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这样教《诗经》
——《诗经·氓》教学纪实
王爱娣
《诗经·氓》是人教版必修2的一篇经典之作,诗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而又无数次重复上演的爱情婚姻悲剧。本文的价值在于,它用高度凝练而有韵味的诗歌语言、以女主人公的口吻讲述爱情故事,并且对自己的婚姻悲剧作出深刻的反省,以告诫人们“无与士耽”。信息时代,如何教学这首诗,才能体现其经典的价值?如何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这里是我最近为高中教师培训上的一节示范课,是对经典诗歌教学所做的一次尝试,更是我在经历11年课改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把我们的汉语文教学与英美母语教育比较研究、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之后的一次新的认识。教学中,最小化地运用电脑课件,改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我把设计意图写在每个环节之后,以便提供思考的空间。
一、解题,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说明《诗经》的经典价值;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对《诗经》,在座的诸位都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的篇目有——(学生:《关雎》《蒹葭》),这两首诗是关于追求爱情而不得时的“辗转反侧,寤寐思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诗经》的《氓》,同样是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这是文学创作的母题。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经”是经典的意思,“诗经”就是诗歌的经典。在西汉武帝时代,《诗经》就被封为“四书五经”的“五经”之首(哪“五经”?学生: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放在第一位,可见,《诗经》是了不起的经典著作。今天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
1、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全诗(本节课尝试背诵1-2章,其余章节,课后背诵)
(《诗经》的一个段落称为“一章”,“乐竟为一章”,古代诗歌可以配乐吟唱)
2、分析“氓”与“我”两个人物形象及其主题。
二、朗读,检查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在预习的基础上,落实重要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老师:下面我们用朗读来展示预习情况,男生读奇数段,女生读偶数段(注意:要读出节奏及不同的语气语调)。
听完朗读,指出问题:有几个字,男生读得不太清楚,读音不准,例如“将”“咥”等。请看屏幕上的注音,快速浏览:
氓(méng)蚩(chī)将(qiāng)徂(cú)渐(jiān)夙(sù)
愆(qiān)咥(xì) 靡(mǐ)隰(xí)垝垣(guǐ yuán)
于(吁)说(脱) 泮(畔)
对照注音,朗读两遍。
提示:“于”“说”“畔”这三个字用括号标示,它们属于文言文字词运用的哪类情况?
学生:通假字。
老师:对,古音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借用之后,音义相同了。例如,我们在必修1的《鸿门宴》里还有一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个“蚤”就通用“早”。这个知识大家记住了,学文言文时经常会用到。
还有几个字,大家要注意它们的字形和意义。(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
蚩:(五笔字型码bhgj,该字笔画构成依次为:凵、丨、一、虫)忠厚的样子?戏笑?
贰:不专一,有二心。【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爽:过错。现代汉语里的“爽”是带劲、有趣、过瘾的意思。这里是差错、过错。
成语【屡试不爽】反复试验都没出过差错,没有失败,都成功了。
这个成语容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渐,动词,浸湿,溅湿。
靡(mǐ1没有,不。2倒下:望其旗靡;风靡。3低级趣味的(乐曲):靡靡之音。mí奢靡,靡费)
三、概括内容,指导重点文句的翻译
【设计意图】1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训练概括能力;2找出诗歌的关键句“无与士耽”,掌握上下句所运用的比兴手法;3指导文言翻译:准确翻译出感叹句的表达效果。
老师: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简要复述诗歌的主要内容。
学生: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女子回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全过程。开始氓来向她求婚,女子没有立即答应,男生有些生气;女子希望他不要生气,告诉他以秋天作为婚期,于是,女子就欣然急切地盼望氓的到来,她对“氓”表现得很痴情,两人很顺利地结婚了。婚后生活贫困、辛苦,女子毫无怨言地操持着家务,“氓”开始还好,慢慢地,脾气变得暴躁起来,并且毫无眷顾之意,女子独自伤悲,最终清醒地认识到既然你不念旧情,无情无义,那就算了吧!
老师:《氓》叙述的正是一个古老的、至今仍在无数次重复上演的生活故事:一个痴情女子负心郎的爱情婚姻悲剧(板书:痴情女 负心郎 悲剧)。诗歌从恋爱与新婚时的快乐写到婚后的悲剧结局,这个故事由乐而悲的转折点在哪里?从诗中找出这个诗句来。
(学生有的找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有的找出“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还有的找出“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等。师生共同讨论:这个转折是从女子对这段爱情婚姻状况最清醒的认识开始,这个清醒的认识体现在哪里?它表现出女子内心深处痛苦的呐喊!)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板书:无食桑葚!无与士耽!)
请个别同学朗读这两个诗句,揣摩女子此时的心情。
上一句是比兴,用什么比喻什么?用斑鸠食桑葚过多会昏醉,来比喻沉湎于爱情会发昏。
下一句表达了女子什么样的心情?经历失败婚姻时的痛苦呐喊。是她从自己的失败婚姻中总结出的深刻的教训,也是她对造成悲剧的当事人所能表达的最强烈的控诉。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两个句子,注意感叹句的表达效果。
学生的翻译:斑鸠啊,不要吃桑葚;女子啊,不要沉湎于爱情!
教师:这位同学翻译的大意是对的,但是,还没有把感叹句的表达效果表现出来。
老师的翻译:
斑鸠啊,千万不要吃太多的桑葚呀,否则会昏醉下去!
女生呀,千万不要与男生沉湎于未经思考的爱情,否则会头脑发昏!
我和同学的翻译不同在哪里?
学生:在“不要”前面多了一个“千万”。
老师:你们听得很仔细。这个“千万”或者“一定”,起到了加强语意的作用,这就是感叹句这个句型所具有的表达效果及强调意味。
老师再次念道:“女生呀,千万不要与男生沉湎于未经思考的爱情,否则会头脑发昏!”男生亦如此。这是诗中女子留给世人的深刻教训,在座的每一位都要引以为诫哦。
四、分析人物形象及造成悲剧的原因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紧扣文本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得出的观点要站得住脚,必须立足文本,从文中找出根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养成学生的考试意识:阅读理解题的评分标准强调“按要点给分”,这样可以提高答题结论的信息量。
老师:下面看看故事里的两个人,氓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子汉,“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逐段阅读,找出相关的诗句。
1、“氓”的形象
找出诗中直接或间接写氓的句子,分析“氓”的形象特征。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忠厚老实,又有一些狡猾。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怒”:求婚太直接,太急于求成。悲剧的根源。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对感情不专一,德行无常。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达到目的之后,对妻子施以暴力。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曾经的铮铮誓言,对爱的渴望,如今都不再顾念。不念旧情。
归纳与小结:有些狡猾,假装贸丝,实来求婚;有些性急:求婚不成,当即发怒;有些忘情,对爱情不专一,不念旧情;有些粗暴,对妻子施以暴力。
2、“我”的形象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极易沉湎于爱情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对爱痴情若此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反思型的理智者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操持家务,吃苦耐劳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决绝的态度,清醒而坚强的女子!
归纳与小结:很勤快,肯吃苦耐劳;很痴情,极易沉湎于爱情,因而丧失必要的判断力;很理智:一旦婚姻失败,她又能深刻地反思,表现得十分理智而清醒;有个性:个性比较坚强,一旦发现婚姻难以维系,便决绝地放弃,因而,活得比较有尊严。
可见,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是丰富的,鲜活的,有特征,又有内涵,对于这样丰富的形象,作品只是用高度凝练的整齐而有韵味的诗的语言来写的,这便是《诗经》作为经典的魅力之一,值得我们久久玩味。
3、从形象分析到探究悲剧形成的原因。
下面我们来探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两个人的婚姻悲剧呢?
女子认为“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她把悲剧的全部责任归咎于“氓”,你同意吗?
你认为造成他们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结合诗歌和生活实际来思考)
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
先独立思考,然后近旁的同学可以讨论。
教师巡视课堂,待学生完成时集体讨论。
回答中,学生都是用一段话来笼统地概括的,表达很通顺流畅,但是信息量不多,老师当场要求对自己的回答进行提炼和概括,分别从氓和“我”两个角度或两个方面,按照一二三的“要点”来具体地谈,这是阅读考试的评卷要求(按要点给分)。有的同学找出一条理由,但诗中找不到根据,老师引用胡适的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先对其肯定,然后指出其不可信。
四、探讨诗歌的主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处理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准确而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我们自己对《氓》的人物形象及其造成悲剧原因的理解和概括,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什么主题?千百年来,很多学者文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探讨,老师罗列以下六点,供大家思考参照。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注意这里每条观点都注明出处,这是做文章研究学问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1 淫妇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把有伤风化的种种根源归咎于妇女的淫乱。(朱熹《诗集传》)
2弃妇说:这是弃妇的诗,诉述她的错误的爱情,不幸的婚姻,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第一、二章写结婚经过,第三章追悔自陷情网,第四、五章写男方负情背德,第六章表示对男方的深恨。(余冠英《诗经选》)
(弃妇就是指被丈夫因某种原因所抛弃或者遗弃的妇女。在历史上看,弃妇往往是不守妇道、朝三暮四之女。)
3 卑鄙形象说:诗歌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卑鄙的男子“氓”的形象,虽然这个小商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却是个无感情、无信义、自私自利的坏家伙;一个是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形象,她勤劳、淳朴,不畏贫苦,与“氓”结婚后就把幸福和希望寄托在“氓”的身上。(孙绿怡《<氓>浅析》,选自《古典文学鉴赏集》,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第42页)
4 阶级论说:《虻》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一首弃妇诗,其关键就在于通过两个鲜明的形象的刻画,通过一个女子的婚姻悲剧,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会现实。(鲁人版教学参考用书)
5 男权思想说:诗中女子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实际上是过去时代以经济支配权为基础的男子在婚姻上的支配权所造成的。(马茂元、赵齐平《<氓>赏析》,《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第40页)
6 最新观点:《氓》诗之旨,是女子自述悔恨,由于自己的天真、单纯,坠入情网,在热恋中没有看清“氓”的恶劣本质,轻率与之结合,待成婚日久,“氓”的本性显露出来,没有了甜 言蜜语,只剩下浸薄酷暴,如杨公骥所言“婚前是羊,婚后是狼,婚前是奴才,婚后摆老爷架子。”这就使女子不堪忍受,懊悔不已,乃至愤然与之决绝。并非是女子为“氓”所休弃。(赵巍《<诗经·卫风·氓>不是“弃妇诗”》,发表于《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期)
如果你不同意以上所有观点,可以把你对《氓》主题的概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作为第7条。
7
五、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回应开头提出的学习任务,重申学习目标,检验是否达到目标。
《氓》是一篇经典之作,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收获:
第一,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将来学会运用,默写时不出错误。能做到吗?(学生点头)
第二,《诗经》是春秋中叶至西周初年的作品,我们学习经典,跨越时空,做到古为今用,吸取前人有思考的智慧。
第三,寻求爱情是为了追求幸福,有尊严地活着,让自己和家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因此,面对爱情,我们不可不审思慎取,三思而行,诚如辛弃疾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大家齐背第1-2章,剩下四章课后熟读并背诵。
下课。
教师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