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部经典著作
1、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斯密此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他的劳动价值论,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效率之源的理论,“看不见的手”经济自由主义理论,都睥睨古人,下开百世。对经济学的贡献堪比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
2、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第一卷)。李嘉图是伦敦交易所里成功的投机商人,又能在理论经济学领域做出不朽贡献,真是绝顶的天才。本书中他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索罗斯在投机之余,也写些《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之类的书,不过其理论造诣比之李嘉图,则相距太远。
3、马克思(德国)《资本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撇开学理而言,就其改变世界的力量之大,够入选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4、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效用)论、边际革命、经济学数理化的转向通过本书而系统化,熊彼特曾赞誉此书为经济学作为严密科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5、费雪(美国)《利息理论》。在我看来,此书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关于资本理论的研究,在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地方,他看见的是放弃当前消费而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的风险的报酬。张五常认为本书驳倒了《资本论》。
6、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我看来,尽管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也许是对个人理性通过自由竞争自然产生社会理性(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这一理论的质疑和批判,只是其建设性的部分即国家干预政策争议很大。
7、熊彼特(美国)《经济发展理论》。此书关于企业家的“创新”是经济增长之源的理论,已经预见到我们这个知识和信息社会的兴起。熊彼特也许是所有经济学家中知识最渊博的人,读他的《经济分析史》足可印证。 8、萨缪尔逊(美国)《经济学》。把一本教科书选为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本书作为最成功和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教科书,在把经济学知识标准化、体系化方面的贡献比当代任何一个人都多。就其改变经济学知识的传播和复制方式的力量之大,入选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9、布坎南(美国)《同意的计算》。本书开创的“公共选择”理论,使宪政民主制可以用数理工具定量分析,为经济和政治的制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西方经济学历史与流派
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思想萌芽
一般公认,世界上现存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古希腊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约前355或354)的《经济论》,英语单词“Economy”、“Economics”即源于此。该书采用苏格拉底与别人对话的形式,讨论如何管理奴隶主家庭农场,堪称“古代微观经济学”。他还著有《雅典的收入》,论述如何增加雅典国家收入,堪称“古代宏观经济学”。此外,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所著《理想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和完善奴隶经济制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主张限制商业、高利贷和私有财产。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所著《政治论》主要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奴隶经济制度,《伦理学》分析商品等价交换现象,认为货币使不同的商品等价。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
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476年,终于1640年,其间战乱、灾荒和瘟疫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黯然失色,人称黑暗的“中世纪”(Middleages)。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ThomasAquienas,1225或1226-1274)著有《神学大全》,根据上帝意志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有高低之分,“下等人”应当受“上等人”统治。同时,提出公平价格理论、货币理论、商业理论和利息论,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了折衷和辩护,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 1492年哥伦布(CristoforoColombo,约1451-1506)“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国际贸易成为当时西欧主要经济增长点,催生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萌芽。认为:只有金银才是财富,主张促进商业发展,开展国际贸易,实行贸易管制。第一次正面肯定商业和商品经济,堪称“革命性”突破。早期重商主义主张“货币差额论”,即只出口不进口,主要代表作是1581年于英国匿名发表的《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晚期重商主义主张“贸易差额论”,即少进口多出口,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克列钦(AntoinedeMontchrétien,1575-1622,又译“蒙克莱田”,1615年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柯尔培尔(JeanBaptiste Colbert,1619-1683)以及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又译托马斯·曼,1621年发表《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Bourgeois classicaleconomics)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雏形,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主要著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等)、斯密(AdamSmith,1723-1790,主要著作是1776年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不同于重商主义的观点:(1)财富是物质产品,劳动是财富的源泉;(2)市场自动调节比人为地调节更能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即“看不见的手原理”(Principleof invisible hand),据此主张自由放任政策。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分支是法国的“重农学派”(Physiocrats),主要代表人物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1774),1758年发表《经济表》,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贸易。但由于法国小农经济比重较大,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货币只是流通手段;工业只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是农业的附属物;对外贸易只是一种等价交换,都不能增加社会财富。
新古典经济学
183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分化为两支,即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895)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school),马克思主义者一般称之为“庸俗经济学”(Vulgar economics)。 “新古典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辩护”,认为:市场完美有效,能够自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等。该学派没有明确研究宏观经济现象,一般认为其宏观经济学观点是: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不需要政府干预。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除马歇尔外,早期还有英国的穆勒(John StuartMill,1806-1873)、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法国的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等,晚期则有英国剑桥学派的庇古(Arthur CecilPigou,1877-1959)、罗伯逊(Dennis Holme Robertson,1890-1963)、霍特里(RalphGeorge Hawtrey,1879-1975)等;属于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LeonWalras,1834-1910)和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adoPareto,1848-1923);属于奥国学派的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CarlMenger,1840-1921)、维塞尔(Freidrich von Wieser,1851-1926)、庞巴维克(Eugenvon B?hm-Bawerk,1851-1914)等;属于瑞典学派的威克塞尔(KnutWicksell,1851-1926)、卡塞尔(Gustav Cassel,1866-1945)等;属于美国学派的克拉克(JohnBates Clark,1847-1938)、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柯布(Charles W.Cobb)、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1892-1976)等。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新动向
199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进入新发展阶段,帕金(M. Parkin)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Neo-keynesianschool),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蒂格利茨,哈佛大学的曼昆和萨墨斯,麻省理工学院的布兰查德和罗泰姆伯格,哥伦比亚大学的费尔普斯(EdmundS. Phelps,1933),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1940-)和耶伦,威斯康辛大学的格特勒,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伯南克等。主要特点:(1)强调政府有用;(2)强调用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宏观经济现象;(3)加强了对市场垄断势力、价格歧视、信息不对称、外在经济、博弈论、委托-代理关系、公共物品等现象的研究;(4)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取代IS-LM模型;(5)各流派融合发展。(资料来源:张建华著《经济学-入门与创新》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