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校长领导哈工大由民转军的历史简述
孟新
铸就哈工大辉煌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1953年秋,经毛主席、周总理亲点,李昌同志由团中央书记岗位转任哈工大校长。在高教部提出的可考虑高校中,李昌同志选择了哈工大。当年10月,李昌校长携全家来到北国边陲哈尔滨市,埋头苦干11年,铸就了哈工大辉煌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哈工大是我国高校中具有独特优势的一所学校,1920年建校以来就实行从俄国引进的按专业培养工程师的欧洲大陆工科教学模式,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苏两党商定的由苏联援建的两所高校之一,也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在西方全面封锁下,我国第一所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国外新型科学技术和先进教学制度的高等工业学校。从1951年起首批苏联专家到校工作,在陈康白校长、高铁副校长领导下,引进和学习苏联新的教育制度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教学内容的教学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取得显著成效。但当时的哈工大又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学校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与教学任务不相适应的基本矛盾。为此,高教部、一机部派出联合检查组,检查哈工大扩建以来的工作,向中央文委提出检查报告。中央选派李昌同志任哈工大校长就是改进和加强哈工大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
作为哈工大校长、党组书记的李昌同志到校后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分析研究,于1954年1月向高教部、一机部提交了《关于哈工大办学方向的报告》。据此,两部于3月召开哈工大专题座谈会并作出两个《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几项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充分肯定哈工大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所取得的成就,再次明确哈工大办学方针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培养水平较高的工程师和高等工业学校师资,并对哈工大面临的诸多难题作出相应的有力支持的决定。5月,高教部又确定哈工大为全国6所重点高校之一。这6所重点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从此,哈工大在李昌校长领导下进入一个积极、稳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李昌校长来校后,在两部的支持下,两年内快速地建成了机械楼、电机楼、实习工厂和学生二宿舍、河沟街教师家属宿舍,购买被服厂,扩大从教化街到护军街大面积新校区;商得选送单位同意,选留了一批优秀研究生和大批由苏联专家直接培养的五年制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基本解决了先前联合检查组所指出哈大面临的基本矛盾。在3届两年任期的55位苏联专家帮助下,哈工大建立了7个系23个专业、42个教研室及相应的以从苏联进口设备为主的33个实验室;拥有550多位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经苏联专家培养的教师队伍,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能够独立开出全部课程,指导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哈工大已有5届本专科毕业生,为全国工业高校输送了由苏联专家直接培养的500 多名三年制师资研究生和500多名由中国教师参与指导的进修教师;提供了由苏联引进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日历等整套教学文件和近2000万字翻译教材。以1955年受高教部委托在哈工大召开的两次机电教学会议为标志,哈工大已经实现按中央所确定的办学方针,初步建设成为一所新型高等工业学校,被誉为全国学习苏联先进科学技术和教学体系的先导学校,新中国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建立尖端技术专业实施由民转军的发展战略
李昌校长出身于清华,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是一位走在时代前列勇于创新的老同志。在他主持下哈工大已经走出暂时困境,成为全国一所著名的重点大学。但李昌校长认为,哈工大不应停留在只办机械、电机、土木等一般性通用专业上,应该研究如何突破现有条框分割的制度束缚,把哈工大办成一所与时代相适应的拥有尖端技术专业的新型大学。
在李昌校长思考哈工大如何继续前进的关键时刻,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为实现李昌校长的设想提供了政治依据。会上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号召全党“向科学进军”,指出“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科学是关系我们国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决定因素”,“要发展尖端技术”,“按计划增加高校学生名额”,“扩大科学研究工作和扩大培养科学力量的计划”。李昌校长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发言,会后向中层以上干部传达,组织他们阅览会议文件,研究如何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办好哈工大。
1956年春,李昌校长就哈工大专业设置方向问题与第三届苏联专家组组长罗日杰斯文斯基进行一次重要谈话。他向专家介绍党中央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向全党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清华大学已经开始筹建工程物理、工程化学新专业,就哈工大应新建哪些新专业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征询专家意见。罗日杰斯文斯基是一位来自苏联鲍曼高等工业学校的专家,对中国友好、热心帮助哈工大。鲍曼是苏联为尖端工业服务的保密学校,它有关国防的专业从不公开。罗日杰斯文斯基专家热心地表示:哈工大可以办一些比工程物理等更好的专业。经认真考虑,罗日杰斯文斯基专家建议哈工大应该创办无线电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电气测量、光学仪器、内燃机类专业。由于保密制度等多方面原因,罗日杰斯文斯基专家并未直接说明这些专业方向是为航天工业服务的。创办这些新专业主要难点是:苏联不可能派这方面的专家,如何培养尖端专业教师,如何能得到主管部门批准。
对于培养拟办尖端专业的师资,李昌校长于1956年春决定:从本校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后称小教师)中选拔英才,多渠道培养。当年学校选派一批青年教师赴苏进修或攻读学位,其中包括陈熙琛、冯纯伯、雷廷权、汪仁澍和征得水电部同意将送哈工大培养的范崇惠等人;由电机系主任吴存亚带队,选派刚从南京工学院分配来的助教张乃通等人去清华进修并筹建无线电工程专业,同时还从电机系选二年级优秀学生刘永坦等6人进无线电系插班代培;征得苏联专家组组长同意,请具有自动控制、陀螺仪器专长的工业企业自动化专家石拉姆科指导筹建自动控制专业,指定薛景煊作专家助手,并培养陀螺专业研究生;请熟悉计算机专业的仪器制造工艺专家马依奥洛夫指导吴忠明、李仲荣两位青年教师开出计算机课程;选派穆英等青年教师和小教师赴上海光学仪器厂边实习、边筹建光学仪器专业。
中国当时的工业管理体制是:一机部主管民用工业、二机部主管核工业、三机部主管军事工业。哈工大于1956年、1957两年报请高教部批准增设了电表与电测技术、数学及计算仪器、自动控制、光学仪器、无线电工程、陀螺仪器、内燃机等7个新技术专业。由于哈工大属于一机部院校,不宜扩大服务面向,高教部又下令撤销了--无线电工程、光学仪器、陀螺仪器、内燃机等4个专业。在这种主管部门不予支持的条件下,1958年初,李昌校长仍然委托电机系何龙研究并提出设置为核工业服务的工程物理方面的专业方案。
在李昌校长领导哈工大建立尖端技术专业、实施由民转军的发展战略的征途上又有了新的历史机遇。一是1958年春,中央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决定一、三机部合并,建立军民并举的新一机部,由解放军上将赵尔陆出任部长,为哈工大扩大服务面向提供了可能实现的有利条件。二是当年9月邓小平总书记视察哈工大,向哈工大发出指示:“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国家发展需要尖端科学技术,像哈工大这么一个大学,应该是突破科学技术关的基点之一”。小平同志指示的背景是:苏共20大之后,中苏两党产生重大分歧,1956年苏方又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联合舰队,企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为中方拒绝后,继而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党中央决心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依靠自己力量建设强大国防。
为落实邓小平总书记对哈工大的指示,陪同小平同志视察哈工大的一机部赵尔陆部长,一周后委托一机部主管尖端技术的一局局长、科学院学部委员钱之道同志,于中山路107号省委会议室召开有李昌校长、高铁副校长、省委文教书记王一伦、市委文教书记郑依平参加的专题会议。会上钱之道局长传达了赵部长的指示:为落实小平同志指示,哈工大要分离出一些专业,留出继续发展空间,增办一些为国防服务的新专业,并可把哈尔滨航校划归哈工大筹建航空工程系。钱局长还向与会同志介绍了我国“两弹一星”产业及其对新型尖端专业人才需求,要求哈工大能够提出一个可行方案提交部领导。根据小平同志和赵部长指示、钱局长的指导性意见,李校长汇报了哈工大1956年以来为创办尖端专业所作的人才的准备工作,提出将土木系分建为划归建工部领导的哈尔滨建工学院,以重型机械类专业为基础建立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分院,新建以火箭为主体的工程力学系、为核工业服务的工程物理系、以哈航校为基础建航空工程系及无线电工程系、自动控制系及相应专业的设想。经讨论,钱局长原则支持,两位省、市委书记也表示全力支持,从此开始实施哈工大由民转军的历史性转变。经哈工大报告,当年高教部、一机部批准分建哈建工学院、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分院,将哈航校并入哈工大。12月下旬,李昌校长出席于武汉召开的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会前他带着哈工大建立5个系新专业的设想方案去北京,向一机部教育局周一萍局长和主管部长汇报,会后又于北京饭店起草书面报告提交一机部。1959年上半年,国家再次决定民用与国防工业分管,分设一、三机部。哈工大划归三机部领导。从此哈工大整体列为国防院校,实现学校性质由民转军的初步转变,加快5个国防专业系及其专业的建设。
1959年8月与1960年1月,三机部主管院校工作的钟夫翔副部长主持于镜泊湖专家招待所、北京和平宾馆召开两次国防院校校长会议,哈工大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学院等院校长参加,讨论各学院设置专业方向及加强建设问题。经两次会议讨论,三机部批准哈工大办学方向及专业设置,富拉尔基分校报请教育部批准独立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划归一机部领导。北京会议还批准哈工大另选二部(尖端专业部分)校址,划拨3000万元投资,并可占用未来三机部分配指标提前抽调200名优秀学生,按哈工大小教师办法培养新专业所需师资。1960年2月,应哈工大请求,省委书记欧阳钦于颐园街三号主持省委常委会,讨论哈工大由民转军专业设置和独立建设二部方案。欧阳钦书记要求哈工大要发展尖端技术,攀登科学高峰,全力支持哈工大另行建设二部方案,确定哈尔滨市委书记任仲夷负责落实。之后,哈尔滨市委于颐园街一号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哈工大由民转军和建设二部问题。会议决议把哈工大建设列为哈尔滨市重点建设,由吕其恩市长负责在阿城为哈工大二部选址,并决定把通达街以东地区划拨为哈工大发展用地。1960年春,李昌校长选派谢鸿汉、王仲奇、叶荣茂等青年教师赴苏联进修或攻读学位,这是最后一批留苏师资。经充分准备,1960年夏,哈工大于阿城火车站北部,对外以“哈工大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名义,开始建设二部工程,后因三年灾害,于1962年工程停建下马。
1961年上半年,国防工业领导体制又进行改革。中央决定建立由贺龙元帅为主任的国防工办,三机部分设为5个部。原有二机部主管核工业、新分设的三机部主管航空工业、四机部主管电子工业、五机部主管常规武器工业、六机部主管造船工业、七机部主管航天工业。原三机部主管的国防工业院校多为多科性,划归聂荣臻元帅为主任的国防科委主管。聂帅亲自主持国防院长会议讨论各院校专业方向并报中央批准。同年经水电部商请教育部批准将哈工大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动力经济3个专业并入北京电力学院。1962年军委装备会议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防院校进行调整,最后决定哈工大设置10个系、36个专业,即一系(仪器制造系)、二系(工程物理与动力机械系)、三系(航空工程系)、四系(无线电工程与自动控制系)、五系(火箭工程系)、六系(电机工程系)、七系(化学工程系)、八系(精密机械系)、九系(机械制造系)、十系(工程经济系)。李昌校长亲自主持的建立尖端专业、实行由民转军的战略设想,经过6年努力,终于开始全面落实、组织实施,哈工大进入一个新的由民转军的发展阶段。由于工作需要,李昌校长于1964年调离哈工大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
使哈工大成为航天人摇篮的奠基人
好事多磨,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哈工大停止招生,一切教学、科研、新专业建设完全停顿,而在林彪“一号命令”下又被肢解。1969年由于珍宝岛中苏武装冲突,毛主席发出要准备打仗号召。在林彪发布“一号命令”后,军委办事组决定王秉璋任主任的国防科委发布命令,哈军工和哈工大南迁,并改变两校的专业方向。哈工大的工程力学(火箭)系及陀螺等专业并人哈军工南迁长沙,航空系并入南航。哈军工二系(原子能)并入哈工大,哈工大一分为二,由原子能专业为主和与之配套的专业组成一个尖端教学单位南迁重庆。哈工大留哈部分与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3校合并,成为地方院校,为龙江服务。与军工二系合并的哈工大南迁部分,于1970年在重庆组建为二机部领导的重庆工业大学,面临专业方向不清、哈工大教学主力没有南迁、教师人数过少,无法承担起一所国防工业院校的重任。李昌校长直接领导创建的哈工大由民转军的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重庆重要单位实行军管。在南迁教职工强烈要求下,1972年5月初,军管会主任、四川省军区副政委贾桂文带队组成赴京汇报组,请求二机部、国防科委明确办学方向和解决教师力量不足的突出矛盾。部分中层干部也联名上书周总理、叶剑英元帅、聂荣臻元帅和二机部部长刘杰、国防科委学习组组长刘西尧,反映王秉璋等人实行错误搬迁办法、肢解哈工大的错误,请求解决重工大专业方向和教师短缺的突出困难。由于事关重大,5月中旬由二机部李觉副部长率领重工大汇报组向林彪事件后主管国防科委和国务院科教组的刘西尧同志汇报。刘西尧同志听取汇报后讲了5点意见:重工大南迁大方向是正确的,必须坚持;重工大建设成为一所以原子能专业为主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为国防工业服务;为加强原子能专业力量,中国科大原子能系可以南迁重庆工业大学;现有办学力量不足,哈工大可以继续南迁;重工大是否在西南师院和四川外院校舍办学,由四川省革委决定。刘西尧责成驻科教组军代表负责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审批。
我和张真、李范君等同志参加赴京汇报组。刘西尧同志接见后,恰好根据周总理安排,李昌校长也从河南五七干校返京检查身体,但不准回家只能住东交民巷外交部招待所。我随李玉作为家属去看望李昌校长。我是李昌校长被隔离审查后见到的第一个哈工大人,李昌校长极为关心哈工大,我向他汇报了哈工大南迁有关情况。李昌校长认为重工大的报告和通过机要交通向周总理、聂帅、叶帅反映情况的信,他们本人不会看到,应该通过多种关系找到他们身边的人才能送上,使他们了解真实情况。经过多方努力,我们找有关同志通过国务院信访局、叶选平同志、聂帅秘书将反映哈工大问题的信件直送总理办公室和叶帅、聂帅手中。解决重工大问题有两种办法:一是哈工大继续南迁;一是北返哈尔滨,北返是损失最小的办法。但事关毛主席建设三线指示的大方向,一般无人敢于正面提出。汇报组同志从二机部有关同志处获悉:“二机部一贯不主张自己办学,愿意从多所大学选择优秀毕业生建设队伍。刘杰部长认为哈工大继续南迁可能困难较多,重工大北返哈尔滨可能更为有利”。为此,在京的重工大干部又专门向刘部长写信,建议他从全局高度出发,向中央反映可以考虑回迁哈尔滨,避免进一步肢解哈工大。由于事关南迁大方向,问题复杂,一时定不下来,汇报组于9月返回重庆。1973年3月军管会已撤销,重工大负责人王廉清同志派张真、李范君和我3人去北京了解有关情况。我们从二机部获悉,解决重工大问题两种意见已报国务院,国务院业务组李先念副总理已请总参彭绍辉副总长负责研究提出意见。彭副总长已召开作战部、军训部、院校部三部论证会,研究北方的战备形势。三部会议的初步意见是:当前在北方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考虑重工大迁回哈尔滨。得知消息后,我去东总布胡同李昌校长住地,向他汇报了南迁问题进展情况。李昌校长欣喜地说:“哈工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重工大领导王廉清同志要我和李范君以探亲名义回哈,向已担任哈工大革委会主任的高铁老校长通报南北两校可能重新团聚的喜讯。7月经周总理签发,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重庆工业大学仍迁回哈尔滨的通知》。《通知》决定重庆工业大学仍迁回哈尔滨与哈工大留省部分合并,组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划归省革委与国防科委双重领导,以省为主,原哈军工二系调回长沙。依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1974年重工大迁回哈尔滨。由于不再直属二机部,工程物理专业人员转入清华200号工程,至此,包括飞机、火箭、核反应堆等对象性国防工业专业全部停办。1976年6月,国务院决定哈工大划归八机总局领导,1981年八机总局与七机部合并,学校随之归七机部领导开始为航天工业服务。1987年哈工大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尖端技术研究为主的航天学院,形成以航天学院为主导的机电、材料、能源、计算机与电气、理学、管理、人文与社会、建筑工程与设计、汽车等十大学院。至此,从1956年开始由李昌校长直接领导创建的由民转军的历史变革,经过30多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完全实现。哈工大开始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据哈工大校史记载,哈工大作为工程师摇篮,从20世纪50年代起,向全国输送了20万高质量专门人才,涌现近百位两院院士,数以百计的高校校长、党委书记。在由民转军过程中,哈工大又为我国航天事业输送了8000多名高质量专门人才,有40多位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创造震惊世界奇迹的领军人物。如果说哈工大又是中国航天人的一个摇篮,李昌校长则是当之无愧的这个摇篮的奠基
人。
孟新等与李昌校长摄于上世纪50年代。
右起:孟新、李景煊、陈一鹤、冯兰瑞、宋振绥、李昌、高福林
附言
应哈工大李昌校长基金会同志之邀,念及当年学校领导同志先后作古,奉命写此资料性拙文,以备研究校史参考,同时缅怀李昌校长。他实现了哈工大第一个“黄金时代”,又为第二个“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领导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我已年过八旬,进入耄耋之年,回忆50年前往事,一定有许多记忆不准与不当之处,望请有关老同志予以指正、修正。
孟新1931年生,1947年参加哈市学生土改工作队后,在地方和中等教育部门工作。1953年调入哈工大,历任宣传部、师资处、党办负责人和八系总支书记。其间,1957年至1963年任李昌校长秘书。1970年后历任哈工大南迁任重工大宣传组、政工组负责人北返任政工组负责人。1975年调省文教办任主任、高教处长、副秘书长,省高教局副局长、省教委副主任。1993年创办民办黑龙江东方学院任院长,现任院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