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俞正强 平均数教学设计俞正强

(转自网络)

听俞正强《用字母表示数》2008年10月11日在昆阳二小有幸走进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的课堂,过后除了想到“精彩”两个字,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俞老师语言诙谐、风趣,使台上台下一直笑声不断,大家被俞老师牵着渡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
这是一节有关“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课堂上,俞老师仅仅用到2个纸袋子和几支笔粉,没有其他如多媒体等辅助教具,却上出了一堂别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的课。虽然俞老师研读教材的深度、能力我们难望其项背,但却再次让人深深体会到:精彩的课堂来自对教材的深刻研读。
俞老师个人的风格、语言魅力是我们所难模仿的,但他课堂上充满睿智的语言让人难忘。如在第一片断让学生画“来了一样东西”展示学生作品“、”时,他引导评价、比较的语言是“你认为谁的画法更高明”,引导小结时说:“刚才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看谁的回答更智慧?”

在片断三,老师出示“黄袋比红袋多2支”问学生的想法,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如“不公平,凭什么黄袋要多2支”、“红袋会不高兴”、“现在只有一种可能,y比x多,多2支”时,老师不并急于评价,而是把问题重新抛给学生“刚才几种反应,哪种属于数学反应?”“谁能来个更优秀的数学反应?”自然把学生思路引到数学上来。记得当时听课的我,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公平”之类的反应,一时不明白老师为何不及时给于“干预”,马上说出“谁能提个有关数学的问题”之类的引导语,直到听了俞老师的“下文”才知道原来这一切是有“预谋”的,都在“掌控”之中,俞老师要学生明白什么才是“数学的反应”……又如对字母式的“别样解读”,诸如此类不断的出人意料、不断的惊喜让人不知不觉中沉醉于他的课堂中。

总之,这节课给人的感触又岂止一个“精彩”了得?
下面是笔者粗糙的课堂笔录:

片断一:用符号表示确定和不确定东西。闭眼,听老师的描述想像,然后又好又快地画一画。 [
(1)师:眼前跑来一只鸡,你能又好又快的画一画吗?
(2)生画
(3)展示:(3幅作品)评讲针对其中的一副美丽的公鸡和一只小鸡讲评。

师:一只鸡,怎样才能又好又快地画出来,让人选择,你会选择哪种画?
生:……
­(4)统一意见:两只鸡的差别在于一只是美丽的大公鸡,另一只是简平的小鸡,表示鸡的符号特征是有差别,小鸡更能体现符号化。

(方法同上)画一个人(1)展示交流:
师:看到这些“人”,你有什么想法?生1:简单快捷

生2:用符号表示

师:符号真好,简单明了。

(方法同上):闭眼,按师描述想像。

师:眼前来了一样东西。

(1)生画、展示:
(2)(针对反馈,用文字“东西”表示去掉)。

师:(分别指, 问画的学生):你画的是什么?

你们认为谁的画法更高明?(生:…… )

(3)小结:数学和美术是不一样的……越想越聪明,能简单表示就简单。
4、想像:讲台上来了一样新的东西。(方法同上)
生画、展示:△、○……

小结: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看谁的回答更智慧(生:画,用符号表示……)刚才我们用符号表示一些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东西。
6、联系生活。举例

师:平时碰到用符号表示东西这种情况吗?
生1:如习题里1+3=△
生2:老师批改作文时用△、○表示好词好句。
生3:交通安全标志符号。

生4:车牌号如ZC……
片断二:用字母表示数
1、出示一红色纸袋

(1) 先后放入1根粉笔,2根粉笔,问粉笔支数分别用什么表示?
生:1,2

师:这是一年级数学水平(生笑)
(2)放入一些粉笔(根数生看不见),
、师:粉笔有几支怎么表示?
生:1、2、3、4、x、y、A、m……

师:刚才用1、2表示粉笔支数,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答案?
­生:现在有几支,是不清楚,只是猜,所以……
生:因为根数不确定。
师:对我们而言,我们不能确定它的支数。
引出:清楚,不清楚  确定,不确定
师:为什么不说里面的支数可能是20、30或100支呢?
生:一看就知道不可能有哪么多,大约是……
引出:有一定范围。
师:当不确定时,我们就选择用符号表示,现在就是大家说的字母。我们只选择其中一个X就够了。

师:现在X表示什么?(粉笔枝数)
2、举例口答:
《用字母表示数》俞正强 平均数教学设计俞正强
(1)有47位小朋友,有y位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生1:X人,N人……

生2:47+y人
师:你认为哪种回答最有智慧?
生:47+y
师:这是几年级的水平?(笑)
(2)有一个加数,又来了一个加数,怎么表示?(生:x+y)
(3)有一个乘数,又来了一个乘数,怎么表示?(生:x×y)
­片断三:字母式
1、出示一黄色袋子,放入若干粉笔。
师:怎么表示支数?

生:y、z、A、M……
师:为什么不用X表示?

生:刚才红色袋子的粉笔已经用X表示了。

讨论:x、y的大小。

师:x和y谁大?
生1:x
生2:y大
生3:一样大
生4:无法比较
师:你们自己吵一下
生4:谁也不知道大小,无法比较。
师(对生3):生4对你怎么凶,你也给凶回去(笑)

师:吵完了?现在有三种情况,你们认为……

生1:都有可能
生2:无法确定
师:哪种观点更合理?

生:无法确下,存在三种可能,X>y、X=y、X<y。
师:还有第四种可能吗?

生:没有
3、教学字母式
(1)出示:黄袋比红袋多2支。
师: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1:不公平,凭什么黄袋要多2支。
生2:红袋会不高兴。
生3:现在只有一种可能,y比x多,多2支。

师:刚才几种反应,哪种属于数学反应?
师:谁所来个更优秀的数学反应?
生:①x+2=y ②y比x多2③y-2=x ④y-x=2
师:x+2=y
师:假如x=1生: y=1+2=3

师:x=2生: y=2+2=4

师:x=3生: y=3+2=5

师:x=x生: y=y
师:重新来过

师:如果左边x=1生:右边是(1+2)
   师: x=2生:右边是(2+2)
师:x=3生:右边是(2+3)

师:左边是x生: 右边是x+2

师:怎么不用y?
生:x+2比用y表示更好了。

师:为什么?
生:如果用x+2表示y,只要知道x等几,就可以知道y是几,也就可以不用y了。
师:是啊,这样两个字母就变成一个字母了,更简洁了。(指x)这叫字母,(x+2)这叫字母式,字母式就是含有字母的式子。

字母和字母式都能表示数量,字母式还能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出示:黄袋比红袋少2支

黄袋是红袋的2倍
黄袋是红袋的一半
引出字母式:x-2   x×2   x÷2

字母式的简写

(1)齐读:x+2  x-2  x×2  x÷2
师:在字母式里有一个运算符号最特别,你猜是哪个?为什么?
生:(发表意见)

引出:是乘号(×),在字母式里,乘号(×)和字母x很象
师:为了区别,大家就请乘号在字母式里缩成一团(板书:?)变成一个小圆点,乘号不舒服,就提出搞议,大家说不高兴你就回家吧,于是就去掉了,但数字就跑到字母前了。
(师边说边形成板收:x×2=2?x=2x
5、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①用符号表示不确定的东西

②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有范围的
­③字母式比字母更优秀

他说,好课的评价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好课是基于教师基本功来评判的。第二层次的好课是视教学设计为标准的。而第三层次的好课则看师生的互动是否和谐是否灵动而定。而最高层次的好课则依赖于师德。标准的语音,漂亮的板书,优美的教态都是第一层次的评价标准。

审视一节好课也有四个标准:安静、朴素、悠闲和灵性。我的理解:安静就是专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积极深入地思考,达到忘我的境界。它是课堂中师生的一种相融、和谐与统一,是一种浑然天成。朴素就是简单,简洁的语言,线条明快的条理,环环相扣的脉络。它说简单是一种大美,是一种不施粉黛的天然自信。悠闲是教师的一种心态,有了这种心态的教师就有了一种自信,就给自己创设了一个游刃有余的施展空间,能从容不迫地处理好教学中的每个细节。如红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的风采一样,对路边的小股土匪可以视而不见。那种气势跃然眼前。灵性显现的是不拘一格,是非预设生成的批判性思考力的表现。

所以他强调一个教师先要读懂教材,安排好意义、方法、技能之一主线,清理教材的脉络,把知识、能力等组装成一支神六火箭,把握好发射的节奏,一定能出一堂好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0512.html

更多阅读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 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杭州文海教育集团 刘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

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

《海伦·凯勒》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写话、揣摩文字写批注等方法体会海伦的不幸遭遇与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充分感受海伦人格的魅力。3.在

声明:《《用字母表示数》俞正强 平均数教学设计俞正强》为网友领导就是权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