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阅读答案 香菱学诗读后感

文段阅读: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习题:

1. 写出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极其原名:

陆放翁是指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

王摩诘是指_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

“老杜”是指_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__

李青莲是指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_

2.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第一段,说说黛玉替香菱解了什么“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黛玉说香菱“不出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是不是把写诗看的太简单了?结合课文谈谈,她为什么这样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黛玉对香菱的学习进程按程度的深浅作了合理的安排,其表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作者一共写了八处“笑”,一处“笑吟吟”,七处“笑道”,这是否太啰嗦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段香菱所引的王维的三联诗句印证了宋代(人名)对王维诗和画的评价,“,请在下面默写一首你所喜欢的古代诗歌,并谈谈你的体会:

诗歌:

《香菱学诗》阅读答案 香菱学诗读后感

体会:

=============================================================================================

答案:

1. 南宋 陆游;唐王维; 唐 杜甫; 唐 李白

2.律诗押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看古人的诗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3.不是,黛玉这样讲是有前提的,一是先细心揣摩透了王维的五律一百首,再是读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然后再读李白、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诗,加上香菱又及其聪明好学,有了这些条件,方说“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4.且把然后再次再 然后

5.不啰嗦,字面同,内涵却不相同。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是教者的询问,是亲切、温和的笑,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这里的笑,既有亲切,又流露出读完书后的轻松。

6.苏轼(苏东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诗及体会(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1263.html

更多阅读

童话阅读课《书本里的蚂蚁》 教学实录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

童话阅读课《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实录和评课记录云帆雨滴记录 孙万寿整理上课老师:常熟市实验小学夏露 班级:二(3)班 上课时间:2008年4月11日下午上课地点:常熟市实验小学活动主持:高子阳(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小学部)读书活动课主评:孙万寿 (兴化

莫言《讲故事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讲故事的人》,完成17~20题。(20分)讲故事的人 莫言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 山洪一般的掌声读后感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一、课的简单流程:1.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山洪一样的掌声》,齐读课题回答:山洪一样的掌声是什么样的掌声啊?你得过掌声吗?什么时候?你送给别人掌声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为什么

《格列佛游记》阅读练习

《格列佛游记》阅读练习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根据__________的好坏选拔官员;他第四次出游,来到__________(国名)。(山东省威海市2005年中考题)2.《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

声明:《《香菱学诗》阅读答案 香菱学诗读后感》为网友與亽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