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的格式 《爱的教育》书评范文

书评的格式 《爱的教育》书评范文
书评本不该有格式,但对于初学者,还是从模仿开始比较好。随手翻开一本书评集,信手写下些心得。
书评第一段:高屋建瓴、宏大叙事。定好作品的调子,通常都是否认大成就,承认小圈子,用“最……之一……”的句式,小心地赞扬。第二段:可以考虑用作者自己的作品互相比,最后引出要评的那一部。其实这没什么神秘的,不就是“赋比兴”中的“兴”吗?第三段:介绍内容,这段看似平淡,是复述既成的作品,实际上最见功夫——不能长,否则就变成了“内容简介”,抑或有剧透倾向;要全面,让人看完这一段,对作品能把握一个大概。记住,是“介绍”,不是“复述”或“改写”,感情倾向强烈的词语,无疑对言简意赅地表达有帮助。比如:“一个坏人,在故事的结局被刀切开肚子,他死了,一条肮脏的命终于从世界上消失。”用后面的价值判断来强调前面的死,似乎没什么不妥,就是占用了宝贵的字数。斗胆改成“手起刀落,坏人的内脏臭烘烘的流了一地……”好吧,我承认我重口味了。接下来,介绍作品价值、特色,这点不需要多少文字功力,却需要对作品深邃的认识。当然,某些空头文学爱好者,可以用他储备的丰富的词藻,非常朦胧的贴给作品,读者在读到这样的书评,除了满纸炫耀的才气,就是用“绑架”的办 法强迫读者接受他的观点。分析作品不一定要达到巴尔特、热奈特的境地,但起码要有些科学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这本书的心理描写使我们时常想起亨利·詹姆斯。他对每一个情景都描写入微,把每一种情感都分析透彻。”这句话形成了一种比较,不需要漂亮的词汇,就知道《吉姆老爷》本沉思的书,有可能因为心理描写而很闷,但沉下心去看,绝对有收获。“他决心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讲述这一切,不是像以往那样平铺直叙地叙述,按部就班地安排思想、事实、事件、语言文字是受过教育并有一定修养的人都能看明白的,而是对古典的散文和流行的俗语进行戏拟,对圣经文学故意曲解、语言上采用有节奏的散文,并故意不连贯,所用的象征玄妙莫测、隐密难辨,只有在这方面受过启蒙或是知识极为广博的人才能理解了。”不需要用什么意识流啊、精神分析之类的专业名词,就把《尤利西斯》的特点抓出来摆在读者面前。(以上两个例子来自《西风吹书吹哪页——纽约时报百年书评精选》)结尾是最自由的,我觉得只有一个限制,就是——不许说不好。很多人会质疑我这个说法,“这不是赤裸裸的广告和欺骗吗?”我觉得这不一样,广告是用诱惑的语言冲破钱包的防线,书评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是爱书人在读完一本书之后,用文字来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这其中是内心流出的真情,与广告绝对不同。只是,一个分享坏东西的人,其人品就值得怀疑了——把一本被批得体无完肤的书,拿出来给大家,居心何在?另外,个人不喜欢,和个人的鉴赏能力、阅读习惯、知识积累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强加给别人观点,成了上文说到的“绑架”了。这不是说,只能从唱颂歌,简单来说,批评性文字的标准是:如果把对方骂个狗血淋头而没有一点建树,那最好收口。北师大季广茂博客粗口事件就是源于此,某人在核心期刊上恶意诋毁其关于“意识形态”的一部作品,批个体无完肤,下面呢?下面没有了……
书评最重要的是情感,作者需要对书有好有憎。文字则要保持中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7810.html

更多阅读

《爱有来生》影评——让时间风化爱情! 电影指尖上的爱情影评

《爱有来生》剧情简介:莫小玉和丈夫来到古镇,托朋友租个房子,于是,找到山顶一座古旧庭院,小玉看到银杏和石桌,亲切而熟悉,梦中似乎来过,便有意租下。老伯很欣喜,说这银杏很有灵气,是颗千年古树,有些不着边际的传说,50年前有一对兄弟在这里与

学会感恩——《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荡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这也是亚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处。《爱的教育》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

《爱的教育》阅读试题 爱的教育试题答案

《爱的教育》阅读试题 一、填空题。1、《爱的教育》原名(《心》 )。2、《爱的教育》的主要体裁为(日记)。3、《爱的教育》的作者是德·亚米契斯 ,他是 意大利 (国家)人。二、判断题(正确打“√

声明:《书评的格式 《爱的教育》书评范文》为网友花依旧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