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为什么一个人怕什么就来什么?我就想到我自己,我怕父亲不来我家,我就打电话,这样邀请他:如果你愿意,你————来我家谈谈好吗?我的意思是,你可能不愿意来,我不强求你,如果你愿意来,就来谈谈。我这话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情绪:我们的关系不好,你不来拉倒,我也不求你,我也有点烦你,不过,我也没有办法,我让让你,你若不来,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与我无关。
父亲听了这样的话,他一定有这样的情绪和感觉:如果我愿意?你不是诚意邀请我,还得是我自己送上门?本身我就没有动力,你这样的“邀请”,还真让人烦,拉了我一把,又不用力,我顺势上来了,到底是你救的我,还是我自己上来的?你想讨这个巧,我宁愿不上去,不让你救我,我自己上来算了,要不然说不清楚。
看,我这样的邀请,反而会让他不来了。直接的结果是,我拒绝了他。就象我没有用力拉他一样,反而让他选择了在底下呆着。除非我把手收回,离开,他才愿意上来。
由此,我联想那些怕失败的人,那些怕家庭暴力的人,那些怕婚姻失败的人,为什么他们怕什么什么就来什么?怕婚姻失败,他的婚姻就真的失败了。
怕失败的人,都是有点推卸责任,怕自己用了全力,依然不成功,那就真的让自己绝望,自己真的没有能力,真的失败了。如果自己没有用全力,至少自己还有个幻觉,那就是没有成功,并不代表我没有能力,因为我根本没有尽力。而为什么没有尽力而取成功呢?那是因为我并不稀罕这样的成功,我并不想尽力,因为不值得。这样安慰自己。
本来,夫妻双方,一方没有能力,没有尽全力,也没有什么?关键是他还有个信号,那就是“不值得”,这样的信号,导致另一方很伤心,很难过。这就会让对方睚眦必报了。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场景,那就是救人的人根本没有力气,没有能力,那也不会导致救人不成反而让人呆在底下不上来。如果一个根本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也可能不会导致婚姻的破裂。有能力而不为,才让人生气、恨。也许你真的没有能力,但是,你让人觉得你有能力,而不为,别人也恨你。还不如,你没有能力,或者装得没有能力更让人觉得舒服。
为什么示弱反而让人喜欢?恐怕就有这样的原因。可是,示弱的人,害怕自己弱。人都怕自己弱。强的人,如果他不是因为习惯,他一定愿意示弱,而那些真弱的人,他很怕弱,怎么让他示弱?他恨死弱了,他会拒绝承认弱,他会尽量离弱这个字远远的,避之惟恐不及,还示什么弱?
回过头来,我怕什么呢?我用心感觉,如果父亲不愿意来,不来,我会觉得很难过,很生气,很没有面子,很失败。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怕他很生气地说,我不去,我不愿意理你,别来烦我。我会觉得我很失败,很渺小,很没有面子,很不受欢迎,很讨厌,很尴尬……这样的感觉难道不让人怕吗?可是,如果我说,如果你愿意,你就来谈谈,所谓不卑不亢,如果他说,我不去,我才不愿意去呢。那我紧接着就可能说,不来拉倒,我又没求你。我又不在乎你来不来。就这样,我安慰了自己。
再想想父亲的心理,我在邀请他的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答应,一是选择不答应。他会同时思考这个问题,他选择了答应,顺应了我的邀请,好象没有什么,因为我又不是盛情邀请,答应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好的感觉。可是,如果他不答应,他就想到了我的气人的回答,对他来说,他无法容忍有这样想法的人,对有这样想法的人,他一定会选择报复和制裁。这个时候,他会把注意力放在让他有强烈情绪的事情上,所以,他就选择了报复、制裁,不让这样的人好过。
不信,我可以设置一个实验:选一群人,告诉他们,如果帮我做一件事,也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忙,就给他一百块钱,但是,如果不愿意帮,就诅咒他全家。我想会有很多人不情愿帮忙。如果我改个条件,帮忙的,给五十元,不愿意帮的,谢谢参与,我想,绝大多数愿意帮忙。如果我再加上,帮忙的,给十元,不帮的,也给十元,我想,恐怕大家都会帮忙,基本没有人会不帮。如果,再改一下,帮忙的,给十元,不帮的,给二十,我想,会有许多人不帮,但是,还是有些人会帮,如果帮忙的,给十元,不帮的,给一万,那,恐怕,没有人会帮了。再来,不帮的,给十元,帮忙的,诅咒全家,反过来了,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当然不会有人帮忙了。这个实验,还可以家个问答,那就是,对这个“我”有什么看法?我想结果是:可恶、不错、可爱、可爱、奇怪、可恶。
上面的测试,其实,如果单看事情,一个是有钱,一个是没有钱,或者惩罚,可是,如果理性分析,不加情感,当然选择帮忙,拿钱了事。不帮白不帮嘛!可是,当有了一个刺激的条件,大家的注意力就吸引过去,然后被这个情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