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综述(一)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对人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综述

邹光剑贾敬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武汉)

人际关系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往学中研究得比较多。而人际关系的研究对社会个人的交往,企事业的管理,个人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社会和谐运行等有着重要的指导和运用价值,从而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当我们打开任意一本人际关系的教科书或者专题文章时,我们发现,当前对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尚处于百家争鸣的局面,没有权威性的公论,一些论点和概念还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因此本文试图对国内外有关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一次全面的梳理,并对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目前该领域尚待探讨的空间作出自己的见解。

人际关系的涵义

(一)张文斌: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关系,它包括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属关系,与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郑全全:人际关系又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和关系的一切方面。狭义的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里关系,它反映了群体和个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里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这里他们区分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不同。他们认为,人际关系受到经济政治关系的制约是社会关系的较低层次。同时它又渗透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关系的横断面,因而对社会具有反作用它包括下列几层含义:1.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心理关系的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2.它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既有认知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3.它是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美国心理学家梅奥(1933)年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强调管理人员与下属之间的交往关系,强调了生产中人的因素。

(三)心理学家龚浩然(1986)年指出: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不是一回事,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人们常把两者混为一谈。

(四)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在《社会心理学》(1984)中说:要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性质就不要把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放在同一类,而要把它看成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它产生于每一个社会关系中,而不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外。

(五)郑全全(1999):他区别了交往关系和人际关系,他认为人们交往才能形成交往关系,而交往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化和实质化。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直接前提,交往的状态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成正比。

(六)刘晓新(2003):认为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活动的全起点与手段,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与行为的互动,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们在人际交往后在情感上产生的一种结果和积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七)什本哲雄(日,2005):人际关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个人,二是个体间存在差异。如果两者完全看不到他的差异或者只看到差异看不到联系就不会形成人际关系。

总结以上国内外有关人际关系的主要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际关系的涵义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是一回事。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横断面,是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人际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内容的不断更新又进一步促成了社会关系的渐变和更新。2、在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中,应以狭义上的人际关系作为人际研究的涵义。即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这样才有利于人际关系研究的操作化和定量化。3、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化和实质化,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直接前提,是人际交往活动的全起点与手段。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与行为的互动,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们在人际交往后在情感上产生的一种结果和积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对人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综述(一)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人际关系的基础

只有一篇文章研究此类问题,作者是邓演平段波,发表在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第八期。作者认为:对物质和精神的东西的欲望和要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这个需要因时代,地域,民族,国家,职业的不同而不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归为五类: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就有直接属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需要。

之所以产生人际关系是因为人直接有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正是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才促使了人际交往动机的产生,在交往动机的直接刺激下才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满足这种需要而采取相互交往的行动,从而形成人际关系,因此人际关系产生的基础在于需要。

人际关系的结构

(一)郑全全:认知: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它是人际只知觉的结果,是理性的条件;情感: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的基础;行为:是人外在表现的结果是一切外在行为。

(二)纽科姆:他观察了大一新生到大四期间的人际关系,提出了从陌生到熟悉的人际关系结构:1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时间地点场景的变化而变化。2在群体形成之初具有外表吸引力的成员具有优势,3在初期小群体一般不少于4人,到大群体稳定后,一般以2人居多。4随着时间的消逝,人际结构变化会越来越复杂。5群体内有少数孤立者

(三)前苏联什瓦列娃:群体在最初阶段的直接以情绪色彩为特征,而很少根据深刻的内部特征;在处于高级发展阶段,人际关系不仅依靠第一印象所产生的情感,而且更多的依据比较深刻的个性和品质。

(四)俞国良:认为人际关系的结构可以分为:1生活型,以共同生活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2劳动型:以共同工作来组成人际关系。3休息型。4学习型。5活动型。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会导致不同的行为。

(五)前苏联彼得洛夫斯基:人际关系就其结构可分为3层:第一层又称人际关系的表层结构。主要由人机之间的直接情绪决定,其情感成分占优势。第二层,它以集体活动的内容及其价值取向为中介,表现为群体成员对涉及共同活动过程的主要价值定向是一致的,以间接的情绪为基础,人际关系是通过共同交往活动实现的。第三层,它的形成人与人之间依恋关系的总和,具有这种关系的群体,具有把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同一起来的特点,并把共同活动的目的任务价值作为群体活动的基础。

(六)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二期《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作者周建国。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是以资源为核心的圈子,人们生存于现实社会关系中总是力图获取超过社会资源平均份额的那一部分资源,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之下,每个人都会尽自己的努力向圈内移动,越往圈内资源就会越丰富,这样,由于整个社会的人都向圈内挤压,自然使得财富、权力、声望三个圈子内向紧缩,本文把这种结构称为“紧缩圈”。由于“圈”是“紧缩”的,所以越接近资源中心,资源分布密度就越大,在这种“紧缩”的作用下,越往上层靠近,则密度越大,资源相对也越集中,“圈”自然就更小,最后成为一个尖顶。所以,整个社会资源分布结构就呈现为金字塔型。这就是“紧缩圈层结构”。

(七)本文下面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社会转型与人际关系结构的变化》一文,作者周建国,童 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月,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结构的变化的。观点如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人际交往中理性成分日益增加,人际关系结构表现出由情感型人际关系结构向理性型人际关系结构变化的趋势,所谓理性型人际关系结构指的是人们在建构自己的人际关系时,主要是以理性需求为导向来寻求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建构的一种人际关系结构。这些理性需求大致可以概括为权力、财富、声望等世俗目标,人们可以通过理性的计算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路径,并进而达到所追求的目标。

以上是国内外有关人际关系结构的主要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人际关系的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准及相关内容:1、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的划分,具体分为认知、情感、行为。2、侧重于人际关系的结构远近,由最初表层的交往到后来深层的交往。3、人际关系的分层,根据韦伯的三分法,用人际关系的特点说明人际分层。既呈现金字塔形式的人际关系结构。

人际关系的特征

(一)张文斌:各种人际关系都从一定的角度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1人际关系的社会性,2人际关系的复杂性,3人际关系的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有了新的特点:1临时性,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注重效率的人不得不穿梭于世界各地,形成人际关系交往频率时间的活跃局面。2互益性,在一个更为理性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多取决于对方能否给自己提供帮助并给对方合理的,力所能及的回报,3残缺性,现代社会大部分人建立的是有限的交往关系,人们对别人的依赖仅限于他人全部活动中的一个极小的侧面。4短暂性,都市化的生活和流动的开放性,增加了人际关系的短暂性,5选择性,科技进步于市场开放让人们有了人际交往选择。

(二)徐海英:现代人际关系的特点:1、人际关系繁多。过去由于受交通、通讯工具的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几个同事,邻居。现在交往的人多了,范围也大了,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人们的交往甚至可以跨越国界。2、变化快。这个变化包括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也包括婚姻关系。3、价值多元化。对情感的依赖越来越小,对工作、社会的依赖越来越大。过去我们搬家首先找亲戚,现在人们大多找搬家公司或同事。

(三)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开放性与多元性。二是自主性与随意性。三是间接性与广泛性。四是非现实性与匿名性。五是平等性。六是失范性。七是人际情感的疏远。八是信任危机。

(四)人际交往的特点也随着形势变化而变化。1、现代人际交往动机趋向求乐、求知、过去那种“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交往动机,已渐渐淡化。更多的人注重求乐、求知。2、礼品注重淡雅、实惠、如磁力、书籍、工艺美术品、化妆品等成为朋友交际中的热门礼品,尤其是文化素养层次较高的青年中更是如此。3、请客聚餐时讲究自然,随意,人们要请的目的不在于吃喝,而更注重感情的信息交流。4、访友做客讲究事先预告,尽量不做不速之客。

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际关系的特征随着时间和所处的环境是有所改变的。在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特征以社会性、互益性、熟人性、情感性为主。当社会进入现代后,人际关系的特征在社会物质和社会意识的渐变下更多的表现出重理性和讲效益的特征,人际关系更多的具有了理性化、频繁性、变幻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从20世纪末期信息化席卷全世界以来,以INTELET为基础,以电脑网络连接为媒介的网络人际关系出现,在这一全新的人际关系领域,它表现出了更不同与其任何时期人际关系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开放性、平等性和失范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理论

一)西方的人际交往理论

①符号互动论。美国学者米德为其创始人,其主要的观点有:第一,他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分析单位,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重要作用,强调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和行为。第二,他认为每个交往者都有一套符号系统。第三,他从心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交往的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反应的理解以符号的意义为前提。自米德以后,符号互动理论分为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和库恩为代表的以阿华学派,以戈夫曼为代表的剧作排,但是他们都强调符号语言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要求人们按照自己担任的角色行事并注重作为效果的反馈。但他们都把社会关系简单的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不足取的。

②场合交往论。它建立在A.W.Comb等学者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他们认为:1.交往中的个体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面对的交往情景,其次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2.强调特定的情景和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由此推演特定情况下的行动。

③自我呈现论。是戈夫曼的主要研究成果,其观点如下:1.每一个交往者都面对着把自己向他人呈现的问题,试图在社会情景中保持适当的印象,以求得肯定的评价。2.自我呈现更关注的是希望对方提出相应行为,以便于他的判断和决策。3.人们在交往中有不同的动机黄蓉目的。4.这个理论笼罩着一种谋划的气氛,仅仅认为交往是为了谋求对方的报答,实现交往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置他人的利益于不顾,这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表现。

④社会交换理论。主要一霍曼斯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1.人机交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的随即发生的一种交换活动,不仅包括物质交换,而且包括情感等非物质的交换。2.各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与代价。3.人际关系存在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的心里体验,交往的各方都希望得到的利益与付出的代价成正比。这个理论把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化为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关系,以及无私的奉献行为,贬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⑤T组理论。以勒温为代表,其主要观点如下:1.交往中的人是按照角色来行事的,只是大部分认没有感觉到罢了。2.交往的动机与目的对交往者而言是不为人知的,埋藏在我们的无意识之中。3.应该使交往双方藏于内心的感情表面化,让双方的情感在交往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并不断形成情感交流,引起情感的共鸣,形成好感,达到默契。4.广泛选取不同背景的释本,观察行为过程与反馈,同时创造一种紧张的情绪气氛,强调个人和组织变化的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924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如何下载E都市三维地图的教程 e都市三维地图下载

下载安装水经注E都市三维地图下载器,如果你没有安装,请百度“水经注软件”到官网下载。软件安装后,启动界面如下图所示。在软件的左边列出了可以下载E都市三维地图的城市,这里我们选择四川成都,如下图所示。如果只是下载局部城区的话,我们

肖奈微微二三事之浓情蜜意情人节特别篇 肖奈和微微的亲密一夜

春节,是个热闹,传统的节日。从大年初二开始,家里客人来来往往一波接着一波,微妈脱不开身,只好差遣女儿出门买东西,还冠冕堂皇地说:“今年就要嫁人了,事情都要学着做一做。”对于这番话,微微除了无语还是无语,帮忙就帮忙也罢,哪一年过年自己没有

对元青花研究的几点认识 从严治党几点认识

对元青花研究的几点认识刘金成内容提要:元青花研究从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其主要观点和论断可以说是明确和清晰的。近几年来由于元青花拍卖市场利好空间,引起了学术界和非学术界存在的不同观点和声音,有的观点和声音甚至出现了错误导向。

声明:《对人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综述(一)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为网友心似仓井梦似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