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诊一个77岁的女性患者。有十年的脑梗塞病史,卧床半年,被家属发现神志不清半小时入院。实际上,真正神志不清的时间并不确切,家属是中午下班的时候发现的,说早上走的时候还是好的。所谓的“好”是指患者的大小便失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送进来的时候全身都有一股刺鼻的异味,尤其是这样的伏天);进食是需要喂的(要是子女下班晚了估计只能饿着),全身瘦得厉害,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
查体患者昏迷,瞳孔不等大,固定,尚未散大到边。两肺满布湿罗音和痰鸣音,呼吸节律不规则,心率128次/分,律齐,血压190/105mmHg,病理征阴性。查了血糖、心电图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肺部CT提示感染。给患者气管插管,简易呼吸机维持呼吸并其他对症支持处理。
这样的患者生命危在旦夕,自然是要告病危的。在我书写好病危通知单找患者的儿子谈话签字的时候,他相当的淡定,甚至对我逐字解说的内容并不十分在意,也没有一般家属那样着急问我“我妈妈怎么样,她有多少希望,接下来要做什么”等等常规的问题,他只是很快拿过我手里的笔签上自己的名字,与此同时,他说了一句话:“死了也没事,我妈已经七十多了!”——大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再后来,意料之中的,患者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拒绝住院,要求回老家。开始想让120护送,因为120车上有医生有氧气和监护的条件,后来知道价格不菲就要求租我们应急用的氧气瓶,然后自己运送。告知医院不租用氧气瓶就问我们一个氧气枕能用多久。在知道只能使用不到一个小时后,毅然决然去外面药店买了个新的氧气枕。再然后来了很多亲戚朋友的,齐心协力张罗着老太太回家去了。
我可以理解这样长期卧床的病人给家里带来多大的负担,我甚至也可以理解“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敷衍,但是这样直白的表露和赤裸裸的期待还是让我如鲠在喉。
人活到这样的年纪,身体不够好,哪天来个神志不清,只能把生死大权交到所谓的家属手中,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现实有时候这样残酷,家里人竟然是巴巴地盼着老人早些走了呢。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平均寿命的逐年提高,这样高龄的病人已经越来越多。俗语说的“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似乎遭遇尴尬了。要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要怎么样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慢慢老去,我们期待的应该不是这样没有尊严的活得更久一些,而是更好的有质量有保障的活着。