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服务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 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 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 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 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活动管理
(一) 学生处、团委
1.学生处制定社区服务活动细则;
2.对教师指导工作进行评价,对学生社区服务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和最后的学分认 定;
3.指导年 级要求学生将学分认定表确认并计入成长记录袋;
4. 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对校外实践的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和组织管理。
(二)年级组、班主任
1.配合学生处、团委,做好社区服务的协调安排、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2.协助建立学生社区服务成果记录袋和档案,并对此进行管理;
3.班主任负责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进行学分评定,学生处和团委负责审 核认定。
三、社区服务内容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领域学习,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 格不断完善。 包括:
1、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如(1)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活动及系列主题宣传日活动;(2)所在乡镇、街道居委(村委)文化管理、文化宣传,布置文化宣传长廊、展 版,进行文化咨询;(3)进行城乡科技、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城乡文体活动; (4)组织同学在所在乡镇、街道开展文化宣传,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破除迷信。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1)城乡环境卫生,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2)负责所在乡镇、街道、村委、公园、学校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管理;(3)负责所在乡镇、街道、村委某一道路、厕所公共清洁卫生管理; (4)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居委政管理助理,帮助维护街道卫生、清理牛皮癣;(5)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 (6)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居委街道交通管理助理,协作交通管理。
3、帮贫助困活动,如(1)进行社会福利院的“爱心接力”,为所在乡镇敬老院孤寡老人提供服务; (2)开展扶贫捐赠活动,为所在乡镇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提供服务;(3)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帮组有困难的低年级学生; (4)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学习困难学生校外辅导员。
4、行业辅助性活动,如 (1)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2)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图书馆)参与管理服务; (3)担任所在乡镇、街道某一企业管理助理或义务监督员;(4)在厂家或商家的产销旺季进行帮忙; (5)支援农忙等。
四、社区服务的实施程序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纪守法,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 注意活动的主体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
3、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对活动的计划与地点进行考察分析,并对服务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社区服务活动要在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认 可并签字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4、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服务区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可收集一些活动相片,还应该撰写一些有关活动的经历、收获、感受或体会等内容的文章。
5、总结交流。每学年各班级安排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交流的内容应有相关材料证明如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文章、活动相片或录象等。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 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五、社区服务的评价
1、校内统一组织的活动由相关部门提供证明,校外活动由学生以组为单位申报, (实践地或服务社区负责人签字 盖章);
2、通过学生的交流,学生分别进行组内互评和全班互评;
3、班主任考核,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强化体验,表扬先进,对学生进行 综合评价;
4、学生处审核,并在学期结束前统一公示学生社区服务内容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