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古筝名家 云水禅心古筝曲

当代古筝名家 图片+文字(挑选部分代表性的)

以下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

曹正:
  曹正(1920-1998):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中国古筝院校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古筝一代宗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曹正先生原名郭成学,字缉光。祖籍河北省-昌黎县,1920年12月 31日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
  1936年,16岁的曹正只身到北平求学,同时在一个群众慈善团体“道德学社”中做工。在“道德学社”工作的河北玉田古筝名家娄树华发现其有天赋,收为学生,传授《渔舟唱晚》等曲。后经娄树华引荐,1945年10月,曹正在南京又随岭南筝派大师梁在平习艺。
  1947年,曹正先生与范乐天(曾任美国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等人在徐州共同发起创办了“薰风筝社”,并于同年11月举办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古筝独奏音乐会。1948年春,经程午嘉介绍,曹正到南京国立音乐组任古筝教员(当时国乐组中还有杨荫浏、储师竹、曹安和、刘北茂、陈振铎、程午嘉和夏一峰),第一次把古筝这件乐器由民间带向高等音乐学府,开创了中国筝史的新纪元。
当代古筝名家 云水禅心古筝曲
  1948年底,淮海战役打响后,28岁的曹正奔赴苏北解放区,并将名字改为“曹正(“朝正”的谐音),以示自己奔赴正确方向的追求和决心。1949年元旦,曹正来到皖北农村文工团组长兼古筝演奏员。
  1950年,曹正从合肥调至沈阳东北鲁迅艺术学院。1952年任沈阳“东北音专”学科主任及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沈阳市政协委员。1957年,被评为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同年提出了“秦筝归秦”的思想,1981年评为教授。就在这年,曹正先生应邀出席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音乐节。应美国-马利兰州立大学东亚音乐中心的邀请,于1985年赴美讲学;1990年,以北京古筝研究会的名义与台北“琴韵筝声”总社在北京联合举办音乐会,曹正先生与他的恩师梁在平先生分别进行了表演。
  1998年4月13日逝世。
  艺术成就:
  曹正在筝史、筝谱、筝演奏法等方面颇有研究,他的演奏风格深厚古朴,醇味悠长,刚柔并蓄。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曹正借鉴古琴指法,设计了筝演奏指法符号,并将工尺谱译成简谱和五线谱教学(目前海内外所出版的筝书中,大多以此作为依据),对筝曲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曹正先后为中央和地方广播电台录制了十三弦筝曲数十首,并制成《广播独弹十三弦》盒式磁带;1952年他与朱郁之合作,编创筝、胡琴二重奏《渔舟唱晚》,获得辽宁省音乐创作一等奖;中国唱片公司出版了他独奏的《渔舟唱晚》、《天下大同》;1989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中国古筝音乐大全》录有他的七首曲子。
  曹正对于古筝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起草了《召开民族乐器专业(筝、琵琶、二胡)会议建议书》;1961年在西安主持召开了全国音乐院校古筝教材座谈会;1980年发起成立“北京古筝研究会”;1983年提出筝乐教育要“从娃娃们抓起”的理论并付诸行动,从此使全国掀起学筝热潮;1986年在古城扬州主持有史以来最受筝界瞩目的“首届中国古筝技术交流会”,1988年在“龙年音乐周”闭幕式上带领老、中、少、幼70人齐奏筝曲《渔舟唱晚》。1991年7月,协同辽宁朝阳市举办并主持了“中国古筝传统筝曲交流研讨会”。
  除了在古筝方面的潜心研究外,曹正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对埙进行探讨和研制,并发表论文《埙和埙的制作工艺》(详见《乐器》1982年第4期)。他烧制的埙已传入美国、意大利、英国、台湾、澳洲、日本,参加了在多伦多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会。在日本大阪音乐大学附属乐器博士馆里的博物志上写着:“埙 -— 中国乐器。制作者曹正”。
  理论著作
  曹正先生的主要著作有:
  1946年至1950年:编著了《古筝谱》(工尺谱油印本);
  1947年在徐州《广播月刊》上连载了《筝话》;
  1954年到1958年:编辑《筝曲选集》三册及《古筝练习曲》(曹东扶、曹正合编);
  195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古筝弹奏法》。
  20世纪60年代以来,曹正先后在《音乐生活》、《音乐研究》、《辽宁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关于〈高山流水〉的说明》、《关于〈渔舟唱晚〉的介绍》、《诗人和女筝手》、《工尺谱的来历》、《民乐标题介绍》、《谈筝的技术及其革新》;他在发表的论文《关于二四谱和二四谱与工尺谱关系的探讨》中,论证了工尺谱(管色谱)是来源于箫,二四谱(弦索谱)是来源于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曹正在《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乐器》、《联合音乐》、《乐府新声》等音乐刊物上发表了《关于古筝历史的探讨》、《介绍筝和几首筝曲》、《河南古筝曲和河南曲子》以及散见于报刊杂志的数十篇专题论文。此外还撰写了《古筝知识》、《筝曲解说》、《古谱读法》、《筝曲选集》、(1986年《中国音乐增刊》)、《古筝书谱·序·跋集》、《古筝教材座谈会辑要》等。
  80年代以来,曹正先生开始了对周易哲学的深入研究,发表了论文《“周易”和中国音乐的若干问题》(刊于《中国音乐》1984年第3期,在1988年台湾的《中国易学》杂志上转载)。

曹东扶:

  曹东扶(1898——1970)男,汉族,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乳名曹小钦,学名曹殿献。中国四大古筝流派之河南筝奠基人,河南曹派大调曲子创始人。河南邓州市白落乡曹营村人。他出身于贫寒的曲艺世家。父亲曹怀清以唱大调曲子靠乞讨为生。幼小的曹东扶早尝人世辛酸。7岁进私塾读书,仅4岁便因年遇饥荒而辍学,随家人到县城谋生,时县城茶馆酒肆、书场唱曲子之风颇盛、他借沿街叫卖生意之机出入其中,听得留连忘返。他先后拜师蓝文炳、赵锡三、马书章、丘果和等老艺人,学习唱腔及扬琴,古董、三弦,又拜入称“琵琶神指”的马万寿学习琵琶。后曾随父亲到湖北省襄樊一带流动行艺,19岁时在亲朋的资助下,进邓县初级师范读书半年,受益匪浅。  20余岁时,曹东扶应吴佩孚直系留豫先锋队(时驻内乡县)营长徐梦云之邀,到其部下当兵,二人以曲结谊,常相携南下两湖,北上冀鲁、游历山川、觅曲问艺,得识许多名家,获益颇深。后又与较有名气的大调曲子唱家汤寅侯、郝吾斋、党振藩等多有往来,聚唱自娱。他在提炼姐妹艺术精华之基础上,汲取众曲子行家之长,丰富充实自己的弹唱技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高亢挺拔,稳中有变,抑扬委婉,声情并茂,并注重对传统曲目的加工整理,曲词文雅流畅,具清新脱俗之气,三弦、琵琶、古筝等乐器演奏技艺亦日益精湛、声震宛西。后举家迁回邓县城定居,以唱为业。又与同辈曲友、学生赵金铎、唐炳勋、腾汉三、吴宗岑、谢克宗等不断研讨,常在茶馆演唱,所到之处,听众闻讯而至,“曹派大调”一时盛行。

主要作品:

  民国二十三年,中国革命军二十路军驻扎南阳,曹东扶曾多次应军长张钫之邀到军中演唱,甚得张之赞赏,一次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来宛视察,听过曹东扶的演唱,甚为悦服。民国二十五年,张钫特写信约请曹东扶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以将大调曲子艺术推广全国。曹东扶十分振奋,他联络各路能手及学生李炳月、赵殿臣、何义之、马庆笃、赵金铎、王佑民等,组成强有力的班子,对大调曲子的曲牌、唱腔、伴奏等全面研讨习练,并将曲牌的前奏、间奏、尾奏进行规范统一。曹东扶根据老艺人口传下来的简单旋律及残缺不全的工尺谱,认真甄别,译谱、补充定谱,经过反复试奏、修改,终于挖掘整理出一批较为完整的板头曲,如《高山流水》、《闺中怨》、《落院》、《打雁》等,历时一年,成果丰硕,丰富完善了曲子艺术。次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上海之行未能入愿

1948年春,在邓县民众教育馆的支持下,他发起邓县大调曲子研究社,一年后改建为县曲艺改进社,任副社长。他积极引导大家革新,一些传统曲牌如《软诗篇》、《诗篇》、《太湖》等之旋律,过门等不同程度的改进。在曲艺界推广开来,并被曲剧界借鉴。1951年他率领社员投入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亲自创编、移植出《渔夫恨》、《解放邓县》、《王仁千喊城》、《历代帝王图》等曲段,深入各乡镇义演。1953年随南阳专区代表队参加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4月随省代表队赴武汉参加中南五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其古筝、琵琶独奏,每一曲毕,台下即报以长时间掌声,竟连续返场六、七次,气氛热烈之至。会后不久,即应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之邀,与谢克宗等一行五人赴北京进行大调曲子的录音工作,研究所在此基础上出版了《河南曲子板头曲选》一书,由此曹东抚与大调曲子艺术享誉全国。

  

 1954年开始,他先后应邀到河南师范专科学校、郑州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任古筝、三弦、琵琶教师,使他接触到音乐界许多行家里手,他谦恭求教,博览群书,并打开门户之见,学习双手抓筝、进而兼容众长,创研出一套独特的弹奏技法。如缘于唱工的“咬字”技巧,创造出带有强劲音头的“摇指”;特为演奏低沉旋律而设计的“游指”;超出一般小二度,感情激昂的“大颤音”;悲哀欲绝、高难度的“小颤音”、左手“速滑音”;利用弦的余音而产生特殊效果,袅袅不绝的揉弹间奏等特技,大大加强了乐曲的表现力,加之他对古筝曲深切体会的细腻处理,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及浓郁的地方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曹派古筝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筝艺术四大流派中的河南筝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在中国筝坛居有重要地位。

曹先生积常年的生活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先后创作、改编的《闹元宵》、《变体孟姜女》、《刘海与胡秀英》等一大批古筝曲,一部分被灌制成唱片,广传海内外。其间曾参与了《河南大调曲子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河南鼓子曲》(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授编撰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带出了一批卓有艺术造诣的学生,都成为国家及地方音乐学院、文艺团体的专家,教授和艺术骨干。其一子三女也成为享誉中外的古筝演奏家。

1964年返豫,为省歌舞团艺术顾问,并于次年担任省大调曲子培训班主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1970年初与妻子尹士瑞同被遣返老家邓县,同年因患骨癌,医治无效,于11月27日在郑州去世,时年72岁。

曹东扶先生的一生是视宏扬民族音乐为其神圣使命和毕生追求的一生。他以坎坷的身世、多舛的命途谱写了一曲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生乐章。

1979年12月河南人民政府为其平反昭雪,省文化局特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在其逝世二十周年及诞辰百周年时又分别举办了纪念会及纪念音乐会。

1979年、199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其子女编著整理的《曹东扶筝曲集》及修订本,中央电视台在其百年诞辰之际在《百年经典》节目中专题介绍了他的生平及他创作的筝独奏曲《闹元宵》。

曹东扶被《中国音乐辞典》、《中国人名词典》、《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等书载入史册。

林毛根:

林毛根,男,著名古筝艺术家,潮州筝派代表人之一。广东揭阳人,1929年出生于潮乐世家。

林毛根之父林道跃是当地著名椰胡演奏家,林毛根因此受潮乐和古典文化熏陶,自幼习书画。21岁那年,他缘遇潮州音乐大师林玉波,受其点拨开始学习古筝。后来又得到一代潮州音乐大师张汉斋的真传,一周一谱,潜心研习,筝艺大进。

林毛根是潮州筝艺的当代传人,其演奏风格典雅清丽,以演奏韵味浓郁的“活五调”见长,被誉为“潮州筝艺大师”。五十年代初便全面对潮州音乐各方面广泛涉猎,与潮乐界大师张汉斋、何天佑等人合作经典录音。他还著有关于潮乐的多部专论,在全国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对曲艺创作也颇有建树。

1957年,潮州音乐因一曲潮州大锣鼓《抛网捕渔》获得国际金奖而声名大噪,遂成立了潮州音乐曲艺团,他担任第一任团长。潮州音乐很好听,有特殊音阶,腔调不一样,特别有味道,叫“活五调”,也叫“活三五”,这个音是在颤动中产生形成的,是一个流动的“悲音”, 但学起来难度大。

“活五调”表现力最好的乐器是古筝,而乐曲的代表作是《柳青娘》,表演难度极大。林毛根独树一帜,以一曲古筝《柳青娘》尽展“活五调”的神韵,而赢得海内外音乐界的赞誉,在国际上奠定了潮筝地位。因此在中国与新加坡的古筝考级中,《柳青娘》始终是最高级的必考曲目,而且还规定必须是林毛根所作的曲谱。

饶宁新:

饶宁新,男,中国南派古筝大师,1941年出生于广东大浦,客家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被誉为汉乐大师一代传人、粤乐筝创新者。现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会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民间乐器集成·广东卷》编委、编委会广东中华音乐基金理事、北京古筝研究会理事、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顾问、香港蓓蕾艺术中心顾问。其父为广东汉乐名家饶从举。饶宁新自幼受其父启蒙,随父学习扬琴和古筝、汉乐等多种乐器演奏,1956年赴京演出,受到主席和总理的接见。1965年,他从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毕业,曾先后师从潮乐筝家苏文贤、及汉乐筝家罗九香,又获得曹正、赵玉斋、刘天一大师的指导。饶宁新曾任四川音乐学院教师、广东民间音乐曲艺团古筝独奏演员。他从教四十余年,弟子遍布全国及美、加、日和东南亚地区,不少人在各类音乐比赛中获奖。除了专业教学外,他还经常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及海外演出,并参加各项学术交流活动。他编写了大量的汉乐、粤乐筝曲教材,为普及弘扬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8年编著的《古筝入门》一书已多次印刷,畅销国内外,使广大习筝人士受益非浅。  饶宁新在筝行中,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代表之一。他的演奏功底深厚,音质坚实,讲究音韵,以演奏细腻典雅的古曲著称。无论是左手的吟、揉、按、滑,还是右手的弹拨的阴森变化,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左手的

揉、吟、滑、按运用自如,堪称一绝,其演绎的《出水莲》更能令听众领略南派乐韵的真谛。他的演奏往往是即兴的,但又不离主题。他演奏的汉乐、粤乐、潮乐筝曲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音乐评论家称他的演奏“如诗如画、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保留价值。多年来,他为探索古筝之粤味,为粤筝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为粤筝的普及竭尽全力。已编写几十首粤乐的筝曲、粤乐演奏与教学,也陆续地出版粤筝CD与盒带,在粤乐地区颇有影响。中国唱片、太平洋、雨果、乐韵、韵味新时代、龙音等多家唱片公司先后为其灌录出版有《中国汉乐筝曲》、《出水莲》、《中国古筝大师》1—4集、《广东音乐之五—醉翁捞月》、《蕉窗夜雨》等数十盒CD与盒带。其中中国唱片公司录制的14首《中国汉乐筝曲》已被收入《中国音乐大全·古筝卷》。新曾参加过香港政府主办的“南北四大筝派汇演”、“中国音乐家系列音乐会首场—饶宁新古筝独奏会”、“广东音乐精选”、“吕文成九十诞辰纪念音乐会”、“中港星古筝名家音乐会”、“中国南北古筝名家音乐会”,北京音乐厅“缔观有情”音乐会,台北市政府举办的台北传统艺术季“筝乐名家之夜·筝韵”,广州星海音乐厅“99广州新春音乐会”等演出。1997年,他应邀到澳门访问演出。2002年应邀参加香港广州流派举办的“古筝流派掌门人音乐会”,同年参加上海2002年第四届国际艺术节“古筝名家音乐会”。此外,他还经常应邀参加各省市各大型音乐会的演出和担任各类音乐比赛的评委,为国内多家电台、电视台、香港电视台主持讲演古筝节目和举办汉乐、粤乐专题讲座,为普及弘扬发展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名字被载入《国乐精粹》名人画册,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史兆元:

  史兆元,男,客家筝派传人,祖籍山东省掖县,1932年出生于哈尔滨。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客家筝派传人。曾先后从师于高自成先生、杨竞明先生、曹东扶先生、罗九香先生、赵玉斋先生和王省吾先生等现代古筝名家,得到山东、河南、潮州、客家等多个古筝流派大师的真传,具有丰富的演奏、教学和古筝制作工艺改良经验。自六十年代初期,史先生就开始探索筝曲创作。1962年创作的《春到拉萨》表现了翻身农奴获得解放的喜悦心情,是有史以来用古筝表现少数民族音乐题材的首次尝试,该曲被收入《建国三十周年古筝优秀作品集》;1974年出版的《浏阳河》取材于湖南民歌,表达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歌颂,在创作技法上充分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特色。

  其作品还包括《春耕》、《草原新牧民》、《呼伦贝尔随想曲》、《拉祜山寨春来早》、《樱花变奏》、《汉江赋》、《劳动最光荣》等筝曲和《广东客家古筝曲集》、《汉乐筝曲四十首》等两册筝曲集。此外,他还将《春江花月夜》、《原板三六》、《连环扣》、《平湖秋月》、《到春来》、《倒垂帘》和《樱花变奏》等曲目改编为筝曲。目前,这些筝曲大都已被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列为古筝教材。

史兆元先生潜心于古筝事业五十余年,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古筝人才。他的学生遍布国内外,其中一些人目前已经成为各大专业演出团体的知名演员和音乐院校的著名教授,如李萌(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望(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王小月(现任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阎爱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孟(北京歌剧舞剧院独奏演员)、范玮卿(中央广播民族乐团青年演奏家)、王蕾(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刘维珊(美国旧金山古筝乐团团长、敦煌乐团团长及创办人)、张伟(澳大利亚)、陈惠兰(新加坡)等人……。他的学生多达二、三百人,年龄最小的只有四、五岁,最大的七十多岁。

退休以后,史先生更是积极投入古筝的业余普及教育活动。为了能使古筝艺术在大众间进一步普及开来。他先后向北京市青年宫、西城区文化馆、朝阳区文化馆等单位无偿捐赠了80余台古筝,创建史兆元古筝教室,并担任它们的艺术顾问。经过他的多年努力,古筝的普及事业在京城遍地开花……  由于史先生在古筝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他被聘担任1996年召开的“中国朝阳古筝艺术节”评委会主任和2004年扬州召开的中国古筝艺术第五次学术交流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由于先生在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2005年9月他荣获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荣誉奖!

史先生既是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也是古筝制作和工艺改良方面的专家。在古筝改良方面,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早期的古筝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音色单一、音域窄,容易开裂,音质难以得到保证……。这些问题一直是史兆元先生数十年来不断摸索的重点。多年来,他与国内许多古筝生产厂家共同探讨古筝设计和制作工艺的改革,充分结合教学和演奏的需要,研究古筝外观造型、共鸣箱箱体结构、合理有效弦长和防裂处理工艺等问题。1999年,史兆元先生对他长期以来一直潜心钻研的古筝制作工艺改革技术成果进行总结,并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了专利

孙文妍:

孙文妍,女,生于1940年10月23日,上海人。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古筝专业,1959年附中毕业后被保送进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学习古筝专业,1965年毕业留本院担任古筝专业教师,2003年10月退休。现任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古筝专业课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东方古筝学会理事 、上海国乐研究会负责人 。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

在40年的专业教学中,培养了百余名专业的古筝教学与演奏人才,曾荣获1989年人民音乐主办的ART杯国际器乐比赛与文化部教育司主办的95全国青少年东方杯比赛的“园丁奖”及多次荣获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奖项。

1980年起先后赴日本、南斯拉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香港地区举行音乐会,并多次受邀赴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古筝教学与学术讲座。

主编出版了《少年儿童古筝教程》、《幼儿古筝教程》。还与何宝泉教授在国内外出版了《中国古筝教程》、等十余册书籍以及参与了12张影碟的古筝教学系列《中国古筝教程》。自1987年起与何宝泉教授在国内外出版了《古筝名家名曲》等古筝独奏专辑的音带、CD、录像带共十余盒(片)并先后在《人民音乐》等杂志及报刊上发表了《唐代筝曲的演奏初探》等十余篇文章。1997年个人传略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东方古筝学会等会的理事、上海国乐研究会负责人。

高自成:

 1957年高自成先生来西安音专任教,为大西北普及提高古筝艺术水平,为培养一批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有高超演奏技术的表年筝手而辛勤耕作,一干就是25年,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西安音乐西安音乐学院的古筝专业教学工作。共教出学生200多名,遍步全国各地的八所音乐院校和六十多个专业文艺团体。在他执教期间,曾任筝专业讲师、副教授、教授,任陕西筝学会名誉会长、会长、,并于1986年、1991年、1996年三次参加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多次出访日本、香港、台湾等地。高自成先生言传身教,学风严谨,学生们的演奏风格,左手的揉、颤、按、滑技术统一。他早年教授的学生,几十年后聚集在一起演奏,指法、音韵、风格仍旧是那么完善统一,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印入到每个学生心中。1961年,全国第一次古筝教材会议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筝家学者云集西安,广东音专的罗九香、苏文贤;东北音专的赵玉斋、曹正,四川音院的曹东扶;上海音院的王巽之;河南艺术学院的王省吾;西安音乐学院的高自成,会议上大家研讨制教学大纲,交流弹筝技艺,高先生以诚待人,与各地筝家同台演出,相互学习,与其他院校交流了他编创的《山东筝曲集》(油印本)。并为学校录制了筝前辈们的珍贵音响资料,保留至今,如今除高先生健在外,其他前辈都已相继谢世。高自成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潜心钻研,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收集山东筝曲132首,并于1986年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曲集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鲁筝老八板合奏套曲;第二部分是鲁筝琴书曲版;第三部分是鲁筝古曲(即在板曲)是山东筝曲的精华,如实的选录了王殿玉、张为沼、高族贤、张念胜等人的传谱,第四部分是鲁豫大板套曲;第五部分是高自成先生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分明编的筝曲。其中《高山流水》、《风翔歌变奏》等曲编于50年代初。《琴书曲牌联奏》、《降香牌》、《秋声》等曲均以山东琴书曲牌、唱牌为素材编写的。《古曲联奏》则是根据工尺谱并在保持山东传统筝曲风格的基础上译编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为子孙后代了解山东筝曲。掌握风格,学习高先生独特的演奏技艺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高自成先生在编创《山东筝曲集》的态度上是本着诚实、谦虚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乐曲解释,特别是他编创的筝曲也能凭心作出公正的解说,也反映高先生在编创过程中持有的严谨、扎实、细致的治学态度,并且出自一位文化程度并不高的老先生之手,实在让人为之敬佩。

高自成先生在艺术实践演出中,无论是什么场合,为中央首长,还是为普通百姓,都是认真细致地做演出前的准备,一丝不苟,他语言少,不善言语,但他把自己对艺术、对事业、对朋友、对学生、对所有听他演奏的听众们的感情全部投入他的乐曲意境中,他为人们带来美好而富有乡土气息的筝乐,又让人们在欣赏品味理解他一世为人正直朴实的心怀。山东筝做为北方的一大流派,高自成先生被筝界称之为齐鲁筝家,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演奏艺术与教学相结合,在陕西这片沃土上得以开花结果,对于陕西秦筝流派的建立,起到了最初奠基人的作用。50年代我院筝学科的开设,打破了陕西及至大西北没有筝专业课的局面。高自成在他25年的执教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学习传统筝乐的教方式;即以示范演奏为主,让学生从听、看、模仿、带着弹,一字字、一句句的教授方式,启发、诱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教授地方风格特色传统筝曲的良好方式之一,也是我们今后教授传统筝曲应予以重视的生要经验。在山东传统筝曲的演奏上,高自成先生左手的技术技巧得以很了的发展,并总经了一套完整的弹奏技巧,如大指虎口发力,有机地带动小关节连续劈托,发音清脆而响亮。这一技巧,正适合山东筝曲的旋律特征,演奏起来特别顺,这种方法,使之凡跟他学过琴的学生都从中有所收益。也是我们今天在教授山东传统筝曲必须遵循的手法之一。南方筝重弹,北方筝重声韵,而高自成先生在演奏山东筝曲尤为突出的是左手的按、颤、滑、吟技艺,按出风格,颤出情感,吟出神韵,滑音情深。这四种技巧的配合,形成了他“自成一格”的细赋特色。跟他学习的学生,弹曲自始至终,融风格与情感为一体,形成了坚固的演奏传承教学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高自成先生演奏艺术,是他几十年心血的结晶,做为一个学生,一名晚辈,都应从先生演奏艺术上、手法上得以很好的学习继承。了解山东流派,了解一位先生,深深体会良师的艺术造诣与品德,这也是要经过好多年的学习与积累才会慢慢悟同其中的道理。高自成先生现已退休,年逾八十高寿,但他的艺术成就,在筝界、在广大的筝友同仁的心目中,却永葆其青春,且不断开花结果。

陈安华:

陈安华,广东省潮安县人。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当代岭南古筝流派传人,现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东方古筝研究会执行理事。从事古筝专业教学四十年,学生足迹遍及十余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少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获奖,并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青年时期,活跃在羊城舞台,多次代表国家在重要音乐会上担任独奏。出版过《中国岭南筝谱》专著和密纹唱片、CD、VCD等独奏、教学专辑十余款。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一生师随过以罗九香大师为主要国内十大名师,集南北派筝艺于一身。第一位提出建设《岭南古筝学派》主张的开创者。从1986年起担任一、二、三、四届全国古筝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古筝艺术研讨会专家委员副主任,汕头民间音乐花会评委会主任,国家级民乐大赛评委会副主任、评委及省高级技术资格音乐学科评委等。1999年、2001年、2004年先后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举办客家汉乐演奏会和古筝专场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

赵登山:

赵登山,男,1933年出生于菏泽市郓城县杨寺村,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筝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家,是当代山东筝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著名民族乐器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歌舞剧院艺术顾问,菏泽学院客座教授。

赵先生自幼酷爱民间音乐,大自然中的风啸、雨声、虫鸣都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和奇想,八岁入学,同年向老艺人杨安字学习曲艺《道清》,初登音乐殿堂的台阶,翌年师承赵先生自十四岁向民间老艺人王登吉学习坠琴开始,同时向梁衍义学习软弓胡。师承我国民间艺术家樊西雨、张应易、李大邦、王邦贵等前辈学习古筝。1950年拜师于享有“中国筝王”之称的著名古筝演奏学、教育学、作曲家、革新家赵玉斋先生专攻古筝,1953年奔赴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继续深造音乐理论兼,习擂琴,同时受校方聘任教山东琴书课。1954年初到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参加工作,同年调入吉林省歌舞团,1954年参加了“中国古典音乐民间巡回演出团”,在全国各大城市公演,并先后参加了东三省联合举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及“长春、沈阳音乐周”等大型演出,演奏古筝、坠琴独奏、均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已走过了60年的艺术生涯。在演奏技巧上,他既继承山东派传统,又大胆突破创新,演奏风格古朴典雅,热情奔放。赵登山先生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演出,数次赴外国访问演奏,1985年曾任中国民族器乐展演团副团长,参加在印度举行的国际艺术节。赵登山于1958年开始创作,其作品多次在国家和或省级大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古筝独奏曲《铁马吟》在由中国文化部、中国广电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六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中荣获三等奖。古筝独奏曲《岁》在1986年第一次“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上引起轰动。赵登山先生潜心育人,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家或省级大赛中获奖。他还多次来往于祖国大陆和朝鲜、韩国、香港、台湾之间,进行讲学或交流演出,并多次担任全国或国际古筝比赛评委,对推 动古筝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使他在全国音乐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作为菏泽学院的客座教授,赵登山先生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关注菏泽学院的发展,多次莅临学校指导音乐教学工作,培养古筝人才。

1979年已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赵先生不但继承了民间艺术家能弹擅演的传统,还创作和改编了许多充满乡土乞息的作品。

赵登山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演出,数次赴朝访问、演出,更得到了朝鲜音乐界的高度赞扬。1985年曾任中国民族展演团副团长,代表国家参加在印度举行的“国际打击乐艺术节”,此次演出受到各国音乐家的首肯和称誉。1987年在长春举办了“赵登山独奏音乐会”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1989年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的“全国民族乐器邀请赛”评委。

1992年被扬洲师范大学启座教授。1995年在洛阳举办的“95国际华夏器乐展演年”独奏音乐会,同时参加了中国南北古筝名家演奏会的演出。先后担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艺委会、任组委会员及副主任1997年应邀赴台湾和香港演出、讲学。历年来风尘仆仆地到全国各地讲学,并在国家、省、市举办的民族乐器及古筝大赛中担任副主任和评委,2001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人民音乐》编辑部、香港龙音制作者有限公司主办第一届“龙音杯”中国民族乐器(古筝)国际比赛评委。2002年任中国南京国际古筝艺术研讨会艺委员会主任。2002年10月应韩国散调伽椰琴学派的邀请赴韩汉城演出,并在韩国中央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讲学受到极热烈欢迎。2005年8月,文化部群众文化协会主办的全国古筝新筝大赛隆重举行。大赛评委会主任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作曲张殿英担任,副主任由中国古筝大师赵登山担任,评委由全国各个音乐学院的教授专家组成。为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艺术,造就古筝音乐人才,赵登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焦金海

1939年出生于河南安阳。他师从曹东扶,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筝乐作曲家、筝乐理论研究学者,“焦派筝”创始人。他曾担任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及湖南省广播电视艺术团古筝独奏、厦门大学音乐系教授、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特聘教授、中国筝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

  由于他刻苦钻研,在古筝演奏、筝曲创作和筝理论形容等方面均取得相当突出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由于的的演奏风格独具一格,有丰富的创作乐曲,加上发展完整的演奏方法和理论实践,令他一再备受海外筝界的重视与学习,除被称为“焦派筝”外,更被推崇为“师古不泥古,能把传统古筝音乐赋于现代化,使之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的古筝大师。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他创作了《侗族舞曲》、《芙蓉春早》、《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丝路情深》(此曲获文化部奖)等三十余首筝独奏曲。1987年,他在北京出版了我作曲家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技法演奏理论专著《筝演奏法》一书。先后发表《筝乐苦乐研究》、《论筝乐定弦调式音阶》、《仁智之器、筝筝然也》、等一批筝乐学术论文(1998年“艺术学”学科发文量全国第七名)。早在1965年,中国唱片社就灌录了他创作的《大渡河》等筝曲唱片。1979年,他灌录了我国第一盒筝的盒式录音带《春满漓江》。先后灌录出版《焦金海筝曲选》、《筝乐名曲荟萃——焦金海大师演奏》等六张个人专辑激光唱片。焦金海曾应邀在广州、福州和南昌等地举行独奏会,并先后二十多次出访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7年3月,他应新加坡文化艺术中心邀请,在新加坡演出两场古筝独奏会;同年9月应邀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独奏会;11月参加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菲律宾演出。1992年9月应邀在香港首演了他创作的筝曲《海峡组曲》。1993年3月应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邀请,在新加坡大会堂举行独奏会。1994年8月,他在香港举行“焦金海筝乐作品演奏会”。1999年元月应邀在香港首演了他创作的《丝路情深》。2000年9月在香港举行“焦金海筝曲音乐会”,他独奏、首演了自己创作的筝曲《梦幻曲》。2001年6月应邀在加拿大卡尔加里演出二人古筝独奏、重奏音乐会。2002年8月应邀在香港首演了他作曲的《白云寄语》。2004年2月应邀在澳门“中国筝乐名家演奏会”上独奏。2005年5月应邀在香港“筝乐大师周延甲焦金海苏振波王中山”音乐会上独奏。上述出访,演出轰动,备受赞誉。1998年3月,他应邀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学授课并举行“教学汇报音乐会”。2001年10月应邀在北京担任古筝国际比赛评委。在“2002中国南京·国际筝乐研讨会”上被聘请为大会专家委员会主任。2004年8月,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古筝艺术第五次全国学术交流会”上被聘请为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11月应邀在广州担任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表演奖)全国古筝比赛”复赛、决赛评委。多年来,他在筝艺上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发展、新的创作、新的理论和新的演奏技巧。在紧跟时代脉搏,深刻表达音乐思想内容和主题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我国筝乐界所关注与探讨的重大课题——古筝艺术如何在新的世纪适应新的要求,创造新的音响等方面作出了表率和典范作用。

袁莎简介

  袁莎,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兼任中华慈善总会及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形象大使、中国古筝学院院长及教学总监、中筝艺术团团长,两大国际和国内权威古筝专业大赛的冠军获得者。自幼师从刘媌老师习筝,九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并师从李萌教授,以后就读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十余年间,一直潜心专修古筝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是两大国际和国内权威古筝专业大赛的冠军获得者。

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瑞典皇家爱乐乐团、维也纳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荷兰新乐团、香港中乐团等乐团合作协奏曲。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为其创作古筝作品《林泉》并在香港进行首演;著名作曲家谭盾为其姐妹创作了《古筝协奏曲》,在瑞典斯特哥尔摩音乐厅进行首演;著名作曲家关峡为其创作了筝与交响乐作品《花木兰》;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为其全新创作了筝与交响乐作品《洛神》。

袁莎多年来资助培养了多名残疾学生与贫困学生,使他们走上了艺术之路,引领他们走向自立更生之路。近两年来,袁莎带领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近三十场的“袁莎古筝师生音乐会”巡回演出,并为古筝的市场推广与普及作出了杰出贡献。“爱出者爱入,福往者福来”,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如今袁莎也已经桃李满天下了。

在2007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新年音乐会上亲自演奏原创作品并由著名指挥家余隆指挥的古筝与交响乐《云之南》;随温家宝总理出访俄罗斯,并在克里姆林宫“2007俄罗斯中国年闭幕式”上为两国总理演出由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指挥的双筝交响乐《渔舟唱晚》;在200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首届华人新春音乐会”中与著名指挥家邵恩合作古筝协奏曲;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音乐盛典——凤凰全球华人新春音乐会”中与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合作古筝协奏曲。在“相聚在五环旗下2008北京音乐会”中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奥委会主席罗格等领导人演出与著名指挥家陈佐煌合作的古筝协奏曲,并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袁莎古筝的意境与感悟”艺术讲座。为“第29届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千人民族器乐大型演奏”及中央电视台千人古筝齐奏领衔主奏。2009年11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做了精彩的演出,并得到两位领导人热情接见与高度赞扬。

袁莎曾出访近30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并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为期近一年的古筝教学讲座。多年来资助培养了数十名残疾学生与贫困学生,使他们走上古筝艺术之路,得以自立更生。近五年来,袁莎带领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近三十场的“袁莎古筝师生音乐会”巡回演出,培养古筝教育人才近两千人,在海内外举办专场古筝音乐会及讲座近二百场,出版教材及光盘数十套,为古筝艺术的推广与普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袁莎曾是两大国际和国内最具权威古筝演奏大赛的冠军获得者,是享誉中外的当代中国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自幼随刘媌老师习筝,打下深固的古筝专业技术"童子功"。袁莎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年青学生时代,因其特殊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古筝水平,已成为频频活跃于中、外音乐舞台上的一名成熟的、出众的古筝专业演奏家。她除在中国各地多次举行个人专场古筝独奏音乐会和经常参加各种重要比赛活动及电视表演外,还经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为国家领导人及外宾演奏古筝,让古筝艺术得到了政府领导人的喜爱及高度重视。多年来,袁莎多次出访了德国、奥地利、 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比利时、瑞士、瑞典、匈牙利、波兰、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共约三十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得到极高的赞誉与评价,被国外媒体称誉为"中国古老传统音乐艺术与中国当代创新音乐艺术出色结合的优秀、动人展现者";"感人的听觉印象与迷人的视觉印象之高度完美统一的表演"。

她在学生时代曾与钢琴大师刘诗昆等著名音乐表演家于世界著名的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大音乐厅同台表演,瑞士音乐评论家评论说:"她的琴音精彩绝伦,令人感到古老中国乐器奏出的音乐竟如此美妙动人,使人由此听到和看到中国音乐艺术的真正魅力和巨大价值。"二OO一年八月,她还同她妹妹--获上海音乐学院古筝硕士学位,现留任该院的青年古筝演奏家袁莉,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了姐妹二人专场古筝音乐会,并特邀刘诗昆大师为她演奏的一首古筝名曲伴奏,引起强烈反响,音乐会实况还被制成VCD发行。

袁莎曾录制出版发行大量她的古筝演奏和古筝教学的录像带、CD和VCD:《筝独奏欣赏》、《花与音符的邂逅》、《古筝演奏入门》、《古筝经典名曲音乐会》、《古筝考级曲目讲解与赏析音乐会》、《古筝名曲伴奏》、《古筝考级辅导大全》、《香港古筝独奏音乐会实况》、《巧学古筝基本技巧》、《巧学古筝经典名曲》、《云裳诉》等等,其中《古筝演奏入门》获得全国第四届教育音像制品奖,其他的音像制品发行量达到传统音乐音像制品社会发行量的极高纪录。二OO三年袁莎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14期古筝教学节目《名家教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近一年的播出,是中央电视台历年来所有播出器乐教学节目中最受欢迎的一部。由于全国观众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全套教学节目再次被重播并被制作成VCD教学片向全世界发行,至今,销量稳居同行业前列。二OO四年中央电视台首次投巨资赴杭州、乌镇为袁莎拍摄大型古筝音乐电视《云裳诉》,在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热播。

多年来,袁莎经常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作古筝讲座、讲学及大师班公开示范授课。二OO四年应邀到欧洲五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个人巡演,并应邀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及荷兰莱登大学分别进行"关于中国文化--筝"的艺术讲座及表演。被国外媒体称誉为"瑰丽的中国音乐与东方艺术的美丽化身与杰出代表"。

袁莎在其多年的演奏及教学的实践当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年来培养的近百名古筝人才在国内艺术大赛中摘金夺银,多名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及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她的众多学生已经成为国内各地古筝教学的重要师资。二OO五年初,袁莎及其共同致力于古筝艺术发展的合作团队创办国内第一所古筝专业高等艺术院校----中国音协民族器乐学会-中国古筝学院。以"弘扬国乐,打造国琴(古筝),让筝声响遍全球"为宗旨,全面致力于培养全国古筝教育的普及师资人才,并计划4年内培养3000名古筝师资人才服务于全国各地。同年八月在北京成功创办了面向全国加盟连锁的"袁莎古筝艺术中心",并计划3年内面向全国成立500家分中心。

在2007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新年音乐会上演奏亲自创作并由著名指挥家余隆指挥的古筝与交响乐《云之南》;

随温家宝总理出访俄罗斯,在克里姆林宫“2007俄罗斯中国年闭幕式”上为两国总理演出由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指挥的双筝交响乐《渔舟唱晚》;

在200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首届华人新春音乐会”中与著名指挥家邵恩合作古筝协奏曲;

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音乐盛典——凤凰全球华人新春音乐会”中与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合作古筝协奏曲;

在“相聚在五环旗下2008北京音乐会”中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奥委会主席罗格等领导人演出与著名指挥家陈佐煌合作的古筝协奏曲,并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袁莎古筝的意境与感悟”艺术讲座;

为“第29届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千人民族器乐大型演奏”及中央电视台千人古筝齐奏领衔主奏;

  十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附属小学。

  一九九O年作为该音乐小学的的"优秀毕业生",被保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一九九六年又作为该音乐中学的"优秀毕业生",被保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

  一九九九年更因为成绩突出,被中央音乐学院免试指定作为该院的硕士研究生。

  曾连续被评为该院和北京市的"全优三好学生"、连续九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一等奖学金",并多次获得"宝钢奖学金"、"傅成贤奖学金"、"人民奖学金"、"中华民族基金奖学金"、"美国萨默·雷石东维亚康姆奖学金"等多项中国和外国颁发授予具有超众的专业才能和学业成就之学生的奖学金。

  二OO一年和二OO二年接连两次获得两大国际和国内最高古筝演奏大赛: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一届'龙音杯'中国民族乐器古筝国际比赛"的第一名,和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一届中国民族乐器大赛"的第一名。

  成为古筝界的第一个双料冠军。从而确立了她在古筝表演领域的地位。中央电视台《国乐骄子》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华儿女》、《人民音乐》、《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几十家权威媒体对袁莎进行了全面专访及报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9136.html

更多阅读

云水谣-美丽浪漫 旅游攻略 漳州云水谣旅游攻略

云水谣,正如她的名字一样,美丽,浪漫,宁静,古朴。虽已离开,却从未忘却。。。。。。。?1# 这像不像电影《云水谣》中的女主角??2# 此片用手机拍摄~,用美图调色后效果非常好。??3# 村子里人不多,偶尔能碰到个老乡。??4# 这里的

漳州云水谣攻略 云水谣一日游 漳州出发

漳州云水谣攻略——简介看过电影《云水谣》的人都知道,有一个美丽的小地方叫做云水谣,而这个地方就在福建的漳州。这里来分享下我去云水谣玩的经历。漳州云水谣攻略——工具/原料最少100元的现金哦漳州云水谣攻略——方法/步骤漳州云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侯振山大校作品赏析 当代小楷名家

国家功臣、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侯振山大校原中国驻老挝大使馆陆海空军武官。在协助中国公安部侦破《湄公河大案》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老挝人民共和国授予国际友谊功勋章2枚。原公安部长孟建柱当面称赞"你为公安工作做了很大贡献"。中

声明:《当代古筝名家 云水禅心古筝曲》为网友法海我不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