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硫电池已经研究成功?
今天接到一个电话,老王说,40年以前我们在北京玻璃研究所曾共同研究过的钠硫电池现在终于已经研究成功,并将参加世博会。
我赶紧到百度去查。
果然,在网上发现大量关于钠硫电池的报道,有的也和当年我们所想的一样,认为可以开发为车用动力。其中有一篇报道引起我的注意:
大容量城网储能钠硫电池10千瓦储能系统演示成功并将亮相世博会 |
( 2009年10月15日 ) |
|
在文中关于电池放电机理的描述存在原则错误,不过我想这大概只是记者的失误。由于自己当年曾经投入不少时间在钠硫电池上,自然对此会有些想法。
当年放弃对钠硫电池的研究,主要是因为投入资金的几个协作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北京玻璃研究所和北京电池厂都不愿意继续下去了。但即使他们愿意继续研究,其实也已经不太可能。这是因为虽然当时我们研究的电池功率密度已经比较高,甚至也开过一辆实验车,但其再充电寿命只有30周左右,远远达不到实用要求。况且几个单位的财力拮据,也根本不可能继续支持研究,提供根本改变研究途径的必要条件。
钠硫充电电池的寿命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正极与负极物质的反应导致电介质产生不可逆变化,从而在经过数十周的再充电以后容量和功率会逐渐减小;其二是由于电介质的变质或者其物质结构的破坏,最终在电池内部形成钠和硫的短路而烧毁。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中心问题是制造出长寿命的陶瓷固体电介质,比较可靠的方法是在高压下压铸高密度β氧化铝管坯,然后烧制成陶瓷。然而我们当时只能在常压下用注浆方法制备。按照我那会的看法,这种常压注浆会导--致晶体的定向排列,对于所烧制的管件成品的强度、耐蚀性和导电性均有不利影响。但配备一台大型超高压制备系统谈何容易?估计就是卖了整个电池厂也未必够用。
从上面的文章和其他材料提供的信息看来,如今电池的再充电寿命问题大概是解决了。不过要想使钠硫电池得到真正的推广,还要解决几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目前网上提供的材料中。我还没有看到足以说明问题答案:
1 安全问题:钠硫电池仅只在达到320度左右的温度,即仅当钠和硫都是处于液态的高温下才能运行。而如果陶瓷电介质一旦破损形成短路,高温的液态钠和硫就会直接接触,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这种反应虽然不会产生气体发生爆炸,但会产生高达2000度的高温,相当危险。我在一次连接一组已经加热到300度的钠硫电池时,由于一个电池单体中电介质管破裂,高达2000度的硫化钠烧熔了不锈钢电池壳,火焰冲到3米之高。我因为刚好回头去拿工具,躲过了这两秒钟,从而捡了一条命。
资料上说,钠硫电池的安全问题也已经解决。但我想,除非能在任何情况下将钠和硫完全隔绝,否则是谈不上安全的。作为车用电池,出现这种事故更意味着车毁人亡。因为作为两极的液态钠硫之间只能有用来导电的陶瓷电介质,而不可能以任何其他惰性、绝缘的高强度物质将其完全隔绝,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很不容易。当初美国福特公司采用了毛细电介质管来避免钠硫的大面积接触,但造价极高,商业推广是不现实的。
2 保温与耗能问题:在高温下运行的另一个问题是保温耗能的问题。钠硫电池在300度下才能启动,用不着进行什么分析就可以想到,这对于将其用作车用电池是一个颠覆性的缺点。用外电源保温当然十分不便,如用自身电力保温,则将大大影响最大行车里程;
3 环境影响与废电池处置问题:损坏的电池难于处置,这也是钠硫电池的软肋之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损坏,不外需要处理下述几种物质:
1)金属钠:在空气中将立即自行燃烧,生成氧化钠,随后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形成高腐蚀性氢氧化钠。如果遇到大量水,则还会立即引起爆炸。
2)混在导电纤维中的游离硫:如果在高温下,则生成腐蚀性二氧化硫气体,如果在低温下,则需要设法将导电纤维和硫分离,加以回收;
3)硫化钠:具有恶臭和腐蚀性的化合物,需要作为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如果打算作为资源回收,则需要经过十分复杂的化学工艺和设备;
如果上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恐怕钠硫电池作为车用电池大规模上市和应用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如前文所说作为固定的大型储能电池来用,因为保温比较容易、设施远离工作人员,应用条件相对宽松,也许实用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不过如果一旦损坏,会危害电网运行、其环境影响,尤其是对大气和人员健康的影响程度比车用也更要大得多,投放市场仍需万分谨慎。
总之,我对于钠硫电池的推广和应用问题,如果还不是完全否定的话,也还是持比较悲观的态度。由于始终没有看到究竟现在钠硫电池的再充电寿命究竟是多少,对于上述问题究竟是如何处理和解决的。我觉得以现在的水平能不能称之为“成功”,还有待商榷。最好是等等,看看国外推广应用(如果有的话)的后果为好。千万不可急功近利,一哄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