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土特产 安徽铜陵土特产](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104151t0191683cfb0bca4674.jpg)
铜陵生姜铜陵生姜是铜陵地区的一种土特产品,系铜陵八宝之一,有资料记载是中华白姜的代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驰名中外。特点是块大肉厚,汁渣少、清香脆嫩、品质俱佳,宜于鲜食或作多种方法腌渍食用。以铜陵县天门镇佘家大院产的佛手姜为姜中珍品。铜陵生姜成品品种多,香甜辣俱全,食之能生津开胃,袪寒解毒,清痰正气。其主要制品有:糖冰姜、桂花姜、糖醋姜、盐水姜。铜陵茶干茶干是铜陵传统风味食品,它形方如牌、体薄如纸,色艳味浓,鲜美耐嚼,饮茶待客、馈亲赠友皆宜。其中以大通古镇的茶干为有名。大通茶干,明朝就开始生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大通镇系通往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必经之路,全国各地以及韩国、印度等国朝圣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购买一些大通茶干。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过大通茶干,从此,大通茶干的身价更是扶摇直上了。铜陵茶干已发展有多种品牌和特色,如“月亮”牌茶干,“八宝”牌茶干等等。
顺安酥糖因产于铜陵县的顺安镇而得名,始制于唐代末年。采用优质面粉、精细白糖、纯黑芝麻,配以适量的桂花、青梅、金桔饼等精制而成。特点是松柔甜润、成条不散。是铜陵地区的传统风味食品之一。 太平街烧饼道光三十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率水师顺长江而下,路过铜陵上岸巡视,铜陵百姓热烈欢迎,在“横埂头”听成“换个头”,这不了得!一定是那里还有无恶不作的恶棍。他决定为民除害。当他来到横埂头小街时,看到一片繁荣景象,尝尝小烧饼香脆可口,便下令将“横埂头”改名为“太平街”,将那小烧饼也改名叫“太平街烧饼”了。一直延袭至今。
所以太平街烧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铜陵地区的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它与一般烧饼不同,仅有酒杯口大小,黄澄澄形似烧熟的蟹壳,亮光光犹如刚出油锅一般,里外十八层、层层酥透。既是饮茶待客的理想食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太平街烧饼配料精良,工艺讲究,采用上等白面为原料,配以大葱、八角、芝麻等多种佐料,要经过大火烘烤和二次文火烘烤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特别是二次文火烘烤这道工序颇为讲究,采用优质木炭,火力当文则文,当武则武,时间不可长,也不可短,这就要全凭烧饼大师傅的经验来掌握了。铜陵“凤丹”铜陵“凤丹”盛产于凤凰山地区,系“铜陵八宝”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西晋时就有栽培。每年四月开花,单瓣,白色或粉红色,有观赏价值。其根入药,名丹皮,有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功效。乾隆年间《铜陵县志》中即有“邑产姜、蒜、苎麻、丹皮之类,近亦简有服贾者,但远人市贩者居多”的记载,说明凤丹当时已经闻名中外。凤丹花是铜陵市的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