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六官制,称谓复杂,职掌不明,办事效率低下。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其实为五省,包[]括内侍省、秘书省,内侍省即中官,太监,服侍皇上、照看皇宫,相当于现在的机关事务管理局,秘书省负责典籍历法,相当于现在的党委办公厅。另外的三部: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内史起草文件,政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执行,三省分工,相互协作,相互牵制。内史和门下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大,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
六部,兵、刑、工、礼、户、吏。兵部主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主管刑律断狱,相当于现在的政法系统,法院、监狱。工部,主管工程建设,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水利部、交通部。礼部,主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文化部、教育部。户部,主管全国土地、户籍和财税,相当于现在的国土资源部、民政部、财政部。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升迁和调动,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