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简述费雪方程式
1911年费雪在其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货币需求方程。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M表示货币总量。
费雪方程式:MV=PT
费雪方程式表示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收入相等。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费雪方程式只是一个恒等关系而已,它并没有说明货币存量的变动是否会引起名义收入的等量同向变动,或者货币存量增加后,货币流动速度会自然地下降,从而使名义收入保持不变。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变迁极其缓慢,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量。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因此,当货币存量发生变化后,名义收入就会同向等比例地发生变动,即:当货币存量增加一倍时,名义收入也会增加一倍;当货币存量减少一半时,名义收入也会减少一半。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6、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有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可以用货币购买到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凯恩斯将人们的交易动机分为了个人的收入动机和企业的营业动机。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即收入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大;收入越低,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少
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应付始料未及的意外支出或为不失去突然来到的机会而持有一定的货币。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量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越高,预防性货币需求也越多;反之,预防性货币需求就越少。
由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统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都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以Mt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水平,则交易性货币需求可以写成Mt=f(Y)
投机动机是指为了在未来的某一恰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典型的投机活动就是买卖债券。债券价格的波动依赖于市场利率的波动: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下降,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凯恩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的利率水平。若利率低于这一正常值,预期未来利率会上升,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为了避免债券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人们就会愿意持有更多的货币。反之,当利率超过了人们认为的正常利率时,预期利率将下降,债券价格将会上升,因而人们在目前购进债券将会获得一定的资本收益,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利率水平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水平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会越多。以Ms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i表示利率水平,投机性货币需求表示为:Ms=f(i)。
完整的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为Md=Mt+Ms=f(Y,i),将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带入费雪方程式,可得f(Y,i)V=PY,进一步可得到货币流通公式:V= PY/ f(Y,i)
由于利率上升,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f(Y,i)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反之,利率水平下降,对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由于利率经常变动,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也经常变动。显然与费雪认为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观点存在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