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古墨
今天,微微把北大中文论坛发给我,让我试试在上面发文章交流交流。这让我想到六年前,我在另一个文学论坛的日子。
我曾在文学论坛泡了三年,这三年有什么收获?我想最大的收获是没人批评我,我在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写了三年。(如果当时有人批评我,我真怀疑是否能坚持到今天。)客观地说,那三年写的文章确实不怎么样,或者说实在糟糕透了。尽管如此,我不会否定过去,就像今天我们不会嘲笑小学时候写的作文一样。
同样今天,我上北大中文论坛,在那密密麻麻的帖子,和不成熟的文章里,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为此,我打算注册一个号,但是北大中文论坛不让我注册,论坛似乎不允许用现在通用的邮箱,网易、新浪、腾讯在这里都行不通。这真有点可笑,自由包容的北大论坛,最后连一个注册邮箱都包容不了,所以最终我也未能注册。
还是回过头来讨论文章。我写作七年,我心中已经有了界定文章好坏的标尺,尤其小说,读一百字就可看出文章作者的水准。但是这又多么地不幸,明知道一篇文章的好坏,却难于启齿去评价,我担心自己的苛刻会消灭掉一个潜在的文学青年。当然,我更加清楚文学青年的自负,他们经常认为自己无人可及,天下舍我其谁,所以他们的文章不需要批评。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文学青年,每次我总是一笑而过。说真的,我喜欢这种自负,因为我也这么自负过。总有一天,成熟了,长大了,再回首,也会对曾经的自负会心一笑,只怪年少时太天真。
我知道,关于小说创作,我对自己越来越苛刻,我却不愿把这种苛刻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挣扎和煎熬,原来一部优秀的小说是那么地难写。绝大多数写小说的人,在小说范畴内,估计只触及到小说的枝干部分,而没有触及到小说的枝叶。小说的枝干容易描绘,但是要描绘叶片上精细的脉络,足于花去一个作家毕生的时间。
所以今天,遇到热爱写作的文艺青年时,我没有太多的要求。如果说有要求,那也是很肤浅。比如把文中的标点符号用对;正确地使用“的地得”;少写错别字。当然了,如果有朋友要和我谈论自己文章的好坏,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是很愿意讨论和批判。也只有具有批判精神,虚心学习,才能让人进步更快,但这需要建立在彼此宽容的基础上。
说到批判精神,我想到另一个文学论坛——黑蓝论坛。黑蓝论坛版主无疑有批判精神,可惜缺少包容的精神,甚至有些批判充满了个人的情绪。所以一个论坛建立一个包容的,学术的批判精神变得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伤害文艺青年情感的条件下,使其快速稳定的成长。
大概就说这些吧,向所有文学青年致敬,并问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