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柱子一 :“民族团结柱”的去和留

今早看报纸,说最近在天安门广场两边立起的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还真有可能永远留在那里!

这段时间一直有这传言,也看到柱子的设计者和支持者们殷切地表示(或曰炒作):希望柱子永立广场。而政府本要在这星期初宣布对柱子去留的最终决定,也推迟宣布了。

我作为一个热爱祖国,懂点建筑的草民,劝告政府:如果要真的讲点学习,讲点政治,讲点正气,如果要真的坚持点科学发展观的话,就该赶紧把那些愚蠢的柱子移走!

从样式上,那些柱子的设计显然借鉴了旁边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形式。但与50年前大会堂的廊柱设计相比,这堆“团结柱”的艺术水准,相差何止千里!

我最近写的《大跃进中的人民大会堂》中追溯了1958年人民大会堂设计竞赛的过程,其中追溯到当时大会堂的实施方案之所以被选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师在设计风格上迎合了首都规划委员会和中央政府官员的心理——“喜欢青年式的(指西欧古典廊柱式),有朝气”。

但中选方案的粗大高耸的西方式柱廊,引起梁思成等一干建筑专家的强烈反对。梁批评该方案在建筑风格上“西而古”,艺术价值不高,而且在尺度上犯了将每样东西都简单放大的毛病,使人在接近时,感觉自己变小,有到了巨人国的感觉。但在当时,不管专家们争论如何,设计方案一旦选定,为了赶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年前完工,建筑师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在细节上完善,以尽可能实现良好的构图比例和协调建筑与人体尺度的冲突。比如建筑师张镈等精心在柱头上设计汉白玉的“仰莲瓣承抱石枋”,在柱础上设计东北红大理石的“方盘+复莲+花饰”三段式等。正是这些措施,渗透着那个时代建筑师的高超艺术修养,使得大会堂在建筑细部上,有了相当的艺术魅力。

而今天,为了国庆60周年匆忙竖起的这两排柱子,保留了原大会堂廊柱三段式的构图和基本形状,但柱身短粗,表面图案粗陋,颜色艳俗,活像56颗巨型二踢脚(炮仗)排在广场两边,齐齐指向天空。它们除了对天安门广场空间构成视觉污染外,简直就是对后面大会堂那些精心设计的廊柱的文化侮辱!

抛开政治因素,单从庆典场景设计上说,德国纳粹建筑师斯佩尔(Albert Speer)为1934年纳粹纽伦堡集会设计的光柱更比我们的“团结柱”不知高超到哪里去了。斯佩尔在广场周边按十几米的间距排放了130架防空探照灯——动用了当时纳粹军队所有的探照灯,齐齐向夜空投射光柱。一方面,该作品承接古典传统——一排排巨形光柱汇成了刺破夜空的哥特教堂列柱,斯佩尔称之为“光的教堂”;另一方面它超 级现代——用高技术设备、用抽象的光投射出虚幻的柱廊,壮美、洗练、震撼人心。用今天的话说,它还特别环保:庆典一完,灯一熄,一切消失得干干净净——更突现了集会作为一次性事件本身的特有的诗意和美感。

论柱子(一):“民族团结柱”的去和留

而我们这堆蠢笨的“团结柱”呢?只会“实打实”地塑形象,刷色彩,贴金,贴图案。它们个个由钢和水泥铸成,26吨重,在国庆晚上喷完各种媚俗烟花图案后,尴尬地留在广场边。想移走它们其实都很难,移到别的地儿也没法回收,还只好让人假装当成艺术品供着......

在象征意义上,“民族团结柱”更显得可笑:56个民族,有必要一对一地竖起56根柱子,占这么多地方,几乎像大栅栏一样,把天安门广场围起来吗?照这个逻辑,天安门广场上纵如森林般,竖满人民英雄纪念碑,也不够数,来纪念“三年以来...三十年来...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啊。再者,56个民族,各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即使非要“大团结”,大家又凭什么要同一个颜色,同一个形状,同一个高度,像列兵似的对称地立在天安门广场两旁?如要永久性地列在那里,岂不是更可怕?!

总之,“民族团结柱”作为临时喜庆用品,装点广场,喷射一下礼花,表达一下“民族大团结”的愿望,不管其设计水平多低下,其临时应景的任务一旦完成,立马全部撤走,大家眼不见心不烦,这事就过去了。但如要真的永远留在那里,它们唯一的功能恐怕就是作为警世柱——作为反面教材,以开诚布公、触目惊心的方式向世人昭示:中华文化到了最衰落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2813.html

更多阅读

天安门广场民族团结柱设计寻踪 民族团结板报设计

天安门广场民族团结柱设计寻踪——综述自从9月14日天安门广场开始竖起第一根民族团结柱,作为建国六十周年庆典的背景景观,为本次国庆庆典营造出特别浓重喜庆的气氛,其精美的造型和宏伟的气势,深深赢得各族群众的喜爱,继而成为继人民英雄

专题一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祖国团结

【专题考点分析】本专题主要涉及的考点有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内容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点,是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的热点和重点。原因有:①台湾地方选举结果对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影响;②两岸民间团体和人员频繁

张海洋:民族团结是中国立国之本

民族团结是中国立国之本张海洋中国民族报2011年12月3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db0370100vp3x.html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执政者对不同民族的主要政策是承认“中国五方之民各有性也”,需要“能其志达其欲”,所

声明:《论柱子一 :“民族团结柱”的去和留》为网友忘掉你的怀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