬翅、软翅、板子、串子、立体(筒形)等几类,按地域和风格又分为潍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风筝。全国最大的风筝制造地在山东的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每年举办风筝会,2005年还有举办风筝锦标赛。

制作风筝材料

风筝骨的材料一般是竹片。现在也有用其他化合材料的。

风筝面的材料一般有纸、绢、尼龙布、塑料膜等。纸和绢的更为传统,着色鲜艳亮丽,充分体现了中国风筝的魅力;但是纸容易破,绢太贵。尼龙布和塑料膜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属于制造风筝的新材料,价格便宜又坚固耐用,可以大批生产。

操作原理

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

1. 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

2. 风筝都得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下来

扬力作用

扬力的产生:

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

以上可知,扬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1. 风力;2. 牵引力。

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扬力三个力的作用下,风筝在空中基本上是达到受力平衡的。

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风筝受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便地控制。几次练习后放风筝者会很快掌握控制风筝的技巧:

放风筝的时候,一般是一抽一放。

抽的时候,因为风筝提线一般放在风筝面靠上的位置,加大牵引力可以控制风筝角度变小,上扬 力增加,风筝稳步上升;

放的时候,即平衡的风筝牵引力变小,在风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高飞远,但是必须很快又抽,以再次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

风力正盛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风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线。


有关风筝的资料 有关风筝的资料10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3149.html

更多阅读

蒙元时期最早的汉字契丹字皇帝圣旨金牌 圣旨金牌

蒙元时期最早的汉字契丹字皇帝圣旨金牌笔者最近在网上查找蒙元符牌资料时,发现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蒙元文化博物馆二楼展柜中,展览着一面蒙元时期的正面二十四个汉字的皇帝圣旨金牌(见图1、2、),格外引人注目。博物馆资料说这块皇帝圣旨

写老师的作文600字 关于老师的作文1000字 我的老师作文1000

写老师的作文600字时间:2011-9-6核心提示:刚开学,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了我们班级:数学要换新老师!全班像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这个说:老师是男是女?那个说:老师凶不凶?有的说  来了,来了!随着不刚开学,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

关于秋雨的作文400字 关于秋天的作文400字

关于秋雨的作文400字一:秋天的雨(415字)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声明:《有关风筝的资料 有关风筝的资料10字》为网友爱却说不出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