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股票涨停板敢死队 权证 庄家 操盘手 短线 长线 价值 投资 投机 证券营业部 开户转户 私募 基金
如何判断筹码集中度
对于筹码的持股分布判断是股市操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判断准确,成功的希望就增加了许多,判断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上市公司的报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简单,只有国家股和流通股,则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两种判断方法:一将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来,看掌握了多少,这种情况适合分析机构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测10名以后的情况,有人认为假如最后一名持股量不低于0.5%则可判断该股筹码集中度较为集中,但庄家有时亦可做假,他保留前若干名股东的筹码,如此以来,就难以看出变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于0.2%,则后面更低,则可判断集中度低。
2.通过公开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当日涨跌幅超过7%的个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个成交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和成交金额数,如果某股出现放量上涨,则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购买者。如果放量下跌,则公布大都是集中抛售者。这些资料可在电脑里查到,或于报上见到。假如这些营业部席位的成交金额也占到总成交金额的40%,即可判断有庄进出。
3.通过盘口和盘面来看,盘面是指K线图和成交量柱状图,盘口是指即时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仓有两种:低吸建仓和拉高建仓。低吸建仓每日成交量低,盘面上看不出,但可从盘口的外盘大于内盘看出,拉高建仓导致放量上涨,可从盘面上看出,庄家出货时,股价往口萎靡不振,或形态刚好就又跌下来,一般是下跌时都有量,可明显看出。
4.如果某只股票在一两周内突然放量上行,累计换手率超过100%,则大多是庄家拉高建仓,对新股来说,如果上市首日换手率超过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过100%,则一般都有新庄入驻。
5.如果某只股票长时间低位徘徊(一般来说时间可长达4-5个月),成交量不断放大,或间断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断抬高,则可判断庄家已逐步将筹码在低位收集。应注意的是,徘徊的时间越长越好,这说明庄家将来可赢利的筹码越多,其志在长远。
筹码集中度的另解
一只股票在拉升之前,筹码会因为主力的吸纳而形成相当的集中度。这个筹码集中度讲的是筹码集中于主力手中的程度。现在的分析软件一般都有移动筹码(或称成本)分布分析数据,这个筹码集中度是讲的相对于价格的集中程度,也就是筹码在成本空间上的集中度。所以,这两个所谓“筹码集中度”在概念上应该说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两个概念一定是相互关联的,否则流行的移动筹码分布理论将完全失去其应用价值。
关于主力拉升前控盘程度(这个“控盘程度”在理论上应该就是所说的第一个“筹码集中度”了)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可以作各种假定(当然只有真正的主力才最有发言权,而且个股与个股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我们想要操作那些主力高度控盘的股票,就要首先试图去识别和发现它们。
针对“主力高度控盘股”,我们在这里暂且做一个如下的假定:假定主力持有的筹码占流通盘的50%以上,在主力的持仓成本区同时存在20%的散户筹码(这样在主力成本区的筹码将达到70%以上),另外假定市场上存在10%的长期锁定筹码,这样市场上的浮动筹码最多不超过20%。这就是我们暂且假定的拉升前的筹码分配状况。在筹码的成本空间分布上,我们假定10%的长线筹码位于成本区的最底部,其上是70%的主力持仓成本区,再上是20%的市场浮动筹码。基于这个假定,可以写出一个筹码集中度的指标:筹码集中度:cost(10)/(cost(80)-cost(10));
这个指标是试图去看从10%-80%之间这70%的筹码在成本上的集中度。请注意,这就引出第三种“筹码集中度”的理解,就是试图既看主力的持仓量,又看这些筹码在成本空间上的分布,是比上面两个概念更综合的一个理解。我们的目的,是要找到在这两个方面都有良好状态的股票,或者说,我们想要的股票必须满足上面的筹码模型要求。
另外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筹码在成本空间上的集中并不一定等同于筹码在主力手中的集中,因为它也可以是筹码在散户手中的集中,典型的例子是主力完成派发后,筹码可能会形成高位的集中堆积,那么这种筹码的集中就属于后者,这种股票是不能碰的。
关于指标用法的注解:
首先,这是一个着眼于中长线选股的指标,它直观地描述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介入,你不但可以抓住强庄股,而且会有很好的信心持股,从而帮你赚到最大利润。另外,由于它仅仅使用最直接的原始数据,对这些数据并未有过多的人为加工或其他人为的解读,因此会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市场实际,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应该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其次,随着筹码的集中,指标线不断上行直到某个阶段高点,然后拐头向下。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两种股价状态,其一当然是明确的直接的介入信号,那么另外一种呢?请大家稍做研究,一看就明白的事再说就没意思了。可以肯定的是,另一种状态也是极具市场价值的!
从筹码集中度看个股机会
近两年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股东人数每一季度的变化都成为广大中小投资者研究分析股票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来讲,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人数突然大幅增加,则意味着流通筹码正在由集中转向分散,盘中主力派发嫌疑较大。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人数突然大幅削减,则意味着流通筹码正在由分散转向集中,有主力吸货,我们对第三季度股东人数比第二季度减少比率在20%以上个股进行分析。
一、次新股板块筹码集中度有明显提高
去年次新股板块由于上半年炒得过热,因此在下半年股市下跌中也跌得最惨,纵然是随后有过几次大的反弹,大部分次新股仍属于深套一族,在这几次反弹行情中并没有太好表现,也许这正是次新股有新资金暗中吸筹加仓的主要原因。由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25家股东人数三季度骤减的上市公司中有近10家属于次新股。其中天药股份在第三季度股东人数大减64.87%为最高,其次为民丰特纸、安源股份、泰高科技、中成股份、哈飞股份,这些个股股东人数减幅也在30%~43%之间。再次还有华联超市、民丰农化、豫光金铅、黑牡丹、辽宁成大,其股东人数减少比率也在20%以上。从二级市场走势上看,像民丰特纸、哈飞股份、华联超市、辽宁成大这些主力控盘强势个股在前三季度中都有过出色表现,同时又因股价相对较高,在下半年机会相对有限。安源股份、豫光金铅刚上市不久的次新股,盘子适中,终对价位也不高,经过前期下跌,风险有明显释放,现价介入定有较好收益。而黑牡丹、泰豪科技尽管筹码有一定集中倾向,并且流通盘较小,但是前者股价较高,缺乏群众基础,后者股价仍没摆脱下降通道,机会都不是很大。
二、资产重组筹码集中个股机会与风险并存
除去次新股外,余下15只股中以资产重组后复牌的个股占了较大比例,宝信软件、ST东北电、ST闽闽东虽然股东人数减幅较大,可是由于各公司基本面不同,因此,风险也不同。宝信软件尽管有一定业绩,盘子较小,但盘中主力已长期运作获利丰厚,目前价位不具太大投资价值。两只复牌ST个股近期走势强于大盘,可是公司包袱沉重,近期走强应是逢高减仓良机。至于像ST厦新、ST渝开发,金荔科技、华天酒店等经营业绩出现比较明显好转筹码集中的个股应有所区别,ST厦新虽然三季度报告显示每股有1.04元盈利,可是该股今年股价已涨了3倍,应该说已消化了利好,金荔科技和华天酒店股价走势还强于大盘,后市应有较好的短线投资机会。ST渝开发近期是ST板块抗跌品种,预计年底扭亏为盈不成问题,中短期也可适当介入。民丰农化、天歌科技虽然有机构资金从中运作,但是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广大中小投资者还是不妨逢高出局先走一步。
透视筹码集中度
从2000年起,上市公司的户均持股数据便引起了市场的密切关注。由于此项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股流通筹码的集中度并与机构控盘程度密切相关,户均持股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资金流向,因此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研判个股后市走向的重要参考指标。
户均持筹增加案例分析
从上半年两市户均持股量增加最大的排序中可以发现,由于行业成长性好而在上半年被基金们充分挖掘的“五朵金花”中的一些代表股进入视野。如汽车股中的上海汽车、一汽轿车;钢铁股中的韶刚松山;港口股中的盐田港等。此外,进入增幅前列的个股基本都在上半年有过较好的表现,比如通宝能源、科达机电等。其中尤以通宝能源为突出,不仅是因为该股户均持股数增幅惊人,而且其绝对数也已达到1万股以上,从某种角度讲,该股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庄股。鉴于其筹码集中度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后市投资者反而要有所谨慎。
对于筹码逐渐集中到高度控盘程度的个股,究竟是风险还是机遇,投资者应该好好掂量。从1999年开始,伴随着职业投资集团操盘思路的转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长庄牛股,典型代表有基金类的安信、裕阳,券商类的海通、南方,职业投资机构类的德隆系、中科系、首创系、哈里系、东欧系等等。但经过近两年的深幅调整,市场的投资理念处于深刻变革中。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仅靠资金推动、制造题材、概念炒作等手段已无法吸引投资者,这种庄股运作手法越来越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同,主力出货日益艰难。
我们对2002年末及2003上半年两市户均持股量排名居前十位个股进行了分析,它们均具有以下特点:筹码极度集中、走势独立性极强、累积升幅大、股本扩张快、筹码流动性严重不足。对于这些强庄股来说,一旦主力撤离,必将面临长期的、深幅的调整,由于此类个股普遍经过数次的高送配除权,绝对价并不高,似乎下跌空间不大,不少人放松了警惕。如浙江东方历史上涨幅高达十倍以上,经过两三次大比例送配,目前股价9元多,但复权价仍高高在上,其可能的下跌空间还是巨大的。因此此类庄股风险收益的配比极其悬殊,非一般心理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所能驾驭。
户均持筹减少案例分析
比较有趣的是,上半年户均持股数大幅减少的个股不少正是在2002年报排名位于前例的个股,比较典型的有徐工科技、百科药业、世纪中天。正所谓“盛极必衰”,筹码集中度达到顶点后必然会引来“从集中到再度分散的过程”,这种大规模的撤退已在不少庄股上表现出来。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一些次新股和科技股也有明显的筹码分散迹象,其中部分科技股由于缺乏业绩有效支撑,在新投资理念的推动下逐渐成为机构抛售的对象,而次新股的筹码分散与其缺乏吸引力密切相关。
从表中统计数据来看,世纪中天(000540)、百科药业(000627)、徐工科技(000425)等一批主力重仓股的筹码分散情况特别明显,几乎与一般的散户行情股接轨。从上半年的二级市场的走势来看,世纪中天等庄股在崩盘前不仅无明显征兆,甚至还出现过一小波上扬,这些特点极容易引发纯技术派投资者的介入。
表中所反映的上半年每户持筹量减少的个股基本上都是公认的庄股,其风险有目共睹,但市场中总有人会信奉“高风险高收益”,孰不知炒作庄股的主力都是将“安全”摆在第一位,尽量回避风险或将风险转嫁于他人。在此类个股中博奕无非是将舢板放在浪尖,一不小心就有被打翻的危险。
怎么看主力成本和主力的筹码集中度?
主力成本和筹码集中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一只股票有主力要做,那么它的基础成本应在大底部上涨以来的第一个平台(日K线图下)偏下,或底部上涨到平台位置价格的1/2左右,比方说2元涨到2.50元遇到前期一个横盘较长时间的平台开始出现整理,那么主力成本就应在2.25-2.50之间,一般来说是这样。
2、筹码集中度要看最近的公司基本资料,如股东户数和人均持股情况,股东户数越少,人均持股数量越多,说明筹码越集中。反之,则为筹码分散。这里要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区别对待,不能等同。
另外,根据买卖手数(大单)比较,是不能准确判定是否为庄股的,只能表明是否有资金运做。是否是庄股,还要结合上面说的筹码集中情况判断。
市场总是和多数人开玩笑。
大多数投资者持有绩优股,绩优股不涨。
大多数投资者持有资产重组股,资产重组股不涨。
大多数投资者不敢买高科技股,高科技股象“火箭”
大多数投资者买没涨的股,指数涨100点,它就是不涨。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筹码的集中与分散。
筹码的集中和分散代表波段行情演变的趋势
为什么97年11月8日“葛洲坝”截流如此重大利好,而“葛洲坝”的走势却并不强,
这主要是由于原“葛洲坝”较为集中的筹码已经分散到众多的投资者手中再集中筹码的过程,
“葛洲坝”即使有较大的利好,也不能够出现主升行情,至多是一种对于密集区回拉的盘升行
情,个股如此,板块,大盘更是如此,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握阶段性的板块热点,而不
是自以为某个热点将产生。
从512-1510实际上是绩优股筹码的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由于1510时,沪深日
成交总量达创纪录的350亿,实际上也是在开始运行这个过程,故而从1510-1025
绩优股呼声一片,无奈重心仍下移;从1510-1025实际上是部分低价股和部分次新股
完成筹码从分散到集中,故该板块走势强于大盘,并形成阶段性的热点,而市场主力利用了9
7年9月22日和23日的二次大暴跌使得低价股再度完成筹码从集中到分散,绩优股的筹码
完成从分散开始集中,所以97年下半年在调整行情中的大盘股热点将不随着大盘的上扬而上
扬,或者说落后于大盘的平均涨幅,而已经开始集中筹码的绩优股将使之再领风骚。
筹码从集中到分散的周期性。
由于大资金运作的周期性使得许多人对自己所持的股成了“单相思”。
任何板块的启动都是主流资金启动的结果,任何板块的退潮都是大资金撤退后的必然,为
什么1996年许多人都认为沪市的低价股应该反复向上,为什么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许
多人又都认为绩优股应该反复向上,而结果市场恰恰和预期的相反。这主要是筹码的集中和分
散所决定的。当某一个热点板块经历启动、成长、高潮等几个阶段的发展,筹码大都在主力机
构手中,筹码的集中使得无回档成了非常自然的事,而一旦主流机构派发完毕,怎么可能马上
再从散户手中收集筹码呢?至此,中小投资者应该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推荐的个股难以有较大的
行情。
绩优股和资产重组股并非不涨,而是当大多数投资者持有绩优股或资产重组股时,涨不动
──筹码已经分散,而筹码从分散到集中有一个重组过程。
1997年第四季度,高科技板块反复上扬就是该板块的筹码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知道
了这个本质,不敢买是没有道理的。
不涨的股大多是筹码彻底分散的股。
在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以前,筹码集中则灵,筹码分散则不灵。
十大流通股东折射市场新特征
股价的变动方向与运行特征,实际上是市场机构和投资者复杂交易行为的综合反映,因而分析个股大股东及股东户数变化,测算机构资金流入流出状况,对研判个股趋势有重要的揭示作用。依据中国证监会新修订的年报披露规则,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均增加披露前十名流通股股东名称全称、持股数量及种类,细心的投资者不难从中领悟到市场的新特征,并挖掘出潜在的投资机会。
截止3月5日,已有227家公司公布年报。由于基本遵循均衡披露的原则,这些公司实际上可作为市场整体的一个缩影,其流通股东的变动状况较明确地折射出今年市场不少特征:
首先,市场进一步进入机构时代。近年来基金、券商、QFII、社保基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企业年金机构、其它企业机构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已公布年报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可谓机构云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共有44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被机构投资者包揽,占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19.4%。证券投资基金在上述44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中占据了278个席位,武钢股份十大流通股东是清一色的基金,而常林股份、赛格三星、新兴铸管、上港集箱、云天化、宝钢股份、中化国际、浙江龙盛、上海汽车、法拉电子等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中均有9席为基金。此外,证券公司获得43个席位,社保基金获得13个席位,其余席位被信托公司、QFII、企业年金和其他机构瓜分。由于两市公司是首次公布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状况,因而还有必要从动态角度进一步考察众多机构市场影响力的增长状况。比较已公布年报公司2003年中报和2003年年报的前十大股东数据可知,尽管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所占席位没有明显增长,但在前六大股东中的席位由369席上升到387席,尤其是分量最重的第二大股东席位由60席上升到82席,这说明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市场机构更大程度上的认同。
其次,考察前十大流通股东数据不难发现,大凡机构投资者入驻的公司,普遍具有绩优、大市值、行业景气度高等特点。据相关统计,上述44家公司平均流通股股本为30940万股,今年以来平均换手率为92.39%,加权每股收益为0.484元,这些数据均高于已公布年报公司的整体水平。基金继续高举价值投资理念,成为众多业绩优良公司的最大流通股东,如韶钢松山、武钢股份等。证券公司选股上也较过去更加注重业绩水平,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个股均非亏损股,且每股收益在0.30元以上的将近2/3,0.50元以上的超过1/4。
再次,成长性日益受到重视,机构投资范围扩大。基金“抱团取暖”现象减少,“四处觅食”现象增多,前期核心资产分化明显,包括宝钢股份在内的不少钢铁股被大量减持,而一些处在逐步复苏阶段行业的龙头企业、成长性良好的中小盘股被纳入组合。如云天化前九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由2003年中期的868万股增长至1387万股。以基金、社保基金、QFII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选股思路总体没有多大变化,即仍然重仓绩优蓝筹股,但由已公布年报公司的股东数据可知,机构投资者已开始更着重于目标公司是否具有在未来一年或几年中良好的成长性。原主营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并形成新利润增长点的公司,正日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重视,相当一批证券公司及部份基金已经开始加大对电子元器件类公司的投资力度。在关注目标公司当前价值的同时,更加关注其未来价值,即持续增长潜力的投资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流投资理念。
须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在加强对机构持股动向的跟踪和研究的同时,中小投资者也不应过度高估前十大流通股东变动的市场意义。诚然,新规定有助于投资者发现“阳光资金”的动向,但投资者若认为藉此可更容易地捕捉其它社会机构资金的动向,则显然有些天真。上榜的投资公司、其它企业机构、个人大户间往往具有不为上市公司所知的关联关系,而且对以个人名义开立大量账户的传统庄家而言,只须做一点技术性处理,则在前十大流通股排行榜上仍然难以发现其踪迹。此外,由于年报公布以年末为报告截止期,只能反映年末这一特定时段流通股东的持股状况,惯用战术性欺骗手法的市场机构在投机炒作一把后,完全可在报表公布前逃之夭夭。反之,上述机构完全也可以在报告截止期前做出减仓的假象,而在新一年到来之季,再发力大举上攻。如海通证券去年下半年大量减仓包销的南方汇通(000920)配股,持股数由2003年7月14日的1658万股减至12月31日的800万股,但转入新年后,南方汇通竟然发动了翻番的大行情。
当心"十大流通股东"披露的时间差
此次年报,依照新规定,各个上市公司必须在以前公布十大股东的同时,增加公布十大流通股股东。应该说,这项新的年报政策把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化,落实到了实处,因此受到市场,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普遍欢迎。(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就拿十大流通股来说,虽然它能够让投资者了解到上市公司流通股中机构和主力的信息,从而判断出该公司的上涨和下跌可能是哪方神仙在施魔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十大流通股股东信息,也有可能让投资者掉进陷阱。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到,年报的公布时的状况和现实的状况,有一定的时间差。特别是大量的上市公司选择在4月份乃至于4月底公布,这样年报露时的内容与现实情况的时间差就有4个多月,在这期间,其流通股股东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所以,对十大流通股股东,我们还得从公司的这段时间里量价变化中分析一下,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从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名单中,我们有时并不能判断出真正的主力、机构。例如,去年的大牛股健特生物的大股东中,就有许多个人投资者的名字。我们就很难判断出这些个人股东是否大机构的分仓此股。又例如,有些公司流通股中,也可能会出现某投资公司这样的看来是机构的投资者,但岂不知,它很可能是那些以半价接盘的分仓机构。这样的机构入货的唯一任务是抛盘。所以,对这样的公司,我们还得从年报的前后对照,股票的走势中来分析。另外,由于现在出现了许多民营公司,私人公司,所以对十大流通股股东,我们还得看清是否有他们的身影。(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随着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公布于世,新的问题、新的陷阱可能会重新出现,真正的做法是,结合年报公布的情况和现实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唯此才不会掉入别有用心的人布下的口袋里。
一、十大流通股东的构成
一般来说,如果该股票的十大流通股东中有基金、QFII、或者其他机构入驻的话,股性较好。而如果十大流通股东全是个人的话,说明是私募即进入驻,股性一般而言较差。例如:三推股份,虽然流通盘大,但是十大股东基本是由机构组成,因此,面临5.30该股跌幅并不大。
二、十大流通股东占流通股的比例
十大流通股东占的比例越大说明筹码集中度越高,股价上升的可能越大。反之,这情况不妙。特别是在十大流通股东都是个人时候,更是如此。例如:国祥股份与黑化股份相比,前者流通股东占流通股的12.04%,后者仅占4.24%。国祥是黑化的三倍,虽然国祥流通股比黑化少一倍。因此,国祥的股价比黑化的走势较好。
用于判断庄股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观察其走势是否独立于大盘,观察盘中是否有大手笔的接抛盘等等。这些观察当然很重要,但如果盘中的主力爬下了,那么这些方法就无法用上。其实有很多不太引人注意的小细节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本文要谈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市场已经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获得了很多,比如有几家基金入驻,有哪家券商重仓,是否有QFII感兴趣等等,但似乎还没有注意到通过十大流通股东我们还可以找到主力的株丝蚂迹。如果十大股东中全部都是筹码不太多的个人帐户,一般情况下这种股票被认为是散股,也就是无主力的个股。但如果满足某种条件,那么这些散股中仍然很有可能是有主力隐藏其中的。</P<p>
假如我们孤立的分析当期十大股东,如果都是持股不足30万股的个人帐户,确实无法判定其中是否有主力。但如果我们进行动态地分析就不一样了。现在上市公司必须每一个季度都要公布十大流通股东,这样一来我们的手头上就有壹份每三个月变化一次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将连续几个季度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进行对照,如果有三个或以上的帐户持股数量频繁变动,哪怕每次变动的数量小到1股,我们就可以基本断定,这家股票有主力。其理论依据在于只要是主力就不可能在一个季度的交易中一点也不动。一旦大盘拉出阳线,即使是半死的主力也很难抵挡拉升的强烈冲动欲望。在这种小规模拉升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筹码较多的帐号,这样更便于操作,所以这些排在前十位的帐号就被动过,持股数量就会改变。</P<p>
这种方法唯一的反对意见就是认为这些变动的帐号依然是散户。一个散户如果在一个帐号中持有二十几万股筹码并且数量上有变化的话就表明在三个月内进行过买卖,根据经验这种概率非常小,即使出现也不会超过一个帐户,而我们分析的条件是三个或以上的帐户。
通过十大股东的名单我们可以找出一些隐藏着的主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主力都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所以这是一个在数学上来说属于充分但不是必要的条件。
怎样读10大流通股东
今年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要求刊登公司前10名流通股股东的名称全称、年末持有流通股的数量和种类(A、B、H股或其它),如果前十名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应予以说明。这将为投资者带来全新的分析视角,增加市场透明度,有利于投资者了解真正影响股价走势的大流通股股东的市场动向。
由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是证监会最近才要求增加披露的项目,在以往的财务报表中没有单独列出来,所以,投资者在动态对比分析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大多数非流通股股东数量不多的上市公司,可以从其以前的年报中了解一部分大流通股股东的信息,并且通过动态对比分析了解大流通股股东的变动情况。
例如通过动态对比分析,营口港的大流通股股东撤资迹象比较明显。在2003年的中报中,前十大股东中有九位流通股股东,除了两位自然人以外,其余的均为基金和证券机构,持股比例最高的是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股票投资基金,持有318.4862万股,持股比例为1.27%;持股比例最低的是两位自然人,分别持有42万股和44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0.17%和0.18%,可是这些大流通股股东在年报披露十大流通股股东时竟然全部消失。另外营口港的2003年中报披露的九大流通股股东累计持有流通股票数量是1142.979万股,可是在年报中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累计持有流通股票数量竟然锐减到496.2082万股。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历史动态对比,可以发现营口港的大流通股股东,特别是其中的基金与机构的撤资迹象明显。这种撤资现象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原来的大流通股股东主动性的清仓出局所致;另一种情况是原来的大流通股股东出于某种考虑不愿意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排列表中现身,所采取的一种分仓操作的结果。
除了对十大流通股股东进行历史动态对比以外,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还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1、前十名流通股股东信息的时效问题。最近披露的几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离2003年12月31日会计结算截止日相距较近,所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果有的上市公司到3至4月份才披露年报,前十名流通股股东信息是否还具有效力,就值得疑问了。因为十大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大股东不同,这部分筹码是可以随时流通买卖的。几个月的时间内,原有的大流通股股东可能早已清仓出货了,届时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可能早已改变。
2、大流通股股东有目的的建仓和分仓问题。随着前十名流通股股东的信息披露以及投资者的关注,不排除有部分机构会出于二级市场争取利润最大化的考虑,故意在临近会计结算截止日时,采取突击建仓和分仓操作的方式。从而达到引诱和蒙蔽投资者的目的,使得市场状况向有利于机构的方向发展。
3、重视十大大流通股股东分析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它股东信息的分析,比如不应忽视对十大股东和股东人数的分析,因为不同的信息能反映股东结构的不同方面情况,投资者需要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和变化趋势,也更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
庄的痕迹
用于判断庄股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观察其走势是否独立于大盘,观察盘中是否有大手笔的接抛盘等等。这些观察当然很重要,但如果盘中的主力爬下了,那么这些方法就无法用上。其实有很多不太引人注意的小细节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本文要谈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市场已经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获得了很多,比如有几家基金入驻,有哪家券商重仓,是否有QFII感兴趣等等,但似乎还没有注意到通过十大流通股东我们还可以找到主力的株丝蚂迹。如果十大股东中全部都是筹码不太多的个人帐户,一般情况下这种股票被认为是散股,也就是无主力的个股。但如果满足某种条件,那么这些散股中仍然很有可能是有主力隐藏其中的。</P<p>
假如我们孤立的分析当期十大股东,如果都是持股不足30万股的个人帐户,确实无法判定其中是否有主力。但如果我们进行动态地分析就不一样了。现在上市公司必须每一个季度都要公布十大流通股东,这样一来我们的手头上就有壹份每三个月变化一次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将连续几个季度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进行对照,如果有三个或以上的帐户持股数量频繁变动,哪怕每次变动的数量小到1股,我们就可以基本断定,这家股票有主力。其理论依据在于只要是主力就不可能在一个季度的交易中一点也不动。一旦大盘拉出阳线,即使是半死的主力也很难抵挡拉升的强烈冲动欲望。在这种小规模拉升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筹码较多的帐号,这样更便于操作,所以这些排在前十位的帐号就被动过,持股数量就会改变。</P<p>
这种方法唯一的反对意见就是认为这些变动的帐号依然是散户。一个散户如果在一个帐号中持有二十几万股筹码并且数量上有变化的话就表明在三个月内进行过买卖,根据经验这种概率非常小,即使出现也不会超过一个帐户,而我们分析的条件是三个或以上的帐户。
通过十大股东的名单我们可以找出一些隐藏着的主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主力都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所以这是一个在数学上来说属于充分但不是必要的条件。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我发一下评论,我要积分,请顶我一下,一个字也好。没有注册的,请到新浪首页注册“注册通行证”,先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