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贤亮小说《习惯死亡》-----毕业论文

解读张贤亮小说《习惯死亡》

【内容摘要】《习惯死亡》是张贤亮描写自身苦难经历的作品系列——“爱情三部曲”(即《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一经发表即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引起的是争议,到了《习惯死亡》,几乎则是无声无息了。连张贤亮自己都认为:“《习惯死亡》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可惜一般读者很少注意”【1】。《习惯死亡》在外部表象上由于大胆描写性爱以及揭示某些政治因素,一度甚至被列为“禁书”。同时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张贤亮一反他惯用的传统表现手法,刻意求新,过多的哲理性语言,切割了小说画面和人物心理流程的连续性,容易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概念化感觉,而且其情节是现实与荒诞的融合,让人无法理解它到底诠释给我们的是什么。

面对这样一部《习惯死亡》,应该怎样评价?本文试图对《习惯死亡》进行解读分析,从它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着手,对作品中“性”的涉及、恋母情节和死亡意识进行深层的心理分析和挖掘。

【关键词】张贤亮性描写恋母情节 死亡意识

引 言

我第一次拜读张贤亮的《习惯死亡》,是在九十年代中期,那浓缩的象诗一样的语言,那比比皆是的格言、警句,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哲理的启迪,绝妙的无以复加,让我拍案叫绝!这是这些年来,我读过的让我觉得最震撼心灵的一部小说。作品的每一个章节,以至每个句子都值得细细品味,也必须细细品味。

我惊讶于作者驾驭人物、情节、时间、空间的能力,他可以把每一个独立的故事,用他思想的主线,巧妙的编排串接起来,如用一条隐秘的细线连起一颗颗散落五彩的珠链,串出一条绚 烂的项链。这一点,你可以把它当成一部精彩的小说看。

我惊讶于作者文笔的酣畅淋漓,妙语连珠。他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畅快顺滑,富有韵律感。这一点,你绝对可以把它当散文看。

我更惊讶的,是作品能带给我那么大的思想冲击。读作品的过程,也是对生命,对社会、对人性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脑浆的一种震荡。这一点,你可以把它当成哲学书来看。

解读张贤亮小说《习惯死亡》-----毕业论文

多年后的今天,再一次重温这部《习惯死亡》,依然让我着迷!并深切地感受到张贤亮在写这部《习惯死亡》时,23年劳改生涯的情感积淀已经势如破竹,一泻千里!他极尽讽刺、调侃、自嘲,看似轻松的口吻,将那个沉重的年代、辛酸的岁月中的人与事,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张贤亮不愧是中国一流的语言大师!

只可惜张贤亮的作品太具时代局限性,而且作品中哲理性的语言过多,切割了小说画面和人物心理流程的连续性,容易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概念化感觉,让人无法深入理解字里行间隐匿的深度。

一、思想内容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长篇小说。作品生动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心灵倍受重创的知识分子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2】。在这部作品的内容提要中,编者是这样提示读者此书的创作主旨的。

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他不幸的被历史卷入了政治运动。他不幸的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因为他的祖宗全是大坏蛋,他一出生他就有了问题。他被批判过,并且一批再批,因为他不是红苗子;他写了检讨,一写再写,但他还是永远不能洗清自己身体里流的血是旧世界的;最后他被枪毙了,但他不幸又醒来了,醒来的他从此以后就死去了。比死亡更恐怖的是活着然而时时刻刻要承受着死亡,死亡像幽灵一样从此永远跟随着他。从此他就真正感觉到真正的死亡,就是“习惯死亡”。

他喜欢女人,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崇拜,连他在去挖死人骨头时候看见的,只有白净净的骨头和一头黑的发亮却跟杂草已经含混不清长发的一个死掉了女人的骨头,他都觉得可爱无比,更何况活生生的女人。是的,他爱他生命中有过的每一个女人。因为他觉得她们都像他的母亲,因为他只有在她们那里可以倾诉,可以发泄,可以得到精神连同肉体上的慰籍。

他更喜欢跟她们上床做爱,然后成功的做完爱后,就喊一声“完了”。因为他觉得每每做爱完后,他就有那种感觉,那种枪口子对着他脑袋的感觉,使他在恐惧中无比的兴奋,死亡再一次像习惯一样灌注他的每一个细胞。

他的一生一直被死亡所笼罩,他一直害怕着,恐惧着,连做爱都如把他推向枪口;但他又时常有意无意的走向死亡的幻想当中,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躯体并不在同一个平衡线上,然而每一次自己有死亡的念头的时候,就感到了却了很多烦恼,刹时,自己和自己的躯体合二为一,无比的愉快,愉快的犹如做爱。

他想用堕落来表现超越,用堕落来表现抗议。他去了妓院但他失败了,一直喜欢跟女人上床做爱的他,居然在跟那个越南妓女做爱之前已经被你自己枪毙了,这是他一生以来第一次枪声响在做爱之前。他仰望苍天,又喊了一声“完了”。但这一次的“完了”与他以前所有的“完了”如此的不相似,因为他发现他“习惯死亡”了以后,连人类堕落的本性都从他的身上洗的一干二净。

一切直到他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真正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才领悟到自己真正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死亡犹如一次壮举。他发现自己害怕的并不是死亡,不然他怎么会“习惯死亡”呢?他害怕着什么呢?他觉的其实他一直不应该问有什么比死更可怕,而应该问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在他最后将赤裸裸的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连肉体都不用把你载到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他明白了,他一直害怕的是那种“运动”,它把所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全部摧毁。它一步一步地剥夺了他的尊严,爱情,自尊和自信以及与群体的认同感。

“习惯死亡”——这个我们这一代无法理会的动宾词组,一个让我们不知如何分析的词组。当然,如果你没有真正读过这部作品,你或许永远都无法理解它到底诠释给我们的将是什么。它就如黑暗中一道我们无法逾越的鸿沟,让你只能望兴而叹。如果我们没有读过这部作品,我想我们会有这样的疑虑,习惯死亡,死亡可以习惯吗,谁都知道,死亡只有一次,对于个体的生命,它怎么会变成我们吃饭,拉屎,做爱那样变成一种习惯呢?或者一些更神经的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这部作品的作者就是传说中的“九命猫妖”,因为它有九条命,所以死也变成了习惯。

可是你走进了作品,你拜读了它,并且虔诚的,你就会明白。其实所谓的“习惯死亡”就是作者的一种感觉,一种作者的一生都被它牵连的感觉,一种作者无时无刻都胆战心惊的感觉,一种被历史游戏般的摧毁生命个体的感觉。也许我们这一代可能实在无法理解那种感觉,也许是我们的幸运,也许是我们的不幸。我们不幸在于当我们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真正感受或体会到“习惯死亡”,我们只能在这里饶舌费心,或者假惺惺的作些评论而已,因为我们没有经过那个时代。

“文革”十年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如同现在SRAS带给我们的灾难一样的灾难,甚至比这个更加的可怕,因为那是一场精神的灾难,一场“习惯死亡”这样的词组才解释清楚的灾难。它摧毁知识分子的一切,生活,生命,还有那些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它使很多知识分子在多年以后依然没能愈合心中的伤口,甚至迫害了他们的一生,使他们的生命都在恐惧和不安,甚至在病态中度过,它像毒瘤一样深深的印在每一个那时受迫害的中国知识分子心里,不能磨灭直到今日。而这部张贤亮的《习惯死亡》就是这一切的最好的写照。

二、艺术手法

1、关于性描写

在《习惯死亡》一书中,作者张贤亮一反他惯用的传统表现手法,刻意求新,主要人物以“你”、“他”、“我”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在多数情节里,“你”、“他”表现的是作品主要人物的幻想。作者通过极为费解的意识流手法描写了一个在“文革”中被假枪毙之后的“我”,在万念俱灰的状态下只剩了性爱,他甚至发展到了为寻求刺激到异国去嫖妓。……这种幻想描绘出了在苦闷状态下,主人公自身性本能想要进入快乐满足状态里的渴求。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美国举行的一次各国作家的演讲会上的即席演讲中的一段话值得读者思考。

“……有人看我的小说写了一个个爱情故事,以为我在苦难中一定有不少爱情的温馨,而其实恰恰相反。我说我一直到39岁还纯洁得和圣徒一样。我希望在座的男士们不会遭遇到我那样性压抑的经历。我的小说,实际上全是幻想。在霜晨鸡鸣的荒村,在冷得似铁的破被中醒来,我可以幻想我身旁有这样那样的女人。我抚摸着她她也抚摸着我;在寂寞中她有许多温柔的话语安慰我的寂寞。寂寞和孤独得五彩缤纷。这样,到了我有权力写作并且发表作品的时候我便把她们的形象一一落在纸上。所以,我现在明白了什么是文学。

文学,表现的是人类的幻想,而幻想就是对现实的反抗!【3】”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那些与道德和审美背道而驰的“性张扬”,描写的是主要人物的幻想。这种幻想倾注了作者对人性解放深情的呼唤,与黄色小说中露骨的色情描写有本质的区别。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对灵魂的真诚解剖,更易于为读者所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显贵,“既要当婊子,又要立贞洁碑坊”的君子,“当面喊哥哥,背后摸家伙”的政客,实在是屡见不鲜。给显贵、君子、政客涂脂抹粉的文艺作品,多次败坏读者的味口。大家期待着文艺作品的真诚,尽管有的人已经“习惯死亡”。

2、关于恋母情节

在《习惯死亡》中,主人公在许多次做爱时都想到了母亲,他忽而“觉得我又回到了母腹之中【4】”,忽而“多么想从你的身上回到我母亲的身上去【5】”。这些都表现主人公要回到母亲子宫里去,也就是想回到群体的怀抱里去,这正是主人公害怕孤独的心理根源。

《习惯死亡》中主人公在弥留之际还眷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男主人公先后交替地沉溺与多名女性的病态性爱之中,他“用堕落来表现超越”的极端行径,实际上把作家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在同一部作品中进行了集中的宣泄,也是将作家集体无意识中返回母腹的大地崇拜心理放大和夸张到了极致。男主人公彻底放弃了逃离死亡的要求,把死亡看成生命的涅槃而执意回归。

对于母亲,在小说中,“我”多次流露出无限崇敬与怀念之情,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一生珍藏的美好记忆,以至于母亲被无情摧残致死的伤心往事“我”也永远不愿提起。母亲的死,意味着一个充满着母爱光辉和家庭温暖的世界的消失。从此,只有“我”一个人踯躅在这样一个混乱而又荒凉的人间。这种想像,这种孤独感,激起了“我”保卫自己的本能。这种本能,又加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是母亲的死,让“我”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变。

如此推崇母爱,曾经有评论家据此认为,张贤亮有“恋母情结”,我虽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但从他的各部作品零零星星关于母亲与母爱的议论中,仍可以得出母亲在张贤亮心目中地位之重。

3、关于死亡意识

死亡问题在张贤亮小说的创作中可以说是贯彻始终的,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大都经历过死亡的劫难,或是曾苦苦挣扎于死的边缘。而最能说明张贤亮小说死亡意识的应是《习惯死亡》,这位似乎患有精神分裂的主人公居然经常想到死,死亡已成了他的习惯。他想过上吊,陪过“杀场”,有过长期摸死人的经过,又刨过死人的骷髅……。在他身上,死亡已成了生存的本能,它象皮肤一样附在他的身上,并最终让他走上了自杀之路,总之,死亡在这部长篇中已达到极致。

张贤亮为何总是一再让自己笔下的主人公与死亡纠缠还清呢?这主要是与他所曾经经历过苦难岁月有关。在那长达20年的炼狱似的生活中,张贤亮耳闻目睹了无数生命的死亡,而且连他自身也几度体验过死而复生的恐怖经历,因而,死亡的记忆便滞留在他的灵魂深处,并在他那些类似“自叙传”的小说中,不断浮现与闪光。

张贤亮为自己小说中饱受压抑之苦的主人公,安排了沉沦或升华共两种前途命运,《习惯死亡》中主人公的命运是属于沉沦一类的。其实,所谓的“‘习惯死亡’实际上就是习惯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政治生活和爱情生活。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直想死却没有勇气去死的人,等待他命运的只能是肉体与灵魂上的不断沉沦。他在一次又一次性爱中寻求满足,他宛若行尸走肉的命运与郁达夫笔下《沉沦》的主人公命运何其相似!但已丧失死的勇气的他却比《沉沦》的主人公的命运更加可悲。他总是预先乞求别人的宽恕,并主动以自轻自贱甚至是自戕来换取人的同情与怜悯,他的思想颓废与生命沉沦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苦难命运的真正写照。

通过解读《习惯死亡》,我们不得不承认,张贤亮是一位具有独特创造力的作家,他创造性地利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机制与人格结构作为中介,在对社会深度批判与反思中的创作又包含了深度的心理批判,而这一切都使得他在新时期反映知识分子自我反思与批判的题材作品中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注释:

【1】2000年3月6日,张贤亮与网人民日报网络版读书论坛网友交流实录。

【2】张贤亮,《习惯死亡》,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内容提要。

【3】张贤亮,《习惯死亡》,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第90-91页。

【4】【5】张贤亮,《习惯死亡》,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第151页。

参考文献:

曾镇南,《张贤亮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编,《当代作家论》第一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3月。

邝邦洪主编,《敞开胸襟的张贤亮》,《中国当代名家名作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高嵩著,《张贤亮小说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

弗洛依德著,《弗洛尹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2717.html

更多阅读

解读张枣著名诗作《镜中》 张枣的 镜中

《镜中》诗/张枣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危险的事固然美丽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解读:张爱玲小说《色·戒》

解读:张爱玲小说《色·戒》文/程致中2007年,李安执导的影片《色|戒》上映后,张爱玲后期那篇不起眼的小说《色·戒》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小说成于1950年,1979年张爱玲将它和《相见欢》、《浮花浪蕊》两个短篇结集成《惘然记》出版。在

78岁作家张贤亮去世:时代的拓荒者和弄潮儿

2014年09月29日 08:45:18来源: 人民日报2005年6月8日,张贤亮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张贤亮作品《灵与肉》改编成的电影《牧马人》。此外,张贤亮还有8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张贤亮创办的镇北堡影视城,曾是

雷晓宇 张贤亮:男人七十

采访/撰文:雷晓宇原题《张贤亮:男人七十》摘自GQ  张贤亮今年77岁。他可能是中国作家里最会做生意的人,也可能是中国商人里最会写小说的人。早在很多年前,他已经名利双收。但是,很少有功成名就的人选择像他这样度过自己的晚年。他离乡背

声明:《解读张贤亮小说《习惯死亡》-----毕业论文》为网友耳朵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